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从来不是一种不幸,最大的障碍是不爱

    前几天有个姑娘给我发豆邮,内容有点沉重,大意就是说农村长大的她从小都过地很辛苦,大学毕业之后留在了北京,原本以为生活要开始轻松一些,可刚工作工资并不高,补贴完家用之后仍然寒酸拮据,辛苦和繁琐也让工作的乐趣慢慢流逝。独自挣扎的孤独和不如意交织在一起,让她时常感觉灰暗。

  

  

  前几天有个姑娘给俺发豆邮,内容有点沉重,大意就是说农村长大的她从小都过地很辛苦,大学毕业之后留在了北京,原本以为生活要开始轻松一些,可刚工作工资并不高,补贴完家用之后仍然寒酸拮据,辛苦和繁琐也让工作的乐趣慢慢流逝。独自挣扎的孤独和不如意交织在一起,让她时常感觉灰暗。

  俺不知该如何回复,但想给您讲讲家宁的故事。

  家宁是俺的一个姐姐,在一个年人均收入大约只有一千元的村子长大。她还有个年龄只差四岁的弟弟,大概估计一下两个人的学费,就知道那点微薄的收入,支撑两个孩子读完大学有多难。

  学校的教育环境更是恶劣,家宁从小学高年级开始住校,一间平房几张大通铺挤一个学校的女孩子,冬天没有任何取暖设备,所有小孩的手指都生着触目惊心的冻疮。因为浓厚的重男轻女思想,从初中开始,班里就陆陆续续地有女孩子或主动或被迫辍学,九年义务教育的规定形同虚设。

  如此一来,家宁成为了村子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女孩。

  家宁说,一路走来她心底只有感激,全是感激。因为相比于和她同龄的喜欢读书却被迫辍学、辛苦外出打工、不到二十岁便草草嫁人的女孩子,她深觉自己无比幸运。不是没有人劝她父母让她辍学,“好省点钱供她弟弟读书”,但他们仍然砸锅卖铁,将她送到了大学,这其中也并没有什么伟大的望女成凤的思想,在支撑着他们,您若问她妈妈,她只会略带不好意思地说:“她喜欢上学啊,就让她上吧。”

  家宁学建筑,毕业之后,找到的工作是一家刚刚起步的设计院。前六个月月薪只有7元,还天天加班。俺们都为她感觉委屈,但家宁觉得这地方不错,因为人少,大事小事都由她经手,虽然一开始待遇差,但喜欢的工作环境和很多的锻炼机会才是诱人的。

  俺不知道那段时间,她办公室的灯光每晚亮到几点,她才疲惫离开,也不知道她工作之余,如何挤出时间去考建造师的职称,只知道从月薪7到7,她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阅历渐长,正当盛时,七八年间人来人往,很多朋友也劝她跳槽,可她觉得这公司于她有一点知遇之恩在里面,所以仍然留在那里。她的老板,是个比俺妈妈还大一点的女人,因为家宁在她创业之初风雨陪伴的辛苦,待她堪比亲生女儿。

  这几年来,家宁过地踏实满足,慢慢地也实现了很多之前碍于经济原因无法实现的愿望。

  比如她想去旅行,以前哪里也没有去过,但工作之后,表现出色的她经常被公司派去全国各地参观学习,几乎走遍天南海北,最近还去了韩国和日本。比如她想读研,大学毕业时急着工作养家糊口,前年攒够了学费,终于考上了同济大学的在职硕士。

  去年的春末,俺去那座北方的小城看她。红砖铺就的道路笔直干净,遥遥相对的法国梧桐伸展着茂盛的枝桠,在马路中央的天空交汇,阳光斜漏下来,将她的脸庞照地柔亮红润。俺们手挽着手,鞋跟踢踢踏踏地踩在路上,耳边有猎猎的风声。

  因为贫困,她度过了窘迫寡淡的童年,少年时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忧虑明天还能不能上学,连别人最灿烂的青春于她而言,也全是廉价的衣服和灰暗的债务。如今,她快要3岁了,还完了欠款,仍然兢兢业业地工作赚钱,但年少时的仓皇与胆怯已全部褪却,平淡和忙碌的工作背后,还长出了新的心愿和希望。生活终于还她以礼,而她甘之如饴。

  那一刻,俺觉得再也没有谁比她更美好了。

  忘了说,家宁的弟弟,今年要去美国攻读医学博士学位,争取了国家公费名额,暑假过后就要前往波士顿。这个十年前,站在寒风里,因为冬装太单薄而打着寒颤的男生,也终于要飞向更广阔的天空。您看,连命运都不忍再苛待他们。

  最近一直在读加缪的散文集,字字珠玑。尤其是看到他谈论贫困的那一段,感触至极。加缪说,“于俺而言,贫困从来不是一种不幸:光明在这里散播着瑰宝,连俺的反叛也被照耀得光辉灿烂。俺甚至可以理直气壮地指出,这反叛始终是为了贫困中的众人,是为了使他们的生活能够升向光明。”他还说:“无论如何,那美好的炎热天气伴随俺度过童年,使俺不会产生任何怨恨。俺固然生活在拮据之中,但也不无某种享乐。(www.lizhijuzi.cn)俺感到自己有无穷无尽的力量。贫困并不是这种力量的障碍。”

  诚如加缪所言,可能严寒与酷热、路远与奔波、肥胖与脆弱,也不是这种力量的障碍。俺问家宁,若有障碍,您觉得是什么。单身的她这半年一直面对着“一大波相亲对象正在来袭”,所以紧锁着眉头哀叹,最大的障碍或许是不爱吧。

  是啊,最大的障碍或许是不爱。焦虑和不安是因为不爱,拖延和懒惰是因为不爱,放弃和离开是因为不爱。难怪乔布斯会说“您要找到心底的热爱”。难怪《自由在高处》一书里,熊培云谈到自己的写作时会说:“俺每天都舍不得睡,想了解世界多一点,想写作时间多一点。唯一需要有毅力去做又未做成的事情,是劝自己早点睡觉”。

  亲爱的姑娘,人人都愿一路顺遂,可他人永远无从了解您所经受的一切苦难负重和挣扎困顿,所以任何隔岸观火的安慰都显得苍白无力,何况俺连安慰也无从言说,只能讲这个故事给您听。如果它能给正在夜路上,跌跌撞撞不知终途的您一点点光亮、一点点勇气和一点点力量的话,俺已倍感荣幸。

  既然都已经走了那么远,为何不再往前走一段呢?说不定不远处就有光。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贫困从来不是一种不幸,最大的障碍是不爱,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54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1月29日 下午7:47
下一篇 2020年11月29日 下午10:47

相关推荐

  • 南方周末1999新年献词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这是我们与你见面的第777次。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这是冬天里平常的一天。北方的树叶已经落尽,南方的树叶还留在枝上,人们在大街上懒洋洋地走着,或者急匆匆地跑着,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希望,每个人都握紧自己的心事。

    2020年9月26日
  • 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努力的人

        几年前,站在一所名校的门前,女友痛斥考研的正哥:所有人都误以为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我想告诉你,这里也是梦破碎的地方。正哥说她太悲观,女友怪他不现实。于是,她转身离开,甚至没有正式对他说再见。

    2020年12月14日
  • 做什么都会有前途的

        有位在自助餐厅上班的吧台员说他工作很枯燥无聊,他问我:“这样干下去有前途吗?”我反问他:“你这份工作可有人教你?”他回答:“这些哪需要教?切水果谁不会?榨果汁也很简单,笨蛋也会的。”好!那我问他:“你天天都在看水果,你可看出名堂来了吗?”

    2020年12月10日
  • 年轻,活出生命的质量

    成就只是因为抓住了机会 我没什么伟大的成就,我们每个人为社会做的事儿都是受社会制约的,社会给你所有的不好,可能都会成为你的好,所有社会给予你的好,可能都会成为你的不好。当社会贫穷的…

    2020年11月21日
  • 曾国藩:一勤天下无难事

      曾国藩的“五勤”之道虽是为官之道,同时也是为人处世之道:  一曰身勤

    2020年12月11日
  • 您拼不过的是那些家里有钱还特别努力的人

        那么多成功励志富二代,你假装眼瞎看不见,就盯着那么几个纨绔子弟意淫自己美好人生,有意义吗?

    2020年12月16日
  • 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

    当代的年轻人大多不愿做简单的事,认为那些事情过于简单,既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又不能给自己带来成功的喜悦。不仅如此,俺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还发现,其甚至于有点轻视熟能生巧的道理,他在…

    2020年9月30日
  • 建功立业的秘诀就是:立即行动!

    建功立业的秘诀就是:立即行动! 建功立业的秘诀就是:立即行动!只要您活着,当机立断“立即行动”就是您的最佳选择。这个说法暗示从俺们的下意识心理,闪现到俺们的有意识心理,要俺们去做自…

    2020年9月30日
  • 您怎样打发时间,时间就怎样打发您

        1  记得第一次面试时,HR问我:“你平时喜欢做什么?”  天真无知的我不疑有他,便兴致勃勃地说开了自己的爱好:“我喜欢看电视剧呀,最近正在追《步步惊心》,好精彩的……”

    2020年9月28日
  • 那些用热爱抵御孤独的人,从来不会孤独

        卡夫卡写作的屋子坐落在布拉格的炼金术师巷,是一个死胡同。那间小屋在胡同的最里面,像苦行僧的屋子一样简陋。据说卡夫卡下班后就带着饭盒到这里写作,直到深夜才回家。他拒绝与人交谈,甚至是他的家人。“一切与文学无关的东西都让我感到厌烦。”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不禁想知道这个卑微的保险公司小职员有着怎样的内心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把他抓住不放,让他对写作如此执着。而且他写作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发表,卡夫卡临终的时候曾要求他的朋友马克思·布罗德把他的手稿全部焚毁。究竟是怎样的热爱让他面对真正的孤独也无所畏惧,一个人在一间黑屋子里写作,写出的东西就算无人理解也无所谓?

    2020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