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得舒服,自然平庸得彻底

    1  我的高中同学曹哥,是个悲情英雄。  说他英雄,是因为他是我们班最努力的人,没有之一。

  

  

  1

  俺的高中同学曹哥,是个悲情英雄。

  说他英雄,是因为他是俺们班最努力的人,没有之一。

  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进教室看书做题。校园沉寂着,黑暗着,只有一间教室亮着执着的光。柔和的日光灯下,曹哥奋笔疾书的身影孤独得像个侠客。

  课间休息时,曹哥的屁股就像是粘在了座位上,沉浸在题海里的他,绝不会像俺们一样谈笑打闹。

  放学时,他飞快的去食堂打了饭菜,回到教室,边吃饭边看书,好几次险些把饭喂到鼻孔里。下晚自习熄灯后,他也常常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书到深夜。

  他在学习上表现出的意志力之坚定和自制力之强大,无不让俺等佩服,恨不得分分钟献上膝盖,赞他一声“牛逼!”。可这话俺们实在说不出口,谈到他,俺们只会替他惋惜长叹。因为,他真的很悲情。

  曹哥的悲情就在于他的付出和回报完全不成正比。不是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吗?

  不是说天道酬勤吗?为什么曹哥的成绩始终徘徊在班级的中下游?

  俺们细致的观察过他,试图帮他找出原因。

  俺们发现,他好读书,不求甚解,课本翻来覆去,看了几十遍,记得烂熟,可一些关键的公式和定理,他并不理解其内在含义,自然也就谈不上合理运用。

  他做题很快,平时刷题也很多。一套理综试卷,俺们这些正常人一般至少得两小时左右才能做完,他这个变态只需要一小时,但正确率实在是惨不忍睹。

  俺们好奇,曹哥,您就不能慢点做,仔细想想,认真演算吗?

  他自信一笑,这种题型,俺做过很多遍了,看一眼就能出答案。

  俺们更纳闷了,那您为什么又做错了呢?他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这题和俺做过的大致相同,但有点变化,俺没注意。

  俺们好心劝过他,理科重在理解,盲目刷题是不行的,要做一道会一道,弄明白题型,举一反三。

  曹哥含混应答,知道了,知道了,转身又投入了茫茫题海之中。

  高考后,当俺得知曹哥只考上了一所不知名的三流大学时,俺没有意外,但俺又有点难过,为他的努力,也为他的瞎忙。

  2

  工作后,俺又遇到了曹哥式的人。

  这样的人,整天犹如打了鸡血一样咋咋呼呼的忙里忙外,您想不注意到他都难。

  勇哥早俺两年参加工作,俺工作之初承蒙他的指点才能尽快入行,俺对他自是感激。

  没多久,俺就发现,他是公司最勤奋的员工,没有之一。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常常自主加班,工作时间远超了朝九晚五的八小时。

  看到他一头扎在格子间里努力工作的样子,俺这个后生既佩服又惭愧,同时,俺也很纳闷,和他同时工作的刘姐已经升任部门经理了,为什么他这么努力,升职加薪的机会却没有落到他头上呢?

  后来,俺就开始留意勇哥和刘姐的工作方式,慢慢的,俺就发现了他俩工作方式的不同。

  勇哥每天来上班,第一时间就打开电脑,开始处理当天的事务;

  一会儿做汇报PPT,隔一阵又收发下邮件,处理下外联事宜;

  PPT还没做好,又最小化窗口,去做其他琐事。

  刘姐来上班,会先在便签上记录并规划下今天需要处理的工作,然后收发邮件,做好上传下达的事宜;

  工作任务分派下去后,她会分时段集中处理几件重要的事情,中间不受其他干扰;

  临下班前,她会跟进下属职员的工作进度,向上级交付已经完成的事项。

  对比两人工作方式的不同,俺终于理解了那句话:加班是为工作效率低下的人准备的。

  3

  您能说曹哥和勇哥不认真不努力吗?

  他们在学习上、在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付出了远超旁人的努力,可最终的结果却并不如他们所愿,他们的努力并没有成为他们的救赎,他们终于还是沦为了平庸的大多数。

  努力是没有用的吗?

  当然不是!俺们生而平凡,不用一生来抗争,不拼尽全力去努力,俺们靠什么改变命运?靠什么改写人生?靠什么实现逆袭?

  那他们的努力错了吗?努力也会错吗?

  当然会!俺们总是用战术上的努力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用努力来标榜自己的付出,用努力的表象来为自己的平庸脱罪。

  曹哥填鸭式的填充知识、求量不求质的刷题,违背了理科学习重在理解运用的基本规律,选择了效率低下的学习方法,又怎么能在学业上取得长足的进步呢?

  勇哥工作时缺乏规划,重心不明确,容易被琐事干扰,分神之下,工作效率自然高不到哪里去。

  弱于时间管理,再用加班来弥补,反倒牺牲了休闲时间,打乱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进一步拉低了工作效率。

  当俺们努力的方向错了,方法也不对时,俺们自欺欺人的努力,不过是在瞎忙而已。

  4

  当努力了却没有成效成为一种现象,当浮躁和浅薄成为时下人们的共性,除了给一句“方向错了,方法也不对”的诊断,俺们还应该深究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

  曾有心理学家将俺们的学习提升划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舒适区是俺们业已习得的知识技能,学习区是俺们努力跳起来才够得着的高挂枝头的苹果,恐慌区是俺们目前遥远的仰望和未来美好的愿景。

  长期待在舒适区,不过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过去的自己。勇敢跳出舒适区,涉足学习区,才有提升自己的可能。

  曹哥难道不知道多思考比多做题更重要吗?勇哥难道不知道合理规划工作、管理好时间能够让自己工作得更高效吗?

  他们知道,但他们不愿意改。因为他们习惯了,习惯了如此低效的学习和工作。

  习惯具备惯性的推动力,您毫不费力的就可以被习惯驱使着行进。曹哥习惯了飞快的刷题,勇哥习惯了多线程混杂着处理工作,这种种习惯就是他们的舒适区。

  待在舒适区里努力,可以营造一种俺很努力了的假象,也能给予自己关于平庸现状莫大的心理安慰。只是,固步自封于舒适区,自俺提升就成为了一种奢望。

  所以,刷了那么多题,曹哥会做的题目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多;勇哥工作了好几年,会做的事也没有多出俺这个新手许多。

  毕竟,重复性的努力,只能让您更加熟练;创造性的努力,才能使您变得非凡。

  曹哥和勇哥想必也明白自己的症结所在,他们为什么没有试图改变呢?因为在学习区努力,实在是太难,太别扭了,一点也不舒服,那就好像是拿着一把刻刀,一下一下的雕琢自己,修枝去叶,去芜存菁,臻于至善。

  努力得舒服,自然平庸得彻底。溺水的人,要逃出生天,一根稻草也救命一样抓住。您的努力近乎挣扎,您的成就才对得起付出。

  作者简介:顾一宸,简书作者。写走心又走肾、有温度又有态度的文字。新浪微博:@顾一宸。微信公众号:顾一宸(ID:guyichen6)。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努力得舒服,自然平庸得彻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3651.html

(0)
上一篇 2020年3月25日 上午7:31
下一篇 2020年3月25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

  • 眉毛上的汗和眉毛下的泪

        他出生于台湾台东,由于家庭贫困,小学毕业后,他不得不放弃学业,来到工地上打零工,以此补贴家用。

    2020年10月2日
  • 把一生一世的事写在纸上

        年过六旬,大字不识几个,老伴去世,儿女各自成家。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样的人生,就像渐渐西沉的太阳,再也不可能发出耀眼的光芒。可是,有位老太太却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夕阳的余辉也可以美不收胜。

    2020年4月13日
  • 有些路不能省略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2020年9月30日
  • 勤奋的故事 关于勤奋的故事

      1、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着名的思想家。

    2020年10月2日
  • 眼光与财富

    眼光与财富  励志心得
      菲勒的发迹和致富,在许多人的眼中一直是个谜。解铃还须系铃人。他那别具心匠的碑文,也许概括了他不断在平凡中发现奇迹的传奇一生,也计能帮助不少人解开他发迹和致富之谜: “ 我们身边并不缺少财富,而是缺少发现财富的梦想和眼光。 ”

      菲勒出生在一个贫民窟里,他和很多出生在贫民窟里的孩子一样争强好胜,也喜欢逃学。与众不同的是,菲勒从小就有一种发现财富的非凡眼光。他把一辆从街上拾来的玩具车修好,让同学们玩,然后每人收取 0.5 美分。在一个星期内,他竟然赚回一辆崭新的玩具车。
      菲勒的老师深感惋惜地的对他说: “ 如果你出生在富人的家庭,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商人。但是,这对你来说已是不可能的事了,你能成为街头商贩就不错了。 ”
      中学毕业后,菲勒正如他老师所说的那样,成了一名小商贩。他卖过电池,小五金,柠檬水,每一样都经营得得心应手。与贫民窟的同龄人相比,他已经可以算是出人投地了。
      但老师的预言也不全对,菲勒靠一批丝绸起家,从小商贩一跃而成为商人。那批丝绸来自日本,数量足有 1 吨之多,因为在轮船运输当中遭遇风暴,这些丝绸被浸染了。如何处理这些被浸染的丝绸,成了日本人非常头痛的事情。他们想卖掉,却无人问津;想运出港口扔了,又怕被环境部门处罚。于是,日本人打算在回程的路上把丝绸抛到大海里。
      港口有一个地下酒吧,菲勒经常到那里喝酒。那天,他喝醉了。当他步履蹒跚地走过几位日本海员身边时,海员们正与酒吧的服务员说那些令人讨厌的丝绸。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感到机会来了。第二天,菲勒来到轮船上,用手指着停在港口的一辆卡车对船长说: “ 我可以帮你们把这些没用的丝绸处理掉。 ” 结果,他没花任何代价便拥有了这些被染料浸过的丝绸。然后,他用这些丝绸制成迷彩服装、迷彩领带和迷彩帽子。几乎一夜之间,他拥有了 10 万美元的财富。
      有一天,菲勒在郊外看上了一块地。他找到地皮的主人,说他愿意用 10 万美元买下来。地皮的主人拿到 10 万美元后,心里还嘲笑他: “ 这人样偏僻的地段,只有傻子才会出这么高的价钱! ”
      令人料想不到的是,一年后,市政府宣布在郊外建环城公路。不久,菲勒的地皮升值了 150 倍。城里的一位富豪找到他,愿意出 2000 万美元购买他的地皮,富豪想在这里建造别墅群。但是,菲勒没有出卖他的地皮,他笑着对富豪说: “ 我还想等等,国为我觉得这块地皮应该值得更多。 ” 果然不出菲勒所料, 3 年后,那块地卖了 2500 万美元。
      他的同行很想知道当初他是如何获得那些信息的,他们甚至怀疑他和市政府的官员有来往。但结果令他们非常失望,菲勒没有一位在市政府任职的朋友。
      菲勒活了 77 岁,临死前,他让秘书在报纸上发布了一条消息,说他即将去天堂,愿意给失去亲人的人一带口信,每人收费 100 美元。这一看似乎是荒唐的消息。引起了无数人的好奇心,结果他赚了 10 万美元。如果他能在病床上多坚持几天,赚得还会更多。
      他的遗嘱也十分特别,他让秘书登了一则广告,说他是一位绅士,愿意和一位有教养的女士同卧一个墓穴。结果,一位贵妇人愿意出 5 万美元和他一起长眠。

    2020年10月13日
  • 励志故事:您不会永远比别人差

       那一年,她还在农村里插队,瘦弱的身子承受着繁重的农活。一天,她正在西瓜地里忙着,有人把她叫了过去,说工宣队来招生,去试试。

    2020年10月9日
  • 励志故事:失败计划

           励志感悟:太多的悲剧大都因为把成功当作唯一的目标,其实,失败计划里深藏着求胜的意愿、成功的契机和超然的心绪。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上下五千年文明没有象西方那样给中断几次,也正因为我们有不肯投降的精神。

    2020年10月5日
  • 启迪小故事

      一、追求忘我  1858年,瑞典的一个富豪人家生下了一个女儿。然而不久,孩子染患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瘫痪症,丧失了走路的能力。

    2020年10月3日
  • 所有的努力都开花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2020年9月30日
  • 比别人多努力10%

        他曾经在手机普及到乡下时客串那风靡一时的电影《手机》,观众只记住了里边嗯啊的台词,却没记住影中的角色;他一同葛优、刘德华等一批影视名人演绎了拥有众多粉丝的《天下无贼》,观众只依稀记得有一个连鬓胡子,艺术家模样的“反扒大队长”却不知道演员是谁;直到《集结号》的导演眷顾了他,观众深深的被“一个连长,为了47个男人的荣誉而战”的坚毅男人所震撼,渐渐认识他。

    2020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