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还这么穷?

    有位名校硕士朋友,费劲巴拉在北京考了个国家公务员,可工资除去房租,吃饭已成问题,为了将来的仕途能够坦荡些,又读了个在职博士,加上他老婆现在年纪大了,正在筹划生孩子,倍感压力。

  

  

  有位名校硕士朋友,费劲巴拉在北京考了个国家公务员,可工资除去房租,吃饭已成问题,为了将来的仕途能够坦荡些,又读了个在职博士,加上他老婆现在年纪大了,正在筹划生孩子,倍感压力。

  俺们有个共同的群,里面硕士博士一堆,见连他都哭自己工资低,大伙儿也您一言俺一语地抱怨起来。朋友见大家都有同感,于是吆喝着,穷死了穷死了,这样下去,要下班摆地摊才够生活了,又说自己想辞职,早知道在帝都过得这样拮据,还不如回老家东南沿海做点生意。

  最后归结一句话:唉,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怎么觉得自己越读越穷了呢?

  此话一出,连常年潜水从不说话的人的都冒出来,说您知不知道多少人想考国家公务员考不上的,您还想辞职,您确定自己不是在拉仇恨?

  也有人说,您以为生意是那么好做的吗,您现在起码是旱涝保收,要知道做生意亏得血本无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这年头,一说到工资,总免不了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哀怨之气。物价高,尤其是房价高,已经让大部分八零后成为了不得不“啃老”的一代。人人都嫌自己挣得少,不够花,学历偏高的人群尤甚,总觉得拿到手的工资对不起自己将近2年的寒窗苦读。

  对于这个问题,俺倒是挺看得开。

  一个人若是一直在读书,没钱就对了。

  学历和能力也许能助俺们谋得一份收入还不错的职位,但毕竟大部分的行业,都不可能让俺们“发财”。且凡事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书念得多了,结识的人际圈子层次提升,反而比一般人更容易觉得自己的钱不够花。

  曾经有人问俺,三年的研究生和三年的工作经验,谁更重要。

  俺觉得这个问题很有趣,因为显而易见,研究生不是每个人都能念,而三年的工作经验,却是每个工作之后的人早晚会有的。

  但是,当您读了三年研究生出来,以前本科毕业就已经进入工作岗位的人,很可能已经升职加薪,单从“挣钱”这个角度来说,您的起点不一定比他高多少。但您此时的工资,一定比同期与您进入公司的本科生要多那么一点。

  这,也算是社会对更高文凭的一种认可和尊重吧。

  培根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种阶梯,是精神和技术层面上的晋升,和钱可没啥太大的关系。

  既然如此,为何都说知识改变命运?

  人为什么要读书?俺是这样理解的。

  第一,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的“读书”,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中相对快速地掌握一些仅靠日常经验不可能掌握的必要生活常识,以及一些解决特定问题的方法。

  比如,语文能教您为人处事遣词造句,数学锻炼人的逻辑思维及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英语——好吧,英语是一门教育部认为您应该掌握的外语。

  脱离了课堂的读书,更是一个人拓展自己的兴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提升自己眼界,开拓自身事业所不可缺少的途径。

  “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只要付出一个汉堡的钱,便可以得到一个作者在那段岁月所有的心思与时间。”——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一个会读书的人,能让自己的思想得到前人的助力,在精神层次上走得更远。

  如果您要做学问搞学术研究,那么这辈子您大概都和书离不开了。

  如果您去经营一笔生意,读不读书真说不好能有多大影响。许多农民企业家,小学都没毕业一样每天给成千上万比她学历高得多的人发工资。因为,那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才能出真知的学问,再多纸上谈兵也不能生出金子。

  第二,俺们每个人都要经历国家义务教育和高考,实际上的功能,是一种社会的阶梯。

  通过高考和高等教育,一个家族的人们得以在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流动。比如,农民的孩子再也不会只能是世代为农,他们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变成国家公务人员、或者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比如教师、医生,或是金融从业者。

  所以,知识确实能改变命运,却不能直接带来金钱,如果您想挣钱,那么您做的并不应该是不断念书,而是早日在掌握了一门技术之后,投入挣钱的第一线。

  每逢傍晚,人群熙攘的地铁口或是天桥上,总会有一些衣着时髦的上班族在摆地摊,相信俺们大家都没少见过。您们可能不以为然,有时看到好玩的东西,也会驻足蹲下来把玩,或者掏个腰包买下一个喜欢的小玩意儿。

  一位亲身摆过地摊的朋友告诉俺,别看不起那些摆地摊的,生意好的时候,一晚上的纯利润可以上千。

  以从8点摆到12点计算,平均每小时25块,何况真正摆地摊的,都是11点之前就收摊了。

  怎样,是不是比大家的计时工资要高多了。

  曾经有个好朋友进了1个手机壳,便宜的1块钱一个,可以卖到十到二十块。贵的5-6块一个,市场价高达四到五十。一晚上只要卖二十个,纯利润就超过了她上一整天班的收入。

  所以,别对那些开着豪车摆地摊的人感到奇怪了,摆地摊也不丢人。

  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不好的东西,其中俺最讨厌的,就是把职业分成三六九等。自古公务员地位就高,俺们总说士农工商,总把做生意的人排在末位。能混到吕不韦那种级别的企业家,身份早已不单单是商人那么简单。

  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大学生也觉得做生意不好,没有社会地位,拼了命的想考公务员、当教师什么的,其实这都是一种偏见。

  一个人高尚不高尚,和他的职业没什么关系,现在信息开放了,新闻审查也宽松了,什么丑闻都能爆出来,谁还能说老师都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护士都是白衣天使,公务员都是人民公仆?

  所以,关键看您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

  想做学问才应该不停读书,若真想挣钱去经商或创业才是王道,要知道,给人打工永远不可能发大财。真要能经营出一个上市公司来,也是要有过人的胆识和超出常人的智慧,

  那一切,跟混得了几张文凭,可没有多大的有关系。

  反而是很多已经相当成功的企业家,本身学历并不高,可是企业做大做强之后,也想有个文凭撑门面,才想起来去名校混个好看的文凭回来,挂在企业的白墙上。

  可有些人本末倒置了,穷还不停地想靠念书念发财,又能有多大的做用。

  也许是因为咱们这一代孩子,从小到大总听着大人们讲“读书改变命运”,却从没有人告诉俺们,读书也是件奢侈的事吧。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您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还这么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687.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8日 下午3:26
下一篇 2020年12月8日 下午6:25

相关推荐

  • 励志文章:熬住,就是一切

       我们经常用竞技来比喻人生。但竞技毕竟只是一时,而人生的竞赛其实非常漫长,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到头的。一时的春风得意其实算不了什么,一时的失败其实也不能算数,直到人已经死去,竞技还可能不会完。

    2020年9月26日
  • 命运从未亏欠过您的努力

        2014年我考研失败,同学L告诉我“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他的话让我开始怀疑起过往的人生。我这样做到底对不对?究竟是我的努力还是他的选择更正确?

    2020年3月25日
  • 每一寸赘肉,都是对生活的妥协

        我已经跑步两个星期了,这个时候最适合写些什么,半生不熟的状态,最容易滋生感慨。所以陶渊明当了八十天县令,却对着官场发了一大通感慨,王维为官多年,诗里却只有木末芙蓉,山中红萼。又所以我们还没活几岁,就急着煮一锅心灵鸡汤,而真正的成年人们,他们通常沉默。

    2020年12月9日
  • 相信自己,阳光总在风雨后

    刚从昆山出差回来,在经历了调整期之后,让俺慢慢的恢复状态,在昆山是在是让俺感觉很累,不管是从心理还是身体。俺感觉俺是在蜕变,让自己去承受一些很难接受的事情。现在在回头看整个28年,…

    2020年10月5日
  • 励志文章:哭着向前奔跑

    俺有一个学生是学舞蹈的,她告诉俺,舞蹈老师对学舞蹈的女孩子要求相当严格,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老师曾经这样教训她们:“当您练舞特别累想休息的时候,就问自己:俺死了么?如果回答是‘没有…

    2020年9月26日
  • 给青年三个人生药方

        我要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赠与三个防身的药方给青年们。  第一个方子是:“总得时时寻一个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个青年人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若没有一个两个值得解答的疑难问题在脑子里打旋,就很难保持学生时代追求知识的热心。可是,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趣的问题天天逗你去想它,天天引诱你去解决它,天天对你挑衅地笑,你无可奈何它——这时候,你就会同爱恋一个女子发了疯一样——没有书,你自会变卖家私去买书;没有仪器,你自会典押衣服去置办仪器;没有师友,你自会不远千里去寻师访友。没有问题可以研究的人,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用书,锁在试验室里也不会研究。

    2020年12月1日
  • 励志文章:一点一点的成功

    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职责;不同的行为,有着不同的结果;不同的心态,有着不同的成就;不同的性格,有着不同的命运。 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做技术的都很清楚:在项目中,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b…

    2020年10月2日
  • 励志文章: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也是稍纵即逝的。一个人看上去从生到死几十年不算短,但却用尽一生精力也难写好一个“人”字。人们常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觉得,这句颇具哲理的警语,其重要意义在于给人以自信,鼓舞我们去奋斗、去争取、去拼搏,写下人生最壮丽的诗篇。其实,你若仔细想一想,认真观察一下现实,仔细推敲推敲,就会发现,这句话本来就是错的,正确的答案是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

    2020年9月25日
  • 坚持,才是您成功路上的贵人

        1  高中毕业后一次同学聚会,我才知道同学中还有如此优秀的人,这个优秀并不是说他的人生取得多大的成就,而是一种不放弃的执着。

    2020年3月27日
  • 不做决定,才是最糟糕的决定

        前几天,收到了一位将要读大四的女生的来信,应她的要求,在这里将不贴出她的全部来信。仅摘录以下部分:

    2020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