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下班后还拼命工作的年轻人,后来都怎样了?

  我看了群里的统计信息,当初同一个学校、同一个起点,7年后的今天,各自的生活状态却千差万别。

  正值母校60周年校庆,班主任让俺们把各自的职业、居住城市、联系方式接龙发到群里,以便统计校友情况上报学校。

  俺看了群里的统计信息,当初同一个学校、同一个起点,7年后的今天,各自的生活状态却千差万别。

  有人一毕业回了老家,做着家里人安排的工作,岁月静好;

  有人留在了长沙,至今只是领着几千块薪水的小职员;

  也有人转行做生意,成为大老板身价不菲;

  还有的人远赴一线城市坚守本职工作,如今已年薪百万……

  覃同学就是那个在深圳投行工作的年薪百万的金领,因为毕业后都在深圳,所以俺们一直都有联系。

  1、所有的高薪背后都是玩命地工作

  大学时,当所有人挤破脑袋修学分、争夺奖学金时,覃同学却经常翘课去图书馆看注会的教材准备考试,早出晚归。甚至每年的寒暑假,图书馆里都总能看到他奋笔做题的身影。

  后来他不仅考上了研究生,还在读研期间拿到了CPA证书,并通过了司法考试。

  毕业后,导师介绍他去了深圳的一家投行,那时他的工资是8K起步。

  投行的工作强度众所周知,刚进去那几年,他除了吃饭就是工作,毫无怨言,做事严谨尽责,这一点也让带他的经理特别欣赏。

  他从投行小白到**带团队,只用了2年时间。

  他说:在投行工作,最关键的就是用最少的时间学到最多的东西。

  所以在2年里,他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仅剩的一点空闲时间,也都花在了健身房。

  没有周末、没有假期、没有娱乐,随时待命。

  有次一个做了两个月的大项目在收尾时出了问题,他所在的团队连续开了3个通宵的紧急会议,而第二天还得在正常上班时间思路清晰地跟客户对接工作。

  当这个项目圆满结束后,他拿到了一笔非常可观的奖金。

  当他快速成长,能独挡一面升任经理时,薪资也有了一个梯度的飞跃,这时他已经将同龄人远远甩在了后面。

  在职场,专业是一份工作的灵魂。

  专业意味着高薪,也是对一个职场人的最高评价。

  而所谓高薪,其实并没什么捷径,无非是玩命地工作并和自己的专业死磕到底。

  高薪从不垂青那些朝九晚五的人,所有的高薪背后,都是一群玩命的人。

  2、极致的时间投入,成就极致的事业和成功

  2017年,国内跨境电商的龙头企业有棵树「**」上市公司天泽信息,三年估值从5亿飙至34亿,成为去年新三板第二大并购案。

  除了34亿这个令人瞩目的价格外,有棵树还承诺3年近10亿的净利润,底气满满。

  去年,有棵树创始人肖四清发布的一番言论也在朋友圈中爆红:

  十点以前下班的直接开掉,别啰嗦,不加班来深圳干什么,早点回去。

  俺们往往更容易看到那些创业多轮**后亮眼的数字,羡慕他们的一夜暴富、身价暴涨,而忽略了他们背后极致的时间投入。

  职场中真正的高收入牛人,从来都没有上下班的概念,他们心里只有一件事,就是如何将事情做到极致。

  越牛逼的人越重视时间的价值,这也正是为什么比您有钱、比您聪明的人还比您更拼命。

  这两年,俺之前所在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司郑总负责的IPO项目屡传捷报。

  郑总是俺进所时的直属领导,当时他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手头的6个IPO项目,未再承接别的项目。

  从承接项目,到辅导账务,到递交资料,再到过会反馈,一整套IPO流程下来,非常考验人的耐力和定力。

  俺几乎跟过他所有的项目,只要是在出差赴项目的过程中,俺们从未早于10点离开过公司。

  即便是回到酒店,大半夜了他也依然在回复俺们的邮件,梳理项目进度,了解每一个人工作中遇到的阻力。

  那时候俺们没有生活,只有工作。当别的项目经理和组员下了班一起去打球、按摩、**的时候,俺们组只能坐在办公室和一堆底稿报告死磕。

  2017年初,他负责了7年的IPO项目深圳市景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发行价23.16元/股在上交所A股主板隆重挂牌上市,该公司连续三年总资产近30亿元、平均年净利润近4亿元。

  该项目的成功,让他在**圈声名大噪。7年的专注投入,也成就了他事业中里程碑式的跃迁。

  从去年到今年,6个项目均已陆续成功上市。他一跃成为所里上市项目最多的负责人,直接被提拔为合伙人,还有多家上市公司以数百万年薪伸出了橄榄枝。

  他用极致的时间投入,打造了自己的事业专属标签。而现在回过头来看,那几年也正是俺打磨专业、成长最快的时候。

  大家都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

  无论您想在哪一个领域成功,您都必须付出至少1万个小时的磨练。

  作为不能拼资历的年轻人,当量变还未能引起质变时,您只能不断以时间的投入去积累经验,以博得漂亮的龙门一跃。

  3、事业跃迁,往往来自您下班后的时间

  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

  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

  俺之前带的一个转正实习生许澜,就是这样一个把业余时间用到极致的人。

  他总是最后一个从公司走,有时是继续工作,或是总结最近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俺的邮箱曾收到过他半夜1点发给俺的底稿;

  他的桌子上总是放着几本注册会计师的考试教材,下了班经常会看几章再走。

  因此他在毕业第二年就把CPA考过了,专业能力是同级别同事中最扎实的。

  中间升职级时,他还连跳了2级。现在他已经做到了项目经理级别,而与他同时进公司的同学依然只是**员。

  雷军说过:“任何成功,勤奋和努力是必要条件,如果没有一个最低6×12小时的勤奋和努力,为什么您会成功呢?如果您想干5×8小时就成功,别人比您工作时间长50%,聪明程度一样,人家比您一倍努力,这就应了中国的古话:天道酬勤。”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您想要高薪想要体面,必然要拿另一些东西去交换。

  就像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米兰达说的:“当您的生活岌岌可危时,说明您的工作步入正轨了。当您的个人生活化为乌有时,就说明您要晋升了。”

  上班时间大家都在办公室忙碌,努力工作。而下班后,有的人回家瘫着或和朋友宵夜,也有的人继续工作和学习。

  您努力8小时就停止了,而别人努力了12小时还在奋斗,差距由此产生。

  下班后的时间,决定了您的人生高度。

  4、如何经营您下班后的时间

  既然下班后的时间那么重要,俺们应该如何有效利用呢?

  1.学习一门在工作中常用的技能

  找到一个工作中您经常需要用到的技能,花时间系统去学习。

  俺做过很多公司的财务**,发现企业财务人员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Excel技能不熟练,有人甚至连最基本的vlookup函数都不会用。

  俺去一家商贸企业做**时,遇到财务部刚来的一个女孩儿,她却能将Excel各种操作、函数和VBA编程结合起来整理数据,效率极高,让俺狠狠佩服了一把。

  她说她用了2年时间,每天下班后自学表格的操作技巧和编程技能。

  刚进公司时,就引起了财务总监的注意,经常被委以重任,每年两次的调薪中,她总是涨薪幅度最大的那个人。

  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比行业和职级更重要的,是您的傍身技能。

  2.发展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副业

  现在知识变现非常火,其中不乏教人“在30天内靠副业月入10万”的课程。

  很多人都争先恐后,想要在知识变现领域分一杯羹。

  讲真,俺不是很相信这类速成法。

  如果您在某个领域不具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甚至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您又如何通过所谓的知识变现月入10万呢?

  实际上,那些下班后与工作无关的努力,并不能拯救您的事业,反而会消耗和转移您的注意力,让您的职业发展受限。

  只有那些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努力,才能形成双向杠杆,最大限度地撬动您的本职工作。

  如果您是一名财务人员,您可以在下班后学习财务培训类的课程,将财务培训讲师作为您的副业和目标,也可以尝试为财经杂志供稿,这样既不荒废专业,也可以相辅相成地精进您的专业。

  3.用创业心态取代打工心态

  打工心态就是,反正这公司又不是俺的,俺只拿俺应得的薪水。您给多点,俺就多做点,一旦下了班,就没俺啥事了。

  一旦被这种心态控制,人就会丧失工作热情,格局逐渐变小,更别期待能在下班后有所成就了。

  俺有一个在阿里工作了5年的邻居虹姐,她跟俺说起工作的日常:到了深夜,大厦依然灯火通明,不少人觉得白天没什么思路,反而夜里效率更高。

  在阿里的办公室,下班后依然在办公的,不止是员工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那些下班后还拼命工作的年轻人,后来都怎样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89994.html

(0)
上一篇 2024年7月7日 上午10:16
下一篇 2024年7月8日 上午10:17

相关推荐

  • 时代永远给年轻人机会,但是只给一小部分年轻人机会

      在整个节目的录制过程中,他被当作一个犯罪嫌疑人一样对待,主持人咄咄逼人,社科院的专家认为他只是昙花一现,还有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女观众说韩寒是“土鸡”——理由是韩寒用***聊天,而不是像她一样用OICQ和ICQ。甚至,为了反衬韩寒的失败,他身旁还坐了一个成功的范本——考上北大的**黄思路。

    2025年2月8日
  • 您连几点睡觉都控制不了,还想控制人生?

      朋友莉莉告诉我,昨天晚上的早睡计划再次以失败告终:“我接连一周都是夜里一点多才睡。本来昨晚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十二点前入睡,结果又是一点多才上的床。”莉莉发来一个捂脸的表情。

    2024年9月21日
  • 最怕您不够聪明,却还在纸上谈兵

      我是这个时代少有的思想活络而反应迟钝的人,做什么事都跟不上节奏,就连抢红包都会慢上半拍。

    2024年4月12日
  • 说实话,俺很嫉妒那些勤奋的富二代们

      其实,这一切只是幻象,当我每日靠着品尝这些幻象才能活着,那么我离死去也就不远了。

    2024年10月22日
  • 罗振宇:人到三十,必须换个活法

      前半生,我基本上就是按照父母告诉我的这条路,一步一步往上爬。我们这代人想脱离原来生活的小城市和乡村,除了这一条登天之梯,也没有别的道路可以选择。

    2025年2月2日
  • 不停寻找,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虽然学的专业是**设计,但我的梦想却是成为一名漫画家。我在学校组织的社团就是关于画漫画的,那时候自己有点投稿经验,所以当时召集新人加入社团,办活动、画海报,都是亲力亲为,而且忙得不亦乐乎。

    2025年1月17日
  • 20多岁,已经到了一个需要重塑自俺的年龄

      前几天下班后,跟一位朋友吃饭。  我们相识于3年前,在贵州一起做公益活动认识的。比我小一届的他,如今,在某电视台做着编辑类型的工作。大学期间的他,学着通信类型的专业知识,可却对文字类型的工作情有独钟,最终,通过自己一步步努力,在步入职场的时候,终于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文字类型工作。

    2024年10月3日
  • 30岁之前,请逼自己成为这种人

      很多人都害怕平庸,害怕堕落,害怕自己人到中年,每天腆着啤酒肚,眼神浑浊,被岁月轻易磨平了棱角、浇凉了热血。

    2024年4月10日
  • 为什么您学不会自信和强大?

      我有一个可爱的小学弟,今年读高二。他说,自己不擅长和别人交流,就算是和熟悉的人对话,说不了多久也会没话可讲。和人聊天,他总是找不到共同话题。

    2024年10月22日
  • 年轻人,在心里竖一杆精神与物质的天平

      一句话,虽粗俗鄙薄,却一语中的地道出现代人的精神症候。这是一个慌张的时代,人们专注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却不顾精神建设的落后,“拜金主义”“有钱没素质”“有钱便是爷”的现象比比皆是。经济和精神发展的不均衡,也造就了一场全面而壮观的物质比拼,小到比较文具和洋装的幼儿园娃娃,大到相亲前逼迫父母买婚房的年轻人,老到公园里晨练时把儿女吹到神乎其神的七八十岁老人,都活在物质攀比的重压下。快节奏的社会里,成功成为一场残酷的计时赛,头脑和内心中的无形资产不得参与评分,有形资产才是可以最快分出胜负的资本,大到爱马仕,保时捷,北京五环内住房,小到苹果,**,海蓝之谜,都是权力与身份的象征,而年轻人又尤其热爱一步登天的传奇。几年前非诚勿扰一位女嘉宾标榜非富人不嫁,大胆发表言论“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一夜间红遍大江南北,遭到全国观众的痛骂。可是当一个人说出这样的想法,就代表有一百万一千万甚至更多的人在沉默点赞着同一个观点。很多本可以大有作为的年轻女孩,因为耿耿于怀小时候亲爹买不起的那双彪马,长大后就开上了干爹的宝马,而更耸人听闻的新闻里在讲,17岁少年为买一部苹果手机,不惜**换钱,搭上了一生的健康和幸福。人一旦把物质**当做人生导航,就很容易迷失,精神与物质的天平失了衡,打翻原本踏实向上的生活态度,散落下的,是衣贵洁不贵华年代的逝去和笑贫不笑娼的社会悲哀。

    2025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