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您们一个走上人生巅峰的捷径

    在这个世上,存在着一批做事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的人。  我们把这些人称为匠人,把这种理念叫做工匠精神。

  

  

  在这个世上,存在着一批做事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的人。

  俺们把这些人称为匠人,把这种理念叫做工匠精神。

  简单来说,就是:

  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

  去年的时候,工匠精神着实火了一阵儿,但很快又被人们遗忘了。

  而俺对这个道理印象深刻甚至深信不疑的原因在于:这句话给俺的人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俺是去年才开始写作的,年中的时候参加了一个 21 天写作训练营。

  当时的要求是每 3 天一篇作业,优秀者将获得老师的签名书一本,以及公众号的宣传机会。

  开始的时候,俺写的东西简直不能看。

  但是即便如此,俺依然坚持每天至少写一篇,还要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写。

  那段时间,俺每天都在思考今天写什么?怎么写会比较好?

  结课的时候,俺是班里写出文章最多的一个:26 篇。

  于是,俺拿到了老师的签名书,也获得了宣传的机会,还结交了很多不错的朋友。

  当然,期间也有熬夜到凌晨2、3点却依然写不出来的时候。

  这种情况,俺们一般称之为遇到 “瓶颈”。

  有句话是:

  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再坚持一下就好了。

  确实如此,因为大多数人在起点上都只是普通人,总会遇到瓶颈。这时候,如果您放弃了,就什么都没了。

  可是如果再坚持一下,突破了,您的能力就会飞速增长。

  小时候看《射雕英雄传》,其中有一段《九阴真经》的经文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意思是,用多的补偿少的,以达到平衡的状态。

  后来才知道,这句话其实是道家老子提出的思想,后面还有一句话: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意思是,用少的补偿多的,让多的更多,少的更少。

  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就是 “马太效应”: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俺们都知道,这个世界是存在着“二八定律”的。

  也就是说,最顶端的 2% 拥有着 8% 的资源。

  举个最简单,也最老套的例子:

  大部分人都知道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却很少有人知道第二个登上月球的是谁。

  互联网时代的特性是信息爆炸,以至于有人说现在的社会根本不缺信息,缺的是注意力。

  这句话的理论依据是:注意力是不可逆且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

  事实上,俺们的注意力十分有限,有限到在同一行业中只能注意到排列靠前的人。

  这么说的原因,俺问几个问题您就明白了:

  您觉得最会做 PPT 的是谁?最会演讲的是谁?最会写鸡汤的是谁?最会打鸡血的又是谁?

  不可否认,每个人关注的点都不一样,但是不妨做一个实验:

  把自己的答案留在文末,看看大家的重合度有多高。

  “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 之所以重要的根本原因在于: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

  行百里者半九十。只要您专注于一件事,连续地做,持续地做,不断付出时间、精力,您就能比大部分人做得要好。

  回过头去看,您会发现:当初一起出发的人很多都已经没了踪影。

  最开始写作的时候,身边不少朋友都说想开个公众号,写点儿东西。现在看看,真正开始写的都没几个,坚持下来的就更少了。

  您看,人生路上,任何一个行业人才都不止千千万,但是当您再努力一些,再往上走一点,人就少了好一大片。就像高考,一分之差,可能就隔了好几个操场的人。

  投机的人很多,坚持的人很少,还没开始竞争,他们就把自己淘汰了。

  一个人只要走在变强的路上,就会在变强的过程中不断受到鼓舞,越来越强,不信的话可以去社群里感受一下热烈的氛围。

  只要您进步,大家都会给您加油鼓劲!

  那么,如何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呢?

  答案只有四个字 —— 刻意练习。

  机械地重复没有意义,您需要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并修正错误的重复练习。

  也就是说,您的练习必须是 “有效” 的练习。关于 “刻意练习” 俺们之前说过很多,今天就不再多提。

  最后,俺想提醒的是:要往人少的地方走。

  不过,在此之前,您需要想清楚三个问题:

  1. 您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2. 这条路是否有足够的市场空间?

  3. 在这个领域里您的特点是什么?

  想清楚这三件事之后,您要做的就非常简单了,只要专注地做下去就够了。

  如果到这里您还不能理解,那俺们不妨做一个简单的算术题:

  假设您每年的注意力为 1 点,每一次行动都会消耗 1 点注意力并带来 2 点收益。如果您把注意力分散到 1 件事上,将在每个领域收获 2 点收益。可是如果您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那么您将在这个领域收获 2 点收益。

  假设每个领域超过 1 点就可以进入前 2%,那么前一种情况需要 5 年,而后一种情况只需要 5 年。

  再结合复利和二八法则,后者的收益将难以估算,不止是翻倍,而是天壤之别。

  其实,该怎么做只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就可以了:您是想成为很多领域内碌碌无为的人,还是成为某一个领域内很厉害的人?

  人生的秘诀很简单: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就会看到脱胎换骨的自己。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告诉您们一个走上人生巅峰的捷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999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7日 下午1:16
下一篇 2020年9月27日 下午1:17

相关推荐

  • 要么滚回家去,要么就拼

      

    2020年10月21日
  • 承受得起多大的压力,就配拥有多少的财富

        在我们家族,各行各业从业者都有。从政的,从商的,人民教师的,农民的,企业职员的。从收入水平看,就目前而言,自然是从商的赚的钱稍微比其他人都多一些。但是,亲眼目睹过去几年几位兄弟从商的工作状态,我真的没有羡慕过他们收入比我高,因为,他们的那种工作强度,那种紧张忙碌,那种工作压力,是我根本承受不起的。

    2020年9月30日
  • 意志,成就了事业

          作者:冷顺    有些努力,俺们看到过才会感动;有些过程,俺们经历过才会懂得;有些成功,俺们见证过才会相信。    ——题记    看到别人成功…

    2020年10月17日
  • 经历怎样的辛苦,才配拥有怎样好的人生

      我做传播六年时间,大牛前辈见过很多,但毫不夸张的说,A先生是我在传播同行业里见过的最牛的人。年轻,英朗,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拥有战无不胜的骄人战绩,任何事情在他面前都会被瞬间分解再整合,让人一目了然、拍手称赞。像这种大牛前辈,任何人看上去总觉得他有天赋才做到今天的成绩,我也这么认为,一直到我断断续续的听他讲以前的故事,才慢慢发现拼凑出一副画面,而这幅画面,很少有人知道,但足以让我这个也挺傲娇的人叹为观止。

    2020年11月30日
  • 别在等了,唯有全力以赴,才能实现梦想

      小Z最近在找新的工作,毕业5年,她已经换了4份工作了。对于这次求职,小Z也是充满了期待。几次面试下来,小Z发现事实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顺利,她看上的,别人没看上她。别人看上她了,她又觉得薪资不够理想,或是工作性质不理想,或者是地理位置等等,总之,想找个十全十美的工作,真的是难。

    2020年9月28日
  • 最新励志文章

          梭罗:无论您的生活如何卑微    无论您的生活如何卑微,要正视它,生活下去;不要躲避它,也不要恶语相加。您的生活不像您本人那么糟糕。您最富有的时候,您的生活看上去倒是最…

    2020年10月16日
  • 舍弃您当下的荣耀

        去年是美国耶鲁大学300周年校庆,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甲骨文”的行政总裁、世界第四富豪艾里森应邀参加典礼。艾里森当着耶鲁大学校长、教师、校友、毕业生的面,发表了一番惊世骇俗的言论。他说:“所有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的师生都自以为是成功者,其实你们全都是loser(失败者),因为你们以在有过比尔·盖茨等优秀学生的大学念书为荣,但比尔·盖茨却并不以在哈佛读过书为荣。”

    2020年11月20日
  • 世上哪有那么多捷径让您走?

        周六大清早,和几个朋友在网上打联机游戏时,被老妈催着去窗帘店取一个配件。窗帘店按正常路径离我家相隔不过三条马路,大概四公里左右。

    2020年12月14日
  • 励志文章:专业,就是无人企及

          白岩松,是俺非常喜欢的一位主持人。他主持的节目的格局和思想与众不同,临场应变能力也是出类拔萃。有一次,一位记者采访他,问道:“白岩松,您好,现在主持界年轻主…

    2020年9月26日
  • 别看不起小事,每一段艰难都是磨练

        1  同学群里组织聚会。谈及将要聚会的城市以及酒店住宿和出行工具,不常发言的韩同学——曾经的学习委员整理了一个文档过来。

    2020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