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您人生方向感没那么强的时候,怎么更好地生活下去

  我一直觉得,本科四年里有两个节点最难熬。一个是每学期第三个月,因为我们总在临近期末时才发现,学期初立下的各种豪言壮语都没有达成,少花钱,多吃菜,每天自习六小时,一周去三次健身房,期末成绩进前10%……这些在期末通通成了笑谈。

  

  俺一直觉得,本科四年里有两个节点最难熬。一个是每学期第三个月,因为俺们总在临近期末时才发现,学期初立下的各种豪言壮语都没有达成,少花钱,多吃菜,每天自习六小时,一周去三次健身房,期末成绩进前1%……这些在期末通通成了笑谈。

  另一个节点是入学后第三年,当您发现身边同学拿到了您没拿到的实习、奖学金和出国机会后,您忍不住问自己:“入学时俺们成绩和能力都差不多,为什么三年之后差距这么远”,这个问题也让您寝食难安。

  俺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出于这些焦虑,选择了读硕、读博,选择给自己再争取两到五年的时间,去弥补之前没完成的愿望,去追赶那些超越了自己的同学。

  但俺很确信的一点是,当您还处于悔恨和焦虑中时,和您谈人生理想、谈通识教育、谈社会贡献,您都不太可能听的进去。因为那些像是高高挂在天上的月亮,而您担心的,是自己错过一班车后,会不会再错过下一班车。甚至您已经开始考虑,自己未来能不能在北上广落户、该不该找个家在北京的女朋友、要有多少年薪才够送孩子上双语幼儿园。

  不过,请别急于断定俺们是群被功利主义捆绑的、目光短浅的年青人。因为俺所熟知的许多同龄人,都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俺们也渴望改变些什么,也渴望在学界商界政府机关做出有益社会的革新,也渴望make a difference,但很少有人手把手地指导俺们平衡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很少有人帮俺们调和认知上的矛盾。

  俺们出发的时候都在朝理想走,但这一路有阻力有诱惑有焦虑更有歧路,俺们走着走着,走散了。明明不想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却无法凭一己之力走出现实约束的怪圈。

  这说明了一件事:理想很重要;但仅凭对理想的憧憬,永远也走不到尽头。俺们还得有照路的火把,得有挡风的墨镜,得有遮雨的斗笠,得有赶路的毛驴。俺们得找一些理想之外的伙伴陪同自己,才能在没有方向的时候找到方向,才能在理想还未落地的时候把理想坚持下去。

  于俺而言第一个伙伴是勇气。俺们常把勇气当作“敢于质疑”“勇于担当”的修饰语,但事实上勇气比质疑和担当更难培养。当俺的意见和大多数人不一致时,当俺选择的职业目标是个冷门是条险路时,当实现理想的机会尚不完美却又稍纵即逝时,俺们都得靠点勇气,靠点理性之外的东西,才敢说出自己的观点,才敢做自己认为对但别人不认可的事,才敢在不确定的环境下把事情做成。有时人会用“俺很勇敢,只是不想表现出来”这句话欺骗自己。但勇气这东西和肌肉一样,不用就会萎缩,得在每一个需要表现出勇气的场合反复练习才能强壮起来。

  第二个伙伴是爱好。有段日子俺的闲暇时间是这样度过的:点开人人网看一遍今天的新鲜事,然后打开微信朋友圈从顶端刷到底端,直到浏览完每一条值得评论和点赞的内容后,再杀回人人网,看刷微信的这段时间有没有新内容出现……这并不是一个笑话,这反映了一种现象——俺们习惯靠社交网络推送过来的稀薄快感解渴,但却越喝越累,越喝越渴,很少得到过全然的满足。(www.lizhijuzi.cn)这种日子一天两天可以,但不出一周就会让人烦躁,俺们得培养一项社交网络之外的爱好才能获得足够强度的满足,它可以是打球游泳唱歌做饭任何形式,也可以是陪男女朋友,只要它让您尽兴却又不会沉溺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奖励机制并不比找到理想容易,可一旦您找到了,它将成为您一生抵抗无聊和空虚的利器。

  第三个伙伴是习惯。12年清华精仪系的马冬晗,在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答辩时展示了一份她的日程表,从早上6点到晚上1点,每个小时都安排得密不透风。有人担心规划太多的生活会不会失去自由,但事实上缺少规划的生活更不自由——因为您总在花时间考虑下个小时该做什么,是该读paper还是逛淘宝刷人人,您得打败头脑里N多偷懒念头,才能下决心去做那1件重要的事。这个抗争过程非常消耗意志力,而意志力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种稀缺资源。在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养成一些好习惯,这都有助于节省意志力,把意志力用在更艰难的任务上。

  在俺们9后这一代出生以前,中国诞生过一部集奇幻、动作、诙谐与特效于一身的影视大片,它的名字叫《西游记》。这是唯一一部俺看过三遍以上的电视剧。然而此时此刻,俺发现小时候对奇遇的渴望,和长大后对人生的认识,竟如此相似——想收获最棒的旅程,您要有唐僧那样坚定的志向,要像悟空那样勇敢无畏,要靠八戒带来一路的欢笑,也要像沙僧一样,日复一日地把工作做实。

  俺很喜欢知乎上的一个问答。

  提问者说:“您是怎样走出人生低谷的?”得票最多的答案是“多走几步”。

  俺想,培养勇气、培养爱好、培养习惯,这三者正是俺们能在人生低谷中、能在方向感还不那么强烈时,向前迈出的一些步伐吧。

  后记:

  在接到学院开学典礼致辞的邀请后,俺的脑海里一直回响的是那句话——“听过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俺们习惯在开学开工开幕这样的起始时刻,说些振奋人心的话,说些美好却不容易企及的愿景,但事实上陪伴俺们大多数时间的,都是一些再微小不过的喜乐悲欢。当然,这很可能是因为俺的眼界还不够开阔,但俺确实和很多人一样,感受着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琐碎焦虑。

  但反过来俺也意识到,改变生活中任何一处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其实生活就会快乐起来。就好比无所事事了一阵子后,突然接到一个不太重要的任务,您也能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收获更好的自俺感觉。而这个演讲想说的,正是如何对抗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负面情绪:因胆怯犹疑而错失机会的悔恨,因过度依赖单维度的快乐而引发的空虚,因生活缺少计划而状况频出的烦乱。五分钟的时间不指望能说出多么深刻的道理,只求有过相似感受的人,能因此找到一些改善生活的建议。

  (注:原文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214年博士及研究型硕士开学典礼新生致词,有改动)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在您人生方向感没那么强的时候,怎么更好地生活下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65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6日 上午6:49
下一篇 2020年12月6日 上午8:59

相关推荐

  • 做那条逆流而上的鱼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从学校毕业是令人兴奋的一天——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结束了。可对于我来说却不是这样。

    2020年11月20日
  • 人生所有变好的过程都不会太舒服

        世界有本身的逻辑,人是无法将其改变的。有些逻辑上升到理论层面,就是人类认识的规律。规律只能发现和利用,而不能创造和违背。若将规律运用于生活之中,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表达出来,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道理。规律多用于自然界,道理则多适合人类社会。道理是指引我们人生方向的指南针,是我们生活的方向舵,是人生和生活的最高原则和方法。人生循道理而立足,依规律而处事,靠习惯而生活,凭感觉而开心,遵理性而幸福。没有道理的指引,我们的人生就会像盲人骑瞎马一样,轻则乱闯乱撞处处碰壁,重则会坠入悬崖粉身碎骨。

    2020年3月24日
  • 坚持方能卓越

          在QQ上签名说:坚持方能卓越。    但实际上,俺根本没有做到这一点。    前几天,听一位专家的讲座,专家讲到,有一个女同志,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在七年的时间里,坚…

    2020年11月9日
  • 你为什么实现不了梦想励志文章

    你为什么实现不了梦想励志文章   年底的朋友聚会,大家总忍不住抚今追昔一番,话题往往集中在回顾2012年的个人梦想实现情况。我突然发现,成功实现梦想的人总是相似的,而不成功的人则各…

    2022年7月13日
  • 那个时候,不知道他们有多煎熬

        有一天,朴树的妈妈非常为难地问他,你要不要去饭店端个盘子?朴树才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在家里白吃白喝很久了。

    2020年11月26日
  • 您根本不是怀才不遇,而是怀才不够

      1  我有个朋友特别有意思。  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报社实习,期间,他一直抱怨领导不给他上稿的机会,觉得自己就是怀才不遇。

    2020年3月28日
  • 年轻人哪,不能太舒服了

        一  昨天,和一群北漂的兄弟吃饭,他们都来自三四线城市,回到家乡一定能找着一个安逸的工作,领着一份不算高却足以让自己轻松过日子的薪水。

    2020年9月26日
  • 东方早报2014新年献词

      《大河奔流》  和老Z最后一次见面是2009年的夏天,在重庆老家的长江边上。老Z退休后和他老婆在江边开了一个茶坊,据说一个月可以赚几千块钱。

    2020年11月24日
  • 白岩松:人性不敌物欲

          提到美国,也许人们马上会想到,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生活节奏快,都市霓虹灯闪烁,酒吧餐馆歌舞升平,人们尔虞俺诈勾心斗角,人情冷漠,家庭观念不强,性方面非常开放,各种消费…

    2020年10月3日
  • 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据说,有一位大学生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外交翻译,在富丽堂皇的大厅上陪伴首长。    大学毕业后,她被分到英国大使馆,她很高兴,因为这是一份别人梦寐以求…

    2020年10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