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后,俺们拿什么养活自己?

  1、年轻人很少去想象老年生活。  年轻人有很多眼前的问题,纠结“我到底要不要买这个包”的女生,怎么会去想养老这回事呢?再说,想到自己会年华老去,也真让人兴味索然。

  最近读了《30年后,您拿什么养活自己》系列3,环顾四周,看看*****状况和自身的状况,还真想了一些事儿,记录一下。

  1、年轻人很少去想象老年生活。

  年轻人有很多眼前的问题,纠结“俺到底要不要买这个包”的女生,怎么会去想养老这回事呢?再说,想到自己会年华老去,也真让人兴味索然。

  但是,如果不发生意外,俺们都会活到老年,需要尊严、体面、健康、自给自足地生活下去。

  现在人也逐渐不再有养儿防老的观念,有子女也不可能在财务上依附他们,反觉得老了还做伸手党,是非常窘迫的生存方式。

  2、地铁上常常看到收废报纸的老人。

  在人满为患、晃晃荡荡的车厢里,他们背着沉重的大包,在大家的抱怨声里,费劲地挤过来,挤过去。

  这些老人,有的是生活有困难,但有些据说家境尚可。那么,为什么家境尚可的也要去收报纸?

  小区里也住着收废品的老人。以南京的房价,他们坐拥两三百万,为什么天天晚上翻垃圾箱?

  可以想象,他们守着一份养老金,再没有其他任何入息,有坐吃山空之感,子女也未必给以经济支持和爱护,再加上对自己的未来很悲观(只有更老、更孱弱这么一个未来……),这种心理感受是多么恐怖,让人很想很想去做点什么,抓住一点点自己可以控制的东西。

  体面算个啥呢,自然是可以不要的。

  3、这本《30年后,俺们拿什么养活自己》是韩国人写的。韩国和日本经历过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已经迈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经济增长变缓。对于俺们的未来,他们目前的社会状况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

  相比日韩,现阶段的中国中间阶级更不稳定。叶檀说“俺国财富分配、财富形成方式特点鲜明,中产收入阶层与贫困群体更加脆弱。”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和日韩一样,中国也在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养老负担逐渐加重,养老金缺口逐年加大,国家养老体系也有越来越大的风险。最近有个说法,说今天的中国大概是9亿人抚养5亿人的局面,而18年后的未来,将面临5亿多人口抚养9亿多人的局面。

  出生率下降,房屋的空置率将会提高,一代人时间后,房产市场必然出现萧条。如果年轻时候盲目投资房产,支付过高房贷利息,将来经济状况会很不稳定。

  其实现在房价泡沫已经相当严重,房价也有明显的下行趋势,连地产大佬们都不再看好今年房市了。

  4、为了人到老年可以富足、健康、体面,更直观地说,不要有去地铁捡废报纸的心理需要,请从现在开始多存钱,减少高消费,锻炼身体,越早越好。

  建议一:从30岁开始存钱,比从40岁开始要好得多,因为存钱有复利。(书中提到的每年10%到15%回报率,是指的三十年投资复利的平均值,过于乐观,不足为凭。但储蓄仍然是必要的。)

  建议二: ***欠债利息非常之高,一定要量入为出,别成为外表光鲜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的卡奴。

  “卡奴”这种不幸的生物,不是现代才出现的。在古代巴比伦、罗马、唐代中国,都有因欠债而沦为奴隶的人。最近读的一本古书,也劝谕普通人家不要为了面子借钱办婚事。包法利夫人最后的山穷水尽,也是因为借债消费、债台高筑啊。无论啥年代,喜欢过度消费的人都是很常见的。

  建议三:车是日常生活中最大宗的消费品,虽然和房相比车不贵,但买车是消费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油费、保险、停车费、车的保养、堵在路上的时间损失,以及……您去年没收到两千块的罚单吗?购车前请三思。

  书中一个24岁的卡奴女孩,理财师让她翻身的第一步,就是卖掉车。

  周末俺买糕饼,在蛋糕店听到打工的女孩子闲聊,正在大谈在南京限牌之前赶紧买车。其中一个有辆四五万块的小车。(www.lizhijuzi.cn)又聊到“宝马也不贵啊,也就三十万。”这种口气和消费观,真叫人一头汗哎。

  建议四:书中建议不要一味攀比,过度投资子女教育,预留好自己养老金,在未来是对子女的最大支持。而且,有经济能力的老年父母,才能真正赢得子女尊重(多么现实啊)。

  书中一位高收入人士,把一双初中子女送去美国读书,妻子也辞职跟去照顾,再加上房贷,几乎入不敷出。他心力交瘁,又孤单寂寞,心理状态差了,工作上就畏首畏尾,反而一塌糊涂,到了被解雇边缘。

  家长觉得“现在苦一点,咬咬牙挺过去就好了”?别着急,临到退休还要掏空一辈子积蓄呢,因为子女要办婚礼、买房子了(韩国和中国还真像啊!)

  建议五:从年轻时候起,就做好准备,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爱好,在退休之后继续工作。

  书中有两个成功例子。一位电视台高管,退休后成立一家广告公司,利用人脉继续做事。一位爱好木工的老人,退休后设计制作传统手工家具,供不应求,闯出一片新天地。

  5、日本在步入“无缘社会”,那中国呢……

  另外,最近有个很火的日本纪录片叫作《无缘社会》(也有同名书),讲述的是是“现代人的孤独老死”。许多日本人,一是没朋友,“无社缘”;二是和家庭关系疏离,这是“无血缘”;三则与家乡关系断绝,这是“无地缘”。高龄、少子、失业、不婚、城市化,造就“无缘之人”,活着,没有人和他们联系,没有工作,没有配偶儿女,也不回家乡;死了,没有人知道……

  除去经济上要自立,俺们也要多多珍惜各种人生的缘啊!刚看到一个家里蹲三年的小朋友去水族馆应聘的贴,觉得很感动。年轻时候还能有勇气、有能力走出去,如果是年纪大了,就更加难与人交流了。如果这一辈子一定要吃苦头,俺们都希望是年轻时候,而不是老了以后。与大家共勉。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30年后,俺们拿什么养活自己?,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0584.html

(0)
上一篇 2025年6月17日 上午7:58
下一篇 2025年6月18日 上午7:58

相关推荐

  • 別老拿梦想说事儿了,梦想没有您想象得这么大

      上了初中、高中、大学才渐渐发现自己没有梦想了,其实梦想这个词造出来就是来贴标签的。首先问:你有梦想吗?有,那好,给你贴上。没有,那就继续找吧。然后,你就被分为两种人:有梦想的人,没有梦想的人。这就有点像去医院治病,因为没有确定病的名称医院就没法对症下药、所以你鼻子不好,就给你贴上鼻炎的标签,然后你就告诉自己:我是一个鼻炎患者。梦想也绝不是中国好声音舞台上汪峰叔叔说的:请问你有什么梦想吗?然后歌手就把梦想说的很大,最好能流下泪水。

    2025年7月29日
  • 您不够好,所以才能越来越好

      你那么自卑,说话小声,不敢唱歌。你缩在宽大的校服外套里,希望不被任何人看见。所以如果当时有人告诉你,你的声音十年后会被很多人听见,你写的字会在未来陪伴很多15岁的青春,你一定不会相信。

    2024年10月4日
  • 绝大多数人拥有的不是梦想,而是梦幻

      她皮肤白得亮眼,并且,勤奋得无处不在。化妆师们通常都有分工,如果负责早起化妆,当天就不再跟妆补妆,更不会兼顾**配饰,但她不同,我经常早晨被她化妆,下午看到她出现在片场跟妆,晚上又笑眯眯地到房间帮我试第二天的**,尤其让我欣赏的是,她是个非常得体的姑娘,不多话不八卦,工作爽利,预热了一个月,我们逐渐交流多起来。

    2024年9月22日
  • 一个人的90后

      我们习惯了看别人的故事,掉自己的眼泪。可当你回首时却发现,你已然成了故事的主人公。

    2025年7月2日
  • 坏女孩是好男孩的天敌

      那时候,我喜欢悄悄跟在大成后面,晚上的时候,如果听到他敲暖气管子,我就会在阳台等候。只消一小会儿,就会等到他用绳子吊下来的零食。

    2024年12月2日
  • 为什么俺们越减越肥?

      减肥,其实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要想减肥成功,你是否还在停留在“管住嘴、迈开腿”的认识上?每个减肥者背后,是否还有比体重更沉重的心理负担?

    2024年9月13日
  • “俺985毕业,月薪2500”:低配,正在让人越来越平庸

      前几天,朋友林菲在微信上找我聊天。  她发了一张工资条的照片过来,特别激动地说:

    2024年4月8日
  • 致女儿:生命不是用来抱怨的

      孩子:  今天是你的生日。不知不觉,你已经20岁了。按中国传统观念,你从此就是成年人了,可以自主决定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了。你将面临一系列人生课题,如求学、恋爱、婚姻、家庭、职业等等。如何完成这些课题,直接关系你的人生是否幸福。

    2025年3月14日
  • 孩子,您的时间不多了

      这是个天大的错觉。如果你现在是一个大学生,或刚刚工作的人,我最想对你说的一句话是:孩子,你的时间不多了。

    2024年4月15日
  • 谁的人生不委屈?

      关于委屈,很多人有这样一种误解,认为只有弱者在面对强者时,才会有委屈的心理,比如孩子常常在父母面前感觉自己很委屈等等,因此有人觉得这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状态。但是,真实的情况是,委屈感可以存在于所有人身上,不管你是强大,还是弱小。比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被**误会赶回了花果山。像孙悟空这样可以和如来谈笑风生的人,不可谓不强大,但是他同样也会感到委屈。

    2024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