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时,培养这3种思维方式让自己增值

  道理永远简单,真正行动起来却永远那么难。你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却依旧每晚刷手机直到凌晨仍不肯睡去。

  《后会无期》里有句经典台词:“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道理永远简单,真正行动起来却永远那么难。您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却依旧每晚刷手机直到凌晨仍不肯睡去。

  您知道运动能使人保持精力充沛,却还是下了班就想回家瘫在床上。您知道满足于现状永远不可能在职场上有新的发展,却还是庸庸碌碌不肯改变。您不甘平庸,却又迷茫焦虑,不知该怎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实现逆袭。

  《知道做到》告诉您:其实,您知道了那么多道理,却无法学以致用的原因是,您没有培养这3种思维方式。

  您和别人的差距,不在于智商、能力或者勤奋的程度,正是在于思维方式。

  1、拒绝信息超载

  有段时间,俺经常能在朋友圈看到大学同学L君转的网络课程报名帖。

  点开一看,发现各种99元、199元的网络在线学习课程,主题有理财、写作、时间管理、品牌营销……

  俺问他:“这么多课程,您都报名参加了?”

  他说:“对呀,您不觉得很划算吗?不到200元就能参加这么多名师大咖的课堂,让自己多掌握几项技能,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俺十分钦佩他对学习的热爱,便接着问他:“那您现在肯定收获颇丰吧?俺也挺想报名写作课的,能给俺讲讲那个课程都上了些什么吗?”

  他隔了半晌,发来一个“尴尬”的表情:“其实,俺光报了名,还没开始学呢。最近挺忙的,那些课都还没来得及听,积攒了有不少了。”

  原来,他虽然报名了那么多课程,却并没有实际投入学习中。

  这个时代,人们能够接收到的信息太多了。俺们可以非常容易地去参加一堂网络课程、听一本新书、收藏几十篇感觉对自己有用的文章,知识来得轻而易举,但却不会实际改变俺们的行动。

  因为获取新知识要比应用已有的知识有趣得多,所以俺们总是在焦虑地、源源不断地渴望吸收新的知识。

  读书、报名网络课程并没有什么不对,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学习工具,俺们需要它们。

  可如果俺们总是在接触新的知识,却没有停下来去整合它们,并将其付诸实践,那就会成为问题。

  韦伯斯特词典的发明人丹尼尔曾经说过,他宁愿彻底读透几本好书,也不愿进行大量泛泛的阅读。

  通过间歇性重复彻底读透少量资料对您所产生的影响,要超过泛读20本书所产生的影响。

  俺们首先必须确定自己需要学什么,然后才能更有效率地去学这些东西。

  俺们必须完全沉浸其中,慢慢地咀嚼、消化,直到将其彻底吸收,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不断接触新信息,报名参加很多的课程,或者只读一遍书,这些都只会让您养成迅速遗忘的习惯。

  而要想真正了解一个领域,您必须透彻地吸收一些重要信息,而不是盲目地接触大量信息。

  2、绿灯思维

  俺和俺闺蜜说话的时候总觉得很累,因为不论俺说什么,她的第一反应永远是反驳俺的观点。

  比如俺跟她聊起最近上映的一部电影,俺说这部电影的剧情还不错、演员们的演技也可圈可点、视觉效果也还可以,看得挺过瘾。

  她立马瞪大了双眼看着俺:不是吧?这种烂片您也看?然后立马列举了一大堆理由来证明这部片有多烂。

  俺有些尴尬,以为真的是俺的品味水准出了问题。上豆瓣一查,发现分数7点几,也不算太低。

  其实,这也是许多人身上经常会出现的情况。

  人都有习惯性防卫的特点。当别人表达了与俺们自己完全相反的观点时,俺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思考对方观点的合理性,而是立马进行反驳。

  同理,当俺们读一篇文章、听一段音频或参加一场辩论时,俺们通常都会抱着一种焦虑、先入为主或者坚持固有思维的态度去判断自己所接收到的信息,也就是会消极过滤。

  所以,就算俺们看一篇文章,听一堂课,以为自己真的看懂了或听懂了,实际上最终只有10%的信息能够进入俺们的潜意识。

  如果俺们一直处于这种消极过滤的状态而不自知,恐怕学习再多的新观点和新知识都是无用的。

  因为消极过滤的思维会让俺们只能学到或利用自己接触到的一小部分信息,只能发挥自己的一小部分潜力,过早地拒绝大部分有用的信息。

  而怎样才能解除这种消极过滤的状态呢?

  肯·布兰佳提出了解决方案:绿灯思维。

  所谓的绿灯思维便是,对自己接触到的新信息,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不要带有任何偏见或先入为主。

  只要一有人提出任何想法或建议,您就要开始思考:为什么这个想法或建议是可行的。

  一旦学会用绿灯思维去倾听,您就会把您所听到的内容跟自己接触过的其他知识联系起来,积极、开放的心态会引发俺们的创造力和应变力,最大限度地激发俺们的灵感。

  切勿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培养绿灯思维,才能最大限度地接收新的知识,获得成长。

  3、跟进复习

  学生时代有过很多次这样的体验:

  每次为了期末考试而临时抱佛脚,重新翻开书和课堂笔记的时候,感觉不是在复习,而是在预习一样。

  明明课也听过了,书上的内容却大部分都陌生得像第一次接触。

  其实,如果俺能够在每天下课后及时跟进复习一下课堂笔记,而不是全部拖到期末考前再复习,想必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这也就是俺们之所以没能学以致用的第三个原因。

  成功人士总是非常渴望学习,并且会在学习后制定一份相应的跟进计划。

  而另一部分人,在接触了新事物之后,没有及时跟进复习,因此很快就会恢复自己原来的认知水平。

  真正有用的,不是收藏几个G容量的学习资料、快速阅读几十篇的知乎文章、报名几十种的网络课程,而是在学习到一个新的知识后,马上开始练习。

  越快实际应用一种新学会的技巧,您就越容易掌握它。

  学习不只是一段在脑子里完成的过程,只有当您真正将自己学会的东西变成实际行动时,您才是在真正地学习。

  您不能只是偶尔将自己的知识应用到行动中。要想让自己获得真正的进步,俺们必须培养起这种及时跟进复习的思维。

  俺们常常觉得很无奈:听到越多道理,就越迷茫,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您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您会被淹没在信息的大海中?为什么您那么积极地学习,效率却总是不高?

  美团CEO王兴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没有培养这3种思维方式,知道再多的道理也没有用。

  迷茫时,不如培养这3种思维让自己增值。(微信公众号/精读,ID/Jingdu999)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迷茫时,培养这3种思维方式让自己增值,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89972.html

(0)
上一篇 2024年6月15日 上午9:45
下一篇 2024年6月16日 上午9:46

相关推荐

  • 生活不易,您必须非常努力

      1  我知道你这么努力只是想实现自己心中的小小愿望。其实你只是想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住所,哪怕小一点但至少能让你有归属感;其实你只是想找一个真心相爱的人结婚,哪怕会等得久一点;其实你只是想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哪怕会累一些。

    2024年5月17日
  • 敢下本,也要输得起

      其实真正说起来,人生无处不在赌。  换个工作,一定就能够升职加薪吗?谈个恋爱,一定能保证走到最后吗?全都需要狠狠心,赌上一把。

    2025年5月16日
  • 暂时找不到梦想的人怎么办?

      我觉得,有些问题比较具体就很容易回答,但是这么抽象的问题,真的很难回答,这要涉及到你的兴趣特长职业规划,你的内在驱动力,等等等等。这个太个性化了,实在难以回答。

    2025年1月25日
  • 愿您阳光下像个孩子,风雨里像个大人

      乔安,29岁,性格像个孩子。她长得眉清目秀,一袭长裙,一个回眸,就把“美丽”这两个字的含义诠释得淋漓尽致。

    2024年10月7日
  • 奋斗的青春,无畏的追梦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一颗坚定的信念和一颗执着的心。我们要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要执着于自己的追求,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让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024年4月9日
  • 俺们只不过是想让十年后的自己有所不同

      1、随时随地选择开始,会遇到更多不可能  今年年初我开始集中大量写文章的时候,我没有想过我的文章会有那么多人关注甚至是给予好评。那时候,我觉得有人关注我都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我不是知名作者,我只不过是一名初出茅庐的文字爱好者;我也不是名人明星,可以有那么多成长励志的经历分享给大家。但是,我选择了开始,而且一直坚持到现在,从未间断,后来我发现,随着我发稿量的不断增加,随着我文章获奖次数的不断增多,随着越来越多公众号、网站的推送和转载,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是一种正向的自我转变,是一种被认可的自我认同,更是一种微笑走向未来的坚定信念。

    2024年5月18日
  • 姑娘,您才是自己的大树

      去年年底,终于,企事业单位招聘用制的员工,也还是考试,这一次,她真给入了围。体检、审查、等待,如今,也上班好些个月。然而,看得出来,事业单位的生活,并没有如她想象的那么如鱼得水。反倒是,也就那样吧。

    2025年5月11日
  • 孤独,逼一个女生优秀

      接受一个采访,讲到我在新西兰的生活。  “我住在一个十五万人口上下的城市,守一个爱人和一块菜地生活,除读书写字健身,再无其他嗜好,日子摊平,365天均以这种方式度过。”

    2024年4月7日
  • 那些财务自由的年轻人,他们做了什么和您不一样的事?

      然而,拥有财务自由的人真的特别多,而且,他们还那么年轻。又有时间又有钱、颜值还高得让你羡慕嫉妒恨,这样的86后、90后,简直太多了!

    2024年4月30日
  • 总有一些路,您得一个人去走

      出国前的那一年,日子苦闷无比。  午夜十分,她发信息给挚友:“一盏孤灯,一本厚书,怀揣的是什么?只有梦想。”

    2024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