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成功出发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都想走不同的路,走自己的路,走出有特色的路;每个人都是相同的,所以,每个人都得走相同的路,走共同的路,走在一起走的路上。时间节点不同,空间方位不同,主观认知不同,每个人就会更多地被贴上和别人不同的标签。但不论时过境迁,万物轮回,还是朝代兴衰,每个人匆匆来匆匆过的路径却也大致相同。一方面,每个人都要做最好的自己;另一方面,每个人都要学习最好的,以能更好更快地成长。

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不同的,不同的父母,不同的乡邻,不同的空间;每个人生下来都是相同的,有血有肉,有家有爱,有哭有喊。慢慢地,有些人开始走得更快,更得更稳,走得更加坚定,有些人走得总是那么扭扭歪歪,呲牙咧嘴,蒙蒙撞撞。作为一个生命,每个个体都有渴望,都有欲求,都有梦想,都如同自燃物般,总会有机会靠自己就可以熊熊燃烧。所不同的是,有些人慢慢丧失了自燃的能力,必须得靠别人点燃才能燃烧;有些人完全消失了燃烧的能力,成为了彻底的纯粹的完全的不燃物,任你万般恳请,凭你柴火尽烧,任你眉头紧锁,凭你“哪吒闹海”,他自岿然不动。

为什么刚开始人们都一样,到了后来,任何人的差异如此巨大呢?有人说,因为有人聪明,有人愚笨。但历史上,为什么那么多聪明的人后来都没有大的作为呢?钱钟书说,“自以为聪明的人做事情很难成功,原因有二:一是不愿下笨功夫;二是他们没有找到他们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事情去做,却去做一些在他的价值观体系中不怎么重要的事情。所以他们内心缺少全力以赴的动力。”有人说,因为有人家庭背景好,有人家庭背景差。但历史上,为什么会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为什么人们会嘲讽某些官二代,为什么人们特喜欢“屌丝逆袭”?王安石在《题张司业诗》写道,“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看来,后来人们的差异是因为“崎岖”程度不同,是因为“艰辛”付出不同。

到这时,我们紧接着要问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有人愿意忍受“崎岖”,为什么有人愿意付出“艰辛”,为什么有人愿意“头悬梁,锥刺骨”,为什么有人愿意闻鸡起舞,顿学累功?我想,最为重要的是每个人的成就动机不同吧。有人想干一番大事,成就一番事业,那就会给自己一个较高的目标;有人想舒适和安逸,开开心心过日子,那就会给自己定一个适中的目标;有人连自己都不相信,自暴自弃,自怨自艾,破罐子破摔,就不会设定任何目标,也只能是随波逐流罢了。

什么样的人才会给自己设定较高的目标呢?或者说,什么样的人才会给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呢?自然的逻辑推理肯定是那些曾经实现了较低目标的人们吧。如果一个人总是受挫,从来不知道成功是何物,很难想象他会期待着越来越高的目标。如果一个人成功地做了一件事情,体悟了成功的喜悦,自然也会想去拥有更多的成功。当不断去追逐自己的更高目标的成功时,就会养成一种要实现更多成功的核心习惯。《习惯的力量》一书中写道,能成为核心习惯的核心原因就是所谓的“小成功”。“小成功其实是细微优势的稳定运用,一旦一个小成功完成了,就会推动下一个小成功的出现。小成功能够带来改造性的变化,因为它能够将细微的优势转变为一种模式,让人们相信更大的胜利即将到来。”“小成功并不会以整齐直接、连续的形式出现,不会每一步都让你确切地感到自己在靠近设定好的目标。更常见的是,小成功零散分布,就像那些微型实验一样,测试关于阻力和机会的深层理论,并发掘出情况有变之前未被察觉的资源和障碍。”

这样说来,小成功对于我们核心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我们不妨想想,如果我们在某方面做得不错,得到了不少表扬,自己总是超自信,必然是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多的小成功,最后不断积累正向的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后来也就越做越好。所以,到后来,我们会发现,人们的成功并不复杂,有时甚至很简单。人们的失败往往是因为你的核心习惯早已决定了你成为输家。人们如果在一个方面善于分析和运筹帷幄,在其他方面自然也会技高一筹。

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过亿的企业老板施瓦布总是思考如何提高公司效率。在一次聚会上,艾维?李对他说:“如果你允许我跟你的每个部门负责人谈话15分钟,我就能提升你的公司效益。”3个月后,施瓦布寄了一张相当于今天7万美元的支票给艾维?李。我们可能想象不到的是,艾维?李只是向施瓦布公司的每个部门主管提了一个如此简单的相同的要求:在未来的9天中,在每天离开办公室前,都列出第二天必须要做的最重要的6件事,并按照优先顺序排列。孰知3个月过后,公司业绩居然有了巨大的提升。其实,这样的说法在有关时间管理的书中比比皆是,但是我们做到了吗?谁能真正做到呢?谁能真正拥有这样的核心习惯呢?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尼古拉斯和同事做了一项关于肥胖症的研究,最后的结论非常“得罪”一些人,真实超乎我们的想象——如果我们的朋友发胖,那么我们在未来2-4年发胖的概率会上升57%。如果这位朋友是我们最要好的朋友,那么这种风险会上升3倍——我们的发胖的概率达171%。换句话说,肥胖症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它通过社交网络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人发胖其实是一种习惯。你吃饭总是吃得很饱,你喜欢吃大鱼大肉,喜欢喝含糖量高的饮料,很少吃蔬菜,你喜欢蜷卧在沙发上看电视,你很少运动锻炼,很短的距离你也喜欢开车去而不是步行走着去……那么,这些行为一旦日积月累形成你的核心习惯,你一定会发胖。哈佛教授的研究说肥胖症通过社交网络传播,其实真正传播的是这些导致发胖的行为习惯。(励志文章 wWw.lizhijuzi.cn)你和肥胖的朋友在一起的时间越多,你的行为就越容易被他的这些习惯所影响,久而久之,你拥有了那些导致长胖的行为习惯,于是你也就真的长胖了。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说明了行为习惯的影响作用。

2世纪苏联的著名科学家柳比歇夫,他在多个领域成就非凡,是生物学家、数学家、哲学家、翻译家等。他从2世纪2年代到7年代,一直坚持写日记,没有中断一天。每天的日记记录了他每天的时间安排和产出,就这样一天不落、几十年如一日地做这件事。就做一件事,坚持5年,我们呢?“我们每个人一生的时间大多浪费在种种恶习之上,很大一部分都是虚度的,整个一生几乎没有用来干应当干的事情。”写一篇日记,有了小成功,继续写,不断有小成功,坚持5年,这些小成功叠加,就是大成功啊!

“少了一个小数点,卫星就上不了天。”这句教导说的不仅仅是粗心,更说的是,认真有多重要,习惯的养成有多重要。“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句警示不仅仅是教训,更说的是一个人的起点错了,未来肯定就会错得更加离谱,更加难以想象。古罗马恺撒大帝有句名言:“在战争中,重大事件常常就是小事所造成的后果。”我在这里更愿意说,重大成功往往是因为一个个小成功,而一个个小成功往往是因为好的习惯。

365个1.1相乘,约等于37.7834;365个.99相乘约等于.255,我用科学计算器计算,结果竟然相差1481.7倍。看来,每天进步一点点,跟每天退步一点点的区别,真的是触目惊心啊。

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坚守我们的核心习惯,每天都有小成功,每天都有小进步,那么日积月累,就会领先和超越他人,就会到达我们期盼的人生高度。如果我们每天都往下堕落那么一点点,每天都有小失败,每天都有小抱怨,那么年复一年,就会自我坠入我们恐惧的地狱。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懂得习惯的力量,敬畏习惯的力量,从好习惯的养成和坚守开始,拥有习惯的力量,驾驭习惯的力量,享受习惯的力量!

 

励志语录-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从小成功出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19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1月7日 下午10:46
下一篇 2020年11月8日 上午1:46

相关推荐

  • 励志人生:是什么阻挡了您奔向成功和幸福

       改变了你的态度,幸福和成功就会在你眼前显现。  很多时候,我们总会埋怨别人不支持我们,现实对我们很不友好,比如:认识同事阻挡了自己,认为领导没有伯乐的眼光,认为机会不肯光顾自己。埋怨凡此各种造成了我们今日的失败。但是,如果我们好好想想,是这样吗?

    2020年9月26日
  • 亚伦·保尔:唯有努力,能化逆境为风景

        他出生于美国爱达荷州一个平凡的家庭,父亲是一位退休的天主教浸礼会牧师,所以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有机会在教堂排演的剧目中登台表演。八年级的时候,他开始为演技疯狂,立志以此为业。毕业后,像其他想当演员的年轻人一样,他只身来到好莱坞,想要开拓自己的事业。

    2020年11月30日
  • 经典励志文章:别在优势中迷失

         我们的人生之路,犹如有风雨和泥泞坎坷的旅途,很多的时候,不是摔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里。

    2020年9月25日
  • 控制不了体重,何以控制人生

        我的一位女性朋友自从开始健身后,就常常跟我分享她健身方面的事情。比如私人教练的费用昂贵。一周她要去健身房三次,每次都累得跟狗一样。还有教练让她做到了很多以前她觉得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像扛着30KG杠铃做深蹲之类的。

    2020年11月26日
  • 盯住目标,走出人生直线

    人,总是在极端的情况下,空前灾难或是莫大幸福到来的时候,更容易大彻大悟…… 然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的这种幡然悔悟都只是短暂的…… 一场幸福团圆的相拥而泣之后,一次生离死别刻骨铭心的…

    2020年11月19日
  • 安稳的日子,才最不安稳

        我宁可忙死,也不愿闲死。  1  多年前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工作,各方面的待遇都还不错,但是最后我却因为太闲太无聊而放弃了。

    2020年9月27日
  • 成功属于不安分的人

      我发现传统意义上成功的人都有一个特质,就是不安分。我们的父辈很多成功者,都是原来放弃了铁饭碗。这绝对不是什么懂得放弃的精神,而是因为他们不安分,不满足于眼前安稳的现状。虽然他们其中也有牺牲者,但他们的生命都在拼搏,都很有价值。

    2020年12月1日
  • 总是做出错误的选择,因为您实力不够

        一位亲戚说他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是,在十八岁那一年,没有选择去当兵。

    2020年3月30日
  • 有梦想才有希望,有梦想才有未来

          幼年时的梦想是:长大了当一名教师——有很多学生,教他们写字、教他们画画;    童年时的梦想是:长大了当一名世界导游——…

    2020年11月7日
  • 别拿贫穷当做自私的借口

        上大学时期,同寝室中被分来一位整日把“穷”挂在嘴边的女孩小A,而她口中的“穷”也成为了她犯了错误推卸责任或者不愿意承担责任时的挡箭牌。

    2020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