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最近收到的读者留言里,出现很多这样的问题。
逃窜同学说,“很厌烦现在的这种生活,早想改变一下,只是一直行动不起来。”
硫克同学说,“终日生活在工作,游戏,电影中,想要跳出这样的日子,有一个梦想是如此地遥远,不知如何去实现。”
微薄荷阳光同学说,“俺也想和您一样做一个积极向上,依赖于自己的女孩子,可是总是找不到正确的方法,不知道要从哪里入手,每次告诉自己要努力,可是坚持不了几天就放弃了,也找不到当初努力的原因……”
改变究竟是一件有多困难的事呢? 俺用整个大学四年都在验证着“改变”的不可实现性。回望那样的四年,俺发誓从未见过自己这般糟糕的女生。和现在的勤奋相比,那时的俺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俺超重,邋遢,堕落心强,缺乏对未来精美的计划。俺羞于向人展示的寝室里,书桌上铺满了散落的文具和课本,上个星期的变质面包来不及扔掉,大敞开的电脑屏幕污迹斑斑,键盘缝隙里装满清晰可见的饼干渣,俺的床铺上挤满毛绒玩具和化妆品,被褥在整个学期里有一半的时间懒得叠起,没有清洗的咖啡杯放在阳台上四个月差点培育出毒蘑菇。俺经常逃课,把寝室里的美剧和日剧当做“俺在自学啊”的安慰,靠一点小聪明用突击复习法把期末考试蒙混过关。俺做事缺乏条理,忘记去图书馆还书欠出八十五块的罚款,永远把作业拖到最后一秒去完成,也时常把一些事情本末倒置。俺渴望舞台却惧怕成为焦点,从来没有参与过什么社交活动,习惯一个人窝在寝室里和自己的坏情绪作伴。更可怕的事,俺一直在不停地膨胀发胖,用火锅和烧烤消磨一个个寂寞的晚上,啤酒填满青春的迷茫与慌乱,导致每半年照片里的自己都要大上一个尺寸。每年一次的8米体育测验,俺是唯一无法完成任务的女生,气喘吁吁装模作样地跑下2米就主动投降,理直气壮地和体育老师解释,“俺身体不好,每次跑步心脏特别难受”……俺的决心深厚,毅力单薄,总是在做一些持续性很差的事,比如突发奇想去操场上走1公里,却在第二天蜷在被子里边吃薯片边看一整天电视,还要在微乎其微的效果前委屈地抱怨,“为什么别人的改变看起来都毫不费力呢?!”
在那些最美好的日子里,俺尽情地做梦也尽情地辜负自己,俺想成为期末考试中的佼佼者,却连每个晚上两个钟头的自习也不肯坚持;俺想穿着礼服在舞台的聚光灯下唱歌,却连报名参赛的申请表也不敢填一份;俺想找一份牛逼企业的实习工作来做,却连份像样的简历都没准备过;俺想成为纤细的美人,却从来不肯做一点流汗的运动;俺想成为一个作家,却半个月也懒得动笔一次。俺做了那么多徒劳的白日梦,却从来没成为梦想中的那个自己——事实上,俺连一丁点儿机会都没有给自己。
毕业之后受到一次感情上的重创,犹如浑浊天空里的一道闪电,虽然痛彻心扉,可那道强光却把俺的世界都劈亮了,让俺除了忙着痛恨渣男,也渐渐发现发现,俺在自俺建设上的失败,程度比渣男的道德败坏还要严重,是俺先背叛了自己,他才来背叛俺。俺一直活在这么多的问题里,迫切地需要一场改变,也情愿付出努力,期待自己成为好一点的人。俺急功近利,恨不得在一夜之间就把所有的花毛病全部舍弃,软件硬件一个不落地统统升级完毕,而日积月累下来的惰性习惯,并不是非常容易就可以舍弃。
人们从一种堕落的生活中逃离,往往需要来自外界的强烈刺激,比如失恋,离异,亲朋好友的背叛和嘲讽,如此变故常常会令人衍生仇恨,以此去支撑一场动力十足的自俺变革。可是即便再强烈的仇恨,也有烟消云散的那一天,当您的动力从熊熊大火变作奄奄一息的小火苗,就会意识到任何改变如果没有来自于内心坚定的意愿,通常都不会持久。西方有句着名的谚语,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俺必须说明,在最初改变的时候,俺满脑子里想的都是复仇的计划,关于一段越想越气愤的感情,俺心里分分秒秒在对自己讲,“他给俺多少痛苦和委屈,俺就要用这些为自己赢得多少光鲜。”那时在看的《致加西亚的信》中写道 “世界上再宏大的工程,也都可以分解成细小的具体事情,要想做成大事情,就必须把分解后的每一件小事情做好,所以任何事情都要从一开始做起,只有从一做起,才能做到二、做到三,才能最终成功……”对此俺十分赞同,任何一次下定决心的改变,都要从一件看起来比较难的事开始,而为了给自己的改变寻找一个突破口,俺决定,早起。
俺看过很多关于早起的科学报告,也了解一些帮助早起的健康理论,可在俺看来,这纯粹是一件有关毅力的事,对于一个把闹钟定在七点钟而时常在八点半不得不起床的时候才一跃而起的人来说,把闹钟设定在六点钟逼迫自己一定起来的感受,是头脑中两种声音的激烈争辩,一方说“太累了再睡一会,实在是爬不起来”,另一方在说,“快起来,昨晚睡前还发誓一定要六点钟起床呢”。在您连续两天听从前者的声音依旧八点半才睡眼惺忪地醒来,那俺相信您一定逃不掉自尊心的责怪,一个连自己的决心都要辜负的人,就别指望有什么成功的人生了,生命没有那么虚弱,不必要靠很多的睡眠来维持。而当您最终说服自己,可以每天准时早起,那么这是一件有多么好的事呢?在每天为自己多争取的两个小时内,俺能够为一整天做个详尽的计划,处理掉一周的全部邮件,写一小段故事,专心读一百页的书,有时还能看掉一整部电影,一整个月下来,往往可以写出几篇文章,看完近2本书,7部电影,和远方的朋友保持邮件联络,这些作为持续的积累,放在俺的人生里,就是长久的优势。俺的意见是,当您决心早起,也拥有六点钟起床的毅力时,您一定要清楚“俺为什么要早起”,您每年比别人多出的2*365个小时的时间,不是拿来聊天玩游戏无所事事的,这样争取来的时间,要做一些对未来有贡献的事,可以在一段时间的坚持下为您的人生或事业提升一个新的高度。
也许有人会说,俺不需早起,只要晚睡也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在俺看来,早起是一件比晚睡好太多的事,暂且抛去健康层面的原因不谈,能够有毅力六点钟从被窝中爬起来的人,一定比凌晨一点钟才入睡的夜猫子要少得多,而如果您有幸成为早起的一员,就会发现朋友高频率发送新鲜事到朋友圈,或者微信中此起彼伏地“约吗,约吗”,在早上六点到八点的那个时间段几乎不会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就像在上下班的交通高峰期和清冷万分的凌晨里开车,能够开出的距离,是有很大差距的。当您内心充实地开始新的一天,这感觉比被八点三十分的闹表叫醒,大骂一声“不好又他妈地迟到了”然后迅速洗脸刷牙飞奔一般出门上班的感觉要好得多。
作为一个二十五岁的女生,俺十分理解年轻人的现状,初入社会,疲于奔命,身心劳累,恨不得把每一分钟用来休息,哪舍得去早起,而想一想Steve Jobs曾经每天早上6点起床,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坚持每天早起四五点就到健身房锻炼,Starbucks主席Michelle Gass每天4点半便起床跑步,现任苹果CEO Tim Cook 3:45am便会发email给同事……您觉得自己会比他们更忙碌吗?
当俺意识到俺还可以为生活做出更多的改变时,俺开始试着跑步,这一次不为别人,只为自己。而在开始谈跑步之前,俺必须感谢文学的力量。有人常常质疑读书的意义,觉得市面上的小说都在讲爱情纠葛,家庭秘密或是职场的勾心斗角,这类闲书怎么会对人有鼓舞意义呢?然而在跑步的最初,俺接受的动力恰恰来自于一本“没营养”的言情小说,里面讲一个职场女人的历练,凡事对自己都有恰到好处的节制和约束,由于坚持每日5公里的慢跑,在和领导一次打球时,受到大加称赞,促成了一桩合作的机会,她骄傲地想,十年间每天晨跑几公里练出来的体力,一般人一时半会儿还真达不到这境界。而当俺看到三十几岁的刘瑜在书里欢畅地写到,“俺原谅上帝让俺长到15斤……”俺郁闷地想,什么时候上天让俺变成15斤,什么时候俺才肯不计前嫌地原谅他。
所以跑步之初,除了抱着锻炼意志力的目的,俺还希望可以塑造良好的身材。半年前俺开始每天去健身房报道,最初在跑步机上快走一个钟头,顶多跑上2米,然后气喘吁吁地继续走路。那时看着身边跑步的人,心想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像他们一样,可以毫无间断地跑上半个钟头呢?两周后,俺尝试跑步,从2米气喘吁吁的状态,可以支撑到8米,并且以此为荣。四周后,俺把跑步当做一种信仰,进步神速,可以持续跑1.3公里,1.6公里,六周后跑3公里,三个月后5公里,三个半月后达到6公里,而半年后的现在,俺减掉5公斤的体重,身体和心理非常健康,尝试过连续1公里的慢跑,如今保持每天7公里,每周不低于45公里的成绩。俺通常用毛巾挡住跑步机上的计数器,听四分钟一循环的歌曲,跟着音乐的节奏动感十足地奔跑,耳朵里听过十四遍同样的声音,脚下便会跑过7公里的距离,而当俺不再把注意力放在音乐和计数器上,俺开始思考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长距离的慢跑有着非常奇妙的作用,它让生命中的其他问题都显得简单,您开始觉得每星期收拾一次屋子不再是负担,您开始觉得拒绝油炸食品和荤腥没有那么艰难,您开始觉得工作上的不开心有了发泄的渠道……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的可能,一个人能够从二百米跑到1公里,那还有什么难题是解决不了的呢?跑步令俺的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改变成为一种挑战,这是非常持久的乐趣,而俺在青春里拖欠了许久的努力,如今终于可以加倍做出偿还。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改变,从一件用毅力打败体力的事开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