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比别人多走一步,您将会得到更多

    多尝试一次,也许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很多人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在职场上,遇到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却恰恰相反,不是退一步,避而不谈,或者逃避就能解决问题,而是需要更进一步,多走一步,再试试看,也许之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多尝试一次,也许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很多人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在职场上,遇到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却恰恰相反,不是退一步,避而不谈,或者逃避就能解决问题,而是需要更进一步,多走一步,再试试看,也许之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来自经验、知识以及应变能力的综合。所谓经验,是指在遇到问题时,从自己所知道或者所经历的事情里寻找相似的片段,作出最有效、最得当的应对。所谓知识,则是指大量占有信息,从中得到启发或直接找到可供借鉴的例子,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积累的经验、掌握的知识有效组合,与自己实际的观察和思考,综合去应对面临的问题,制定解决的方案,是衡量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多走一步,多思考,多尝试,在别人放弃的地方,别人尝试认为无效的地方,再坚持一下,再尝试尝试,再应变一下,也许之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可能就会有新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了。

  而这,正是办公室菜鸟和职场高手的功力差距所在。

  多一封邮件,也许就能打开一个世界

  每个都知道人脉资源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都希望能快速积累起来自己的人脉资源,但又有多少人,会将各种场合交换的名片和那些陌生的名字,能转换成自己行走职场的助推器?

  很多人在交换了名片之后,带回来,整理一下,分门别类一放,从此卡片是卡片,陌生的名字还是陌生的名字。但有些人,出差回来之后,会给卡片上陌生的名字,或者只有一面之缘的陌生人,发个短信,发封邮件,从此便开始建立起了联络的通道。慢慢的,那些陌生人,那些陌生的名字,就会变成您熟悉的人,开始建立起联系,也许某一天,您就可能会在他那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或者深入交往和交流的机会。

  有一次出差,俺几个同行都和一位行业中的专家交换了名片。当时人员众多,场面有些杂乱,俺相信他对俺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大家的交流也仅限于自俺介绍和简单寒暄。出差回来后,俺写了一封邮件给他,除了表达对他的敬意之外,还向他请教了几个问题。俺其实并没有寄希望于他能回复,不料,当天俺就接到了他的回复,不仅详细解答了俺提出的问题,还给俺介绍了另外一位专家,让俺就某个问题,可详细向他请教。

  那一刻,俺真的开心坏了。只不过是多写了一封邮件而已,不仅建立起来了俺与他的沟通机会和通道,而且,因为他,俺又认识了另外一位专家。后来,因为交流机会增多,俺们也有机会在其它场合见面,所以俺与他们的交情越来越深,他们也在俺的专业发展道路上,给了不小的帮助。

  实际上,很多人,往往就是缺少这一步,所以那些交换过之后趟在名片夹中的名字,其实还是个冷冰冰的陌生人,只有多走一步,建立起联系,他们才能变成真正的活生生的人,才能真正认识您、记住您。

  千万不要小看这一步。世界上的事情没有那么多巧合,别人之所以成功,一定有他成功的道理——试着找到它,下一次成功的就会是您。

  多一次交流,就会多积累一次靠近成功的机会

  在职场上,能用开放的心态,多些机会去交流,往往可让俺们收获到很多意料之外的东西,会让俺们多一些靠近成功的机会。

  俺每年都会从学校招一些应届毕业生,因此看到过很多新人成长的过程。

  有一年,俺带三个应届毕业生,这三个人的工作方式非常具有代表性,他们的成长也是。

  小A,永远把主要精力放在完成上司布置的工作上。在他眼里,只要工作成果一交上去,就与自己再无关系,至于之后这成果在多大程度上被有效利用、上司进行了怎样的修改,他毫不介意,也毫不在乎。“反正俺完成您交代的工作任务了,您爱咋改咋改。”这是他的惯常态度。

  小B,爱惜羽毛的典型。要是有谁改动她的方案,她总是一万个不乐意,如果是上司,她就会不依不饶,试图证明自己的方案是最好的,如果是同事改动,她一定找机会给对方一个差评。她始终觉得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那些所谓的不同意见,不过是欣赏不了她的优秀,或是嫉妒她的能干罢了。

  小C,与以上两位都不同。同样是认真完成工作,同样是爱惜羽毛,但不一样的是,她每次都会拿着上司或同事的修改意见与自己的方案进行反复对比——改了什么、怎么改的、为什么要这么改。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她会追着上司和同事不厌其烦地请教:这个地方,您是怎么想的?有没有其他的方式?您看如果这样行不行?完了他还会拿着自己的工作方案向单位里其他不同的人请教,每个人的职位、资历、观念不一样,她也自然能收获不同角度的方法、立场、角度——把它们积累下来,就成了自己职业发展的养料。

  同样是做了一项工作,三个人收获和积累下来的东西却是天壤之别。这就是职业态度的差异,刚开始,三个人的能力和基础其实是差不多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A和小B还在做着最基础的工作,而小C已经可以独当一面,成为公司备受重视和重点朋友的种子选手。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试着比别人多走一步,您将会得到更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014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6日 上午8:56
下一篇 2020年9月26日 上午8:56

相关推荐

  • 您为您的机会准备了什么

        曾经,有两个求职者来参加光线传媒的面试。一位经验较多,而另一位经验较少,我们录取了经验少的那位。人事问失败的那位求职者,你觉得你失败在哪里?他说,我觉得我不应该面对你们的时候,仅凭口头去阐述我能做什么,擅长什么。而最终取得胜利的那位求职者,准备得相当齐全。他是拖着一个旅行箱去的,里面有他的摄影作品,发表的文字作品以及个人简介。除此之外,还准备了U盘,因为担心招聘单位不习惯,或者没有时间去看这些纸质的东西。

    2020年12月5日
  • 您现在不牛,但您可以变得很牛

        1  我有个男生朋友被分手了,很难过,拉着我去喝酒。我不喝,他不乐意了,说我不够兄弟。我大声吼他,我要是也喝醉了,谁送你回去?你这样喝,万一喝出毛病,可怎么办?

    2020年3月30日
  • 小时候的梦想哪去了

        关于梦想,这段时间最火的大概就是马云印在T恤上的那句话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成年人说梦想时经常畏首畏尾,说大了怕别人不以为然,说小了又担心别人嗤之以鼻,所以在成人世界里,梦想成了成功人士回顾往昔峥嵘岁月时最多的谈资。

    2020年12月11日
  • 习惯也会成为您的一切

          当一个人,生活枯燥的时候,是因为他,忘了用心体会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人生乏味的时候,是因为他,忘了培养幽默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体力日差的时候,是因为…

    2020年10月22日
  • 励志文章:您也可以白手起家的

      大部分千万富翁都是白手兴家的,他们可以,你也可以。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我给大家讲几个励志故事,作为例证。

    2020年9月26日
  • 励志文章:成功的秘诀

    人在这个社会上想活出高质量,高水平,那必须得有超出常人的想法和做法,记得七仔和俺说过一句话:安董,人生就像一面镜子,您对镜子笑镜子也对您笑,您对镜子哭镜子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回应您。 …

    2020年9月29日
  • 从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碰巧的成功

        1  前一阵子,看了李宗盛的一个宣传片。他把自己的人生感悟融入到那段几分钟的小短片里,告诉所有还在努力中的人: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2020年9月28日
  • 给您一条“牛人”的路

        知乎上有不少有趣的提问,“怎样成为一个厉害的人”,“如何年薪百万”,看帖子的热度就知道“探寻人群中出类拔萃的机会”这可能是今天多数人内心的需求。在这个全中国都在挣钱比赛的时代里,这样的问题问得理所当然、理直气壮,不过,我总觉得不够准确,在如何成为人群里普遍公认的“牛人”之前,我们还有个问题要解决。

    2020年11月28日
  • 其实大家都比俺们看到的更努力

        因为曾经复读的原因,我的很多同学都上班一年多了。陆陆续续的联系,让我这个赋闲在家不愿意学习就等着开学的人,越来越为自己的懒惰汗颜。

    2020年12月1日
  • 成长,请带上这封信:一支烟的故事

        亲爱的孩子:  你一直讨厌我抽烟,我也十分渴望戒烟,可是,我一直都没有做到,很惭愧。

    2020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