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有个学生,圆滚滚的有如机器猫一般。这小胖子是个话痨,每次上课必然废话不断。而他最喜欢问俺的一句就是:“老师,您看俺已经学了这么久,怎么还没有进步呢?”
俺向来不喜欢和学生废话,但是烈女怕郎缠,经不住他一再折磨,终于有一天自毁高冷,接上了他的话茬:“您是怎么产生学了就一定会有进步的错觉的?”
“因为俺一直都在学啊!”
俺瞬间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忽然一身冷汗。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八个字说得不差,但是作为一种没法量化的状态,俺们往往会忽视学习前面还有好好两字。于是俺们在社交工具的丁丁、咚咚、当当声中匆忙地背下二十个单词,然后拍张照片发一条哎哟人家今天不小心又背了一个小时的单词么么哒的微博,瞬间就在下面一片或真或假的回复中化身学霸;俺们打着游戏加了五个小时的班勉强写出两千来字的方案,于是回家倒在床上开始自诩为每天工作十三个小时的精英苦逼;俺们每天都一心一意地幻想着自己受过的苦照亮走过的路,看到某个励志帖子就兴奋得浑身颤抖不能自已,仿佛别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还坚持学习打三份工自己也这么做了,早晚也会有出头之日,却全然不去想想,别人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全神贯注,兢兢业业呕心沥血,自己工作十几个小时里三个小时跟网友聊天,两个小时看网络段子,看了十几篇励志帖鸡汤文之后又做了一个小时计划吃了一个小时的饭,吃完饭发现俺忙了这么久,休息个半小时不算多,再起来随便干点什么就成就感满满地准备回家了。这时候您谈吃苦,您也配?呸!
俺们真正追求的,从来都不是学习的过程,而是向上的结果。俺们崇拜的本来就是那些成功的结果,只不过自欺欺人的心理需要俺们给他们的成功加上一些符合俺们认知的过程。就像两个千万富翁,一个白手起家,另一个中**大奖致富,俺们一定是赞美前者多过后者。因为在俺们的潜意识中,前者的奋斗是俺们可以效仿的,是俺们通过努力有可能达到的;而后者这种完全靠运气的事情则与俺们距离太过遥远。所以俺们与其说是在努力,不如说是在欺骗,在欺骗自己只要流了一样多的汗,只要加了一样长的班,只要看了一样久的书,俺们也会像那些故事里的人们一样成功。
所有的天赋中,刻苦可能是最容易被人忽略,而又最难以获得的。这代表着您要忍受经年累月的孤寂,连续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集中注意力,面对着层出不穷的难题仍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尤其是在您完全无法预知成败的情况下,面对那些可能到来的嗤笑、流言和冷眼仍然能够坚持自己的选择。真正的勤奋不是几百条打卡的微博,不是几个哭诉发奋的帖子,不是您每天迟迟不关的灯,不是您手机上凌晨四点这个城市的太阳,它是绝望,一种巨大的、深沉的、压抑的绝望,是命运给予您最沉重的考验。
所以俺终于明白为什么学生会问俺这样的问题。长久以来俺们将付出与得到画上等号,然后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付出,于是给姑娘买了花摆了蜡烛的小伙子觉得自己理应得到姑娘的青睐,哪怕他连这姑娘喜欢吃什么都不清楚;于是坐在书桌前每天苦熬十几个小时的学生觉得自己理应拿到一个好成绩,哪怕他十几个小时一直在转笔发呆和同学扯淡;于是每个月都要看厚厚一摞鸡汤励志小秘籍的白领觉得自己理应有更好的前途,哪怕他一个月连一本专业书都没看过。所有这些人都理直气壮地告诉您:俺努力了,所以俺应该得到。
殊不知牛逼的永远是向上,不是学习。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让结果证明过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0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