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
-
可俺不想有出息
对于我的志得意满,妈妈却很少给出积极回应。终于有一天,她兜头泼了我一盆冷水:“你才拿七十几分,高兴什么?你看看别人家小孩……”
-
再苦逼,有小伙伴一起,就能鼓起勇气面对
有阵子我很烦,烦躁到整夜整夜睡不着觉。芋头在一旁开导我,说谁还没个烦的时候,心烦对心已经很不好了,那你就得在别的方面对自己好点,多吃多睡。
-
写在30岁来临之前:您并不需要急于明白那一切
经历十几个小时阵痛,我终于和他见面了。真的躺在产房的时候,已经不关心他是否漂亮,会长得像谁,唯一的愿望只是:他健康就好了。忐忑的听到了他的哭声,看到护士把他裹好,戴好脚环,放在旁边的小床里。隔着一米多的距离,看到他一会就不老实的把手从包被里伸出来,莫名的有一种满足感。
-
冰雪之后是春天
同样的,不管你多么讨厌人生的低谷期或寒冰期,这样的日子或时期,总是如冰雪一样呼啸而来,将你卷入其中,你无法逃离。无论是明星大腕,还是普通大众,每个人的人生,都无法躲避“寒冰期”。那些明星大腕,被雪藏或冷藏过的,不在少数。
-
少年,您要学着成长
一天是不是就这么过去了?一年是不是很快就过去了?一辈子看起来是不是遥遥无期,毫无希望了?是不是刚开始觉得自己很优秀,到后来发现自己身边曾经看不起的渣们都变得很不渣了?是不是偶尔觉得老天不公,为何王思聪看不上自己?是不是发现周围时光流转,别人都在忙碌中成长,自己却一无所长?是不是偶尔想要矫情,却发现没人理?是不是?是不是?
-
让理想远离**
他写,儿时家在乡村,学校破落,那时的理想是当个科学家,像课本中那些人一样。努力学习,为了理想。
-
懒惰才不是什么真性情
我第一次认识到懒惰不可爱,大约是10岁左右的年龄。 隐约记得,那约莫是一个夏天。外婆家里发生了突发事件,爸爸妈妈不得不立刻回去处理。在匆忙之下,我就暂住到林阿姨家。
-
优秀是一种习惯:说一说您身边在世界名校读书的人
看评论主要分成了两派 另一个世界党: 1、一个好朋友,很聪明而且从小到大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本科在清华现在在普林斯顿读博
-
别到处说您的苦,没人愿意听到负能量
我有一个挺要好的男同事,什么都好,就是特别能抱怨。无论大家去哪里玩,吃什么东西,在什么时间,也无论我们各自后来跳槽到哪个公司,都不休止的抱怨工作、同事和老板,仿佛他去了哪儿,哪儿都是一群**。起初我和另一个小伙伴还安慰他,后来我们只能默默的听着,该吃吃该喝喝,不做任何发言,因为该说的话已经说了,已经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后来,我们再聚会的时候,都要考虑下,要不要叫上他啊,不叫他都是同事,可叫上他真的不想听负能量了。职场有点不满很正常,但抱怨太多,其他同事和老板也都觉得这人是真的能力不行,沟通和工作能力太差,一来二去,也没说他什么好话,不久他就真的转行做别的去了。
-
没有一步是浪费的
这一点:今日努力了,将来就会有所得。我们常常觉得付出与得到不成比例是因为我们忘记了这一点: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得到。"为一件事去付出"经历本身就是一种得到,一种人生意义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