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文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励志文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现在这个年头,社会上似乎什么都不缺,只要您有钱想买什么东西都不艰难。那么世界上有没有什么买不到的东西吗?有!您可能会紧跟着问俺:那么什么是用钱也很难买到的东西呢?

人才!真正的人才!难得的人才。讲到人才,俺猛然又想起了两个字。什么字呢?兴趣。人才的形成离不开兴趣,无论任何人您如果想要把他培养成一个人才,兴趣才是他最好的老师。俺这里找到了一个与此相关的故事。

说的是从前有一个木匠,拥有一流的手艺,他做出来的家具不但好看而且耐用。到了木匠年老的时候,他开始苦恼了。他有两个儿子,他很想把自己的精湛手艺,(励志  www.lizhijuzi.cn)传给其中一个儿子,可这两个儿子对他的手艺都不感兴趣,木匠一气之下让他们哥俩都学木匠活,无奈这哥俩根本不认真学,做出来是家具歪歪扭扭,不成样子。

于是木匠整天唉声叹气,逢人就说自己生了两个不孝的儿子,一点不体谅做父亲的心,都不肯好好学他的手艺。

有一天,寺庙的主持请他去做一些桌椅板凳。做完后主持请他喝茶,他便唠唠叨叨地和主持说起了这事。

主持不紧不慢地问他,您喜欢喝茶还是喝白开水?

木匠说:当然是喝茶了,白开水有什么味道?

这时主持一扬手把木匠杯子里的茶倒在了地上,并且给他倒了一杯白开水。

木匠不悦地说:大师这是为何,明知道俺不喜欢喝白开水的?

主持笑着说:施主既然知道白水不好喝,那为什么还要去勉强别人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哪?

木匠低下头说:可是这样俺的手艺不就失传了吗?

这时主持叫住了一个庙祝问他:这里有茶和白开水您喜欢喝那个。

庙祝说:俺喜欢喝白开水,因为白开水比较解渴。

木匠已还是不明白主持是什么意思不解地问:大师?您……?

主持于是又笑着道:何不把您的手艺传给喜欢做木匠活的人呢?

木匠听后恍然大悟……于是到了这个时候,他才懂得了兴趣的真正意义。就像俺在前面说的那样,尽管他的技术再高明,也架不住他的儿子对于他的木匠手艺没兴趣。茶水虽然香味醇厚,但是它解不了渴,就像那个庙祝说的那样。

目前无论是在学校里或者是在家庭里,老师跟父母轮番对于青少年们施加压力。目的很清楚,就是望子成龙成凤。希望学校扬名南北。可是他们有没有考虑过如何让他们学习得有滋有味呢?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励志文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0517.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5日 下午10:28
下一篇 2020年9月25日 下午10:29

相关推荐

  • 男人必须会挣钱

      心理学课上,管教授正在授课:“上次下课时,一个男孩子递了张纸条:我是个比较内向的人,又没什么特长,不会踢足球,不会打篮球……唯一的爱好是写作。进入大学后,看到周围的同学在交往、工作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洒脱干练,很是羡慕。就要步入社会了,我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前途呢?……管教授,我想我还是当一名作家比较好,一个人,也不错,您说呢?这个问题要不要回答?”周教授扬了扬手中的纸条。

    2020年10月10日
  • 励志文章:杰出与平庸区别在于有无目标

    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随他前往印度取经。 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

    2020年9月29日
  • 失败是成功者的家常便饭

    失败,失败,失败!您在学校考试不及格;在推销公司产品时,被人轰了出来;您在单位被上司炒了鱿鱼;您心爱的人… 是的,您所看到的,碰到的,听到的,其中最多的就是他——失败。…

    2020年10月1日
  • 最贵的贵人,是您自己

        1  两年前,单位派我去上海跟一部戏。期间,我认识了一位叫苏苏的女孩。苏苏长得非常漂亮,刚开始我以为她是这部戏的女主角。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我才知道,她是这部戏的制片人。

    2020年9月25日
  • 这个世界,正在狠狠奖励那些耐心打磨自己的人

        1  朋友小安说自己最近的幸福指数已经降到了冰点。原来是她前段时间赶赴了一场大学室友聚会。

    2020年3月28日
  • 励志文章:资本不是年轻而是干出成绩

    二十岁大三时,他就参加了托福考试,虽然英语成绩不错,但因为专业不过关,没有能够去美国留学。他有些失望,辅导员安慰说:“您还小,今后有的是机会,千万别灰心。”辅导员的话虽简洁,对他却…

    2020年10月1日
  • 五月你好励志的简短文案

    五月你好励志的简短文案(精选50句)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大家对文案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文案用以分享自己的生活。那什么样的文案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下面是小励整理的五月你好励志的简短…

    2022年7月15日
  • 与其抱怨黑暗,不如提灯前行

        1  我有两个朋友,小优和瑄瑄。她们都只有高中学历。两人都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太好,自己的学习成绩也不是特别拔尖,而选择不读大学,出来打工。

    2020年3月29日
  • 成功,从拒绝别人的宣判开始

        16岁那年,他看了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那些具有强烈画面感的镜头,以及让人心动的故事情节,唤起了他内心全部的热情,从此他对电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立志要从事电影事业,所以高考前,他对父亲说:“爸,我想考北京电影学院。”他的父亲是一位着名作家,平时对他要求极严格,听儿子这么一说,便说道:“考电影学院不是那么容易的,你别想什么是什么!”   虽然表面上否定了儿子,但他还是尊重儿子的意愿。他想试试儿子是不是搞电影那块料,第二天就从单位请了一位年轻的女导演到家里来,想为儿子把把关,看儿子能不能吃电影这碗饭。儿子放学后,发现家里来了个女孩儿,父亲对他说:“这是我们单位新来的导演,让她看看你适不适合做影视。”那位女导演看了看他,说:“你给我演一个小品吧!”他满脸通红,怯怯地问:“小品是什么啊?我没演过啊。”女导演看他手足无措的样子,就说:“那你随便给我演点东西吧。”从没在别人面前表演过的他,羞涩地低下了头。见此情形,女导演就笑着说:“做导演是吃开口饭的,我看你这性格,好像不适合做这个。”女导演的一句话,宣判了他的前途,他的父亲也因而认为他不是从事电影那块料,便不让他考北京电影学院了。   那一年,遵照父亲的愿望,他考入了南京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毕业以后,他被分到国防科工委,成为一名翻译,有了一份令人艳羡的工作。   但在内心深处,他却没有放弃自己的电影梦想,他在默默地做着准备,等待机遇。   1994年的冬天,他偶然经过北京电影学院,就走进去转了转,他在墙上看到一张破旧的招生简章,他的电影梦再次燃烧起来了,他连忙跑回家,对父亲说:“爸,我要考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研究生!”父亲一听就急了,说:“你的工作是多少人羡慕的,哪能说扔就扔了呢!”但他这回没有听从父亲的话,他发了疯似的学起了电影专业知识,并参加了考试。1995年1月7日,是电影学院放榜的日子,他去看结果,终于在录取名单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1997年,他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组,做了一段时间打杂的工作,又做了一段时间的副导演,在工作之余,他写了《寻枪》剧本,并打算亲自拍这部电影。从那以后,他开始筹拍这部电影,他想请着名演员姜文来演,但他一个小人物,跟姜文连话都说不上。他的朋友刘建立帮了他的忙,联系了姜文,姜文看过剧本,并和他见了面,最后答应出演。演员解决了,但更严重的问题是资金问题,他无数次去找人投资,但都因为没有名气而被拒绝了。后来,还是华谊的王中军看了他的剧本后,决定赌一把。就这样,他的处女作影片开拍了。《寻枪》公映后,立即在业界引起了轰动,他也因此一举成名。紧接着,他又拍了《可可西里》,再次震动了中国电影界。再后来,他的《南京!南京!》又取得了巨大成功,并获得了几个大奖。他就是陆川,一个炙手可热的新锐导演。   他心中始终有个向上的梦想,要开花结果,成就一番事业,辉煌人生。在遭到否定的判决之后,他没有接受这个判决结果,而是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终于让它变成了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被别人否定,被别人否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否定自己。陆川的成功,就是他拒绝别人对自己的宣判的结果。敢于拒绝别人对自己的宣判,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2020年10月27日
  • 成功属于不安分的人

      我发现传统意义上成功的人都有一个特质,就是不安分。我们的父辈很多成功者,都是原来放弃了铁饭碗。这绝对不是什么懂得放弃的精神,而是因为他们不安分,不满足于眼前安稳的现状。虽然他们其中也有牺牲者,但他们的生命都在拼搏,都很有价值。

    2020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