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
-
您在多少岁时,从人生词典里删除了“梦想”一词
它们是一切美好但遥远之事,它们是轻盈飘浮在我脑海里的吉光片羽,但它们不是我为之一点一滴付出过汗水的人和事,所以它们来得轻巧,走时也从不告别。
-
您做过最大的努力是什么
高三上学期,部队来学校招空军飞行员,对自己体质还算满意的我报名参加,顺利通过初检,然后听说复检跟初检差别不大,而且高考成绩只要求300多分(对我当时的成绩来说简直就是闭着眼睛答题),顿时自信心爆棚,觉得未来一片*炸天,于是每天各种幻想如何驾驶战斗机翱翔在蓝天,但是复检要等到来年三月份,毫无疑问的,我已无心学习,就等着参军了…
-
俺们终会遇见想要的未来
只是,在与梦想同行的途中,总会遇见这样一段时光,逼仄黑暗,孤独无依,你停下来想要靠一靠,歇一歇,释放心中的疲惫。这一刻,你会无助,你会茫然,像个走迷宫的孩子,完全不知道下一个出口在哪里,可你还要提着一口气站起来、走下去。你明白,如果这一刻放弃了,也许就再也遇不到那个想象中的未来了。
-
接受平凡,比超越平凡更重要
因为同住一座家属大院,几个孩子差不多大的妈妈都很熟悉,即使彼此唤不上名字,也会以某某妈妈作为交流代号。这十多位妈妈每每上交通车都扎堆坐一起,于是漫长的上班路成了叽叽喳喳的育儿时间。
-
梦想与工作,可以兼得
普遍的智慧是:你要辞掉工作,破釜沉舟,从你只能忍受的职位,转到你会喜爱的工作。只可惜,按照这种智慧,反而造成太多人走向财务上的困难、志向受挫、梦想无法完成。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这个方法用不着辞掉工作,也能追逐梦想。
-
年轻人为什么要去大城市
上世纪六十年代,刘大任从**去美国求学,恰在柏克莱遭遇了自由言论运动风潮。最终,他与许多同龄人一样,成为了“乌托邦的寻找者”。
-
谁的心中不曾有远方?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句话撩动心弦,正是因为它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说出了不少人心中的渴望。所谓“世界”,其实是相对日常生活的一种异质性存在。从朝九晚五的按部就班中跳出来,从办公桌边的循规蹈矩里跳出来,打破思维方式的条条框框,摆脱现实生活的患得患失,拥抱一个更广阔也更精彩的世界。即便这个世界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但谁的心中没有激荡过一个远方?
-
总有一群人真诚地路过您的世界
一 他叫小华,和我一起玩到大的一个搭档。大学毕业后,他独自一个人去了深圳。他应该是我最佩服的一个人,也是我这些好友当中,最为羡慕的一个。
-
不要去奋斗, 而是要去热爱
其实不仅仅是这个男生,在生活中,我也经常听到很多人辛苦地为一件根本不喜欢的事情奋斗。小王因为听别人说会计有前途,所以不喜欢财务也拼命考证;小李看别人写代码赚钱,所以即使毫无天赋,也在天天看书报班学习??他们单纯地相信着,人必须上进、学习、奋斗,哪怕是忍着剧烈的痛苦,也要去做这些事情。虽然绝大多数的他们,最终都没有学得很好,但是我仍然对他们的意志力感到钦佩。要坚持做一件讨厌的事情,是很难,也很折磨人的。
-
每一次努力都有隐藏的意义
那是暑假里的集训,十几个女孩子在教练的号令下分成两队自由对打。突然,教练对着一个懒散的梳着羊角辫的女生暴跳如雷起来,女生也吓了一跳,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但动作依旧没有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