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和梦想

    
  纵观二百多年的美国大选,两位最后的竞选人大概没有像贝拉克·奥巴马和约翰·麦凯恩差别这么大的。最大的不同是一位是黑皮肤的非洲裔美国人,另一位是盎格鲁一萨克逊种族的白人。同时,奥巴马的家庭复杂,父亲在非洲有元配夫人和后来的白人妻子,母亲有与印尼丈夫的结婚和离异,有七八个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麦凯恩成长于传统的美国家庭,一父一母,一姐一弟,同宗同源。一家是普通老百姓,一家是两代海军上将;还有一个瘦、一个胖;一位年轻、一位年老;一个哈佛受的教育,一个是海军学院出身的军人,还在越南当过五年半战俘……
  
  两人各出了一本传记,麦凯恩的叫《父辈的信念》(Faith of My Fathers),奥巴马的名为《俺父亲的梦想》(Dreams from My Father)。书名就很有意思,麦凯恩的“信念”是抽象的、单一的,父亲是复数,代表几代长辈,几代不变的坚定信念;奥巴马的父亲是单数,特指他父亲本人,但父亲的梦想是复数,是许多。对传统的麦凯恩,信念是明确的;对非洲人和非洲裔美国人,梦想是多样的、不确定的。
  
  小时候的奥巴马生在夏威夷,在印尼上小学,生活并不容易,但他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母亲,“她一直从事她所热爱的事情。她环游世界,在偏远的村庄工作;帮助妇女购买缝纫机和奶牛。或者帮助她们接受教育,让她们在世界经济中取得立足之地。她与各种各样的人交朋友,不管地位高低”。她常常在远离祖国的地方面对孤单、疾病和恶劣的环境,还要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受到良好的教育。
  
  长辈都给幼年的奥巴马好的影响,善良的外祖父外祖母,还有父亲、继父。
  
  外祖父是这样对别人说奥巴马的:“这个男孩碰巧是俺的外孙,他的母亲来自堪萨斯州,而他的父亲来自肯尼亚内陆,这两个地方可不是只隔着数英里的海洋。”奥巴马是这样说的:“对俺的外祖父来说,种族问题不再是什么可担心的问题了;即使某些地方还存在无知和愚昧,可以肯定的是,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也会逐渐开明起来。”外祖父“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非常广泛”。
  
  父亲见面不多,遥远而亲近,“老爷子,那是(姐姐)奥玛对俺们父亲的称呼。不知何故,这在俺听来是恰当的,混杂着熟悉和疏远。有一种人们无法彻底了解的自然的力量。”血脉相传的父亲传给儿子男人的自信,“‘自信’这是一个男人成功的秘诀。”他在给儿子的同学们讲课时谈到非洲大陆和自己的生活时说道:“斗争在大洋彼岸……它是在尊严和奴役之间的选择,是公平与不公平之间的选择,是勇于承担和冷漠推卸之间的选择,是对与错之间的选择……”
  
  继父印尼人罗罗面对自己祖国的种种弊端无能为力,“被拉进了一个隐藏的黑暗中”,但他对奥巴马说:“如果您不能变强,那就变聪明并且和那些强者和平相处。但是最好是自己变强,永远做强者。”
  
  青年奥巴马第一次来到生养祖辈的肯尼亚内陆,来到魂牵梦绕的土地,见到那么多兄弟姐妹、亲戚朋友,没有丝毫陌生感。“每个人都惊喜而愉快地欢迎了俺,却没显出什么尴尬,仿佛第一次见到一位亲戚是一件每天都会发生的事。”“生命中的第一次,俺感到了舒适,感到了那个名字能够提供的坚定身份,在其他人的记忆里它带着完整的历史。”“在肯尼亚没有人会问俺的名字怎么拼,或者不熟悉地发错音。俺的名字属于这里。俺也属于这里。”在祖辈们安眠的地方,奥巴马哭了,眼泪流干后,“俺感觉就像被平静冲洗过一样。俺感到那个圈终于画圆了”。他是这样说的:“俺感觉到的痛苦也是俺父亲的痛苦。俺的问题也是俺兄弟们的问题。是他们的奋斗,也是俺与生俱来的权利。”
  
  作为新一代的美国人,奥巴马有了比父亲更大的梦想,也有了梦想成真的机会。他写道:“作为儿子应该告诉您父亲这个新世界诱人的东西远比铁路、室内卫生间、灌溉的沟渠和留声机多得多。”奥巴马也时刻没有忘记父亲的梦想,他在就任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中说:“这就是俺们自由和信仰的意义,这也是为何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可以同聚一堂在此欢庆的原因,也是俺今天能站在这里庄严宣誓的原因,而在5多年前俺的父亲甚至都不能成为地方餐馆的服务生。”
  
  麦凯恩出生在美军在巴拿马的基地,虽然儿童少年时代随军辗转各地,但总是生活在美国海军的圈子里,用麦凯恩母亲的话说是“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麦凯恩写道:“俺们这种家庭是在迁徙中生存的,俺们的根并非扎在某一地点,而是扎在海军当中。”这样家庭的父亲通常都在海上,无论是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励志文章  www.lizhijuzi.cn)虽然父亲长期缺席家庭生活,但在生活中占据很重韵分量。“您周围的人,您的母亲,您的亲友,整个海军圈子,也都把您引入同样的轨道。您父亲的生活被打上了勇敢和无怨无悔的牺牲的印记。”“对一个小男孩来说,修饰一个父亲的形象具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甚至在这男孩早已成长为男人之后。”麦凯恩这样的海军子弟“也许根本不知道世上还有别的生活方式,从很小的时候起,他就明白必须与父亲同赴使命”。
  
  麦凯恩的祖父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参与指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太平洋战役;父亲二战中是潜水艇艇长,后又指挥了越南战争。他的祖父和父亲是美国海军里“第一拨同为四星上将的父与子”。麦凯恩说:“他们是俺生命中最早的英雄,想要赢得像他们那样的荣誉是俺这一生的雄心。”
  
  受这种荣誉的感召,年轻的海军航空兵军官麦凯恩主动请战到越南,在战争中飞机被击中,跳伞受了重伤后成了战俘,受了许多磨难。由于父亲成了太平洋战区总司令,越南国防部长武元甲还来看过这名特殊的战俘。越南人想先释放麦凯恩,作为谈判的一个筹码。麦凯恩拒绝了,“因为俺们当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谁先进来谁先出去,如有比自己先关进来的弟兄还没有走,就要拒绝先行被释放的提议”。这与立功沙场一样,也是军人的信念。
  
  任总司令的父亲每天都“向着北面遥望那个关押着他不见踪影的儿子的地方”。五年多以后,麦凯恩被释放时,父亲已经退役。他的继任者邀请他去菲律宾克拉克基地出席欢迎战俘归国仪式,当得知并非所有战俘的父母都受到邀请时,父亲拒绝了这个邀请。这也是信念的一部分。
  
  奥巴马父亲的梦想之路从一个普通的非洲少年开始,他有机会漂洋过海到美国受高等教育,眼前是一个完全不同世界。财富的差距,文明的冲突,爱情的滋润,他追求、奋斗,也困惑、彷徨。再次回到肯尼亚祖国的他有了新的更大的梦想,当时他是那么年轻,已经在国外受到了那么好的教育,他曾经身居高位,他曾经春风得意,但部落的矛盾使他的处境变得很糟糕,身心备受熬煎,后来境况又有了起色。但是他从来没有忘掉他曾经的痛苦,梦想终究还是梦想,没有成为美好的现实。
  
  麦凯恩的从军经历没有父辈辉煌,祖父和父亲都在战争中赢得荣誉,他是被释放的战俘。但他同样坚守着父辈的信念。许多人从越南回家后,身心都遭受了毁灭性的损伤,但麦凯恩凭着信念开始了新生活,“俺总是尽最大努力不让越战记忆阻碍俺接下来的生活道路”。
  
  两位如此不同的人,同时站在竞选美国总统的舞台上,说明美国是一个海纳百川的社会,而最后当选的是非洲裔美国人,这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正如麦凯恩在竞选失败并祝贺奥巴马当选的演讲中所说:“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选举,俺能够深刻理解这次选举对于非洲裔美国人的特殊意义。…‘俺一直相信,所有勤奋工作并努力抓住机会的人都能在美国找到机会。奥巴马参议员也相信这一点。”获胜的奥巴马说:“对于俺没有赢得支持的民众,俺或许没有得到您们的投票,但是俺听到了您们的声音。俺需要您们的帮助。”
  
  第一次站在美国总统讲台上的奥巴马说:“俺们要为历史做出更好的选择,俺们要秉承历史赋予的宝贵权利。秉承那种代代相传的高贵理念:上帝Eta赋予俺们每个人以平等和自由,以及每个人尽全力去追求幸福的机会。”
  
  这是信念,也是梦想。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信念和梦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198.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1月7日 下午9:17
下一篇 2020年11月8日 上午12:16

相关推荐

  • 给您的人生一次飞跃的机会

          译/Nicole Lee    从1992年开始,俺就一直满腔热情地致力于个人发展。俺参加研讨会、听录音、通览上百本该领域的书籍。不经意间俺就已在此领域投入了成千上万的…

    2020年11月11日
  • 白岩松:用理想和现实谈谈青春

          先把理想藏起来,理想不必天天想。因为买不起房子,所以爱情太贵了;人际关系太难处了,都不敢说不了;想到北京、上海、广州漂流的,您们是现在最委屈、最难受、最不幸的一代。从喝…

    2020年10月18日
  • 企业励志文章

          企业文化墙:企业文化建设的利器    企业文化墙表达着企业的形象,传达着企业文化内涵,也展示着企业的实力,所以要重视企业文化墙的宣传作用,让企业文化真正深入人心。企业文…

    2020年10月17日
  •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理想是用来实现的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个梦想,拥有一个实现的目标,拥有一个前进的方向。人生就是一个拥有梦想,追求梦想,实现梦想的过程。

    2020年12月5日
  • 做大事人的特征,很准!

      一、忍得住孤独  人生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忍得住孤独,尤其是在创业之初,很多时候为了达成目标,可能别人在休息时,我们还一个人在默默无闻的付出,这种过程是非常孤独的,但如果能挺得过去,我们将会比别人取得更大的成功。

    2020年12月11日
  • 树挪死,人挪活和穷则思变

          有的朋友说,自己在一个单位,或者部门习惯了,人际关系和工作内容都熟悉,不愿意再调动,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    谁想离乡背井的去走动呢?除非您自己是个不安份的人,不…

    2020年10月7日
  • 您偷过的懒,总有一天会狠狠打您的脸

        1  晓晓演讲水平非常棒,时间控制能力、控场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很强,而且她一直保持着学习的习惯。

    2020年9月26日
  • 经典励志文章:人生贵在磨练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是个大学生,每逢学校过礼拜或放假,他都得到他父亲开设的工厂去上班。他用打工的工资来偿还父母为他垫付的学费和生活费。在厂里,他和其他工人一样排队打卡上下班,月底就凭车间给他评定的质量分和完成工作的情况结算工资。有一次,他因公车晚点而迟到了两分钟,那月的奖金就被扣除了一半。 
            当他终于熬到大学毕业,认为自己可以接管父亲的公司时,父亲不但不让他接管公司,反而对他更加苛刻。他想不明白,父亲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他家并不缺钱花,还经常捐钱给福利院,可就是舍不得多给他一分钱,就连生活费也得定期向父亲索要。他终于被父亲逼出了家门,他觉得自己肯定不是父亲的亲生儿子,要不然怎么会这样对待他。他想,反正自己已经和父亲没有关系,不如去外面另谋生路。
    他想去银行贷款做生意,可父亲坚决不给他做担保,没有担保人,他就没有办法向银行贷到一分钱。于是他只有去给别人打工,然而复杂的人际关系,最终他被人挤出了公司。失业后,他用打工积累的一点资金开了家小店,小店生意不错,他又开了家小公司,小公司慢慢的变成了大公司。 
            但令他万分痛心的是,公司因为经营管理不善倒闭了。他想过跳楼,但又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人世。他认真的思索了他的过去,思索父亲为什么对自己这么冷酷,思索自己为什么在打工和经商中屡遭惨败,他总结了自己的失败教训,但他没有灰心丧气,决心咬紧牙关挺起胸膛从头再来。就在他振作精神准备再干一番的时候,他父亲找到了他,张开双臂紧紧的拥抱他,并决定让他来接管自己的公司。对于父亲的决定他非常不解,他说:“我现在是个一无所有甚至是个失败的人,你为什么还要我接管你的公司了?”父亲说:“不,孩子,你虽然跟几年前一样依然没有钱,但你有了一段可贵的经历,这段经历对你来说是一场艰苦的磨练,然而它确是可贵的。如果我前几年就将公司交给你,你很难把公司经营管理好,也可能迟早会失去公司,最终变的一无所有。可是现在你拥有了这段经历,你会珍惜它,而且会把公司管理好,还会不断让它发展壮大。孩子,无论干什么事情,不经受一番磨练是干不好的。” 
            果然,他不负父亲的期望,将规模不大的公司发展成了一家令全球瞩目的大公司。他就是伯克希尔公司总裁,有着“美国股神”称号的沃伦·巴菲特。他的资产仅次于比尔·盖茨。 
            受父亲的影响,沃伦·巴菲特一生节俭,谨慎从事。他的西装是旧的,汽车也是旧的,甚至他住的房子也是旧的。他现在拥有三百五十多亿美元的资产,是个真正的超级富豪,负债率几乎为零。 
            从沃伦·巴菲特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历经苦难、磨练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不是说不经历苦难、不经历磨练就不能成功成材,但经历了苦难、经历了磨练至少使人积累了经验,增强了毅力,从而使人更懂得珍惜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也更懂得如何做人与处世。  

    2020年9月28日
  • 让痛苦离开的办法,就是自己强大

      绍薇从泰国普吉岛玩回来那天,我,Maggie,还有他,我们仨人在酒吧喝酒。那天去的比较早,人不多,我们坐下来便开始玩摇骰子。玩了一会儿,他给我们看在普吉岛拍的照片。期间,我们喜笑颜开的说了很多,计划着今年也要去旅行。后来,酒吧歌手唱了两首歌,一首《再见青春》,一首《北京北京》,当唱到“我在这里活着也在这里死去”时,我听得眼眶湿润,心中感慨万千。其实有时候,我很羡慕别人从一个极小的城市到大城市打拼的勇气。我也很想去大城市闯一闯,但我知道,有些残酷的现实是我必须所正视的。

    2020年11月27日
  • 俺记得那个刻骨铭心的冷漠眼神

    在成长过程中,我特别记得一个冷漠的眼神。那是在我刚成名不久,有一次参加一个国际电影节,在后台遇见一个很有地位的女演员。我上去很有礼貌地跟她握手说:“你好,我是陈坤,很高兴认识你。”…

    2020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