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自己设限,人生才会有更多可能

  我最大的正能量源泉是一个肤白貌美的勤奋姑娘。她就读于北京某高校,两年制的金融学硕士,现在已经毕业,在某银行北京分行上班。在研一的这一年间,她做了如下事情:(1)专业排名前3%,关键是最让我头痛的高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计量经济学,她都考了90+,其中一门甚至是95+;(2)考过了CFA的一级和二级,考过了CPA的五门;(3)学习之余,她还从从容容地实习着,两家公司都是全国排名靠前的券商。

  

  俺最大的正能量源泉是一个肤白貌美的勤奋姑娘。她就读于北京某高校,两年制的金融学硕士,现在已经毕业,在某银行北京分行上班。在研一的这一年间,她做了如下事情:(1)专业排名前3%,关键是最让俺头痛的高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计量经济学,她都考了9+,其中一门甚至是95+;(2)考过了CFA的一级和二级,考过了CPA的五门;(3)学习之余,她还从从容容地实习着,两家公司都是全国排名靠前的券商。

  去年冬天,在如此严峻的找工作形势下,她也不免磕磕绊绊,在家乡省会城市拿到了一个相对较好的offer之后,家人难免劝她:“回来罢了,何必强留北京。”可她悄悄地跟朋友说:“俺不是非得留在北京不可,但是俺在北京读研这一年多的收获,比俺大学四年收获的都多,有时想想甚至比俺前面二十几年的收获都多。这种成长的充盈感,让俺舍不得放弃。”

  如今,她已经入职。刚刚工作时偶尔跟朋友絮叨,自己疲惫到一开家门就要睡倒在床上。俺眯着眼睛,想她考研时每天早晨六点准时起床,雷打不动枯坐12个小时的侧影,想她如今白衫西服正襟危坐地工作。俺觉得即便如她所说,生活非常疲惫,俺也仿佛看到她的未来,一定是光芒万丈。

  看到这里,连俺都误以为这是一个学霸故事。不过,俺上高中的妹妹立马跟俺说:“俺们学校今年的高考状元,以723分的总分荣膺省榜眼之后,对自己的成绩居然各种不满,分数出来没几天就回学校上自习学英语了……这才叫学霸好不好!”

  所以,俺讲的并不是一个学霸故事。因为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人比您用更短的时间复习,考出更高的分数。俺只是想说,在相同的成长环境中,总有人因为清醒自知而走得更快更远。

  可能在更优秀的人眼中,她的成绩简直是手到擒来。他们甚至不用视死如归地考试,便能顺利保研到名校,也不用拼尽全力地准备,便能拿到让众人羡慕嫉妒恨的offer。但是三年前,她和俺一样从大学毕业,之前的四年里,俺们在一个教室里,听同样的课写同样的作业,发同样的牢骚做同样的试题。

  三年之后的今天,俺已经被她远远地甩在了后面,甚至只看到前面尘土飞扬,连人影都找寻不见了。那一片尘土背后,绝不仅仅是知识的匮乏和欠缺,俺缺失的,还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挑战自俺的追求。

  以前,不知是由于天生的惰性,还是恐慌挫败感,俺习惯了给自己设各种各样的人生界限。譬如,俺就是不懂会计的记账思维,俺就是不会期货市场上纷繁复杂的操作,俺就是听不懂计量经济学的课……

  越长大俺甚至越学会了逃避,遇到不会的问题时总是用“反正以后也不会从事这个工作”或者“反正写论文也用不到那些理论推导”来安慰自己,找了名目繁多的理由避开那些知识体系里的硬伤。俺也不知道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会不会因为现在的懒惰和逃避栽跟头,但是现在,俺总算明白了,即使不栽跟头,俺也差了别人太多太多。

  世界变得太快,别人都在一路飞奔,如果只有您止步不前,因为啰里吧嗦的理由给自己找借口逃避学习和积累,您不仅会被同龄人甩在后面,以后更会有大批大批的后来居上者超越您的水平。那时候再后悔,就真的晚了。

  大一时,俺最敬重的一位老师曾在开会时说“您们这个年龄的学生和青年,都可以看做一棵成长中的树。如今对于您们来说,至关重要的不是关注那树枝有多繁盛,而是如何把根扎得更深。因为,只有根扎得更深更牢固,这棵树才能愈加挺拔茂盛。”

  那时候听不进去,觉得这道理谁不懂呢。如今呐,就是这个最简单的道理,俺六七年之后才明白。俺想老师话语中隐含的意思是:年轻时决不能为自己设限,当竭尽全力汲取知识,尽其所能尝试新事物与新体验,一点一滴地积累生而为人的经验与教训。唯有如此,才能扎下牢固和坚实的根基,吸收养分,挺拔成长。可回头看自己摇摇晃晃的脆弱的根须和营养不良的枝干,只觉得辜负了当年老师的殷切教诲。

  上个月,俺关注的一个公共微信号召集了一个活动,叫做“未来3天,每天都有新改变”,其中列举了很多件可以做出改变的事情。作为一个经常抱怨、满腹牢骚的人,俺挑选了“每天不抱怨”这件小事。

  一个月过去了,俺惊讶地发现自己不仅保持了每天顺畅平静的心情,摆脱了经常困扰自己的焦虑,更为重要的是,对整个人生和未来的态度都变得积极了起来。

  以前从未认真思考过自己“经常抱怨、满腹牢骚”的缺点带来的破坏性影响,后来才觉得也许生活中的焦虑、易于放弃、不自信等等负面情绪都源于此。

  原来,不仅仅是在知识结构和学习上,生活中俺给自己的“设限”也无处不在。比如因为自己的身体比较僵硬,大学第一次上瑜伽课时,很多简单的动作做不了,但当时的瑜伽教练误以为俺不愿意认真做,很严厉地训斥俺:“您就不能认真地完成一个动作么?!”

  于是,直到现在,俺都牢牢地记得当时的难堪和尴尬,不愿意再学瑜伽。别人一问起,俺总自暴自弃地说:“俺就是那种僵硬的身体,俺就是做不了瑜伽。”其实认真想想,当时瑜伽教练可能只是随口说出的一句话,却让俺耿耿于怀了好几年,就这样一直错过了通过瑜伽这项运动来改变自己身体素质的机会。借用一个朋友比较凌厉的骂法,就是“别瞎叨叨了,您就是天天碎在地上粘不起来的玻璃心!”

  如今,俺不愿意再以身体僵硬为借口拒绝练习瑜伽,也不愿意再以身材不好为借口拒绝学习游泳,不愿意再以麻烦没时间为借口拒绝在出门前化个淡妆,也不愿意再以太远了天气不好为借口拒绝计划一场旅行。

  以前总说一句话,青春如此宝贵,好像怎么度过都是浪掷。不知是要泡在图书馆自习室里,还是要阅读旅行去看波澜壮阔的世界。学霸们仍然被众人敬仰,辞职休学去旅行者也宣扬着他们的价值观,众说纷纭之外,其实大多数的俺们是迷茫的,对安身立命的方式心存怀疑。于是,才有了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推翻,最终找到自己的道路。

  俺也不知道未来的路该如何走,或者究竟怎样活着才是“不会后悔的”“正确”的一生。俺只是想,不断地去尝试生活中的新事物,不轻易放弃,不轻易say no,保持一颗好奇心,将生活过得越来越丰盛,将狭窄的人生越走越宽。

  抛弃那些“俺不行”“俺不会”“俺做不来”的精神细菌,去更广阔的人生里摸爬滚打吧!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不给自己设限,人生才会有更多可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85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13日 上午10:19
下一篇 2020年12月13日 上午11:44

相关推荐

  • 坚定信念,开创理想的顶点

    坚定信念,开创理想的顶点      坚定的信念,才会开启人生最顶端。坚定的理想,才会迈向人生更远的方向。每一步,都需要一个坚定的信念,每一步,都需要肯定的理由,走向人生的最高峰,探…

    2020年10月1日
  • 真正的努力,从来都不动声色

        1  大四上学期备战考研时,在图书馆自习室我认识了茉莉,一个笑起来有两个梨涡的女孩。

    2020年3月26日
  • 没有一种冰不被自信的阳光融化

    在俺的家乡——一个落后的村庄,一年考大学的十几个人中间往往只有一两个人如愿以偿。 俺考大学的第一年名落孙山后,整天浑浑噩噩,像一棵蔫了的草。一张没有带给俺荣耀的成绩单将俺隔离在理想…

    2020年11月29日
  • 年轻人,该向新的目标出发了

        “一个落后瘦小的小机器人亚当在挑战当前最高端最强大从无败绩的机器人宙斯,屡败屡战,从不退缩,毫无畏惧,奋勇向前与那不可能战胜的对手在厮杀,被打倒了就继续站起来,挨了一拳还击一拳,最终真正战胜了那位不可能战胜的对手,创造了一个新的传奇。”

    2020年11月21日
  • 俺是北大穷学生

    我常常回忆起我初入北大的情景。1999年高考,我考了县里的文科状元,被北大中文系录取,我成为了母校建校六十年来第一位被北大录取的学生。1999年9月4日的早晨,日如薄纱,我和父亲在…

    2020年11月1日
  • 输不起永远别想赢

        平庸者最爱品评天下,头头是道,仿佛他的观念就是真理,仿佛这个世界失败就是定律,每每看到身边的朋友、公众人物做什么事业,从事了什么生意失败了,便大放厥词“前车之鉴,此事不可为”,并且可以从几十种角度论述“不听我言,必遭惨祸”,所以安于现状,裹足不前,成为害怕新生事物群体的代言人,怯弱,极其怯弱!

    2020年12月4日
  • 人民日报2015年元旦献词

      《为明天共筑长青基业》    太阳每天刷新着地球,转眼之间,又是新年。2015,时间会如何奔跑?世界将如何生长?你我将有怎样的明天?

    2020年12月8日
  • 有过痛,才懂得生活

        有时候,一样食物给人留下的记忆,远比一顿暴打更深刻,更烙入骨髓。

    2020年11月30日
  • 大部分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最近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我所在的班级每周六早上8点半开始上课。最初的一个月,我每次都匆匆忙忙踩着点进教室,心中带着焦急和不安,可是每次进了教室后我都很得意,因为准时的学生不超过20个,我总是属于那群准时的少数者,大多数人都是9点后才来。后来我渐渐适应了,能够提前6、7分钟到课堂,可是我发现全班50多个学生,能按时上课的学生却更少了,只有10个人左右。有个男同学让我印象深刻,因为他是班上最早到的学生,可是他说他仅仅提前15分而已。上了三个月课后,我更得意了,因为我发现不迟到不早退,每周都坚持来上课的学生不足10人,而我却是其中之一。换句话说,三个月来,全班50多个人,有40多个人做不到每周按时上课,按时下课。这个发现令我大吃一惊。假设这是个课堂纪律的比赛,你只要做到每周按时上下课,就能打败其他40位竞争者了。

    2020年11月28日
  • 忙起来,就是一年的好兆头

        1  朋友说我,“你就是那种有多少钱也闲不下来的人。”  我听得很欢喜,这让我听上去很有钱,还侧面证明了我不肯废掉的决心。

    2020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