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
-
接近那个叫“梦想”的东西,您缺的只是行动而已
我打算今年考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可是没信心怎么办? 我想给自己订一个五年发展目标,可是担心实现不了怎么办?
-
俺们要吻所有日子,连同苦难一起
比如很多人曾经年少时有过各种关于梦想的渴求,之后便慢慢地把这些搁置。后来在生活这个大热锅里来回滚烫这么多年,那些现实主义的愉悦感逐渐占了上风。虽然没有功成名就天下知,但手中握有的钱、名下的不动产,足以让一个人活得洋洋得意、自命不凡。但更多的人,并没有获得现实多少特殊的青睐,他们更多的是在生活里打了无数个滚,一辈子敷衍着奔波的疲惫,只为了一周那唯一的不用出去工作的休息日。
-
迷茫时,培养这3种思维方式让自己增值
道理永远简单,真正行动起来却永远那么难。你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却依旧每晚刷手机直到凌晨仍不肯睡去。
-
因为并不聪明,所以努力把这些习惯坚持了7年
一直热爱旅行的我,如今却被束缚在现实的牢笼中。深夜,无眠,思索着如今的处境和未来的出路。
-
二十几岁太着急优秀,三十四十岁咸菜豆腐
不久前,见了前亚马逊的副总裁张思宏老师。 他玩笑间讲起自己在爱奇艺做圆桌直播时被90后观众调侃一事。
-
新的一年,请做到这三条
有人开心地在朋友圈总结着,2018年完成了哪些事,离自己的目标又靠近了多少;有人略遗憾地感怀时间过得太快,转眼间一年已不见,好像什么也没把握住;也有人感激着2018年发生的一切,期冀着2019年依旧能不忘初心,成为自己想成为的自己。
-
送给“爱国青年”的十句话
有人动不动要**日货美货,其实最应该**的是国产蠢货。牛逼的人不会受点委屈,就玩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历史的经验是,别人不会因此怕你,甚或国将不国。这样做毫无意义,除非你只想证明自己很幼稚,甚至像个白痴。
-
那个怀揣梦想的他,早就不知了去向
我和胡大玄的故事就是如此。 我们村就胡大玄一家姓胡的,其他的都姓王。我们两家相距不远,那可是光着屁股一起玩大的发小。小学时他是班长,我是副班长。
-
“有梦想了不起啊?” “嗯,了不起!”
临近饭点的时候,楼道里外卖小哥的电话**和说话声,照往常一样,陆陆续续传进了办公室。
-
一篇70后写下的文章:80后为什么比俺们那时还艰难
结果,有很多跟帖,令我颇有感触。 我跟他们相差二十年。二十年前,我跟他们一样,来到北京上班。一九九一年,一个月大概有三五百元的收入。两年后上升到了千元。另外,单位可以分房子。大概上了五六年的班后,我分到了两室一厅的房子。那时候的时尚东西,比如BP机什么的,也都有了。我在一九九二年买了第一台黑白的笔记本电脑。那时常与同事一起到西门外下馆子。买书也很多,书还很便宜。二零零零年,我的《二零六六年之西行漫记》(《火星照耀美国》)出版,四百多页,卖十七块钱,现在再版,同样厚,要卖四十块钱。一九九八年我有了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