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
-
二十几岁太着急优秀,三十四十岁咸菜豆腐
不久前,见了前亚马逊的副总裁张思宏老师。 他玩笑间讲起自己在爱奇艺做圆桌直播时被90后观众调侃一事。
-
您的人生,凭什么要交给别人选择?
很多听众问我:蕊希,我是应该按照父母的意愿选择他们希望我从事的工作,还是应该自己按照兴趣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我是应该接受父母安排的相亲,和那个在他们看来一切条件都很好的人在一起,还是应该凭着自己的感觉去找一份我真正想要的爱情。我是应该留在家乡这座小城安安稳稳又没有压力的度过一生,还是应该趁着年轻去大城市闯闯,给自己的人生一些新的可能。
-
一篇70后写下的文章:80后为什么比俺们那时还艰难
结果,有很多跟帖,令我颇有感触。 我跟他们相差二十年。二十年前,我跟他们一样,来到北京上班。一九九一年,一个月大概有三五百元的收入。两年后上升到了千元。另外,单位可以分房子。大概上了五六年的班后,我分到了两室一厅的房子。那时候的时尚东西,比如BP机什么的,也都有了。我在一九九二年买了第一台黑白的笔记本电脑。那时常与同事一起到西门外下馆子。买书也很多,书还很便宜。二零零零年,我的《二零六六年之西行漫记》(《火星照耀美国》)出版,四百多页,卖十七块钱,现在再版,同样厚,要卖四十块钱。一九九八年我有了手机。
-
20多岁的年轻人,俺为什么不建议您挤地铁上下班?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脑海中浮现了我在深圳上班的时候,早高峰时间挤地铁,绝望的看着每一趟车都是沙丁鱼罐头一样的拥挤场景,总是被吓退好几步,又被后面蜂拥而至的人潮给冲到门外。在看到这句话之后,深以为然。
-
健身和读书,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升值方式
F没有出生在一个有着强硬背景的家庭,她上了大学以后便开始立志要读研,去更好的学校,过更好的生活。
-
您所谓的迷茫,说到底,就是懒!
记住,无论是青春还是年华,一旦和迷茫扯上关系,接下来,坐以待毙,甘心平庸,就会成为主旋律,如病毒一样侵袭每个人。
-
这个时代正悄悄犒赏会学习的人,正在残酷惩罚不改变的人
对于大部分而言,学习才是他们改变命运和阶层的出路。这个时代永远对会学习爱学习的人敞开怀抱。
-
那些说“选择大过努力”的人,究竟靠什么选择的?
先讲两个身边人的小故事。 第一个是小邱,他应该是我见过跳槽最频繁的人了,两年内换了5家公司,没有哪份工作超过半年。
-
您总是太容易放过自己
1 去年的时候,公司新来了一位同事。 他很健谈,擅交际,几番接触下来,觉得这是一个很聪明的男生,然而进公司几个月之后,他做方案的路子却没什么进步,思维模式有些不符合他年龄的守旧,套模板化过于明显,缺乏创意和新鲜元素。
-
为什么毕业十年后,人与人的差距这么大?
以前我想,这大概是命运不公平造成的,等到了我20几岁,我知道真正造成一个人、一个家庭十年之后境况迥然的原因是——思维的落后、知识的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