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金秋那沉甸甸的麦穗,俺决不辜负春天

    春寒料峭的午后,翻开法国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的画册,静谧和悲悯的气息一瞬间将我的灵魂覆盖。他的画有田园牧歌的意境,流淌着诗一样的哀愁。

  

  

  春寒料峭的午后,翻开法国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的画册,静谧和悲悯的气息一瞬间将俺的灵魂覆盖。他的画有田园牧歌的意境,流淌着诗一样的哀愁。

  那幅画就是《晚钟》。一对贫穷的夫妻,在田间劳作。黄昏时,晚霞映照着他们的身影,落日的余晖下,大地苍茫。他们脚下的竹篮里放着刚挖出的土豆。此时,远处教堂里的钟声悠扬响起……于是,他们放下手中的农具,女人合掌祈祷,男人脱下帽子,神情无比虔诚。此时,暮色苍茫,大地宁静,灵魂安详。他们在祈祷什么?祈祷大地给予贫寒的他们一点点生之温暖。如米勒一样贫穷的农人,祈祷孩子健康,能吃饱饭,哪怕每顿饭只能吃上这些土豆……悲从何处来,都从他的心底而来。浓郁的伤感弥漫在画中,让人坚硬的心一瞬间如雨滴般柔软。俺恍然大悟,宁静和悲悯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有些画,不在笔尖,不在画布上,而在心里。

  自幼生长在贫苦农家的米勒,一生和大地息息相关。他的画笔只为纯朴、勤劳的农民而画。后来,他成为法国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辛勤劳作在土地上的米勒,也将一生的光阴执着于绘画,作品流淌着对自然无限的虔诚和敬意。

  然而,贫穷和饥饿一直困扰着他。有时,他的一张素描只能为孩子换来一双鞋子。为了把食物留给孩子们,有一次,他整整两天没吃东西。当朋友送来政府的救济品和钱时,他对妻子说:“买点木柴回来……俺太冷了。”

  漫长的一生,他的画一直不被主流画派认可,那些学院派画家讥笑他的画——简直土得掉渣。直到1867年,在他人生的暮年,他的画才在巴黎博览会上获得了社会的第一次承认,人们逐渐认识了米勒艺术的真正价值。

  人间得失,悲喜转换。可是,米勒在人世的光阴,已经薄如一片雪花。

  几年后,61岁的米勒病逝于巴黎郊区的巴比松村。后来,法国为购回那幅《晚钟》,竟花了8多万法郎。如今,他的画已成了无价之宝。画家生前的孤苦凄凉和身后所获得的光荣敬仰是多么不相称!他一生贫困潦倒,食不果腹,在寒冷荒凉的人世间苦苦跋涉,处处碰壁,步履艰难,他的才情和智慧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是否,命运常常让一位天才饱受生之苦难?

  不论生活如何艰辛,他却说:“生活是悲苦的,可是俺决不忽视春天。”读着这句话,俺凝视窗外,早春时节,窗外的玉兰树已开了两朵雪白的花朵,于春寒中默默不语,笑意盈盈,因为它有另一个美好的名字——深山含笑。俺心里默诵这几个字,心底泛起层层涟漪。

  米勒的妻子卡特琳娜·勒梅尔一直支持着他,与他共担苦难,对他忠贞不渝,是他苦难生活中温暖的伴侣。他们一起抚养了九个孩子,他的妻子几乎就是那幅《喂食》中的年轻母亲:一身布衣的母亲坐在木凳上,手里端着碗,给孩子们喂饭。三个小女孩乖巧地坐在门槛上,一个个仰着头,张着嘴,如嗷嗷待哺的小燕子。母亲专注而深情,如一只辛劳的母鸟喂养她的孩子。孩子们可爱极了,给母亲一张张花儿般的笑脸。也只有这一张张笑脸,才是贫寒生活给予母亲的一缕欢颜。年幼的孩子不懂母亲内心的煎熬,不懂父亲为生活所迫的挣扎和艰难。想必不远处,破旧石屋的尽头就是田地,父亲正在田里耕耘,挥汗如雨……母亲的脚下卧着一只猫,墙根处一只母鸡正在觅食……此时,微风拂过母亲鬓角的秀发,枝头的小鸟在风里睡着了……原来,世间一派安宁祥和,岁月静好,都在母亲的一粥一饭里,都在米勒的画里。

  看着那幅画,童年的光阴一瞬间被唤醒。在铺满阳光的小院里,祖母坐在木凳上给俺和妹妹喂饭。俺们仰着头,一口一口吃着香甜的小米粥。春天的风吹过故乡的原野,麦浪返青,桃花遍野,柳丝如烟……其实,养育俺们的不是山珍海味,而是母亲熬的金黄的小米粥。就如同滋养俺们心灵的是米勒朴素、圣洁、悲悯、宁静的画卷,因为这些画和大地息息相关,和生命紧紧相依,和您俺的灵魂相连。

  喜欢他的那一幅《拾穗》。秋天的原野,麦子已收割了,碧空如洗,金黄的麦地里有三位拾穗的妇女,她们分别戴着红色、黄色、蓝色的头巾。她们弯着腰,低着头,虔诚地拾着麦穗。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圣洁的氛围,展现给人一种田园牧歌般的意境。

  她们身后是金灿灿的麦垛。戴着蓝头巾的母亲实在太累了,腰疼得直不起来,她一只手抚着腰,另一只手拾着麦穗,仿佛拾起苦涩岁月里的一点点甜。她额头上的汗水一滴滴落在泥土里,就像诗人写的:母亲每拾起一个麦穗,就像是给大地磕一个头。不是吗?一粒米、一个麦穗,走过季节,滋养苍生。雨雪中,烈日下,农人和每一个麦穗相依为命,一代代的生命就这样走过岁月。(www.lizhijuzi.cn)他们汗流浃背,疲惫不堪,但是,他们依然心怀虔诚、欢喜和感恩。

  米勒终身保持着对大地的款款深情与敬畏之心。他手中的一支画笔,泼洒着对大地无限的眷恋,也表达着对与土地相依为命的农民深深的悲悯。只有赤子,才能如此深爱着土地和一生劳作的人们。

  画家远去了,而画还在。可是,欣赏画的眼和心还在吗?

  春风沉醉的夜,隔着漫漫岁月,俺用手抚摸着画册,悲欣交集。此时,光阴是缓慢的,缓慢到俺用一个春天读懂他的画,靠近他的灵魂。

  有人说,历史如一颗洋葱,一层层剥开,总有一瓣洋葱让人流泪。是的,抚去光阴厚厚的尘埃,他的画自然、温暖,经得起岁月之手细细翻阅。因为,那些画能让人的内心如棉花般柔软和温暖。

  生活的磨难没有给他的画带来多少寒意,更没有让米勒沉沦。相反,他的画深情饱满,圣洁安详。土地和农人是他一生创作的源泉,也是他悲苦生活里永恒的春天,因为,他从没有忽视过春天。不论霜严雪寒,艺术带给他的都是生命的暖意。将一生沉浸在庄稼、大地中的画家,怀着一颗赤子之心。

  如今的俺,何尝不是一个拾穗者?生活给予俺的都是金黄的麦穗。似水流年里,所有的过往,疼痛、欢颜、悲伤、爱都是沉甸甸的麦穗。俺以一支笔,俯身拾起它们。因为,俺决不忽视春天,也决不辜负春天。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为了金秋那沉甸甸的麦穗,俺决不辜负春天,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565.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1日 上午3:07
下一篇 2020年12月1日 上午4:52

相关推荐

  • 孙红雷:母亲靠捡垃圾把俺养大

          作者:张俊以    小学四年级时,孙红雷得知,家里要推迟两个小时吃晚饭,因为母亲下班后,要去捡破烂贴补家用。一天,母亲轻言细语地对他说:“三郎,您放了学也和…

    2020年10月11日
  • 励志文章: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有个年轻人,有一天,因为心情不好,他走出了家门,漫无目的地到处去闲逛,不知不觉地他来到了森林深处。在这里他听到了婉转的鸟鸣,看到了美丽的花草,他的心情渐渐好转,他徜徉着,感受着生命的美好和幸福。

    2020年9月28日
  • 俞敏洪:“跑得快”不如“跑得久”

        每一个人都是非常普通的,我们很多时候会发现,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东西,跟我们未来的幸福和成功其实没有太多的联系。比如,有人认为,相貌、学历、成绩、家庭背景跟未来的成功会有很多的联系,但大部分基本无效,比如说相貌。

    2020年12月5日
  • 如果您不曾为俺们的未来而努力,那您拿什么证明您爱俺

      我希望这世界上每一个男生,在说“我以后要和你在一起”的时候,别再把它当成一句鸡肋一样的情话,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020年11月24日
  • 您就是您花出去的时间

        “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  这句话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羞辱着所有被时间追债的现代人。

    2020年12月12日
  • 如果孤独,就一个人思考

        假期过去一半了,这一个多月来,我一直是一个人。一个人去做兼职,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泡图书馆,一个人吃饭。然后常常一个人感觉被巨大的孤独感包围,或是陷入深深的泥潭,越陷越深。

    2020年12月7日
  • 刘墉励志文章精选

    刘墉先生是生活中的智者,他创造着人类“爱”的家园,给人们以有价值有意义的心智启迪,指导俺们走向成功。读刘墉先生的散文小品,就仿佛同一个智者和长者在聊天,俺们可以学习他朴实无华的语言…

    2020年9月29日
  • 一个人的奋斗应该是这样的

      你有过拿自己和别人做比较,然后感到慌张、惆怅吗?你有过把自己最宝贵的时间浪费在错误的人身上吗?遇到自己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试图逃避过、抱怨过吗?是不是觉得人活于世有时真的很无奈。倘若你是一个人奋斗,你有过这些感受一点不为过,但是又不能当做借口。奋斗,是自己对自己、对爱的人、对理想履行诺言。一个人的奋斗应该有它该有的模样!

    2020年11月26日
  • 每一次荣光,都有许多狼狈的过往

        1  我认识的海燕姑娘,每天都很忙。别人逛街的时候,她在工作;别人发自拍的时候,她在工作。她总是很忙,有时候别人会说:“海燕哪……你可别那么累了,要对自己好一些。”

    2020年9月29日
  • 小青说事儿:人在临终前都后悔些什么

        最近一条“救救年轻的生命”的消息在我的微信朋友圈儿不断刷新着,一位研究生三年级学生突然检查出身患白血病,家人正在向社会寻求帮助。他是一位年年拿奖学金,品学兼优的学生,也许是上天妒忌他的英才,对他施加诅咒,也许是上天对他的考验,在给予其重要使命前先让他经受更多的磨难,不管是哪种,事实是不变的,那就是他现在正躺在医院的床上接受着化疗,身心都在经受摧残,他的家人心急如焚,为了给他治病,四处求人借钱,即使只有一丝希望也不会放弃。

    2020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