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

  • 改变,从一件用毅力打败体力的事开始

        我最近收到的读者留言里,出现很多这样的问题。  逃窜同学说,“很厌烦现在的这种生活,早想改变一下,只是一直行动不起来。”

    2020年12月10日
  • 俺不是成东青,俺是俞敏洪

      去年,一部《中国合伙人》让更多的中国年轻人认识了俞敏洪。很多人都以为电影中的成东青就是我。然而,我不是成东青,我是俞敏洪。我的故事是这样的。

    2020年12月6日
  • 俺可不可以不这样生活——谈谈梦想

      一个朋友微信给我一段话,某文化人说的:“如何战胜心魔呢?其实很简单,选一件你最不愿意做,但所有人都告诉你是正确的事情。解开人生最大的心魔,一切会豁然开朗”

    2020年12月5日
  • 是平庸选择了您,还是您的潜意识选择了平庸?

      在工作和生活中,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出人头地,好比即便在村子里,也希望让别人尊重,让别人觉得自己很牛。但是我们很遗憾的发现,不管我们的主观愿望有多么强烈,最终的结局我们还是很平庸,并没有成为自己想象中那种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我个人短暂的人生经验,加上看书得到各种信息,个人以为,这不仅仅是外在原因和先天缺陷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在潜意识当中选择了平庸。这就是很矛盾的,表面看,我们并不希望平庸,但是为什么潜意识中选择平庸呢?

    2020年12月5日
  • 正是孤独让您变得出众,而不是合群

        相比于西方人,中国人更加害怕寂寞,不懂怎么享受一个人的时光;而且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总是想从别的眼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感。为了不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而刻意频繁地参加一些没什么实际价值的社交活动。在西方人看来,中国人有点“过度社交”。

    2020年12月5日
  • 只有您自己,才能决定别人看您的眼光

      一个从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  一个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视的眼光;

    2020年12月1日
  • 俺的哥伦比亚大学申请总结

      我不知道,如果没有拿到哥大每年2万多的offer,没有拿到联合国新闻部实习正式录取那句 congratulation!我还有没有勇气写下这篇文章。我只知道,今晚,2011年1月24号,走在纽约116街上,天黑沉沉地像一床厚重地让人窒 息的天鹅绒一般,铺天盖地都是冷空气里让人不寒而栗的阴郁,而professor 的一句话:“You have very impressive personal statement and outstanding academic achievements, we have no reason to reject you.”让我觉得,四周黑压压的楼里闪耀着全是彩色的光芒,我只知道,从此,我不会再迷路了。 等这句congratulation! You have been accepted,已经太久太久了,久到当它缤纷而至的时候,我已经没有勇气发些什么帖子到太傻寄托汇报,只在这里,写下自己的心路。

    2020年12月1日
  • 不是运气不好,只是您不够努力而已

        一个好朋友前些天和男朋友分手了。  原因很简单,此男过于自私,孩子气,浮夸又花心。

    2020年12月1日
  • 没有一种冰不被自信的阳光融化

    在俺的家乡——一个落后的村庄,一年考大学的十几个人中间往往只有一两个人如愿以偿。 俺考大学的第一年名落孙山后,整天浑浑噩噩,像一棵蔫了的草。一张没有带给俺荣耀的成绩单将俺隔离在理想…

    2020年11月29日
  • 同样25岁,为什么有的人事业小成、家庭幸福,有的人却还在一无所有的起点上?

        我刚过24周岁的生日,虚岁的话也算是25了,说下自己吧。  我是农村孩子,我爸是木工,初中文化,我妈是农村妇女,小学没上完,算认得几个字。我上面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姐姐比我大三岁,上到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我哥大我两岁,成绩也很差,初中毕业后在家呆了一年,也出去打工了。那时候农村流行一个观念,学习好就是上学的料,将来要当大学生,要考博士,要出国,云云。当然学习不好的话,那就是出力的命。很明显我姐和我哥都不是学习的料,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也没别的路可走,只有打工挣钱,等到二十几岁出头,回家相亲、结婚、生子。就像许多人生来就要上学,读研,工作,买房一样,很多人的命运在你还只是一个受精卵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像是好莱坞大片,架子都是一样的,只是稍稍变换了几个情节,几个场景而已。

    2020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