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
一篇70后写下的文章:80后为什么比俺们那时还艰难
结果,有很多跟帖,令我颇有感触。 我跟他们相差二十年。二十年前,我跟他们一样,来到北京上班。一九九一年,一个月大概有三五百元的收入。两年后上升到了千元。另外,单位可以分房子。大概上了五六年的班后,我分到了两室一厅的房子。那时候的时尚东西,比如BP机什么的,也都有了。我在一九九二年买了第一台黑白的笔记本电脑。那时常与同事一起到西门外下馆子。买书也很多,书还很便宜。二零零零年,我的《二零六六年之西行漫记》(《火星照耀美国》)出版,四百多页,卖十七块钱,现在再版,同样厚,要卖四十块钱。一九九八年我有了手机。
-
别再焦虑了,您真的不是一个人在苦逼
我们之所以焦虑,往往是因为自己和目标差距太大,或者和别人的距离太远,不知道如何下手而已。
-
健身和读书,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升值方式
F没有出生在一个有着强硬背景的家庭,她上了大学以后便开始立志要读研,去更好的学校,过更好的生活。
-
二十几岁,哪些事越早醒悟越好
一, 养活自己≠** 养活自己,永远是**的前提。 可是,能够赚钱养活自己,从来都不代表真正的**。
-
俺们只不过是想让十年后的自己有所不同
1、随时随地选择开始,会遇到更多不可能 今年年初我开始集中大量写文章的时候,我没有想过我的文章会有那么多人关注甚至是给予好评。那时候,我觉得有人关注我都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我不是知名作者,我只不过是一名初出茅庐的文字爱好者;我也不是名人明星,可以有那么多成长励志的经历分享给大家。但是,我选择了开始,而且一直坚持到现在,从未间断,后来我发现,随着我发稿量的不断增加,随着我文章获奖次数的不断增多,随着越来越多公众号、网站的推送和转载,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是一种正向的自我转变,是一种被认可的自我认同,更是一种微笑走向未来的坚定信念。
-
为了长久的幸福,别贪恋眼前的安逸
记忆里,爷爷是爱喝点小酒的人。 每天干完农活回来,他就用那个细脖儿广口的小酒壶,倒上二两高粱白酒,放进大搪瓷缸里用热水烫了,然后盘腿坐上热炕头。
-
被混日子毁掉的年轻人
你现在混日子,小心将来日子混了你 今年年初,我从深圳回到了武汉。
-
为什么毕业十年后,人与人的差距这么大?
以前我想,这大概是命运不公平造成的,等到了我20几岁,我知道真正造成一个人、一个家庭十年之后境况迥然的原因是——思维的落后、知识的欠缺。
-
请把所有力气都留着变美好
微博上收到这样一条私信,“我长得不漂亮,工作能力一般,每天在单位就像颗螺丝钉一样没人关注。领导不重视,男朋友也不是很喜欢我,我很自卑,该怎么办?”
-
为什么您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记得小时候在县城上学,学校每次放月假,爷爷就去车站接我回家。 那时家里离车站远,需要骑着车子来回,一路上我们相对无语。等到爷爷骑不动了,我们就一前一后推着车子走,记得爷爷常和我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要好生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