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做了失败,也别不做后悔

    当我写下这个有点“热血”的题目的时候,估计很多人一定会吐槽我说,川叔又要打鸡血了。这次真没有,这次我可能还要说黑暗一点的话题。

  

  

  当俺写下这个有点“热血”的题目的时候,估计很多人一定会吐槽俺说,川叔又要打鸡血了。这次真没有,这次俺可能还要说黑暗一点的话题。

  人活这一辈子,没想法和想法太多都是一件特悲哀的事儿。

  就好像临近毕业,您无路可走,和路太多您不知道选哪个都一样是件悲哀的事。

  俺上大学那会儿一直都觉得,一切顺其自然呗,可越临近大学毕业俺就越慌,也不知道从哪来的那么多的焦虑,俺有时候自己晚上做梦,梦到自己三十多岁活得特庸俗平凡,然后自己把自己吓醒了。

  那会儿可能就是过于矫情,套用小沈阳那句话,总觉得这日子就是眼睛一闭一睁一辈子过去了,觉得自己也就这样了,毕业后在三线城市混几年,到了三十人生基本就定型了,然后觉得,哎呀妈呀,人生就这样玩完了。

  年轻的时候俺们总爱想未来,所以时间单位在俺们的意识里会特别短,俺们很喜欢用:也不过就是个“三五年”这一类的说法。觉得“三五年”就像是转瞬之间的事情。

  可您真的毕业之后去体会的时候,您才发现别说三五年,哪怕是一年,您都会觉得像过了一个世纪那么长。

  因此,现在有时候俺特理解一些刚毕业一两年的人,他们写的那种焦虑、孤独、迷茫,甚至无望,觉得好像找不到人生的方向,觉得日子过得举步维艰,俺每次看到这样的来信都能深深的理解,但是却对此做不了什么。

  因为俺觉得,所有的成熟都是一个孕育的过程,就好像种子的萌芽一样,不在土层下经历一段黑暗,根本不可能有破土而出的一天。

  毕业就是一场煎熬,不论您能否挺得住,您都要这样一步一步地走过来。

  而您走向社会的第一个课题就是:选择。

  虽然俺常常说,一次选择决定不了一个人的一辈子,就好像一次婚姻无法决定您的幸福一样。

  不过道理人人都懂,真的去面对的时候,您还是觉得内心烦乱无从下手。

  不论是接受家里人给的工作安排,还是去报考公务员或者是考研,不论是从事本专业,还是决定转行,这都是选择。

  不论是选择在大城市打拼,还是选择回家,甚至可能三十多岁之后,您依旧要面临,您是在这家公司继续,还是跳槽去另外一个公司。

  俺是一个选择障碍患者,俺其实非常讨厌给俺自主权让俺去决定,因为有选择就意味着有失去,有失去其实就意味着您可能会后悔。

  因此每次俺收到一些人给俺的来信,让俺帮他去选择他是应该考研还是应该工作的时候,俺都会写:这是您自己的事情,您要自己来选。

  毕业的第一堂选择课,是俺们面对成熟的开始。

  不管您过去是有想法也好,没想法也罢,这都是生活在开始逼迫您,要您学会开始对自己做决定。这是一个特别难得的机会,所以您不应该放弃。

  俺大三那一年尤其是后半年几乎都在焦虑中度过,关于选择和未来这件事,俺一直到大四上半年才想明白,也调整好了心态。

  不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吗?

  俺知道俺不是不敢选,俺是怕,怕什么?怕后悔。

  但是既然人生没有什么后悔药,那怕也没用不是吗?

  俺要做的第一个选择就是:俺要不要毕业就转行。

  俺知道这话题有点可笑,俺不知道有多少人当初读大学的时候,您们的专业是您们自己选的?

  川叔学的是艺术设计,这条路是俺自己选的没错,但当时之所以选择学美术,只是因为俺喜欢画漫画,其实俺对设计不感兴趣,俺觉得俺大学四年专业课水平就是马马虎虎,最关键的是俺并没有觉得自己的每个作品都有很大的成就感。

  那问题就来了,您学了四年,然后您一毕业就说,对不起俺选错了,俺现在可以换个别的爱好吗?这有点扯淡,估计俺老爸老妈听到俺这么说,能第一时间用笤帚疙瘩把俺敲死,因为他们一定觉得这孩子脑袋里面进水了。

  随着俺的长大,父母老了,俺和他们的人生距离会越拉越远。

  他们的人生经验再也无法指导俺。

  以前俺总觉得他们在用他们的人生去复制和要求俺,可一旦真的有一天俺逃出了他们的掌控之后,俺的第一感觉是自由,随之而来的就是害怕。

  俺第一次觉得,没人去商量是一件很让人难受的事。

  俺不知道每一个看似靠谱的大叔背后是不是都有一段曾经不靠谱的人生,至少川叔俺自己少年时代是非常不靠谱的。

  俺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去思考,大学毕业的时候俺是要由着自己的性子爱好去找一份和漫画有关的事儿,还是选择本专业不辜负这四年。

  俺最后选的是,先从本专业做起,不论成与不成都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有些事儿,您只有去做了,您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不适合。

  俺的第一份工作是去福建的一个学校做专业课老师。

  可能当年脑子比较笨,还没有那么多的想法,也没有面试经验,就是靠网上发简历,发了毕业作品,对方说不错,俺就屁颠屁颠地跑过去了。从东北到福建,坐了三天三夜的硬座火车。

  俺当时居然都没考虑过面试不通过这回事,您相信吗?

  可能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俺懵懵懂懂地过了初试、复试,试讲都通过了,可等到签合同的时候才发现那份“卖身契”有多苛刻,那时候年轻,脾气特别爆,完全受不了一点委屈,觉得这就是霸王条款,完全没考虑很多时候都是卖方市场主导,刚毕业的孩子没有太多还价的余地。

  兴冲冲地决定不签约,紧接着面临的问题就是找下一个工作,之后就是辗转了三个当地的城市开始追着人才招聘会的尾巴跑,带去的钱越花越少,住的旅馆越来越差,被打击的信心越来越不坚强,俺第一次体会到,原来受挫是这样。

  在俺快要放弃希望准备夹着尾巴灰溜溜地逃回北方的时候,因为陪着当时同房间的室友去面试,而意外地得到了一个推荐的机会,虽然也是服装公司,但做的并不是自己向往的设计类工作。

  人生的第一份工作都会和想象中的有偏差,但是如果您做的并不是您想做的事情,您的忍耐度会非常有限。枯燥的日子,独特的南方假期制度——一个月休息两天,都让俺有了一种水土不服的感觉,俺第一次觉得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这里坚持,而且还是为了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一旦有了这个想法,俺就坐不住了。

  于是俺开始偷偷地投简历,寻找下一个合适的机会,俺期望可以做设计类的工作,这样哪怕发现俺不行,至少都觉得是对得起自己了。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时一家北方的服装企业给俺打了电话,那是俺在去南方前参加的一个招聘会,当时总经理对俺的印象很深,只不过因为当时他们并没有考虑要男设计师,后来随着业务板块的扩张,老板决定增加一名男设计师,总经理就第一个想到了俺。

  那通电话似乎为俺那时候难挨的日子开了一个光明的窗口,俺急急忙忙地辞职回了北方。(www.lizhijuzi.cn)在回来的路上俺曾经问自己,经历过这几个月的面试、上班、折腾的日子,俺明确了只做设计的想法,那么回去之后面临的问题无论有多巨大,都要忍住,坚持住。

  俺既然选了这条路,就要坚持走下去,至少俺要真的学到点什么再走,这样才算对得起自己。

  “真的学到点什么再走”这几个字成了以后的七年里,俺每次换工作前最容易自己对自己说的话。也正是因为这句话,俺在回北方后,在那个家族企业里面对强大的工作压力,纷乱的办公室斗争,种种的不公正待遇,以及内心里巨大的挫败感都一一忍了下来。

  忍到俺学会了在设计和市场中间折中,忍到了自己可以独立带一条流水线,自己设计的作品拍成了产品图册,然后才毫不后悔地彻底对自己说,您看,您想做的您都做到了,现在您是要坚持?还是选择别的?

  那一年春节之后,俺选择了北上,从俺最喜欢的漫画开始起步,正式开始了十年的北漂生涯。

  人生那么长,每个人都一定有很多自己想干的事,有时候不是俺们不敢去想,而是俺们苦于自己没有机会,而一旦有了机会俺们又害怕放弃。

  少年时代俺最旺盛的是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俺不知道有多少人和俺一样,那时候的俺对什么都感兴趣,对很多工作都希望了解。

  此后的七年,俺换了六份工作,跨越了三个行业,对待每一份工作都带着俺浓厚的好奇,面对每一个新领域,俺都对自己说,要真的学到点东西再走。

  三十岁之前努力犯错,拼命尝试,三十岁之后开始靠岸,学着靠谱。

  有些事年轻的时候不做,就真的没有机会再去做了。

  俺从不怕失败和跌倒了重新再来,俺只怕把一些期望一直埋在心里,最后变成了内心时常叨扰的痛。

  人生宁可做了失败,也别不做后悔,年轻的时候俺一直用这句话鼓励自己。因此俺每次跨入一个新的领域,俺才有了足够的勇气去面对。

  俺是一个忍耐力和适应力超强的人,因为俺选了,俺的目标就是活下去,学到东西,有收获。这种简单粗暴的人生信条成了那个阶段俺的生存法则,或许俺的人生经验并不适合您,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属性,就好像每个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指纹一样。但俺相信,当您面对未来无从选择的时候,别害怕失败,别让自己后悔,或许这是可以让自己做出选择的最佳参考。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宁可做了失败,也别不做后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64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5日 下午9:52
下一篇 2020年12月6日 上午12:51

相关推荐

  • 励志文章:坚持的力量

       人们是怎样从米的白、高粱的红、葡萄的紫里发现了酒的透明与清醇?

    2020年9月27日
  • 励志短文:卓越的自俺印象

         艾琳诺·罗斯福夫人曾经说过:“未经你的同意,世界上没有人能让你觉得低人一等。”

    2020年9月25日
  • 每一天都去播种

    朋友,当我看你的信的时候,是一个阴雨绵绵的早上。我仿佛听到你在远处悠长的叹息。我认识很多这样的女人,青春已永远驶离她们的驿站,只把白帆悬挂在她们肩头。在辛劳了一辈子之后,突然发现整…

    2020年11月5日
  • 要保持一种“空杯心态”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傲慢,心想:俺是佛学造诣很深的人,您算老几?后…

    2020年11月6日
  • 被梦想俘虏的人生

          您肯定有这样一个朋友吧:在银行工作,长得一般,业务凑合,有老婆孩子,勤勤恳恳养家糊口,不爱说话,但如果开口说话,说的话也多半无趣无味——总之形象…

    2020年11月5日
  • 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

    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向日葵确实是向往着太阳的,但是“看不到太阳”也开放,只因向日葵心底装着太阳,装着看到太阳的那份希望。 那一年,我在那家冲洗店干…

    2020年11月4日
  • 不抱怨的世界

    最近俺接受一家电台的晨间节目专访,有位播音员说:“但俺是靠抱怨来维生的——而且俺靠抱怨赚来的薪水很高。”俺说:“好,那从一到十的等级来看,您有多快乐?”他顿了一拍之后,说道:“有负…

    2020年10月6日
  • 《读者》创刊2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十篇文章

    1、《蠢人的天堂》(1981.1) 艾·辛格 某一时,某一处,有一个叫卡狄施的富人。他有一独子名阿特塞。卡狄施家中一位远亲孤女,名阿克萨。阿特塞是个身材高大的男孩,黑头发黑眼睛。阿…

    2020年10月3日
  • 您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采访基辛格博士,那时我还在美国留学,刚刚开始做访谈节目,特别没有经验。问的问题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比如问:那时周总理请你吃北京烤鸭,你吃了几只啊?你一生处理了很多的外交事件,你最骄傲的是什么?

    2020年10月23日
  • 您所有的付出都有意义

        柴静在《看见》一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个轻松笑容的背后,都曾经是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我觉得对于“努力”和“付出”而言,这句话是最好的证明。

    2020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