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勤奋是有效的吗?

    有人邀请我在“知乎”上回答一个问题,这个问题非常具有普遍意义,一个简单的回答不足以展开,因此我决定单独写一篇文章来彻底地分析阐述它。

  

  

  有人邀请俺在“知乎”上回答一个问题,这个问题非常具有普遍意义,一个简单的回答不足以展开,因此俺决定单独写一篇文章来彻底地分析阐述它。

  提问者是一名国际会计专业的大学生,她看到自己平时都在努力上课、认真笔记、好好复习,平均成绩都在九十分以上,而她的很多同学平时都不好好学习、只搞考前突击。这些人虽然学习上少了认真,但胜在活得多姿多彩,学也学了,玩也玩了,有的参加了学生会,还考了雅思,马上就要出国了。所以提问者很困惑:她自己努力学习,却对未来出国和找工作都没有太大的帮助;别人不努力学习,却更有可能获得好的人生。为什么自己那么辛苦地泡在自习室,却不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对这道问题有各种各样的回答,那些答案有的鞭策,有的鸡汤,有的循循善诱,有的冷嘲热讽。

  如果让俺答,俺只想引用雷军的一句话:“永远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饰您战略上的懒惰。”

  在这里,天天泡自习室可以先暂定为“战术上的勤奋”;泡了四年以后的结果却依旧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机,那就是战略上的懒惰。

  俺上本科的时候,周围的好学生很多,其中不乏各个省市的文理科状元。然而在这些尖子生当中,学习最好的从来都不是一天到晚苦泡自习室的人,而往往是那些把生活安排得多姿多彩的人——他们智商与情商皆高,往往懂得所谓努力并非流于表面;而那些貌似学习很刻苦的人,其实效率并不高。曾有过一个学期,俺制订了学习计划,强迫自己每晚都去自习室学到熄灯前半小时,不过俺很快就发现,这种泡自习室背笔记所带来的学术收获,远没有在图书馆里大量阅读带来的多,俺就放弃了。泡自习室对俺最大的意义,只不过是营造了一个“苦苦努力”的幻象,换取俺对自己心灵的安慰罢了。

  回到之前那个提问者,她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去泡自习室,一直泡到熄灯才回宿舍,第二天一睁眼又前往图书馆去自习。

  您如果问她:“您这么努力学习是为了什么?”

  她会回答是为了考试有个好成绩。

  那么好成绩有什么用呢?

  是为了能顺利保研。

  保研后又怎样呢?

  保研后读研究生,就可以有个高一点的学历,然后再有个好成绩,今后好找一份好工作。

  可是,如果好好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那么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向着“找好工作”而努力呢?

  如果在大一的时候,就定下阶段目标为“找到好工作”,那么显然她努力的路径就不应该单单是学习那么简单,还应该配合参与学生活动、参与社会实践、寻找实习的机会、学习如何制作修饰简历、补充课堂上学不到的工作技能……而提问者却是在用天天泡自习室的勤奋,来掩饰她多年来不思考的懒惰。

  当然,许多人学习的目标并没有那么功利,毕竟对于很多人而言,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获取知识这一纯粹的目的。但怕就怕很多怀着这样纯粹理想的人在受了几年教育之后,会突然质疑国内高等教育的水准,看不起教授的水平,也看不上同学所做的研究,然后觉得自己多年的辛苦研究和学习被白白耽误了。

  这是一种高级的战略型懒惰,希望利用外在环境的缺失和不足,来解释自己为何努力却达不到相应的目标。

  无论您接受的是僵化保守的体制内教育还是新颖独特的体制外教育,如果您真的勤奋钻研、静心思考过,那么您从学习中获取的就绝对不仅仅是知识点的堆积,而应该是批判性思考的能力、理性逻辑分析的能力,以及去伪存真的辨识能力。

  即使您真的进入了一个很差的学校,难道要花费整整四年时间才能认识到这点吗?显然不需要。如果您早就认清了这个现实,为什么不自己做点儿什么来改变学习路径呢?

  也许您会摊摊手说:“可是俺没有好导师、好教授、好课程、好同学啊!”

  那么俺只能说:“可是也没有人阻止您去找到好导师、好教授、好课程、好同学啊!”

  要知道,俺们正身处互联网的世界,从美国到英国再到俺们自己国家,所有最顶尖最优秀的大学,都在竞相向世界敞开免费的高质量在线公开课;国内外优秀的研究机构,从十几年前就对外部分开放了大量汇聚尖端研究成果的数据库。如果您真的愿意,可以花很少的钱就在网上学习许多专业技能,还能跟着有经验的人一步步地学做案例,线上线下的图书馆里还有浩瀚的知识海洋……

  在二十年前,可以说“俺没有学习的条件啊”,可在这样一个信息流动速度极快、提倡知识资源共享的社会,一个真正用心努力的人,是绝不会被当前所处的条件禁锢的。

  就拿学英语这件小事儿来说,俺们身边有许多工作以后坚持学习英语的人,这需要很大的决心,需要很大的毅力,能坚持下来确实很不容易。

  俺曾经有个前台同事,每天都利用工作之余坚持背单词,背单词的软件会有打卡功能,俺每天都能看到她在朋友圈内的分享:今天十个、明天十个,后天是周末,也有十个……从不间断。有次她问俺:“怎么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英文水平?”

  俺反问她:“您为什么要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英文水平呢?”

  她回答,因为公司经常有其他国家办公室的人到访,公司内部还有很多美国高管,他们和前台的沟通虽然都是最基本的,但她希望在这些基本交流中能做得更好。

  俺说:“俺有一个好方法给您,您没有一个全英文的语言环境,不如给自己报一个近期的考试,考试的压力会逼迫您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齐头并进。”

  妹子说:“可是俺觉得以自己现在的水平根本考不了好成绩。”

  俺说您的目标不是为了考试成绩,而是给自己一些压力,并循着一些有据可依的轨道进行某种系统的学习和提升。它虽然不是唯一的提高英语水平的途径,但确实是短期内最有效的方法。

  妹子说:“可是俺觉得压力好大,让俺再想想。”

  回去再想想以后,这个提议就被搁置了。她仍然回去老老实实地背单词,今天十个,明天十个,后天十个……一年坚持下来,非常不易,单词量涨了三千五百个,却依然不能和外国同事更好地交流。

  类似的例子每天都在俺们身边发生着,这些例子带给俺们的启示是:

  (1)如果不在开始努力之前就设定一个目标,您的努力就很容易陷入“俺这么努力有什么用”的自怨自艾中。

  (2)如果您的努力不和结果挂钩,那么您就只能沉浸在“俺已经很努力了”的幻想当中,并错把受苦的体验当成努力的过程。

  (3)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您自以为“已经很努力了”,却“没有任何实质的进展”,导致您反过头来质疑“应不应该努力”这件事,甚至把问题引向了拷问社会的公平性问题,这对您的人生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努力的幻象对已经进入社会的人而言,远比还处于校园中的学生们要大得多。因为成年人要用更加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去应付更为复杂熙攘的世界,而努力的幻象,会长时间地消磨俺们的时间、精力,以换取少得可怜的结果。

  所以,在努力之前,每个人都应该先问问自己:

  “俺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俺现在所付出的努力和俺的目标有因果关系吗?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真的需要俺埋头学习八小时吗?这八小时里俺已经全力以赴了吗?”

  人生不应该是充满痛苦疲劳的拉锯战,而应该是有的放矢地走走停停。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您的勤奋是有效的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92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15日 上午5:31
下一篇 2020年12月15日 上午6:59

相关推荐

  • 您是否甘心一生就如此地度过

          您会想,要是年轻时如何如何,要是中年时怎样怎样,那么,现在躺在身边的会又是谁呢?    您每天早上被闹钟叫醒,摁掉闹钟,心想,起得来就去上课吃饭,起不来就逃课吃饭,吃完…

    2020年10月20日
  • 俺是如何做到早晨5点半起床?

        截至到现在7:50,我已经学习了快两个小时时间。其中包括裸听VOA新闻三遍,两个章节的英文小说,浏览知乎和简书上的感兴趣的文章,现在开始写下昨天晚上列出的计划的这篇早起的文。

    2020年12月13日
  • 励志美文:时间和爱

    从前有一个小岛,上面住着快乐、悲哀、知识和爱,还有其他各类情感。一天,情感们得知小岛快要下沉了,于是,大家都准备船只,离开小岛。只有爱留了下来,她想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2020年9月28日
  • 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拥有自信的人之所以会心想事成、走向成功,是因为他们都有着巨大无比的潜能等着去开发;消极失败的心态之所以会使人怯弱无能、走向失败,是因为它使人放弃潜能的开发,让潜能在那里沉睡、白白浪费。

    2020年10月9日
  • 励志文章:成功的秘诀

    人在这个社会上想活出高质量,高水平,那必须得有超出常人的想法和做法,记得七仔和俺说过一句话:安董,人生就像一面镜子,您对镜子笑镜子也对您笑,您对镜子哭镜子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回应您。 …

    2020年9月29日
  • 生活需要勇气

          生活需要阳光的普照,生活需要雨露的滋润,生活绿色的装点,生活需要勇气的支撑!    人生之路曲曲折折,难免遇到坎坷。在困难面前有两种人,因此有了两种不同的选择。一种人选…

    2020年10月20日
  • 勤奋+谦虚的年轻人是无敌的

        去年写过一个帖子《卓越的品质》,写完后总觉得不够好,一直在想,到底哪里没说透没想透。

    2020年12月1日
  • 中学生励志文章

          高三,感谢自己那么坚强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2020年10月15日
  • 天才们也是要打草稿的

    212年秋天到213年1月,卢浮宫有个《拉斐尔最后几年》的展览。凡是他能搬得动的作品——如您所知,拉斐尔有些大玩意,诸如《雅典学派》,没法卸来巴黎——都打意大利送来展览了。 以俺所…

    2020年11月17日
  • 习惯也会成为您的一切

          当一个人,生活枯燥的时候,是因为他,忘了用心体会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人生乏味的时候,是因为他,忘了培养幽默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体力日差的时候,是因为…

    2020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