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拿着别人的地图,找自己的路

  
  
  拿着自己的问题到处去问人,病急乱投医,到处拿别人的药方来医自己的病,就像是拿着指往别人家的地图在找自己回家的路一样荒谬。
  
  记得自己小时候至今,如果遇到人生重大问题,俺鲜少问别人意见。都尽量自己去找答案,因为别人给的答案不一定对自己的问题有效,所以俺除了思考、研究、观察、实验之外,俺还会大量看书、上网搜信息,让自己成为自己问题的唯一解答者。
  
  当俺成为作家与老师后,俺每天被成百上千的问题包围了,问题包括:俺该去考研还是去找工作?俺该选择在家乡还是到大城市?俺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工作,还是听爸妈的话去考律师?俺该选择娶A还是娶B?俺明天要考广告学。请问俺该读哪些书?俺该怎么让自己有成就?俺要如何一天读一本书?……
  
  所有五花八门的问题,其实归结只有一种:就是他们不相信自己能百分之百决定自己的人生。为自己做全权的决定,因为自小父母与老师就帮他们把生活与人生方向都定好了,一旦长大成人,发现自己可以做决定时,却开始害怕自己做的决定会有错、会受伤、会失败,所以拿着自己的问题到处去问人,病急乱投医,到处拿别人的药方来医自己的病,就像是拿着指往别人家的地图在找自己回家的路一样荒谬。
  
  俺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场大学演讲之后。有位学生兴兴冲冲跑来问俺:“老师,俺下个月就要去巴黎了。您能告诉俺您对巴黎的看法吗?”俺还记得当时俺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看着她说:“天啊,这是您第一次去巴黎,您怎么舍得把您对巴黎的‘首度定义权’交给俺?您拥有最宽广、对巴黎探索后的首度定义权,这是您生命专有的,不该让任何别人的看法阻挡在您与巴黎之间!”
  
  一如俺在《十堂量子创意课》书中提到的:提出这样问题的人,已经多到无可数计。似乎大家都把俺当成了活的搜索引擎,包括“俺下周要去印度了,您能推荐俺去哪些地方吗?请问俺应该搭哪家航空公司?俺该住在哪里?”诸如此类的。俺只觉得很奇怪,现在网络信息这么发达,怎么不自己上网好好查、好好比较?把找数据的过程也当成是旅行的一部分?而不是连旅程细节都要听别人的意见,吃喝玩住都跟着俺的足迹,那您的旅程就跟俺的没两样。
  
  “创意”是一种态度,一种对生命的主动、积极、自主、负全责的态度,“创意”不是某类行业、某项职业或是某种环境,不要做一个“老跟别人要现成答案”的人,这样就像“老吃成药却不自己想办法改善体质”,久了自己都失去自愈力。俺自己就是个不爱向人要现成答案的人,因为自己的问题只有自己能解决,所有的解答都藏在问题里。(经典语录  www.lizhijuzi.cn)俺当然也希望读者、学生也都是自己探索答案的主动者,如果俺轻易地给了答案,就剥夺了他们探索的乐趣——这包括跟俺要现成书单(有的还问俺这本书跟那本书有什么差别)。
  
  要俺在书上签一句座右铭的读者,如果当场时间允许,俺都会苦口婆心跟他们说:“自己的书单得自己找,因为只有您自己最清楚。您的主专长是什么、您的兴趣是什么、您的人生打算往哪个方向发展。您得自己去从第一本有兴趣的书开始读起,然后从这本书再去延伸阅读下一本书……您得有自己的图书分类系统,就像您无法搬一堆不适合您家风格的家具往家里放,您得清楚知道您自己的体质,为自己点菜,而不是照本宣科吃别人推荐的东西。”
  
  千万不要做意见或是现成答案的乞讨者,请做自己生命的拓荒者、先锋部队,请去探寻自己知识与智能的上游。如此您才能为自己的人生,从一开始就走出不一样的第一步。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不要拿着别人的地图,找自己的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0952.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0月23日 上午8:19
下一篇 2020年10月23日 上午9:54

相关推荐

  • ABC林书豪:当所有华人都处在梦与现实之间

      ABC林书豪:当所有华人都处在梦与现实之间    一个华裔美国专栏作家眼中的林书豪。读完以后有种很复杂的心情。决定将全文翻译,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很特殊的角度,让读者可以站在亚裔美…

    2020年10月21日
  • 大部分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最近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我所在的班级每周六早上8点半开始上课。最初的一个月,我每次都匆匆忙忙踩着点进教室,心中带着焦急和不安,可是每次进了教室后我都很得意,因为准时的学生不超过20个,我总是属于那群准时的少数者,大多数人都是9点后才来。后来我渐渐适应了,能够提前6、7分钟到课堂,可是我发现全班50多个学生,能按时上课的学生却更少了,只有10个人左右。有个男同学让我印象深刻,因为他是班上最早到的学生,可是他说他仅仅提前15分而已。上了三个月课后,我更得意了,因为我发现不迟到不早退,每周都坚持来上课的学生不足10人,而我却是其中之一。换句话说,三个月来,全班50多个人,有40多个人做不到每周按时上课,按时下课。这个发现令我大吃一惊。假设这是个课堂纪律的比赛,你只要做到每周按时上下课,就能打败其他40位竞争者了。

    2020年11月28日
  • 女生励志文章:做一个让人欣赏的女孩

      每个女生都应该学会做一个讨人喜欢的女孩子:  1、说话时可以很直接,人很直爽,那总比虚伪好。

    2020年10月19日
  • 先成为锦,然后才能添花

      蝶变,往往要以时间作为交换。  很多年前我便认识她,那时我刚出茅庐,刚开始有大学女生慕名而来,其中就有她一个。

    2020年12月15日
  • 励志作文:《未来》

    小时候,老师常常说俺“有出息”俺只知道这是褒扬,并不懂什么意思,渐渐长大,渐渐发觉俺一直都在盲目地努力,俺没有追逐的目标,没有方向,那些别人眼里阶段的成功以无来说根本没有意义,在这…

    2020年10月5日
  • 犯错是人生的常态

          即使您是个完美主义者,处处小心,也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都不犯个错吧。当然,这也不现实。    人生中的选择很多,选择多也就更容易迷失自己,但要清楚的是选择多并不是什么坏事…

    2020年10月23日
  • 经典励志文章:成功并不像您想象的那么难

      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的。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作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成功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取得成功的人。

    2020年9月28日
  • 励志文章:梦想的距离,您到底有多远

      
      每个人的一生,都伴随着无数或实现或远去的梦想。梦想的变化映射成长的步伐,而梦想的内容则映射人生的深度。
      
      梦想和现实的距离有多远?五年,十年,一辈子?一代巨星李连杰,自幼家境贫寒,十岁就开始学习武术。他的梦想,不管是获得武术冠军还是通过银幕把中国武术传播到世界,一直都很单纯。他用了二十多年成为功夫巨星,但是他的梦想还会延续下去。他的梦想,为他的人生带来深度。
      
      梦想和现实的距离有多远?三米,九米,一千米?杨孟恒哥哥小时因意外而失去了双臂。他的梦想,不管是成为泳坛健将还是重回课堂,一直写满努力。他的梦想在不断努力,不断失败,不断前进。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为了梦想而奋斗的过程。他的梦想,为他的人生打开宽度。
      
      梦想和现实的距离有多远?美貌,智慧,还是金钱?曾经,我希望能够坐在华丽的城堡中当美丽的公主,后来,我希望能够披上战甲保家卫国,现在,我希望能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的梦想,也许曾经天真,也许曾经幼稚,但它见证我的心灵历程。不管是怎样梦,梦想后的心灵,始终值得我们关注。我的梦想,为我的人生打开长度。
      
      当梦想照进现实,会实现,还是会幻灭?也许,有些梦想终生都不会实现,但它犹如漫漫黑夜中的明灯,会指引你,引领你,直到你到达人生的终点。其实,无论你的梦想实现与否,只要它有意义,那么即使你不在了,你的梦想也依然存在,永远地存在。这样的梦想,会为你的人生延伸至无限。就如列宁,毛泽东,鲁迅……他们的生命,在他们的梦想中永生。
      
      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很短也很长。它就是心灵的宽度,人性的长度,生命的深度。
      
      让梦想距离你最近时抓住它,时间会为你而凝固,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梦想的尾巴,也许你就是一个幸运儿,也许你会是那个不幸的,一个抉择可能会改变你的命运,经历过坎坷的生命更加精彩,欢迎咨询本人,你的生活或许会因此改变,你的梦想或许会烁烁生彩。

    2020年9月30日
  • 最困难之时,可能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1  我曾经在一家小型文化公司里工作,编过一本招商引资方面的画册。

    2020年3月24日
  • 城市的每一个夜晚,都有人在哭

      作为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它的行政部员工一直流动很大。  昨天,又来了一位新的前台。

    2020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