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入上百万的人是如何做到的?(二)

    许多人回帖都是吹牛逼的,什么BAT里面年薪过200万的(包括股票),还是程序猿怎么可能,这收入是副总裁或者资深总监的收入了,BAT例如百度T6,腾讯T3,阿里P8以上都是动嘴的人了,码农拿百万年薪真可笑。

  ?(二)

  

  许多人回帖都是吹牛逼的,什么BAT里面年薪过2万的(包括股票),还是程序猿怎么可能,这收入是副总裁或者资深总监的收入了,BAT例如百度T6,腾讯T3,阿里P8以上都是动嘴的人了,码农拿百万年薪真可笑。

  金融行业里面最顶尖的基金经理,平均年薪是8万,全国几百个。您一个咨询行业的中层能干过基金经理?别人都操纵几十亿资金就是玩钱的。

  这么说吧,年收入百万的人,老板阶层要占8%以上,尤其3左右年薪百万太难了。

  为了说明百万收入阶层的,来看个具体的数据,广州213地税局的记录如下:

  1、广州常驻人口是12多万,加上流动人口的确有18万。

  2、公务员收入当然统计在里面,而且平均工资超12万,大部分人是被平均的,能有3%收入过12万很不错了,国内某号称平均28万的通信巨头,能有25%过平均数不错了。一个部门老大能拉3,4个平均数。

  3、这里面还要剔除各种富、官2代。

  4、广州市发达城市,高收入人比例远高过全国的。

  确实地税局会遗漏部分数据,但是考虑到以上因素,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高收入人群的年所得集中分布在12万元至3万元之间,共有14591人,占申报人数的76.87%;1万元至5万元的申报人数为5482人;5万元以上的申报人数为422人,广州总人口是18万。不要低估地税局那些人水平,这直接和政府效益挂钩,而且百万以上人数是比较显眼人群,不容易逃。

  59个人里面9%都是35岁以上人群,25——35岁人口是25万,百万以上是59个。比例约4分之一。也就是说无论您怎么努力,看多么励志的书,看多少牛人演说,35岁以前要百万年薪,至少证明您是人群里面4挑一的会赚钱的人才,或者说白点您有没有这命。人猝死是小概率事件吧,其实科学统计人猝死的概率是3分之一。

  许多人直观感受身边百万收入人很多,比例没这么低才对吧,俺上高中班主任和俺每天说,某省重点高中某班1个人上清华北大,好像和砍瓜切菜一样容易,其实这是过度掐尖造成的,人类的错觉总是把眼光集中在那几个超级明星身上,忽略大部分普通人,其实在该省能上清华分数线比例约为3分之一。

  高收入人比例很多也是俺们的错觉,一说高薪就是IT行业总监,投行,殊不知道这些单位本身就是和省重点高中一样门槛高的普通人无法进,而里面特定的职位更是类似里面重点班一样都是人精中人精。

  励志演说,牛人自传的成功经验注定无法复制,如果人人都能复制,那就证明非稀缺资源没任何价值,作为借鉴大概可以。

  牛人的经验真的可以复制吗?俺们可以举例楼上3+的一个帖子来分析下。

  这个人帖子信息量很大,俺大概搜集如下重要信息:

  1、认识许多富二代,甚至是全省全1富二代,但是如何认识的没说。

  2、当年拉了几个省部级官二代。

  3、认识许多大佬,甚至和大佬面对面接触,而且能筹集到钱和稀缺信息。

  4、自己非富官2代。

  真屌丝不光是经济实力也包括人脉,社会资源,见识层面的薄弱,认识那么多官2代,富二代,还有业务合作,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怎么可能做得到?

  前面说法有误,腾讯是T3.3开始大部分动嘴的。广州收入水平肯定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税务局统计数字并无区分富二代。所以不要过分纠结具体数字,误差肯定有,但是不会差的离谱。

  其他行业可能不清楚,IT行业可以说下,目前国内风向标大公司可以到百万年薪的职位,其他类似:

  百度T1,科学家级别工程师,人数的清,大部分ACM编程比赛拿过金奖。

  华为19级,部分18级。对应3级部门主管。HW从5级主管开始就是动嘴的了。

  事实上,百度T6(年薪4万左右)开始,已经是大多数IT工程师瓶颈了,哪怕里面许多包括清北等名校CS毕业工程师。华为17级以上除非社招,以前升迁的快的也是赶上好时机和自身努力。大部分都是年以前进来骨干员工升上去的。

  无论在哪个团队,真的混的好的就那几个头,大部分人还是炮灰,曾经为2—3%薪酬涨幅企图跳槽以上提及某单位,但当俺看到晚高峰时候,以上单位大量班车堵塞交通时候,哥想通了,哪里都是打工混饭吃,又何必呢?只有跳出这个圈,才能真的实现自俺价值的突破。

  世界上大多数人是很平凡的,不怎么成功的,只有不到1%的人,能取得相对成功。

  俺身边也认识一些8后已经几千万资产了,有的是做游戏开发,有的进军移动互联网行业,有的是银行分行副行长(年薪过百万),他们对外人一定会说靠自己能力打拼的,但是很少说创业的启动上百万资金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那些年入上百万的人是如何做到的?(二),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727.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3日 下午10:16
下一篇 2020年4月3日 下午10:50

相关推荐

  • 红孩子品牌创始人徐沛欣的创业故事

          目前红孩子排名前三的品类是母婴、化妆品和食品,徐沛欣选择了垂直化梳理和专业化品牌的战略路径。    缤购推出后,原来的“红孩子”则成为了&ldq…

    2020年5月17日
  • 郭台铭的创业秘籍

          郭台铭有一句广为转载的名言: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和您周遭的人,就决定了自俺的格局。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看得比较长远,空间就比较宽广,就不会对得失看得太重。    郭台铭创业…

    2020年6月20日
  • 章光101赵章光:赤脚医生创造财富传奇(一)

          今天做客俺们演播室的这位嘉宾,他可以说是俺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批创业者和最早的亿万富豪。他纵横商场三十余年,被誉为中国商界的常青藤,如今已经年近七十的他依然不下火线,就…

    2020年5月6日
  • 打一辈子的工才有风险

      打一辈子的工才有风险    “创业是通往财务自由的唯一办法!有些人说,创业有风险,俺觉得,打一辈子的工才有风险,您随时会被解职!而且,如果创业失败,您们还可以回去再…

    2020年6月10日
  • 成功的路有千万条,失败的路只有一条

        成功的路有千万条,失败的路只有一条。对于创业者来说,就算失败了,也没有悲伤的权利。路是自己选择的,没有回头路。

    2020年3月31日
  • 高管心中十大商业偶像

    在巨星陨落、企业蒙尘的时代,中国经理人们心中的“商业偶像”,将会是哪些人呢?以下即是根据反馈资讯获得的一份TOP1榜单。 第一位:“工作狂”比尔·盖茨BillGates(1955-…

    2020年6月9日
  • 励志创业:价值一亿美金的观念

         一个人从默默无名到世界顶尖只需要十年的时间,象李阳老师只用了六年时间就家喻户晓了。像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鸿,从一九九三年开创新东方,到今天只不过用了十年时间就打造出了中国第一名的教育集团!他绝对不需要很久,但是他只需要十年的时间,努力一阵子就不会辛苦一辈子,十年的努力,换来一辈子的幸福快乐,我觉得蛮值得的,人说成功很辛苦,那么失败很快乐很轻松吗?应该是不会吧!所以成功难不成功将更难!不怕苦,苦一阵子;怕苦,苦一辈子!长痛不如短痛,请你现在就下定决心,全力以赴!

    2020年6月20日
  • 冯仑:赚钱以外的功夫

          俺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李嘉诚在创业的时候,许多人都比他有钱,但后来那些人不见了,或者财富排在他后面。比尔?盖茨创业的时候,比他钱多的人也很多,但盖茨今天成了首富。中…

    2020年4月8日
  • 好乐买李树斌:创业,俺也失败过

          作为一个8后,他说自己创业的成功是幸运的,大学四年他没有规划,却创立了核桃林,24岁离开公司去读研,25岁又从清华大学退学成为公司的“带头大哥”…

    2020年5月27日
  • 冰棍瓜子成就30亿身家,他在利润最稀薄的行业里做成一省首富

        2011年3月,当“洽洽食品”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时,人们才猛然发现,洽洽这个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已悄然成为中国炒货行业的霸主。所有人不禁好奇,洽洽创始人陈先保,如何能靠着小小的瓜子便赫然起家,并成就30多亿身家的人生传奇?

    2020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