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为什么20几岁,您应该先立业再嫁人?

  自古以来都在讲,男人必先立业后成家。而女人,似乎生来的使命只有嫁鸡随鸡相夫教子,彻彻底底充当男人的陪衬。尽管时代变了,但多数人骨子里依然觉得女人嫁得好就可以了。那何为嫁得好?波谲云诡的世事,只把人生依附于你所谓的爱情,牢靠吗?这样的一生,你甘心吗?

  为何要把人生话语权给别人?

  自古以来都在讲,男人必先立业后成家。而女人,似乎生来的使命只有嫁鸡随鸡相夫教子,彻彻底底充当男人的陪衬。尽管时代变了,但多数人骨子里依然觉得女人嫁得好就可以了。那何为嫁得好?波谲云诡的世事,只把人生依附于您所谓的爱情,牢靠吗?这样的一生,您甘心吗?

  01

  俺有两个不错的朋友,露露和大菡。

  曾在20出头大学毕业的年纪,露露的四年恋宣告终结,这让她久久不能释怀。好在工作第二年,她遇到了同事江苏男,两个人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而成为男女朋友,这段新恋情也就此冲淡了昔日的情伤。

  上班之后的爱情才是成熟的爱情。露露每当说起与江苏男的感情,必先抛出这句话。彼时,在俺们所有旁观朋友看来,这是段完全可以瓜熟蒂落的感情。所以后来江苏男被公司派往上海工作时,露露以最快的速度辞职,紧紧跟随爱情的脚步。比起失去工作,她更害怕失去他,因为从小的家庭教育就不断告诉她,女人干的好不如嫁的好,工作差不多就行,家庭才是第一位。

  或许多数相处久了的关系终要陷入喋喋不休的争吵,又或者露露无法理解眼界变开阔的江苏男与自己的价值观愈拉愈远。于是她,开始怨怼持续的付出,开始疯狂的想要个孩子,步入婚姻。只可惜她永远看不穿男友究竟要的是什么!是的。男女之间的很多分歧都源于看待问题角度的偏差。彼时的江苏男眼里,只有立业这一件事,毕竟有业不愁家。

  而大菡,这个被俺们称之为**女性的女孩,虽说大学四年没遇见心仪的他,甚至一度被嘲笑在最好的年纪浪费了资源,可大菡从来都不会纠结在这件事上,即便从大三开始别人都成双入对唯独她形单影只。与自己相处的日子,为什么不能过得更有意义呢?于是大菡在考过***后,又拿下雅思,课余时间在兴趣小组学了钢琴,瑜伽,花艺。毕业之后,因为出色的口语,她被一家知名会计事务所看中。

  02

  后来,露露和江苏男分手了。正式步入大龄女相亲团。母亲告诉她,爱情不是被动等来的,是勤奋努力找来的。所以,露露不是上班睡觉,就是奔赴各类相亲地点的路上。总之,她必须要找到自己爱情的归属,才有继续前进的动力,否则总感觉心理不踏实。尤其母亲一次次催促着,抓紧找,对方条件差不多就先处处,不然越到后面合适的越少,都被别人抢先挑走了。为此,虔诚于爱情的露露,总是会推掉公司占用周末时间的各类进修机会,因为她要相亲。因为她笃定相信,进修有的是,可对的人错过就是一生。

  而同样单身到大龄的大菡,因为自己出色的表现已经跳槽到一家跨国外企做企业传讯部副主管。当时追她的人不少,却都被她圈定到普通朋友的范畴。

  您为什么总是不紧不慢?就不怕优秀的男生都成为别人的老公吗?

  在一次聚会上,同为单身大龄女的露露很是质疑大菡对恋爱这件事的态度,简直与自己反差强烈。噢不,是和多数单身大龄女都不同。

  大菡听此,只是笑笑。反问道,露露,这个世界对优秀的定义没有统一标注。一个月收入3000块的姑娘,会认为能嫁给一个月薪过万的人就算嫁给优秀。而这对于一个本身月薪几万,憧憬生活情调的姑娘来说,就不算优秀男士了。

  直至几年后的今天,原先在同一起跑线的露露和大菡都已嫁为人妇,但她们各自的生活却千差万别。露露继续过着如原生家庭那样的工薪生活,婚姻并未改变什么。而大菡,尽管父母也都是工薪,但她却通过持续投资自己,吸引来和她一样优秀甚至比她更有发展的另一半。生活,也因婚姻的起点高了,而变得诗情画意丰富多彩。

  03

  所以,姑娘。您就是自己爱情的标尺,多数情况下,您处在怎样的位置直接决定另一半的档次。换个思路想,大多数男人为什么总说先立业再成家?无非是想把自己变得更优秀,可以选择那个各方面更近乎完美的配偶。但女人往往在旧观念灌输下,总觉得不要太优秀,这样下去能让自己仰望的男人就愈来愈少。

  但是,姑娘。生活告诉俺们,遇到爱情前,努力像男人那样先立业,哪怕只是份让您实现经济**且通过持续努力获取更大发展的工作,也比您原地踏步寻找爱情强。

  何况,姑娘。父母如掌上明珠般把您抚养**,难道只是要看着您单纯去做个生育机器?去成为另一个人的人生附属?既然都说在这个大叔当道的时代,男人越老越吃香,那受不到岁月眷顾的女人,除了保养好自己,唯一可以抗衡各类人生变数的物质,除了钱,真的没有更好的替代品了。

  是的,姑娘。您可以暂时缺爱,但一刻也不能缺钱。您可以不爱财,但不能没有赚钱能力。因为您只有先立自己的业,未来才能拥有更多选择生活的权利。只有您自己学会如何打理财富,才会在变化的世事中拥有持续的安全感。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永远带给您的。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姑娘,为什么20几岁,您应该先立业再嫁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0127.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18日 上午9:58
下一篇 2024年11月18日 下午1:42

相关推荐

  • 进腾讯工作一个月,俺想辞职了

      我迟迟没有回复他,原因也很简单,不知该如何回复。  我不知道他目前的情况,他的工作,他的行业,他未来的发展。

    2024年4月11日
  • 年轻人,不要随便否定自己的价值

      当我开始注意的时候,就发现很多人跟我一样,不断去否定自己。  他们否定自己的理由跟我大径相同:年纪大了依然被剩,自己找不到对象觉得要孤独终老;无才无貌平凡到不被人注意到,觉得这就是生活的悲剧;领着微薄的薪水,痛恨着自己没有能力;拼命坚持着却找不到方向弄丢了理想,觉得再无出头之日;性格懒散拖延成性,能力不济毫不上进,觉得自己活该生活凄惨。总之结局都一样,觉得自己毫无价值一无是处,没有未来没有伴侣,找不到活着的感觉也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2025年7月3日
  • 不停寻找,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虽然学的专业是**设计,但我的梦想却是成为一名漫画家。我在学校组织的社团就是关于画漫画的,那时候自己有点投稿经验,所以当时召集新人加入社团,办活动、画海报,都是亲力亲为,而且忙得不亦乐乎。

    2025年1月17日
  • 做一个对自己有点要求的人

      今年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怀孕生孩子了,朋友圈里到处都充斥着产后妈妈抱怨体重不下降,身材不恢复的帖子。作为有过专业健身经验的人,虽然谈不上经验丰富老道,但深知产后的辛苦和母乳喂养虽然会让体重大幅度下降,但要完全恢复产前状态,并能获得一种有型有款的身材还是要靠健身的,无论是在产后3-6个月的时进健身房还是自己天天跳绳跑步爬楼梯。为了防止自己产后偷懒,我已经在健身房预定了产后恢复训练,还请了一个专业教练。我想把这个方法分享个抱怨的朋友,但无一例外总是听到:“带孩子忙死了,哪有时间健身啊。” “就这样吧,反正我给老公生了孩子,他也不能嫌弃我吧。”“有没有不用健身不用辛苦的方法啊,你看我喂奶又不能节食。”在这方面,虽然我暂时没什么发言权,但我想起了王潇,就是豆瓣上很红的潇洒姐的故事。众所周知,潇洒姐在产后第36天启动瘦身减肥运动,用100天时间恢复了产前身材,在网上受到追捧。很多人追捧她瘦身的动作,她日常的饮食,以为这样就可以跟她一样漂亮一样瘦,但很多人忘了她高度的自制与自律精神。同样作为一个产后妈妈,难道她产后不辛苦么?难道她的孩子不是2小时就要喂一次奶么?(www.lz13.cn)难道她家就有10个保姆围着能让她脱开身去健身房么?虽然我不认识她,但我相信她和所有的妈妈一样,辛苦,忙碌,甚至有着对新生命的烦躁和焦虑。但她跟很多妈妈不一样的是,她想做,并且真的排除万难去做了。今天的她,作为一个两岁孩子的妈妈,已经身材曼妙妆容精致的出任时尚COSMO杂志的新任总编,经常游走在世界各地的时尚尖端。有很多人羡慕她,说她运气好,说她一定嫁给了好老公,但不管你怎么说她,只要你学不到她对自己的严苛和要求,就永远只能羡慕她。

    2025年5月5日
  • 属于俺的卑微青春岁月

      直到今天,我依然很少在人前流泪,哪怕面对最亲密的人。因为我知道,眼泪除了宣泄,毫无用处,那些流在人前的眼泪,会出卖生命的痛点,我是个倔强的人,因为在这座城市里的无依无靠,我更愿意把自己装扮得像个铠甲战士。

    2025年8月18日
  • 致20岁不安的俺们

      我们才20岁,却开始担心,这辈子是不是遇不到,我喜欢,也喜欢我的人了。

    2024年6月17日
  • 越是聪明人,越懂得下笨功夫

      严歌苓回答:聪明人,用的都是笨办法。  考托福的时候,抱着书本死磕,把字典背下来;在异域谋生洗盘子,手臂上记满了单词,这样的人,能学不好英语吗?

    2024年7月6日
  • 您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

      那年毕业分配,军校的他一切准备就绪,领导跟他说,你先去基层任职一年,然后回北京。

    2024年12月5日
  • 为什么别人看起来总是毫不费力?

      身边会有很多比你有钱,比你颜值高,比你有才华,甚至比你更有趣的人,而且,他们在工作中还比你更努力。

    2024年8月15日
  • 您是什么样的人,吸引的就是什么样的事

      友人开着一家小餐吧,聊起餐吧的一个主管。她说你知道吗?有些人,个人风水不好,做什么事都是错,坏事总找上她。乍一听,挺玄。但听完整个事情后,我觉得相当对。

    2025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