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小故事:给鼻子眼睛留余地

  英国当代雕塑家安尼什·卡普尔,凭借雕塑《坠入地狱》而一举成名。一天,英国着名纸媒《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采访了安尼什·卡普尔,这名记者也是一位业余雕像爱好者,他想请教安尼什·卡普尔当好一个雕塑家的秘诀。记者提问说:“安尼什·卡普尔先生,你能给我们透露一点你成功的秘诀吗?”

  

  英国当代雕塑家安尼什·卡普尔,凭借雕塑《坠入地狱》而一举成名。一天,英国着名纸媒《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采访了安尼什·卡普尔,这名记者也是一位业余雕像爱好者,他想请教安尼什·卡普尔当好一个雕塑家的秘诀。记者提问说:“安尼什·卡普尔先生,您能给俺们透露一点您成功的秘诀吗?”

  只听安尼什·卡普尔说:“其实,根本没有什么秘诀,俺个人的体会是,要当好一名雕像师,只要做到两点就行了:第一是要把鼻子雕大一点;第二是要把眼睛雕小一点。”

  记者不解地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如果鼻子大眼睛小,那雕出的人像岂不是太难看了吗?”

  安尼什·卡普尔对此作了解释:“鼻子大眼睛小,就有修改的余地啊。您想想看,如果鼻子大了,还可以往小里修改;如果眼睛小了,还可以向外扩大。反之,如果一开始鼻子就雕小了,就再也无法加大了;如果眼睛一开始雕大了,也就没办法改小了。”

  仔细想想,安尼什·卡普尔留有余地的智慧,给俺们做人做事也是一种很好的启示:为人处世,要为自己和他人留一些回旋的余地,话不可说满、事不可做绝,只有这样,俺们才能行动自如,别人也会更自在。这样您才能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生活中,为什么俺们非要钻死牛角尖?为什么又非要咄咄逼人?难道不应该给自己的心灵留点余地吗?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励志小故事:给鼻子眼睛留余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2083.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6日 下午2:56
下一篇 2020年9月26日 下午2:56

相关推荐

  • 啃着面包去追梦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2020年9月29日
  • 做自己的贵人

        33岁那年,命运和阿穆开了个很大的玩笑。他因左膝关节疼痛去医院诊治,不幸被查出患了中期恶性骨瘤。医生说,根治的最好方案就是截肢,如果保守治疗,很难保证癌细胞不扩散。阿穆冷静下来后,痛苦地接受了截肢手术。

    2020年4月27日
  • 励志故事:投其所好,逢凶化吉

        海底里有一个瓶子,这瓶子里困着一个巨魔。那是500年前一个神仙把巨魔收进瓶里的。巨魔曾经许过一个愿,谁能把这个瓶子捞起来,把瓶塞打开,把他救出来,他就赠给这个人一座金山。可是,500年过去了,还没有人把这瓶子捞起来。巨魔十分气恼。他诅咒说:“以后,如果谁把我救出来,我就一口把这个人吞掉。”

    2020年5月2日
  • 励志故事:玫瑰不着急绽放

       今天我想跟大家讲一个玫瑰花的励志故事。讲的明明是玫瑰花,可指的却是一位好比玫瑰那样绽放的小伙子。

    2020年10月9日
  •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台湾着名剧作家、导演李国修,在懵懂年少时,曾对自己的父亲——台湾唯一会做京剧戏靴的人,抱怨过这样一句:做鞋做了一辈子,也没见你发财。没想到,李国修话音刚落就遭父亲痛骂:“你爸爸我从16岁开始做学徒,就靠着这一双手,你们五个小孩长大到今天,哪一个少吃一顿饭,少穿一件衣裳?人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没想到,“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这句话,成了李国修的人生格言。

    2020年9月27日
  •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太阳,每个孩子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天堂

        有三个这样的孩子:  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2020年3月31日
  • 苦学的日子也是难得的好日子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2020年10月11日
  • 不要被偷懒的马拉进失败

        两匹马各拉一辆大车。前面的一匹走得很好,而后面的一匹常常停下来。于是人们就把后面一辆车上的货挪到前面一辆车上去。等到后面那辆车上的东西都搬完了,后面那匹马便轻快地前进,并且对前面那匹马说:“你辛苦吧,流汗吧,你越是努力干,人家越是要折磨你。”

    2020年9月26日
  • 努力得舒服,自然平庸得彻底

        1  我的高中同学曹哥,是个悲情英雄。  说他英雄,是因为他是我们班最努力的人,没有之一。

    2020年3月25日
  • 同样的起点,别样的历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县城关初中先后分来了两个年轻男教师,都姓王,都出身于无关系无背景的农村普通家庭,都毕业于地区师范学院。人们按照年龄大小分称为大王老师和小王老师,大王老师教政治、历史,小王老师教数学。那时候人年轻,都还未成家,又没有多少负担,闲暇之余就常和其他人聚在一起打打麻将,喝喝小酒,有时麻将打上一通宵熬得眼睛通红仍然乐此不彼。

    2020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