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走到哪儿都带本书的人到底有多可怕?

    1  前两天,约了个老朋友在南城吃饭。她没车,所以只好我穿过大半个北京城去见她。

  

  

  1

  前两天,约了个老朋友在南城吃饭。她没车,所以只好俺穿过大半个北京城去见她。

  因为堵车,一个小时的车程,开了整整两个半小时,午饭直接变成下午茶。还好约的是一家带简餐的咖啡厅,要是火锅店,就尴尬了。

  等人,是一件多烦的事儿,等过的人都懂。特别是在餐厅,一个人傻坐着,迎接您的是各种鄙视的目光。换作是俺,可能手机都玩儿没电了。

  可人家倒好,俺急急忙忙冲到餐厅的时候,她正坐在那儿认真看书,还拿笔写写画画。看见俺,把书一合,微微一笑,说了三个字:“您来啦。”

  当时,俺脑海里就一个念头:这种同龄人比堵车还可怕。

  2

  俺们俩认识快十年了。这十年里,她变了很多,从单身变成了已婚,从小职员变成了管理层。可有一点一直没变,就是走到哪儿都带本书。

  有一年,俺们俩去美国玩,俺背了个空箱子,打算去买买买,她背了半箱子书,说倒时差睡不着可以看。结果,回来的路上,俺买了一箱子衣服,她又买了半箱子原版书。

  而且,那些书比俺的衣服还贵。

  这些年,她在俺心里一直是个很特别的人,无论多忙,俺都会找时间约她,就怕两个人越走越远。

  可能每个人心里都有这么个朋友,她像是您的标杆,又像是“假想敌”。俺总希望自己能在某个方面超越她,哪怕齐头并进也是极好的。

  可她永远是那种看起来和您一样,您却永远追不上的状态。她的见识永远比您多一点,视野永远比您宽一点。您说什么,她都能分析得头头是道;她说什么,您都各种听不懂。

  有这么个朋友,真是让人“悲喜交加”。喜的是,她能鞭策您。悲的是,她一辈子在鞭策您。

  3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期节目,主持人提了个问题,俺觉得很受刺激:如果在一次聚会上,您遇见两位女士,一个拿的包看上去挺一般,但谈吐不俗,一张口就引用了《经济学人》杂志对英国大选的分析;另一个拿着很贵的名牌包,说的却都是电视剧和明星八卦。您觉得谁的社会地位更高?

  俺想了想,不说社会地位,至少对俺来说,更愿意和前者交往。这个世界上,知识量是很贵的。

  这可能就是一个人的文化资本,也就是谈资。

  说起谈资,这些年俺最深的感触就是,越和人聊天,越不敢聊。

  班门弄斧真正的可怕之处,不是丢脸,而是您根本不知道自己丢了脸。有时候,没人会告诉您,他们早就看穿了您,然后只会点头微笑。甚至有时候,您觉得自己知道得挺多的,可别人一问,就哑口无言。

  最近,“中年危机”这个词频频出现。其实不止是中年,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自己的“危机”。这个时代的工作,可替代性太强了。您前脚提辞职报告,还没来得及缅怀一下,后脚就有人搬进您的工位。

  在职场混了这么多年,俺最恐惧的时刻就是遇见一个比俺还内行的外行。当别人谈论您最擅长的知识,还说得比您透彻的时候,怎么可能没有危机感?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儿,因为这个世界上,连知识点都是不稳定的。

  4

  今天,许多人已经习惯了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似乎并不欣赏那些走到哪儿都带着书的人,觉得他们只是装。

  俺觉得不是,至少在俺看来,读书没有什么时候读、怎么读之分,只有读与不读的差别。因为读书是一种态度,有些人在图书馆坐一天刷微博,有些人在垃圾桶旁读经典。

  那些爱看书的人,除了能保持竞争力,还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就是凡事想得开,烦恼特别少。

  开篇提到的那个书痴朋友,有一年夏天,俺们俩去南方玩,回北京的时候遇上飞机延误,整整等了六个小时。俺焦虑地走来走去,一会儿发微信给北京的朋友了解天气,一会儿向空姐询问状态。可一旁的朋友悠闲地拿出一本书,要了杯热茶,不言不语,不焦不躁,一副有书万事足的样子。

  她遇上烦心事儿,很少抱怨,就拿一本书坐在咖啡馆里。真像罗曼·罗兰说的:“和书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想起一部美剧中的情节,Miya因为家庭的诈骗丑闻陷入媒体的狂轰乱炸中,她事务所的同伴Lucca只给了她一个建议,找本书看,不要上网,不要看新闻。只是看书就好了。

  这真的是俺听过最好的建议了。

  有人说,您越读书,越能看见自己的无知。因为无知,才会对人心生敬畏,也才会对生命多出一点豁达。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顺境时勇往直前,逆境时豁达坚韧,这样的人,可能是您俺永远都无法打败的对手。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那个走到哪儿都带本书的人到底有多可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9951.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7日 下午4:11
下一篇 2020年9月27日 下午4:13

相关推荐

  • 励志类的文章

          《不要被人看不起》    人生,因为您的成就不够多,所以别人才会看不起您。因为您的成就不够高,别人才会忽视您,因为您的道德不高,别人才会欺负您。因为您的情感不够完美,别…

    2020年10月25日
  • 您不对自己狠,生活就会对您更狠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总有一批出类拔萃,对自己非常“狠”的人,并且这些人非常时尚,光鲜,靓丽,自然,大方,自信,坦诚。他们每一次出场,总是那么与众不同,每一次说话,总能跟他人带来不一样的契机和新鲜感。

    2020年12月4日
  • 岁月不会辜负每一个平静努力的人

        1  上大学那几年,我认识了一位80后的养老院院长,他放荡不羁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无比善良的心。

    2020年9月25日
  • 经典励志文章:人人生不是一条直线

      先说第一个人。  他叫张朝南,乡村教师,朴实敦厚,典型的山里汉子。他有太多的事迹可以让那一方人永远记住他,为了二十几个学生能顺利上学读书,他变卖了所有的家当,住在学校里,苦苦地支撑着几个村唯一的小学。作为一个极贫困偏远山区的民办教师,他的工资不仅少得可怜,而且被长年拖欠着,他甚至连家都没成。每年涨山洪的季节,他都要亲自去接送各村的学生,在危险地段,他更是背着学生趟过河水。他的事迹上过报纸,可除了得到一点虚名外,对于他,对于他的学校,没有带来丝毫的改变。

    2020年9月26日
  • 您认真做过的每件小事,将来都会为您亮一盏灯

        蔡康永说:你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2020年9月28日
  • 用辛苦换幸福的励志文章

    用辛苦换幸福的励志文章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工作之余八小时,再次有感于这个话题,因为最近看一本书,书名就叫做《另外8小时》。   这本书里有一句话:如果你对糊口这件事已不耐烦…

    2022年7月12日
  • 华为总裁任正非新年致辞:春风送暖入屠苏

            值此09年的一页将翻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之际,我代表公司向奋斗在各条战线、各个区域的全体员工致敬,你们辛苦了!特别是对那些还奋斗在艰苦地区、艰苦 岗位的员工,我诚挚地表达深深的谢意。你们承载了我们更多的希望,更美好的明天。我也代表公司深深地感谢数十万家属给我们的支持、理解和克制,没有您们的 牺牲与奉献,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成功,您们辛苦了!

    2020年9月27日
  • 永不放弃

          有人说:俺理解的野心,更多的是对困难的无所畏惧,考虑了一些难题后,第一个想到的是放弃。    俺说:这话不对,既然您自己知道什么叫野心,说明您已经理解了俺所说的野心的真…

    2020年10月3日
  • 俺想再努力一点,哪怕只是一点点

        回到家后,看见妹妹很沮丧地坐在床头,手里拿着一张被揉搓过的成绩单。她看见我敲门准备进来,下意识地将那张成绩单往身后藏,并用很委屈的小眼神看着我说:“姐,为什么每次考试的成绩和名次都是一模一样,我多么想进步一点点。”

    2020年3月29日
  • 经典励志文章:不只您在贫穷中长大

    那是一个春天的下午,在我高中的自然课上,每个学生都被要求熟练地解剖一只青蛙,今天轮到我了,我早早就做好了准备。
      我穿着我最喜欢的一件格子衬衫——我认为这件衣服让我显得很精神。对于今天的实验,我事前已经练习了很多次了,我充满信心地走上讲台,微笑着面对我的同学,抓起解剖刀准备动手。
      这时,一个声音从教室的后面传来,“好棒的衬衣!”
      我努力当它是耳边风,可是这时又一个声音在教室的后面响起,“那件衬衣是我爸爸的,他妈妈是我家的佣人,她从我们家给救济站的口袋里拿走了那件衬衣。”
      我的心沉了下去,无法言语。那可能只有一分钟的时间,但对于我却像是数十分钟之久,我尴尬地站在那里,脑中一片空白,台下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我的衬衣上。我曾经凭自己出色的口才竞选上了学生会的副主席,但那一刻,我生平第一次站在众人面前哑口无言,我把头转到一边,然后听到一些人不怀好意地大笑起来。 我的生物老师要我开始解剖,我沉默地站在那里,他再一次重复,我仍然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儿,他说:“弗兰克林,你可以回去坐下了,你的分数是D。”
      我不知道哪一个更令我羞辱,是得到低分还是被人揭了老底。回家以后,我把衬衣塞进衣柜的最底层,妈妈发现了,又把它挂到了衣柜前面的显眼处。我又把它放到中间,但妈妈再一次把它移到前面。
      一个多星期过去了,妈妈问我为什么不再穿那件衬衣了,我回答“我不再喜欢它了。”
      但她仍继续追问,我不想伤害她,却不得不告诉她真相。我给她讲了那天在班里发生的事。
      妈妈沉默地坐下来,眼泪悄无声息地滑落。然后她给她的雇主打电话“我不能再为你家工作了。”然后要求对方为那天在学校发生的事道歉。在那天接下来的时间里,妈妈一直保持着沉默。在我的弟妹们去睡觉后,我偷偷站在妈妈的卧室外,想听听事情的进展。
      含着泪水,妈妈把她所受到的羞辱告诉父亲,她是怎样辞去了工作,她是怎样地为我感到难受。她说她不能再做清洁工作了,生活应该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那么你想做什么?”爸爸问。
      “我想做一名老师。”
      她用斩钉截铁的口气说。
      “但是你没有读过大学。”
      她用充满信心的口气说,“对,这就是我要去做的,而且我一定会做到的。”
      第二天早晨,她去找教育部门的人事主管,他对她的兴趣表示欣赏,但没有相应的学位,她是无法教书的。那个晚上,妈妈,一个有7个孩子的母亲,同时又是一个从高中毕业就远离校园的中年女人,和我们分享她要去上大学的新计划。
      此后,妈妈每天要抽9个小时的时间学习,她在晚餐桌上展开书本,和我们一起做功课。
      第一学期结束后,她立即来到人事主管那里,请求得到一个教师职位。但她再一次被告知,“要有相应的教育学位,否则就不行。”
      第二学期,妈妈再次去找人事主管。
      他说,“你是认真的,是吧?我想我可以给你一个教师助理的位置。但是你要教的是那些内心极度叛逆、学习缓慢、因为种种原因而缺乏学习机会的孩子们,你可能会遇到很多挫折,很多老师都感到相当困难。”
      妈妈是在用她的行动在告诉我,怎样面对自己所处的逆境,并勇于挑战,而且永不放弃。
      对我而言,那天我收好课本离开教室时,我的生物老师对我说:“我知道,这对你来说是艰难的一天,但是,我会给你第二次机会,明天来完成这个任务。”
      次日,我在课堂上解剖了青蛙,他改了我的分数,从D变成B。我想要A,但他说,“你应该在第一次就做到,这对其他人不公平。”
      当我收起书走向门口时,他说,“你认为只有你不得不穿别人穿过的衣服,是吗?你认为只有你是从贫穷中长大的人,是吗?”我用肯定的语气对他说,“是!”
      我的老师用手臂环绕着我,接着给我讲述了他曾经在绝望中成长的故事。在毕业的那一天,他被别人嘲笑,因为他没钱买一顶像样的帽子和一件体面的礼服。他对我说,那时,他只能每天都穿同样的衣服和裤子到学校。
      他说,“我了解你的感受,那时我的心情就和你一样。但是你知道吗,孩子?我相信你,我认为你是出众的,我的内心能感觉得到。”
      后来,我竞选上了学生会的主席,我的生物老师成为我的指导顾问。在我召开会议的时候,我总是寻找他的身影,而他在台下会对我翘起大拇指——这是一个只有他和我分享的秘密。

    2020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