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陈丹青:俺不可怜自己的少年时代,反倒同情今天的后生

      50后当年的焦虑不是升学和饭碗,而是去哪个省份的农村、干哪家工厂的工种。去是非得去的,苦是一定苦的,恐慌也没用,全认了。部分60后与我们命运相似,部分70后的际遇和80后相似,50后的青春期堵在非常时期,不好跟今天比。

    2025年1月24日
  • 会笑的人命运总不会太差

      看到这样的消息不由得心头一紧,心中暗想,在薄情的世界真够海英受的了。这对经常爱笑着给我讲故事的她该有多大的打击啊!我立即一个电话打过去,问她需要不需要帮助,我有朋友在那里工作,(其实看到她信息时,我已经与佛山中医院的朋友在网上沟通好,对方让我把患者姓名发过去,会关照的)。我将信息告诉海英时,她说不需要了,老公目前情况她还不知道,说话时很无助!

    2025年1月18日
  • 南怀瑾:对年轻人的告诫

      所以高明的人,先要自知,然后才能知人。老子更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别人,还比较容易做到;世界上明白自己的人绝对不容易找到。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是明白人,那就开悟了,开悟也就是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本来面目。

    2025年1月14日
  • 年轻人为什么要去大城市

      上世纪六十年代,刘大任从**去美国求学,恰在柏克莱遭遇了自由言论运动风潮。最终,他与许多同龄人一样,成为了“乌托邦的寻找者”。

    2024年12月19日
  • 谁的心中不曾有远方?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句话撩动心弦,正是因为它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说出了不少人心中的渴望。所谓“世界”,其实是相对日常生活的一种异质性存在。从朝九晚五的按部就班中跳出来,从办公桌边的循规蹈矩里跳出来,打破思维方式的条条框框,摆脱现实生活的患得患失,拥抱一个更广阔也更精彩的世界。即便这个世界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但谁的心中没有激荡过一个远方?

    2024年12月14日
  • 世界上从来不缺伯乐,缺的只有千里马

      当你刚步入社会的时候,你会不会有这种感觉。  为什么SB老板没有看到我流淌在骨子里的才学,没有发现我能够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高超武艺?

    2024年12月9日
  • 为了梦想,拼尽全力又何妨

      去年,我认识了一个北漂姑娘叫安安。她给我讲了自己的故事。  为了梦想,拼尽全力又何妨

    2024年12月2日
  • 如何度过生命中最艰难的那一年?

    有一天,
    住我床位下铺的朋友
    给我买了一个肉包子。
    我接过来以后,
    鼻子一酸哗哗哗地哭了出来,
    我认定这就是我一辈子的好朋友。

    2024年11月18日
  • 哪有什么太晚啊,只有不为罢了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他问到:“你要是不做米有沙拉或者不创业了,想去做什么?“

    2024年11月16日
  • 当越来越多比您年轻的人出现在您身边

      回上海的时候,在朋友家住了一夜。这个1993年出生的朋友现在在一家影视公司上班,明明才24岁,却突然感慨一声:“我们公司来了一个1997年的实习生,我觉得自己好老了。”

    2024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