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求职者被问到“职业理想”的时候,给出的答案是:月薪过万,或者进入全球5强企业。
俺们常认为,理想就是实现某些物质利益,比如钱、名誉或者地位。俺的一位同事,在认为自己赚够了钱之后,说了声“拜拜”就去享受他的环球旅行了。当时他才三十多岁。然而几个月后,他发现自己当初的决定是错的,他不用担心温饱,但并不快乐。因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工作的过程,而不是由它获得的报酬。
所以,在确立职业理想时要考虑到这个前提:高薪并不等于职业理想。俺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钱,而在于做了多少有意义的工作。还有一些研究告诉俺们,那些追求理想的人,在多年以后比那些只追求金钱的人会赚到更多钱。
所以,俺希望所有的求职者都记住一句话:事业比金钱重要,机会比安稳重要,未来比今天重要。
用大学四年做职业规划
很多求职者说,刚开始找工作时还有目标,现在是越找越没有标准,感到很迷茫。俺想说的是,如果大学四年(甚至更长的求学时间)里没有培养起自己的理想,那么,迷茫是正常的。
求学十几年目标就是考上大学,这是家长为您们树立的“理想”。而现在大学毕业了,面对求职,没人告诉您该做什么了,于是迷茫产生了。那么,如何摆脱这种迷茫呢?当然是做人生规划,让自己有个目标。但是,这不是一步登天的过程,理想不是一天就能树立的。
俺一直建议大学四年的时间应该用来做人生规划,当然也包括树立职业理想。大一大二是理解自己的过程:您喜欢什么,适合做什么,这些问题应该得到解决。俺大学时选了很多不务正业、奇奇怪怪的课,都跟自己的专业没什么关系。但是这些课让俺知道了自己的兴趣在哪里,这是俺最大的收获,也是俺确立职业理想的基础。
到了大三大四,您们的疑惑就不该指向自己了,而应该更多地去理解外界。比如俺想做的这个行业现在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有哪些公司能提供相关工作机会?如果要得到这些工作机会,俺需要做哪些准备?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您就逐渐树立了自己的职业理想,而且初步探索了一条通向理想的路。
先就业再择业不是妥协
鉴于紧张的就业形势,俺建议求职者“先就业再择业”。第一份工作很重要,但尚未重要到决定终生。一个人一生换上四五份工作是正常的,很多时候,职业理想需要一个曲折实现的过程。
很多人说:“不管怎么样俺一定要实现目标,做不到俺也要拼命去试。”其实这不见得是件好事。俺建议大家采用“两步计划”来实现职业理想。假如您设定了一个目标,不要一毕业就想马上实现,好像做不到这辈子就算完了。您应该告诉自己:这个理想很好,俺实现它的可能性有多高。(职业规划 www.lizhijuzi.cn)如果目前可能性不大,那么俺应该做些什么让俺能够离它更近一步。
在此,俺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在美国读大学的学生,他所在的学校不算很好,他的成绩还算可以。他立志进入Google工作,问俺有没有这个可能。在问了他一些基础知识后,俺发现他很聪明,但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俺不认为目前的他有机会进入Google。因此俺对他说:“现在还很难,但如果再努力一下就有可能。”他继续问:“俺能做些什么事让这个可能性最大化呢?”于是,俺建议他去读硕士,并向他推荐了Google很喜欢的一所大学——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因为它的计算机学院教学务实,而且入学还算容易,学费也不贵。两年后他拿到了硕士学位,现在已经进入Google工作。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职业理想”不等于高薪,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5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