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不是教您忍,这只是生活的成本

  即使时代已经如此进步,有些事情还是一样古老,比如婆媳矛盾。  某位女留学生,本来庆幸自己在国外能躲过婆媳关系,却在婆婆探亲的几个月中感觉到度日如年。她暗暗丢下知识分子的矜持,甚至嫉妒自己那位初中毕业的妯娌——她居然能和婆婆相处的挺好,天知道,现在自己和婆婆即使呆在一个房间中都觉得难受。

  

  即使时代已经如此进步,有些事情还是一样古老,比如婆媳矛盾。

  某位女留学生,本来庆幸自己在国外能躲过婆媳关系,却在婆婆探亲的几个月中感觉到度日如年。她暗暗丢下知识分子的矜持,甚至嫉妒自己那位初中毕业的妯娌——她居然能和婆婆相处的挺好,天知道,现在自己和婆婆即使呆在一个房间中都觉得难受。

  说起来都是一些小矛盾,婆婆是个农村老太太,到高级餐馆吃饭嗓门大,引人侧目,知道菜价后忙不迭的叫侍者退菜,还骂小两口不会过日子,不敲门就进她的房间,随便乱翻她的东西,质疑为什么还不生孩子。婆媳之间的小事就像细沙,每件事都不大,但一遍遍的去摩擦,那也是会流血的。

  明白婆媳关系难相处,她准备了足够的微笑和奉迎,上了阵却发现老太太全然不吃这一套,纯粹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只能每天晚上回到房间和老公发泄,他的胳膊都让她给拧青了,她也知道老公左右为难,只盼这位皇太后早点起驾回宫,给她解脱。

  她打电话和闺蜜抱怨,闺蜜帮她分析,“在公开场合大声讲话,看见什么都嫌贵被服务人员嘲笑,习惯生活中大家都没有隐私,这统统都是她自然的生活状态,她没有理由和必要去思考您是不是喜欢。她老了,思想跟不上时代,只是按照自己习惯的,传统的方式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再要让她看别人的脸色,瑟瑟缩缩的过日子,她还觉得自己顶亏呢。”她叹息,“要是她懂得多尊重俺一点,那俺一定会……”闺蜜打断她的话,“要是她懂得您懂的那些,她就不是她了。”

  她气馁,难道只能忍吗?

  不忍怎么办?洒脱如三毛,早年就是个文艺青年,特立独行,孤身一人远走撒哈拉大沙漠,嫁给西班牙人荷西,自以为天高皇帝远,可以避开复杂的家庭矛盾,到最后也一样被婆媳关系困扰。

  第一次到公婆家探亲,婆婆就给她一个下马威,“甚至电视也不要看,下午电视长片来了,您正好在厨房里面对着大批油腻碗盘锅筷、刀叉茶杯,这是最好不过……婆婆正跟她爱子在电视室里说着话。您讪讪的走进去,轻轻的坐下来,婆婆没有望您一眼,您再悄悄的坐到先生一旁去,想加入谈话,但是先生好似突然有点厌您,很轻微的躲闪了一下,如果您敏感,您才会知道,原来您得了麻疯病啦!”中国媳妇最痛恨的举动之一——老公在婆婆面前疏远自己,看来外国老公也一样不能免俗。这大概是出于男性对于角色转换的笨拙。

  圣诞节,三毛一人为全家三十六个人做饭,“提了三个大菜篮和一个小拖车要去采买一营人吃的东西”,要荷西来帮忙,他居然说,“您自己去,男人不进菜场。”她又洗又切又烧,“闭着眼睛,在冰冷的洗碗水里数着一只一只绵羊。”在婆家是这个境遇,转过几年,婆婆带着儿子一家转战她们家,每天当老妈子的还是她,没有床睡的夜里,她筋疲力尽的质问荷西:为什么到您家做饭的是俺,到咱们家做饭的还是俺?荷西只是捂住耳朵不理她。那一刻,她估计恨不得杀了他吧。

  即使按照中国人传统的标准,三毛也是个贤惠媳妇,为了表达“拐走”婆婆小儿子的歉意,带着婆家全体去吃海鲜大餐,吃到自己心惊肉跳,脑袋里像油表一样咔咔蹦字,“在沙漠梦寐以求的一些新衣服,现在都已经放在桌上了,这些人正在吃您的衣服,一个扣子,一条拉链,一块红布,一只袖子,现在又在吃皮带了。”

  这笔钱花得值不值,她算一算,“您的好丈夫,婆婆怀胎九月,给他血肉生命,二十多年来,无论念书、识字、上少年法庭、生病、穿衣、吃饭、上街、理发,辛辛苦苦扶养长大,她花了多少私房钱?公公卖了多少担橄榄?您再看一眼荷西,如此好青年,您付这一桌海鲜钱,就可得来,这个生意做的是赔还是赚?”

  想到这,就觉得是赚到了,“恨不得立刻再投几个明虾到荷西父母盘子中。”因为爱护丈夫,而转移一点忍耐和尊重到公婆身上,一切委屈就不再是委屈,而是生活的成本。

  她自有回报,婆婆带着女儿一家又吃又拿又玩呼啸离去之后,荷西又恢复成一个好丈夫,她挽着他的胳膊,大声说,“明天您打扫房间。”生活终于风平浪静,她是自己生活的主人,不过主人有时候需要谦让下客人,而客人之所以是客人,就是因为一定呆不久。

  总有女人抱怨自己婆婆极品或者难缠,其实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不可理喻的婆婆专门等着收拾儿媳妇,三毛一直把婆婆当做假想敌,最后也发现,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而是一个挺亲切的老太太。当然,这是在她付出了友好之后的结果。

  自古女人结婚与父母告别都要哭,是因为结婚对于女人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在心理上本身就存在焦虑和不安的心情。她希望得到一个符合自己家庭标准的家庭氛围,一些无意识的小事都会影响到她的心情,并被放大。心理落差更会导致原则性的分歧和打击。婆婆却是这个家庭传统的经营者和维护者,她可能更习惯保持自然的姿态,懂事理的,会做人的父母可能懂得怎样应酬,但更多的婆婆都很难会站在儿媳的角度考虑问题。

  婆媳关系之所以复杂还因为两个人都是同性,存在主权竞争和圈地运动的矛盾,大家都希望掌有对这个男人的控制权,这包括照顾和支配的权利,以及家庭中女主人的身份,老的不愿意自动让位,年轻的等不及的要当家作主,于是很多矛盾就由此产生。

  俺不是教您忍,而是要把有些事情想明白了,很多烦恼都会不攻自破。

  1、公婆不是父母,一定要牢牢的记住这一条,每日三省吾身。父母不会无原则的原谅您的一切,您自己父母可能觉得您刁蛮和任性都是可爱的一部分,到公婆面前只能是罪证和过失。所以,不要过多展现自己的问题,所谓的个性直白和坦率那只能是让自己自爆其短,如果后来人家拿这个作为证据指责您,或者反感您,您就要自食其果。即使开始的时候公婆很会做人,愿意接受您承担您,您也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要更加的谨慎,人敬您一尺,您敬人一丈,千万不要得意忘形。

  2、您父母有的毛病公婆都会有。老人都唠叨罗索,喜欢指点下一代,您自己父母也是这样,您也会烦,也会厌倦,但是由于您相信他们是为您着想的,所以您很少会上升到一个“是不是看不上俺,讨厌俺”的这个层次去想。但这些话如果从公婆嘴里说出来您本能的就会非常反感,这就是位置不同,感情不同,心态不同造成的问题。调整心态,接受他们那些问题的存在,就像接受您父母一切缺点的存在,没必要去较真。

  3、每个家庭都各有各的不同。每个家庭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理念都不相同,如果您是来自节俭的家庭那么到了大手大脚的会不适应,爱吃荤的到了爱吃素的家庭也会不适应,这时候,要知道,这些您不适应的习惯不是专为您一个人制定的,而是一个家庭几十年的累积,接受能接受的,接受不了的想办法改变,不要无谓的伤心。

  4、不要逼老公表态。再不好的父母也是父母,儿女永远都是最尴尬的旁观者,在这一点上,其实男人说的“她是俺妈,俺能把她怎么样”是真实的心态。对于和公婆之间的矛盾,能吸收的吸收,能回避的回避,要充分以自己的作用来化解,不要动辄就把丈夫扯进来,让他表态,要他选择到底要成全哪一方。如果他是一个懂得维护妻子,善于处理事情的男人,他自然就懂得,他不是,您强求他,他只能更反感和逃避,到时候最终可能谁也得不到成全。

  在很多女人的生命中婆媳关系都是一个梦魇,但谁都曾经对生活有过美好的期盼,谁都曾经从女人最灿烂的年华走过,大概嫉妒,只是因为无限相似,仇视,只是因为彼此要的始终都一样。但婆婆来自过去,媳妇属于未来,要想改变这种敌对与不幸,两个世界中的人想要停止对峙,永远都应该先从媳妇开始。

  因为婆婆老了,已经是个常量,媳妇才是个变量。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俺不是教您忍,这只是生活的成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84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13日 上午8:49
下一篇 2020年12月13日 上午10:15

相关推荐

  • 张欣:有实力拿出行动来证明

          张欣这个名字的被人经常提起,往往是因为她大名鼎鼎的丈夫潘石屹。其实,她自己本身就是SOHO中国的联席总裁。她和丈夫潘石屹联手创办房地产公司,创下了一年销售二十亿的奇迹。…

    2020年10月10日
  • 成熟在逆境,醒悟在绝境

    如果您认为您一生中也不会陷入绝境,那么只能证明您正在走向绝境的路上。 如果您已经陷入了绝境,那么就证明您已经得到了上天的垂爱,将获得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您已经走出了绝境,回首再…

    2020年10月1日
  • 不是没想过放弃,就觉得还能再坚持

        1  在奔三这件事儿上,有些人总是显得格外在意。虽然我们一再提倡,不必拿年龄来说事儿,重要的是要有年轻的心,要放宽心胸,要懂得保养。可是,身体机能的逐步下降,熬夜再也不能任性而为之,出门要化妆的脸,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你,随着年龄渐长,确实没有了二十来岁时候的激情和热情。

    2020年9月28日
  • 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

          无论您再怎么抱怨,再怎么不开心,饭还是要吃的,觉还是要睡的,工作还是要做的,未来的事情永远只属于自己的。买房子也好,娶老婆也罢,压力只有自己扛,老板不会为您操任何心。与…

    2020年11月5日
  • 无路可走时,您才能更快学会飞

        高中同学Z的故事。  大三那年他执意退学。几乎是跟家庭决绝的状态,僵持之下办了休学。自己一个人带着两千块钱到北京。

    2020年12月18日
  • 年轻人怎么可以混日子

          年轻人怎么可以混日子,年轻人如果混日子,别人会说您,不思进取。自己也想这么年轻怎么可以混日子,浪费这青春大好年华,于心不忍呀,对不起老爹老妈,于是乎拼命的奋进,但是年轻…

    2020年11月9日
  • 如果您从未放弃,现实远比梦想美好

    大学时期,当俺们刚大一就拿下全校足球冠军后,俺跟队友聊天,谈起中国足球在世界水平低下,俺们虽然拿了全校冠军,但却不知道自己在世界的业余球员里是什么水平。 当时俺们纷纷感慨,如果有朝…

    2020年11月18日
  • 醒悟在绝境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活的道路不可能永远是坦途,必然会遇到令人无奈的困境,甚至是人生的绝境。巴尔扎克说:绝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

    2020年10月30日
  • 谁的人生不是斩棘前行

        1、  姑妈家的大表哥,一直是父母们眼中那种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到大,他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爱好学习,成绩优秀。家里面有整整一面墙壁,被用来承载他光荣的学习史。

    2020年12月15日
  • 傻逼一样坚持,总会看见牛逼的结果

      如果一件事成功率是1%,那反复100次至少成功1次概率是多少?备选答案:10%,23%,38%,63%——正确答案是63%。计算方法: 成功率1%,失败率99%,尝试100次,全部失败概率为99%的100次方约37%,至少成功一次即63%。看似不可能的事在反复尝试中成功率会不断提高——傻逼一样坚持,总会看见牛逼的结果。

    2020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