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失望的拐角

    去省里开残代会,同行的代表当中有位和我一样的听障女子。当肢残人代表主动跟我们交流的时候,我的弱点便暴露了——他们语速太快,口型也不是我熟悉的那类标准普通话口型,我木讷地坐在那里,根本接不上话。而她,却仍应对从容,交谈显得轻松愉快。

  

  

  去省里开残代会,同行的代表当中有位和俺一样的听障女子。当肢残人代表主动跟俺们交流的时候,俺的弱点便暴露了——他们语速太快,口型也不是俺熟悉的那类标准普通话口型,俺木讷地坐在那里,根本接不上话。而她,却仍应对从容,交谈显得轻松愉快。

  俺问她怎么能看懂那么多不同的口型?她笑着摇摇头:“俺不需要看口型,他们说话,俺听得很清楚。”说着,她用手拨开右耳后的长发,一段黑色导线连着一块硬币大小的导体正固定在她耳廓后面。原来,她植入了电子耳蜗。

  见俺感兴趣,她慢慢地给俺讲了她的康复故事。

  她1岁多就因注射抗生素导致双耳失聪,之后,她配上助听器学说话。但是随着成长,听力开始不明原因地日渐下降,到了12岁,佩戴最大功率的助听器,都无法提高听力,束手无策的父亲只好带她去北京寻找康复的希望。

  在那家权威医院的耳鼻喉科,有另几位聋儿也跟着各自的父母来此求医。大夫如实告诉了他们植入电子耳蜗的利弊:如果手术成功,患儿听力将大幅提高,接近正常。但安装电子耳蜗不仅费用昂贵,并且风险较大,万一失败,可能听力状况比手术前还糟。

  没人敢保证手术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一旦手术失败,不仅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并且孩子原有的一点点听力也消失殆尽。很多家长考虑到孩子尚有微弱的残存听力,不敢冒那个险,犹豫再三,最终放弃了手术。唯有她的父亲顶着巨大的压力,签下了手术协议书。

  手术那天,她的父亲用笔在纸上写了一段话:“孩子,躺在床上,别动,大夫给您打一针,您就睡吧,睡醒了,就能听到爸爸的声音了。”

  “真的吗?”她睁大了眼睛盯着父亲。看到父亲和站在一旁的大夫都肯定地冲她点点头,她高兴极了,顺从着躺了下来。

  打过一针后,她很快就睡着了。醒来后,睁眼就看到爸爸红肿着眼,正焦急地看着她——她实在太高兴了,爸爸没骗她,果真是睡了一觉后,就听到了爸爸的声音。

  靠着植入耳内的电子耳蜗,她像正常人一样顺利地考上了大学,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甚至还考取了驾照,而当年听力比她稍好些的聋儿,因为家长担心手术失败让孩子丧失残存听力,在犹豫中,错过了做那个手术最佳的年龄段。

  她说自己很幸运,当时她的听力在那些孩子当中是最差的,父亲选择给她冒险做耳蜗植入术也是万不得已的决定——再大的声音,也激不起她一点的听觉反应,反正都是最坏的状况了,还能坏到哪儿去?

  她的话,令俺感慨。是啊,如果她还有残存的听力,她的父亲可能就下不了那么大的决心了,她的命运,可能也像俺们这些中、重度的听障人一样,至今挣扎在难以与人正常沟通的苦恼中。

  有一位亲友,几年前在一家企业做文员。单位效益很差,但那是有编制的正式工作,工作体面而轻闲。(www.lizhijuzi.cn)只是工资太低了,他也一度考虑过辞职,却又舍不得,怕再也找不到这么轻松体面的工作。但是,仿佛越怕什么,越易发生什么似的,单位改制,他成了没有单位的自由人。

  那一刻,他觉得天都塌了,再没有比这更糟的事了。他把自己关在屋里喝了两天闷酒后,最后决定豁出去——用那笔买断金购进了一些器材,凭着他多年前在车间做电工的经验,做起了代销五金器材和埋线、走线的生意。

  没想到,不到半年,他一天的收入能超过他当年在单位一个月的工资。现在,他和妻子正商量准备把房子换成大的,再贷款买一辆私家车。

  闲聊时,他说:“有些成功,真不敢想象……如果没有那次减员风波,俺也不敢破釜沉舟地开始创业。”俺乐了:“不逼您一把,您就不会知道您原来可以这么优秀。”

  人生,或许就是这么富有戏剧性。当俺们陷入最糟糕的状况中时,肯定会生出伤感、烦恼、无助等灰色情绪,但是,无论如何,请振作精神,理智地接受眼前的窘迫,积极行动起来。因为,可能正是这个负极点,逼着您不得不改变思维和习惯,从一个崭新的开端出发,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找到另一种您之前不敢想象的成功。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赢在失望的拐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647.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6日 上午2:20
下一篇 2020年12月6日 上午5:19

相关推荐

  • 人生最大的贵人,是努力的自己

        1  电视剧《大江大河》一开播,收视率就居高不下。王凯饰演的宋运辉,从小因家庭成分不好,受尽冷眼欺辱。

    2020年9月25日
  • 阁下总要熬过这凛冽的时光

        人总会遇见一个谷底,那种地方神奇之处在于,虽然你身心都非常不适,也曾想着赶紧努力爬上波峰,但同时又有一种莫名的力量想让你就这么躺下不动。可能和倒在雪地里的感觉差不多,明明是快冻死了,感受却是想睡觉,想一睡不起,面容还挺安详的。

    2020年12月14日
  • 俺们都是半杯水,不要随便否定自己的价值

    我想谈谈自我价值。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定义自己的价值。 在这个城市,总有那么一些人,习惯否定自己。充满了挫败,抑郁。看不到自己的价值,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然后羡慕着别人的好…

    2020年10月31日
  • 最可怕的不是很多人比您牛,而是比您牛的人比您还努力

        “15门满分100分,4门99分,1门98分。”这张列在幻灯片上的清华大学基础学科成绩单,出自今年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答辩会,答辩人便是这份成绩单的创造者——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11级学生韩衍隽。该幻灯片引来众多网友围观和膜拜。

    2020年12月9日
  • 南方周末2000新年献词

      《愿新年的阳光照亮你的梦想》    这是本报本年度最后一次和你见面。恭贺你的新年,祝福你的梦想。

    2020年11月10日
  • 除了奋斗,俺别无选择

         此为郑国民先生大学期间参加团中央巡回演讲团时的演讲稿,现已收入小学语文课标教材。

    2020年9月26日
  • 没有体会过贫穷,怎么能拿得起富有?

        在我的脑海中,始终闪烁着少年时的画面。大雨浸湿胡同的屋檐,漫过裤管,三两辆手推人力三轮车奋力地踩踏,驶过城市的中心,向犄角迈进。大大小小的家具物件,被雨布胡乱地覆盖,用麻绳裹紧,朝着城市的边缘地带奔去。

    2020年12月12日
  • 经得起今天的沮丧,才能蜕变成明天的惊喜

        1  昨天,我度过了无比沮丧的一天。  天没亮就起床赶年终汇报的材料,接着开冗长的会议。午休时忍着困倦写文章,又临时接到学校打来的电话,说孩子咳嗽很严重,只能匆匆赶去接了回来。

    2020年3月24日
  • 要生存,先做一株小草励志文章

    要生存,先做一株小草励志文章作为一个人,要是不经历过人世上的悲欢离合,不跟生活打过交手仗,就不可能懂得人生的意义。杨朔生存就是要好好活着,随遇而安的活着,像小草野火烧不尽一样的活着…

    2022年7月13日
  • 有多少才华失落在尘世间

        周末,我去参加了小杨的婚礼。作为同乡,我十分清楚这些年以来小杨付出的艰辛,现在看到他就要成家了,从内心里为他高兴。

    2020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