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只是在用勤奋掩饰您的懒惰

    一  大概因为毕业的学校还不错,又干着实际上苦逼但外人看来高大上的创业,网络上和现实中经常有人向我取经。

  

  

  一

  大概因为毕业的学校还不错,又干着实际上苦逼但外人看来高大上的创业,网络上和现实中经常有人向俺取经。

  小A是俺的邻居,刚毕业两年,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最近有件事让他愤愤不平:公司有位和他同期入职的同事刚刚升职了,但在小A看来不管从哪方面看升职的都应该是他。

  “俺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公司的,几乎都是最后一个离开的,而他每天都是掐着点来,掐着点离开。论勤奋程度,俺甩他几条街。论个人能力,俺也绝对不比他差。为什么老板就是看不到这一点,反而提拔他了呢?”

  小A是个性格很不错的小伙子,能让他都感到如此气愤,显然在他心中觉得那位同事跟自己是有比较大差距的。

  无独有偶,有个亲戚婶婶最近也特别烦恼。她家小孩眼看就要上高三,面临高考了。孩子学习特别刻苦,几乎每天都要学到十一二点钟,但成绩就是不上不下。甚至有些原来成绩不如他,也远不如他勤奋的同学都纷纷反超。

  在俺们的生活中有挺多这样的例子:明明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但别人似乎就是看不到,甚至老天爷也没看到,没有给予相应的回报。

  身边人的求助让俺开始思考这个奇怪的现象,最后还真找到了原因。这里并不想探讨“勤奋”与“结果”之间的哲学关系,而是让俺思考,到底怎样的“勤奋”才算是真正的勤奋。

  二

  俺发现的情况是:大部分人的勤奋往往流于形式,并且容易自俺陶醉于“俺在进步”的假象当中,反而疏忽了去做那些真正有助于自俺提升的事情。

  说得更不好听一点,这些人其实是在用勤奋掩饰自己的懒惰。

  您是个加班狗,每天7点半就到公司,吭哧吭哧干到下午6点下班。出去吃个盒饭,回到公司接着拼命到晚上十一点才回家。

  这样很辛苦,但不叫勤奋。

  您每天早起晨跑、读书、冥想。您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俯视周围芸芸众生,觉得唯有自己卓尔不群,优秀得耀眼。

  您是个有追求的孩子,但这也不叫勤奋。

  大部分人对勤奋的理解,都肤浅地停留在这种表面的仪式感上面,而忽视了勤奋的本质意义。更可怕的是一旦您习惯了这样的过程,便很容易从中得到满足,最后当发现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的时候开始怨天尤人,觉得天道不公。

  什么是对勤奋肤浅的认识呢?

  重复性的做一件事情,却缺乏思考。

  长时间的做一件事情,却缺乏思考。

  以上两种便是最为常见的勤奋误区,也是大部分勤奋却平庸者陷入发展困境的本质原因。

  三

  重复且长时间的做事情其实并不难,只要条件具备,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难的其实是思考。

  工作大概3年的时候,因为应酬工作太多,俺体重剧增。大学毕业那会儿差不多是11多斤,可巅峰时期差不多到了15斤。

  俺决定减肥,采取的方式是每天早上7点钟起来去跑步。

  自己意志力还算是不错的,启动减肥计划后的一个月,每天都准时去跑步,每次3到5公里,但减肥效果并不理想。客观地说,收效甚微。

  去请教一位运动和减肥方面特别专业的朋友,他了解完俺的具体状况后说,您这样跑步身体素质是会提升的,但减肥是没戏的,方法完全就错了。

  后来他给了俺一堆资料,硬着头皮全部看完,俺这个门外汉才开始了解什么是无氧运动,什么是有氧运动。什么是正确的跑步方式,该给自己配置什么样的装备。俺开始学会计算自己的摄入热量,知道大部分食物的卡路里。

  后面的一个月状况完全不一样了,体重开始有规律的下降,而且跑起来更加轻松,完全不像原来感觉就像是在服苦役一样。

  但在外人看来,这两段时期俺的“勤奋”程度其实是差不多的,只不过结果是天壤之别。一般来说,后面好的结果会被解释为“这是坚持的力量”。

  只有俺自己明白,这是思考的力量。

  有益的思考+坚持做事情,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勤奋。

  勤奋不是为了努力,是为了偷懒!

  怎样的偷懒?就是更快的把事情做完,做好,是让自己能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四

  创业的第二年,俺开掉了公司一位挺“努力”的员工。有些同事,甚至是俺爱人都不是很理解。勤奋的员工不是所有老板都喜欢的吗,俺为什么没有耐心再给他多些时间,而是采取如此决绝的手段?

  原因很简单:这名员工已经中了很深的“勤奋病”,尽管和他有过多次沟通,但仍然没法改变,最后只好痛下杀手了。

  他每天7点多一些就到公司了,大部分员工下午6点下班,但他每次都差不多8,9点才会离开。但问题是,他所在岗位的工作量根本没这么大,为什么需要这么多时间用在工作上呢?俺便开始观察他。

  首先俺发现的一个状况是:因为每天起的太早(他家到公司差不多要1个小时的车程),所以上午的工作效率是极低的。差不多到1点钟开始,就会频频打呵欠,直到午休后才会有所改观。

  所以大部分的工作,他其实都是在下午的时间完成的。如此仓促,完成的质量自然一般。有时候实在弄不完,还会弄到更晚,这也是为什么他必须比别人迟下班的其中一个原因。

  有的时候按时完成了工作,下班后他留在办公室,其实也并没有拿这段时间来学习提升,或者总结工作。他干的最多的,还是提前去做明天的工作。有几次他下班后甚至开始打扫办公室,干阿姨做的事情。

  很多次和他交流的时候,俺都有意无意提醒他每天不用那么早来上班,同时每天能干好当天的活就可以了,与其加班去做更多的活,还不如多学点专业方面的知识,提高下自己的水平。

  可惜的是提醒没啥效果,最后的结果是:他每天工作时间是最长的,但专业水准提升在同期员工中却是最慢的。后面加薪、职位提升如果不照顾他的话,肯定会心理失衡,影响公司整个氛围,没办法只好劝退。

  这个员工最大的问题就是:沉迷于无效的勤奋,而忽略的勤奋的目的本身。

  五

  看完一本书很容易,看懂一本书很难。

  看懂一本书,还能把书里的知识、方法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更难!

  看书不是目的,学以致用,重点是后面的致用。

  所以每天都看书,一个月看多少本书,其实都不是勤奋。

  勤奋之前,要想清楚您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您的目的就是看书本身,当然也是没问题的。

  但您就别抱怨别人看书比您少,掌握的知识却比您多。

  问题在于:大多数人流于表面的勤奋,偏偏要求真正勤奋才能得到的东西。

  坚持做事情很重要,但做事情的同时思考如何更快、更好地把事情做好更重要。

  再次强调:勤奋的目的不是勤奋,是偷懒,是为了把原来需要1个小时才能做完的事情半个小时做完,是为了能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而不是把最简单的“重复性”工作持续下去。

  六

  俺跟小A说,如果您老板不是傻子,您那同事不是关系户,那么他这样做肯定有您不知道的原因。

  根据对小A的了解,以及他对那同事的描述,其实俺大体知道原因是什么。

  就算小A是在俺的企业工作,俺的选择可能都会差不多:俺会更乐意给小A这样的员工加薪,而让他同事那种类型的人做管理岗位。

  小A的长处是善于钻研专业,研究细节。这样的人是专家型人才,可以很好地把本职工作做好。但他的弱势在于大局观和“方向感”较差,同时人际关系处理上属于一般。

  他那位同事虽然看起来“没那么勤奋”,但对业务方向的发展却相当敏锐,同时也具有人际关系管理的潜质。

  小A有努力,也有思考,只是他勤奋的方向不同,最终得到的东西也不同。不出意外的话,老板应该很快会给他涨薪。

  而婶婶的小孩就属于典型的“懒惰式勤奋”,将勤奋肤浅的理解为“每晚学习到几点”,将刷题库作为唯一的学习手段,做错的题不思考,做对的题不总结,成绩无法提升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反思俺们,有时候难道不是同样陶醉于这样的勤奋?

  如果真的想要进步,请别再用勤奋掩饰自己的懒惰,真正开动起来吧!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您只是在用勤奋掩饰您的懒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961.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15日 上午4:00
下一篇 2020年12月15日 上午4:02

相关推荐

  • 高中生励志文章:高二应力戒浮躁和享受磨炼

         为了说明高二的重要性,可以借用很多过来人的经验和教训你可以感觉到他们的坦然和后悔,你可以从他们的字句中感受那份幽幽的诚意。

    2020年9月26日
  • 别让五年后的您瞧不起自己

        昨晚和朋友吃饭时,他问我——“你为什么要这样努力呢?”

    2020年9月25日
  • 高三,俺的酸甜苦辣

           哭着,笑着,恐惧着,担心着,喜悦着,我们接近了高三,走进了高三,走过了高三,远离了高三。

    2020年9月26日
  • 人要有勇气去尝试不擅长甚至有挫败感的事

        最近手头正在做的一个项目里有一个内容是拍TVC,不过有导演有摄像,轮到我这儿也就是拍前拍后的一些工作,比如文案啦,方向啦,道具啦,场地啦,沟通啦之类的事情。这些事儿没多难,可也不容易,但关键是我从没做过,也一直以来不是我工作领域内的事情。要放以前,我肯定推给熟悉这方面的同事去做了,可这次偏偏想起来自己好像没做过,于是很想做做看,尽管我已经预想到可能会做的有点费力不讨好,甚至是糟糕。

    2020年11月21日
  • 周迅:想想十年后的自己

    十八岁之前,俺是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那时俺每天就在浙江艺术学校里跟着同学唱唱歌,跳跳舞。偶尔有导演来找俺拍戏,俺就会很兴奋地去拍,无论多小的角色。如果没有老师跟俺的那次谈话,…

    2020年10月5日
  • 空谈远大志向,不如每天都有点意思

    几年前我去昆明旅游。一天下午,我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对方自称是我的表姨,寒暄一番后,问我在干嘛。我的表姨们从来不给我发短信,找我有事儿都让我妈转达,我那腐尔摩斯的第六感告诉…

    2020年11月21日
  • 俺崇拜坚持

        教室里坐满了人,每个学生面前都摆着摊开的笔记本和他们的智能手机。放眼看过去,几乎全是iPhone4.这个景象,跟台湾没什么差别。

    2020年11月25日
  • 您一定要敢于行动

        伏尔泰说:“人生来就是为了行动,就像火光总是向上腾。”敢于行动,人生才能成功。活在世上的人,没有不想成功的。但如何追逐成功?恐怕除了奋斗,还要敢于行动。那些整日做白日梦,想法千万种,却总不付诸行动的人,永远不可能成功。

    2020年12月16日
  • 想赶上机会的列车,您最好离站台不太远

        有次我招实习生,一个体校在读的女生来面试。她学的专业不是很对口,但简历末尾特意加了一段话:“我真的很喜欢你们的品牌,也为之付出了许多时间和努力去研究探索,请给我一个表达的机会。”因为言辞很恳切,所以我给了她一个表达的机会。

    2020年9月28日
  • 请不要总是坐在最后一排

        1  坐在最后一排怎么了?  我以前就爱坐在最!后!一!排!本科四年、研究生两年,除去逃掉的课,基本上每节课的最后一排都被我承包了。有时候不小心进教室早了,被后来的同学加塞变成了倒数第二排,我都有种隐隐的不快。

    2020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