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在用力活着,用他自己的方式

    一  我有一个很传奇的室友,他基本不翘课,还能一周打三份工。传奇的地方在于,他其中的一份工作会占据他大量的时间,他从下午四点出门工作,可以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4点回来,有时候甚至可以工作15个小时。在其他空余的时间里,他也会去餐厅打工,我一度怀疑我身边的这个人是不是地球人,因为在我看来地球人是需要一定的睡眠和休息时间的,然而他似乎不用。对于他这样的生活作息,我们一堆朋友基本都保持着一个态度:太拼命了,这简直是在透支青春。

  

  

  

  俺有一个很传奇的室友,他基本不翘课,还能一周打三份工。传奇的地方在于,他其中的一份工作会占据他大量的时间,他从下午四点出门工作,可以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4点回来,有时候甚至可以工作15个小时。在其他空余的时间里,他也会去餐厅打工,俺一度怀疑俺身边的这个人是不是地球人,因为在俺看来地球人是需要一定的睡眠和休息时间的,然而他似乎不用。对于他这样的生活作息,俺们一堆朋友基本都保持着一个态度:太拼命了,这简直是在透支青春。

  后来俺们发现,这样的劝阻跟您去劝说一个熬夜好多年的人不要熬夜一样无力。

  身边的一个女神,在没有毕业之前一副女强人的态势,考研,社团活动,晚会主持,哪儿都有她的身影。她自己也说着不会那么快地想要稳定下来,然后她突然结了婚。俺们几个人聚会的时候,有那么一次说到曾经她那么拼,现在放弃了那些会不会觉得可惜。她说了一句很玄乎的话:其实这就是属于俺的人生,度过一个很苦逼很奋斗的青春,然后突然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

  每个人都在用力活着,用他自己的方式

  好友前两天在凌晨4点给俺发来微信,他那里是早上7点。他跟俺说着自己最近的苦逼,设计遇到神甲方,说着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好好睡。俺突然很想说,如果他想要的东西少一点,是不是就不会这么累。然而俺忍住了,因为对于他来说,苦就是他存在的方式,那是属于他的标签。

  

  俺突然想,俺们所谓的存在的方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到了某个时刻——对于俺们中的大多数,也许现在就是这个时刻,会发现生命中的人都开始有了各自的轨迹。有的突然就结了婚,有的读起了博士;有的进了银行,开始在微博上吐槽起自己的职场生活;有的则依旧在旅行;学会计的最后做起了生意,学管理的最后进了银行,说着不想结婚的人,第一个结了婚。

  他们都是俺很要好的朋友,然而俺们都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比如俺从来做不到为了赚钱去那么拼命,俺也不想早早结婚。也许俺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和俺好友一样,改方案改通宵。曾几何时,俺们都是一起上课一起下课,一起在同一个地方生活,然而最后俺们都走向了自己的生活轨迹。

  而俺在进入俺自己的间隔年之后,俺每天早上九点多起床,每天晚上三点多睡觉,有着不算规律的睡眠时间。每天下午看一会书,看到不想看为止,有时候会忘记吃饭,有时候看一小时就看不下去。回家对着word发呆两小时,写得出来最好,写不出来也是常态。没有四处的旅行,没有拍漂亮的风景,这跟俺以前向往的间隔年完全不同,然而一两个月以后,俺开始觉得,也许这才是俺想要的间隔年。

  俺曾经也因为朋友有着比俺更好的工作,有着更好的生活而苦恼不已。俺曾经也被他人生活中闪闪发光的东西迷失了自己想要的,而俺现在觉得,俺没有必要去羡慕他们。因为他们有着他们想要的,俺有着俺自己想要的。总有人比俺工资高,总有人比俺去的地方多,总有人过的比俺光鲜,这些都和俺没关系。能知道自己想要的不容易,没必要为了那些所谓的标签改变自己。

  在俺和好友聊着未来会去往什么地方的时候,俺突然得到一个结论,也许对于现在的俺们来说,不管去什么地方,都会有点虚,生活在哪里都一样。

  关键是如何生活。

  

  在微博里俺说:“有人相遇十天,闪婚了过的很好;有人一起十年,还是分开了;有人这年实现了梦想,春风得意;有人这年处处不如意,苦不堪言。这些都没关系,如果为了梦想,您愿意赌上您的时间,那就去赌;如果为了眼前的人,您愿意堵上自己的感情,那就去赌;只要您能为了梦想,愿赌服输,只要您能为了他,愿赌服输。”

  俺以前没有听懂女神的话,现在的俺也许明白了:当您回头看的时候,您会发现一切都有迹可循。

  为什么苦?为什么会走上现在这条路?您对着镜子问问自己,您会发现您现在的境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自己选的。既然是自己选的,就不要抱怨,有的时候一条路开始了就不能回头,也不要去回头,不为了别的,只因为既然在开始时您有勇气做选择,就要有本事自己承担起后果。

  俺们都在按自己的方式活着,也许看起来过的很有意义,也许看起来过的毫无意义;也许看起来过的很安稳,也许看起来过的不靠谱;也许您和俺一样写着没人看的书,去没人知道的地方;(www.lizhijuzi.cn)也许您在喜欢着一个不可能在一起的人,为了他做很多别人看起来“不值得”的事。也许您因为喜欢旅行而被别人贴上富二代的标签,也许您因为感情而放弃工作被别人贴上傻逼的标签;然而这都是俺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您已经为了他去赌了,您已经为了您想要的生活去赌了,就不要再去打听这条路会走多久了,更不要在乎别人给您贴的标签。

  俺们的生活标签是什么?俺们所谓的存在方式是什么?您自己去定义。您知道,来到这个世界上,您就没办法活着回去。您和别人的不同,就在于您怎么活。没错,您身上一定有能让您发光的东西,那是您自己的节奏,那是您与众不同的东西。那是您的路,您必须自己走,才能找到出口。

  但是亲爱的朋友,在给自己一个交代之前,在还没有彻底甘心之前,请继续努力下去,直到有一天俺们都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平稳地站在大地上,那是属于您自己的力量,不必害怕它消失。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每个人都在用力活着,用他自己的方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587.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2日 上午11:55
下一篇 2020年12月2日 下午2:53

相关推荐

  • 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死人的

        01  晚上和学妹打电话,恭喜她如愿进入心仪的广告公司。可电话那端明显兴致不高,全然不似刚拿到offer时,溢于言表的欢欣。

    2020年9月25日
  • 努力的意义是什么?

      昨天小伙伴在“你问我答”中问了一个问题:信命还是努力?  我的回答是:越努力的人运气越好,越努力的人命越好。

    2020年12月13日
  • 像自己这样生活

        他从小就非常崇拜那些成功人士,读小学时,写过一篇题为《像比尔·盖茨那样进取》的作文,老师当作范文朗读,并赞许他志向高远。进入大学后,他更是迷恋上那些励志图书,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像伟人那样思考》、《像强者那样行动》、《像智者那样探索》、《像明星那样经营》之类令人热血沸腾的书籍。

    2020年11月9日
  • 您凭什么说自己很努力

    刚刚来北京的时候,对北京人有一个特别不满的印象,就是觉得他们好像除了清华北大,看其他学校都像是看二本。虽然厦门大学在福建那里算是翘首,在北京这边基本上不怎么对他们的口味。可能人越是…

    2020年11月16日
  • 赢在失望的拐角

        去省里开残代会,同行的代表当中有位和我一样的听障女子。当肢残人代表主动跟我们交流的时候,我的弱点便暴露了——他们语速太快,口型也不是我熟悉的那类标准普通话口型,我木讷地坐在那里,根本接不上话。而她,却仍应对从容,交谈显得轻松愉快。

    2020年12月6日
  • 励志文章:给挫折一个微笑

    俺们从四面八方走来,身上背负着昨天的故事,脚下踏着历史的尘埃,一路的风雨带着丝丝惆怅.生命就是这样,到处都充满着考试失手,竞争失利,而这些碎片都落在俺们的肩上,成为俺们难以排解的痛…

    2020年9月30日
  • 经典励志文章:信念是一面旗帜

        罗杰·罗尔斯是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在这儿出生的孩子,耳濡目染,他们从小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长大后很少有人从事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
        在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对他提问:“是什么把你推向州长宝座的?”面对三百多名记者,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未提,只谈到了他上小学时的校长——皮尔·保罗。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当时正是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比“迷惘的一代”还要无所事事。他们不与老师合作,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皮尔·保罗想了很多办法来引导他们,可是没有奏效。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都很迷信,于是在他上课的时候就多了一项内容——给学生看手相。他用这个办法来鼓励学生。 
        一天,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进教室,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长没有批评他,反而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

    2020年9月27日
  • 改变心境,勇敢面对逆境

          曾经有悲观主义哲学家说,俺们出生时之所以哇哇大哭,是因为俺们预知生命必然充满通苦,至于迎接新生命到来的成人之所以满心欢喜,是因为时间又多了一个来分担他们的苦难。当然,这…

    2020年10月8日
  • 心态决定成败的励志文章

    心态决定成败的励志文章   生活中,周围的朋友常常抱怨不知该如何才能取得成功。而我几乎每次去听讲座,也都能见到许多人问那些教授或者成功人士: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什么?以前我也常…

    2022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