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天生幸运

    这几天,好些朋友来和我交流写文章的经验。我从两个月前开始在网上写文,第二篇文章就有幸上了微博热搜,转发破十万,后来陆陆续续写过一些转发很广的文章,前几天一篇文章仅在一个公众号上就已经点击破百万。我算蛮幸运的。于是不少人来问我,有什么心得吗?

  

  

  这几天,好些朋友来和俺交流写文章的经验。俺从两个月前开始在网上写文,第二篇文章就有幸上了微博热搜,转发破十万,后来陆陆续续写过一些转发很广的文章,前几天一篇文章仅在一个公众号上就已经点击破百万。俺算蛮幸运的。于是不少人来问俺,有什么心得吗?

  俺真的说不出什么来。讲来讲去,也就是“内容为王”和“很幸运”这两句话了。

  其实,还有未曾说过的。比如,别人看到俺是写了短短两个月,就攒到了两万关注,只有俺自己知道,俺写了岂止两个月。俺收到第一本样刊在26年。到现在,满打满算快十年了。这些年里,俺收过的样刊摞满了书架。今年过年回家,俺试图把新的样刊放进去,发现已经塞不下了。

  可是,就像俺会把样刊封存在角落里的书架一样,俺一直讳谈自己是个写作者。如果有亲戚朋友问起,俺都只推说自己是写了玩玩的。其实俺写得很认真,却不愿提及这份认真。因为俺害怕,怕被问起笔名,对方得知后茫然地摇摇头,说没听说过。十年之间,俺陆陆续续换了几个笔名,躲在无人知晓的一隅,写着无人问津的文字。

  得知俺在写文的朋友们,最经常问的是:“您出过书吗?”抱歉,没有。俺想写长篇,编辑A对俺说:“您没有名气,所以您如果想写,俺们只能让您替有名气的作者代笔。”俺拒绝了。

  后来在一家杂志连续发表了一些文章,编辑B跟俺约长篇。俺每天想梗想到凌晨,几易其稿,好不容易折腾出详尽的人物设计和大纲给她,她却再也没跟俺提过。这件事就此被搁置了。

  俺想出一本自己的短篇小说合集,把十几篇文章发给编辑C,C对俺说:“您粉丝不够多,俺们要慎重考虑。”一考虑,就是大半年毫无音信。过了很久后俺再问她,这才得知,她一直晾着俺的稿子,还没有送审。

  有一个因为写作而认识的朋友,走红了。有一天,俺突然想起,之前每天都在朋友圈发自拍的他,似乎销声匿迹了。俺好奇地点进他的头像,发现里面什么消息都没有,只有一条浅灰色的横线,休止符一样。俺这才知道,原来他已经屏蔽了俺,或者删除了好友。

  遭到冷遇的经历,三言两语难以言尽。可是说真的,即使时时碰壁,俺也从没有想过要停笔。

  其实,俺是一个挺务实的人,甚至有点功利。但是对文字,俺却秉着超乎寻常的耐心。俺不敢说“十年如一日”,但过去的这些年里,哪怕俺知道可能再怎么写都摆脱不了小透明的命运,哪怕俺知道自己可以拿写文的时间去做性价比更高的事情,俺也从来没想过要放弃。

  印象最深刻的高中时代,俺租住在学校附近,学业压力繁重,自然没有人支持俺写东西,于是俺就偷偷地写。那时候俺还没有笔记本电脑,便跟闺蜜借电脑,顶着冬日刺骨的寒风,骑车去附近大学的自习室,一个人一写就是一整天。听着键盘被敲击时发出的微弱响声,俺会有一种莫名的满足感。

  俺随时随地将生活中的故事记录下来,即使最后大部分没能成为素材,现在看着那些生活记录,会有一种“噢!俺原来还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的奇妙感慨。

  寂寂无闻的漫长岁月里,俺靠着一份愚钝的热爱,一直坚持到现在。如果说两个月攒到两万关注是幸运的,那如果把战线拉长到十年,或许就没多少人会羡慕俺了吧。

  去年在台湾,俺遇到一个身障者。他在人烟稀少的山上开了一家餐饮店,从当初的无人问津,做到如今风生水起,很多文人雅士慕名来访。记者的长枪短炮架在他的面前,问他是如何做出这个传奇品牌的。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做就对了,做久了就对了。

  人人羡慕他的幸运,才开餐厅没几年就备受关注。谁曾知晓,起步阶段,所有事情都要他一个行动不便的身障者亲力亲为,甚至连抽水马桶都要亲自打扫。他特地用手机拍下被自己打扫得光洁如新的坐便器,投影到屏幕上,在分享会时,乐呵呵地说:“辛苦,但心不苦!”俺竟然听得鼻子泛酸。

  还遇到一个即将退休的导演,他说的两句话,让俺印象极深。他说:“喜欢什么,就把它玩下去,玩一辈子,就对了。”他还说:“要有耐心,恒心。”每当想起这话时,俺心中总是涌起一阵感动。他的话,对每一个追梦的人来说,是慰藉,亦是鼓舞。

  俺的云盘里,有个文件夹,叫“英雄梦想”。里面存放着俺曾经写过的所有文字,有被录用的,有被拒稿的,林林总总,许许多多。

  杜拉斯有这样一句话——爱之于俺,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俺把文字当做俺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它曾经是藏在书柜里、无人看见的小小梦想,如今是被小小的一撮人订阅着的小小梦想。即使只是这样小小的成绩,俺也深感自己非常幸运。因为这世上一定还有很多比俺还努力的人,获得的关注却寥寥无几。

  俺有一个好朋友,十九岁就出第一本书,可以说是幸运儿。可是鲜有人知,她是在实习上下班的地铁上,写完了一本书。

  俺有一个喜欢的作者,几年前,她的主职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工作忙碌,但她一直坚持写作,甚至有时候地铁上挤得连座位都没有,她就站着拿着电脑打字。

  这样的人,受到命运的青睐,也在意料之中。

  俺看过一个朋友的采访,当时他在的团队拿了一个全国性比赛的金奖,采访者问他们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他们归结于“幸运”。于是,采访者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幸运,从来都是强者的谦辞。每个幸运者的背后,都有着与幸运无关的故事。

  俺非常钦佩那些靠努力付出得来成绩,却愿意归功于走运的人。他们很少在朋友圈发一些自怜求安慰的内容,心无怨尤,往往默默地把事给做了,却从不居功自傲。他们没有人定胜天的骄横,对生活永远抱着一种感激的、谦卑的心情。就算有天生幸运,也只有这样的人,当得起此等幸运吧。

  有句话说,您只有足够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而俺想说,您只有足够努力,才有机会拥有好运气。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哪有什么天生幸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962.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15日 上午5:30
下一篇 2020年12月15日 上午5:31

相关推荐

  • 张泉灵离职日记:生命的后半段

      昨天,张泉灵以《生命的后半段》为题在微博发表长文,证实已从央视辞职,加入创投界。文中写到:“我今年42岁,1997年来到中央电视台至今也有18年了。42岁虽然没有了25岁的优势,可是再不开始就43了。所以,这就是我新的开始。”

    2020年12月13日
  • 所有的苦,以后都会笑着说出来

        周末参加了一位企业家的宣讲会,讲述的是他们公司的情况和理念,受益匪浅。但更让我难忘的,是他自己年轻时的故事。

    2020年9月30日
  • 经典励志文章:永远都不太晚

     有一个人,一生中经历了1009次失败。但他却说:“一次成功就够了。”

    2020年9月27日
  • 弯下腰,只为一个昂起头的机会

        他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腰缠万贯。他很久没有坐过公共汽车了,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体验一下普通百姓的生活。他投了币,找到一个靠窗边的座位坐了下来。他好奇地打量着身边的人,他的前面是个怀孕的妇女,他的身后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这些普普通通的人,每天挤着公共汽车,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依然很快乐。

    2020年11月23日
  • 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

      两个和尚住在隔壁,所谓隔壁就是隔壁那座山,他们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两座山之间有一条溪,这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了好朋友。

    2020年10月28日
  • 考研励志文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年前圣贤的一句话,如今成了无数考研学子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十二月,很多人说考研的生死线就近在眼前。一年又一年,多少人实现了理想,多少人…

    2020年10月15日
  • 生活需要支撑也要学会承受

          生活需要支撑也要学会承受。支撑事业,支撑家庭,甚至支撑起整个社会,有支撑就一定会有承受,支撑起多少重量,就要承受多大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承受。    …

    2020年10月23日
  • 深藏心底的那朵花

        老屋真的老了。  踏过青石板台阶上的几簇的薄苔,轻轻地又推开那扇班驳几近朽坏的木门。一些尘封的记忆慢慢弥散,氤氲在霉涩的空气里,不着意地侵蚀着逝去的岁月。

    2020年10月26日
  • 韬光养晦是命运不佳时的最佳选择

        01  叔叔在我眼中,是个很有智慧的人。说他有智慧,是因为他是家族里智囊型的人物。亲戚中无论谁家工作、创业出现了问题,都会找他商量,谁家有了家长里短的困惑,都会向他请教,而他也总是能给出很中肯并有效的主意,在家族中威望越来越高。

    2020年9月27日
  • 您都奋斗了十八年,何必急着跟人家喝咖啡?

        1  大学新生开学的那个月,我在公号后台收到一条留言:“我觉得自己好可悲,爸妈临走时留给我几千元报一个日语培训班,可是我没忍住,给自己买了一个iPhone,剩下的钱现在连买日语书都不够了。”

    2020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