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

  • 姑娘为自己撑一把伞

      25岁,不早不晚的年纪,拼一把还来得及,嫁人求稳定也能过一辈子,我选择了前者。男友担忧结婚后私企不会为我保留职位,说工作不稳定,听到这话,脑子里闪过了一句脏话,首先,两年后丫不一定娶我,其次,就算婚后失业,丫怎么就不能爷们的说一句“我养你”,如此悲观的念头讲出来肯定伤害感情,但足以见得,我对爱情的态度。

    2025年5月17日
  • 敢下本,也要输得起

      其实真正说起来,人生无处不在赌。  换个工作,一定就能够升职加薪吗?谈个恋爱,一定能保证走到最后吗?全都需要狠狠心,赌上一把。

    2025年5月16日
  • 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废话

      这个社会的确有部分人是看脸的,第一种是明星,第二种是**;第三种是时常需要对面公众的职业,对于大多种第三种职业的人来说,不需要他们绝颜惊世,五官端正即可。不知道那些每天叫着“这个社会只看脸不看才”的人能够成为哪种人,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些人真的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这个社会只是靠脸。长相是软实力,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绝对不是事情成败的关键点。

    2025年5月14日
  • 刘丁宁:这是一篇童话

      《这是一篇童话》    就像安徒生童话《野天鹅》里的小公主爱丽莎,为了十一个哥哥,可以不说一句话,甘之如饴地赤脚踏过荆棘,空手采摘荨麻,日夜不停地编织十一件大衣,宁愿被人当做巫师差点活活烧死……

    2025年5月13日
  • 优秀是一种习惯:说一说您身边在世界名校读书的人

      看评论主要分成了两派  另一个世界党:  1、一个好朋友,很聪明而且从小到大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本科在清华现在在普林斯顿读博

    2025年5月10日
  • 别到处说您的苦,没人愿意听到负能量

      我有一个挺要好的男同事,什么都好,就是特别能抱怨。无论大家去哪里玩,吃什么东西,在什么时间,也无论我们各自后来跳槽到哪个公司,都不休止的抱怨工作、同事和老板,仿佛他去了哪儿,哪儿都是一群**。起初我和另一个小伙伴还安慰他,后来我们只能默默的听着,该吃吃该喝喝,不做任何发言,因为该说的话已经说了,已经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后来,我们再聚会的时候,都要考虑下,要不要叫上他啊,不叫他都是同事,可叫上他真的不想听负能量了。职场有点不满很正常,但抱怨太多,其他同事和老板也都觉得这人是真的能力不行,沟通和工作能力太差,一来二去,也没说他什么好话,不久他就真的转行做别的去了。

    2025年5月8日
  • 如果您做的事情毫不费力,就是在浪费时间

      Heidi Roizen女士一度是硅谷人人争相学习的典范。她曾创办自己的公司并管理了 14 年之久。后来,她担任苹果公司主管开发者关系的高级副总裁。现在,她是 DFJ Venture 的一位风投家,她还在斯坦福主讲一门名叫“企业家精神”的课程。她几乎认识硅谷的所有重要人物并且灵活地运用着自己的影响力。哈佛商学院甚至还有专门关于她的案例。

    2025年5月6日
  • 做一个对自己有点要求的人

      今年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怀孕生孩子了,朋友圈里到处都充斥着产后妈妈抱怨体重不下降,身材不恢复的帖子。作为有过专业健身经验的人,虽然谈不上经验丰富老道,但深知产后的辛苦和母乳喂养虽然会让体重大幅度下降,但要完全恢复产前状态,并能获得一种有型有款的身材还是要靠健身的,无论是在产后3-6个月的时进健身房还是自己天天跳绳跑步爬楼梯。为了防止自己产后偷懒,我已经在健身房预定了产后恢复训练,还请了一个专业教练。我想把这个方法分享个抱怨的朋友,但无一例外总是听到:“带孩子忙死了,哪有时间健身啊。” “就这样吧,反正我给老公生了孩子,他也不能嫌弃我吧。”“有没有不用健身不用辛苦的方法啊,你看我喂奶又不能节食。”在这方面,虽然我暂时没什么发言权,但我想起了王潇,就是豆瓣上很红的潇洒姐的故事。众所周知,潇洒姐在产后第36天启动瘦身减肥运动,用100天时间恢复了产前身材,在网上受到追捧。很多人追捧她瘦身的动作,她日常的饮食,以为这样就可以跟她一样漂亮一样瘦,但很多人忘了她高度的自制与自律精神。同样作为一个产后妈妈,难道她产后不辛苦么?难道她的孩子不是2小时就要喂一次奶么?(www.lz13.cn)难道她家就有10个保姆围着能让她脱开身去健身房么?虽然我不认识她,但我相信她和所有的妈妈一样,辛苦,忙碌,甚至有着对新生命的烦躁和焦虑。但她跟很多妈妈不一样的是,她想做,并且真的排除万难去做了。今天的她,作为一个两岁孩子的妈妈,已经身材曼妙妆容精致的出任时尚COSMO杂志的新任总编,经常游走在世界各地的时尚尖端。有很多人羡慕她,说她运气好,说她一定嫁给了好老公,但不管你怎么说她,只要你学不到她对自己的严苛和要求,就永远只能羡慕她。

    2025年5月5日
  • 没有一步是浪费的

      这一点:今日努力了,将来就会有所得。我们常常觉得付出与得到不成比例是因为我们忘记了这一点: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得到。"为一件事去付出"经历本身就是一种得到,一种人生意义的所在。

    2025年5月2日
  • 梦想从来不一样

      头占身体比例超乎寻常地大,齐耳短发,清秀沉默,坐在后排角落。某次数学考试一道填空题,用1、2、3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全班五十多个学生,只有苏薇写了2的31次方。

    2025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