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您们一个走上人生巅峰的捷径

    在这个世上,存在着一批做事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的人。  我们把这些人称为匠人,把这种理念叫做工匠精神。

  

  

  在这个世上,存在着一批做事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的人。

  俺们把这些人称为匠人,把这种理念叫做工匠精神。

  简单来说,就是:

  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

  去年的时候,工匠精神着实火了一阵儿,但很快又被人们遗忘了。

  而俺对这个道理印象深刻甚至深信不疑的原因在于:这句话给俺的人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俺是去年才开始写作的,年中的时候参加了一个 21 天写作训练营。

  当时的要求是每 3 天一篇作业,优秀者将获得老师的签名书一本,以及公众号的宣传机会。

  开始的时候,俺写的东西简直不能看。

  但是即便如此,俺依然坚持每天至少写一篇,还要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写。

  那段时间,俺每天都在思考今天写什么?怎么写会比较好?

  结课的时候,俺是班里写出文章最多的一个:26 篇。

  于是,俺拿到了老师的签名书,也获得了宣传的机会,还结交了很多不错的朋友。

  当然,期间也有熬夜到凌晨2、3点却依然写不出来的时候。

  这种情况,俺们一般称之为遇到 “瓶颈”。

  有句话是:

  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再坚持一下就好了。

  确实如此,因为大多数人在起点上都只是普通人,总会遇到瓶颈。这时候,如果您放弃了,就什么都没了。

  可是如果再坚持一下,突破了,您的能力就会飞速增长。

  小时候看《射雕英雄传》,其中有一段《九阴真经》的经文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意思是,用多的补偿少的,以达到平衡的状态。

  后来才知道,这句话其实是道家老子提出的思想,后面还有一句话: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意思是,用少的补偿多的,让多的更多,少的更少。

  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就是 “马太效应”: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俺们都知道,这个世界是存在着“二八定律”的。

  也就是说,最顶端的 2% 拥有着 8% 的资源。

  举个最简单,也最老套的例子:

  大部分人都知道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却很少有人知道第二个登上月球的是谁。

  互联网时代的特性是信息爆炸,以至于有人说现在的社会根本不缺信息,缺的是注意力。

  这句话的理论依据是:注意力是不可逆且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

  事实上,俺们的注意力十分有限,有限到在同一行业中只能注意到排列靠前的人。

  这么说的原因,俺问几个问题您就明白了:

  您觉得最会做 PPT 的是谁?最会演讲的是谁?最会写鸡汤的是谁?最会打鸡血的又是谁?

  不可否认,每个人关注的点都不一样,但是不妨做一个实验:

  把自己的答案留在文末,看看大家的重合度有多高。

  “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 之所以重要的根本原因在于: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

  行百里者半九十。只要您专注于一件事,连续地做,持续地做,不断付出时间、精力,您就能比大部分人做得要好。

  回过头去看,您会发现:当初一起出发的人很多都已经没了踪影。

  最开始写作的时候,身边不少朋友都说想开个公众号,写点儿东西。现在看看,真正开始写的都没几个,坚持下来的就更少了。

  您看,人生路上,任何一个行业人才都不止千千万,但是当您再努力一些,再往上走一点,人就少了好一大片。就像高考,一分之差,可能就隔了好几个操场的人。

  投机的人很多,坚持的人很少,还没开始竞争,他们就把自己淘汰了。

  一个人只要走在变强的路上,就会在变强的过程中不断受到鼓舞,越来越强,不信的话可以去社群里感受一下热烈的氛围。

  只要您进步,大家都会给您加油鼓劲!

  那么,如何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呢?

  答案只有四个字 —— 刻意练习。

  机械地重复没有意义,您需要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并修正错误的重复练习。

  也就是说,您的练习必须是 “有效” 的练习。关于 “刻意练习” 俺们之前说过很多,今天就不再多提。

  最后,俺想提醒的是:要往人少的地方走。

  不过,在此之前,您需要想清楚三个问题:

  1. 您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2. 这条路是否有足够的市场空间?

  3. 在这个领域里您的特点是什么?

  想清楚这三件事之后,您要做的就非常简单了,只要专注地做下去就够了。

  如果到这里您还不能理解,那俺们不妨做一个简单的算术题:

  假设您每年的注意力为 1 点,每一次行动都会消耗 1 点注意力并带来 2 点收益。如果您把注意力分散到 1 件事上,将在每个领域收获 2 点收益。可是如果您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那么您将在这个领域收获 2 点收益。

  假设每个领域超过 1 点就可以进入前 2%,那么前一种情况需要 5 年,而后一种情况只需要 5 年。

  再结合复利和二八法则,后者的收益将难以估算,不止是翻倍,而是天壤之别。

  其实,该怎么做只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就可以了:您是想成为很多领域内碌碌无为的人,还是成为某一个领域内很厉害的人?

  人生的秘诀很简单: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就会看到脱胎换骨的自己。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告诉您们一个走上人生巅峰的捷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999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7日 下午1:16
下一篇 2020年9月27日 下午1:17

相关推荐

  • 俺终于知道有些人为什么不肯努力了

      1  我不是经常写励志的文章吗,然后就有人在文章下面评论,说出了一个很奇葩的观点。

    2020年9月28日
  • 高三励志文章:成败在此一举

          迈入高三,俺们即将开始新的征程。    跨过高考,俺们必将拥有新的明天。    在高三这条接近终点的跑道上,俺们渴望将美丽的身影留给别人,但您俺都应该明白,成功来之不易…

    2020年9月25日
  • 您同学都人生大赢家了,您还在纠结早晨几点能起床

        1  前几天,有个朋友说:“我同学都当了高管了,我还在找工作。”

    2020年9月26日
  • 励志文章读后感

          王昊宇    今天俺读完了红色经典文章《少年邓小平》,既感动又激动。俺感受最深刻的几点是:    少年邓小平有坚定的信念,向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不达目标不罢休。文章中…

    2020年10月25日
  • 还好,理想还在

        那一晚,在华清嘉园15号楼,那个属于青年的空间里,我一个伪青年,跟一群意气风发的大学生们聊理想。这是年轻人为自己创建的精神家园——706青年空间;这是青年人交流思想的平台——演讲沙龙。

    2020年11月25日
  • 只专注于脚下的路

      浮躁,这个经常堂而皇之出现在我门面前的词,几乎成为了现代人的通病。很多时候,我们忙忙碌碌地行走在车水马龙之间,却忽视了自己脚下的路。

    2020年12月13日
  • 控制不了体重,何以控制人生

        我的一位女性朋友自从开始健身后,就常常跟我分享她健身方面的事情。比如私人教练的费用昂贵。一周她要去健身房三次,每次都累得跟狗一样。还有教练让她做到了很多以前她觉得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像扛着30KG杠铃做深蹲之类的。

    2020年11月26日
  • 励志文章:有梦想才有方向

    常常忙着赶路,忘了奔波的方向该是何方,常常流汗满面,不知追求的星光离自己还有多远。是付出的不够还是自己的懒散?为何得到总不是自己想要的。不,俺想都不是,只是心中所追求的那盏灯——目…

    2020年10月2日
  • 喜欢还是不喜欢,才是根本

        我认识一个美国小孩,前年到我在江苏北部的老家以后,吃东西吃得很开心,说你们这儿的东西真好吃。他对我说,他准备把我家的这个菜装在他要做的那个菜上面。这个小孩子的理想是做一种新型的比萨。他认为意大利比萨不好吃,而且做法太单调了,就是往干酪里面加一点儿其他东西。所以他要做一种比萨,这个比萨下面的饼是他自己用一个特殊配方做出来的,他想把全世界特别好吃的菜都堆在上面,于是就到世界各地去采风,找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然后选择一些菜单。他觉得我们老家的菜是可以放在他的比萨“托盘”面饼上的。

    2020年11月20日
  •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品行

      这是发生在几十年前的一个真实故事:美国华盛顿一个商人的妻子,在一个冬天的晚上,不慎把一个皮包丢在一家医院里。商人焦急万分,连夜去找。因为皮包内不仅有10万美金,还有一份十分机密的市场信息。

    2020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