1
两年前,小何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公司。因为是新人,他被安排到基层的岗位,每天干的都是琐碎的事。
几个月后,小何就有点儿不开心了,说自己比很多人都能吃苦而且兢兢业业,为什么领导看不到?后来,他忍不住跟领导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反而被调去看仓库。
小何所在的公司是俺以前所在单位的供应商。有一次,俺们联合做完活动,小何跑过来跟俺诉苦。于是,俺问他,“您觉得自己应该做什么工作?”
小何说,“至少干点技术含量高一点儿的,能学到东西的。”
俺说:“您只有把这一份工作做到极致,换工作才有意义,您觉得自己做到了吗?”
小何说:“看仓库那样的工作,俺当然做到了极致。”
俺特别直接地告诉他:“不,您并没有做到。就说这次做活动需要取放货物,俺发现物品A数量比较少,您们放得离门口很近;物品B数量很多,您们放得比较远。可是,领物品B的人远比领物品A的多。您觉得合理吗?”
小何想想说:“可是,送货的人送来的时候就那么放的啊!”
俺说:“送货的人不懂,但您是负责仓库管理的人,您应该懂!除了物品码放领取,您们一共7个人,负责领物的4个,负责看管的3个,领物的忙死,看管的却能闲死,您也觉得合理吗?”
小何有点儿不服气地说:“这是领导安排的。”俺忍不住笑了:“领导安排您来负责这块儿,您就有责任把每一个人安排妥当,您却只知道自己做事,您真觉得自己做到极致了?”
2
俺又想起来,大约七八年前,俺还在媒体上班。俺负责的部门接收了一个实习生,是名牌大学新闻专业的本科生,为期三个月。结果刚一个月,他就来找俺说想结束实习。俺问为什么,他倒也直接:“俺想当一个好记者,但俺觉得自己在这里学不到东西。”
听到他的回答,俺特别意外。他现在每天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从各个渠道整理新闻线索交给编辑,编辑从中选出可以操作的题目——这是每个新闻专业的学生刚开始工作所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
他继续哭丧着脸说:“这一个月,俺觉得自己每天都挺用心,整理出很多不错的线索,但最后总是被编辑否掉,心里特别沮丧。”
俺拿过他的工作记录本一看,可不是嘛!这一个月,他每天都搜集了2多条线索,结果被采用的也不过三五条。
俺问他:“编辑否掉您的线索时,您问过他们原因了吗?”他一愣说,“没有。”俺说:“您是新人,经验水平不够很正常,正因为如此,您才要多学多问,才能避免下一次被否啊。”
“不过,您搜集的线索的确有些问题。”俺又翻了一下他的记录,“您知道俺们的读者群主要集中在什么年龄,他们的工作类型是什么,他们的学历和收入水平大概怎样,他们主要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吗?”
他一听就有点儿懵了,接着摇了摇头。
俺继续说:“您连俺们报纸是办给谁看的都不了解,怎么会不被否呢?编辑的工作很忙,下次遇到自己弄不明白的事,希望您直接问出来。”
3
俺刚踏入职场的时候,整整一年的时间都在做特别琐碎的基础性工作,无非是信息搜集、资料整理。一起实习的小伙伴,有的没多久就选择了离开,俺却一直留了下来。有人说不枯燥吗?俺说不枯燥,因为有很多自己不懂的东西。
第一周上班,编辑看见俺起的标题就笑:这么刻板严肃,读者会爱看吗?
第一次采访,稿子被领导打回来无数次。俺问她为什么,她说:您这是写给自己看的,不是写给俺们的读者看的。
第一次参加大型活动,俺写了一篇特别热血沸腾的稿子,被前辈批评:主观情绪太多,您的冷静和客观在哪里?
职业生涯起步那几年,真的就是这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水平,然后再发现、再解决、再提高的循环。
有一次俺被领导批评后,特别认真地说:“领导,您总是批评俺们,就不怕打击俺们的积极性吗?”她的回答俺至今记得:如果您做得足够好,自然不会批评您。另外,批评您并不等于否定您。就算是否定,俺个人的否定对您来说也不可怕,外界的否定才可怕!
每个人都知道尽全力做事,但是很少有人注意细节。他们并没有把一件事做到1分,而只是把一件事重复做了1次。而且,即使这样,他们也没有总结过这1次之间的差异。不仅如此,稍微碰到一点儿挫折或者来自外界的质疑,他们就会选择放弃。
多年职场经验教会了俺两件事。第一,注意每一个细节;第二,从细节中寻找关键。第一点会让您更敏锐,考虑更周全。第二点则能让您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进化。
真正的勤奋,不等于忙碌!大家共勉。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真正的勤奋,不等于忙碌,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