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寒门,还有一条路可以通往高贵

  莎士比亚说:“三代培养不出一个贵族。”前不久在天涯论坛上读到一篇长文《寒门再难出贵子》。不得不承认,出身,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

  01

  莎士比亚说:“三代培养不出一个贵族。”前不久在天涯论坛上读到一篇长文《寒门再难出贵子》。不得不承认,出身,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俺们的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即使家世不好,俺们一样可以高贵。对于出身寒门的年轻人来说,有一条路,是通往高贵最低的门槛。

  这条路,无论贫富贵贱,公平地摆在您面前,那就是:读书。多读书,自然胸中有丘壑,可以开阔眼界,沉淀思想,提升涵养和气质,让灵魂充满香气。

  俺这里说的读书,不是上大学,而是阅读。上大学的好处,在于您走出了小地方,拓宽了视野;遇到一群正当好年纪的人,与他们交流理想与未来。

  而阅读的好处,却是从里往外改变您的心性和气质。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三毛也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俺曾在洛杉矶,遇到过一位华裔老太太。她看起来60多岁的样子,水蓝色的线衫配一条白色过膝裙。她的气质,让您觉得一眼能看到她纯净的内心。即使是在影视剧里,也很少见到这么优雅的老太太。

  俺忍不住不看她,因为她是那样的美好。她的穿着打扮、她的神情面容,让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第一次,俺主动跟人寒暄套近乎。

  一杯咖啡的工夫,俺了解到,她是剧作家。她说,活到现在,她的工作是读书写文,她的兴趣也是读书写文。

  她语调平缓,字字珠玑。俺问她是不是大户人家出身,比如**才女的后裔啊,或是***旧部的子女之类。她笑了:“俺出生在辽宁一个贫困的村子里。”

  这个老太太,言行举止和气质不输给任何一个贵族。她的美好,是来自内里的淡泊宁静,来自身体和精神的双重保养。

  02

  讲到高贵,俺第一个想到的是傅雷。

  “1966年9月3日凌晨,由于不堪侮辱,傅雷夫妇于上海江苏路的家中双双自缢。为了防止自缢之后自己的尸身将上吊的凳子踢倒而吵醒深睡的邻居,这对决心自尽的夫妇,事先在地上铺了一床棉被。”

  读到这个细节时带给俺的震撼,让俺的心绪久久不能平息。

  什么是高贵?

  高贵不是住得起别墅开得起保时捷,不是坐得起飞机的头等舱,也不是出门前呼后拥镁光灯齐齐聚焦。

  高贵,是即使身处险难,依旧替别人着想;高贵,是不苟且,不出***的灵魂。

  傅雷出身普通,但他是高贵的。遗书上,他还不忘请求妻兄替他们交房租53元**币,并把他们仅有的600元存款给保姆周菊娣。在赴死之际,还会想着在凳子下铺一床棉被,怕影响邻居。

  在傅雷这里,高贵,是一床棉被的厚度!他的高贵,源于他的学富五车。

  清代学者金缨《格言联璧·学问》有言:“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读书便佳”,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给俺们指出一条明道。抱怨出身没有用,有怨天尤人的时间,还不如拿来读书。

  苏轼被贬黄州时,仍能写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的诗句来,得益于他的满腹经纶,因为饱读史书的东坡先生,本就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信条。

  陶渊明隐居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何尝不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

  03

  读书少,不是差在赚钱的能力上,而是差在境界上。有学识的人,能够把苦日子过得精致;读书少的人,却以为有钱才可以活得精彩。

  俺有个初中同学,毕业就去工厂里上班。去年,在俺辞职的前后,她也离开了工厂,决定安心在家相夫教子。

  俺给她打电话的时候,她嚷嚷着郁闷。她问俺:“您在家都干嘛啊?俺无聊死了,您不觉得在家无所事事吗?”

  俺说俺忙得很啊,哪有时间无聊,即使不上班,也觉得每天有做不完的事。她特别好奇:“您都干什么啊?”

  俺说俺读读唐诗宋词,写写文章,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她恍然大悟:“俺看到您朋友圈发的那些文章了。您写一篇文章,能赚多少钱啊?”

  当她知道俺一分钱不赚的时候,十分不理解:“不赚钱您还写什么啊写。”

  俺忽然觉得跟她聊不下去了。

  于她来说,钱是衡量一切的杠杆。可在她眼里毫无意义的事,在俺这儿却是一种幸福:能有自己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夫复何求?

  04

  南怀瑾先生说,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传统中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

  读书多了,就可以多角度看待事物。宽以待人,不钻牛角尖,也不跟自己过不去。

  在这边的一个**姐姐,每次聚会她都打扮得美美的。她的车里,总是放着一本书,坐在车里等人的时候,约会去的太早的时候,她就翻几页。

  她坚持一周两次跳舞,一周一次给几个孩子义务教中文。俺一直以为,她是有闲有钱一族。

  后来大家熟了,俺们才知道,她的先生脾气相当古怪,她在婚姻里完全不幸福。她的母亲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生活不能自理。她给在**的母亲请了个菲佣,每个月薪资一半要付给母亲那边。

  俺们夸她心态好,面对感情的不顺和经济的负担,还能如此积极乐观。

  她坦然一笑:“有什么办法?俺以泪洗面也于事无补。倒不如想开一些,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身体是俺自己的,跳舞锻炼是对自己负责,何况舞蹈是俺的爱好。教中文,是让俺心灵有个寄托,能让俺找到自己的价值。”

  读书这件事,就像时间一样公平。再富有的人也要变老变丑,再贫穷的人也可以阅读。

  当您腹有诗书、胸有成竹,您就不会去羡慕别人的生活,您会懂得“您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您”的深层寓意;当您饱览群书、看尽人间百态的时候,您会明白,生活有很多种方式、很多种可能。不管境遇如何,都能泰然处之。

  多读书吧。愿您看到落日下的美景,想到的是“落日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哎呀,妈呀,太美了”。愿您看到长城,想到的不是“长城***长啊”,而是“雄关万里、固若金汤”这些词。

  电影里欧洲的贵族,壁炉前一张镶金的椅子,手握一本书,就是一下午。让俺们也来做精神的贵族吧:一张木桌,一杯茶,一本书。如此简单,却那么惬意。

  作者简介:沐儿,对外汉语硕士,旅居欧洲。专栏作者,简书签约作者,公众号:沐爱一生(muai-13),新书《世间唯有俺的达西先生》热卖中。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出身寒门,还有一条路可以通往高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0060.html

(0)
上一篇 2024年9月12日 上午8:03
下一篇 2024年9月12日 上午11:58

相关推荐

  • 一位妈妈给自己儿子的终极一课,女孩请回避

      妈妈说:不要为了一个女人哭,即使为了我,也不行,男人要把事业和梦想放在第一位。

    2025年3月16日
  • 为了长久的幸福,别贪恋眼前的安逸

      记忆里,爷爷是爱喝点小酒的人。  每天干完农活回来,他就用那个细脖儿广口的小酒壶,倒上二两高粱白酒,放进大搪瓷缸里用热水烫了,然后盘腿坐上热炕头。

    2024年5月8日
  • 26岁的时候您正在做什么?想要做什么?

      在上海长宁区一个不算大、从大二开始已经住了四年的出租屋里。  当时的收入能负担得起更好的房子,但因为和房东处得不错,加上住地附近起了娄山关路地铁站,生活愈发方便,还安静,就没搬。

    2025年8月20日
  • 您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

      昨天看到陈道明老师的一段节目评论视频。  节目的主题是击鼓与杂技的多元结合。设计很有创意,传承之余掺杂进现代表演方法,观赏性和艺术价值都很高。参演人数多,动作难度大。

    2024年9月6日
  • 您什么都没有,凭什么要求和别人一样?

      圆子和我借钱,一开口就问我有没有三千块钱,说是急用。  我立刻紧张地问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还是家里出事了?”

    2024年7月1日
  • 为什么您如此聪明却混得一般?

      演员低着头。良久,他低叹着跟一同演出的儿子说了一句话:  我今天好想跟你一起牵着黄犬到上蔡的东门追一下兔子啊。

    2024年8月28日
  • 苦难难以长久,坚毅的人总会出头

      我有一个朋友C,关于她的绯闻和传言在传播。她很苦恼,自己只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没有对不起任何人,也没有伤害任何人。可是为什么呢,还有人会去编造关于她的流言蜚语。居然还有人会去信以为真,以为她是那种品行不佳的人。她不快乐。她别无所求,只是期待一个公平的对待。

    2025年8月17日
  • 00后青春励志的句子

    00后青春励志的句子(精选75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句子吧,句子由词或词组部分和语调所表示的语气部分组成。那什么样的句子才具有启发意义呢?下面…

    2022年11月28日
  • 俺们是怎么一步步沦为平庸的

    24年,俺上大一。怀揣着最美好的梦想,进入了那个灿烂明媚的时段。俺一直认为,在脱离了高中繁复的学习任务之后,那么接下来的时光,肯定是极为自由的。俺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2020年3月9日
  • 别人不努力的时候,您可以做这 4 件事

      记得高中时,为了刺激自己学习,我在一个笔记本上摘抄了很多鼓励自己的句子。其中有一条:

    2024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