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为什么不觉得背井离乡有那么牛逼和悲壮

    今天看了微博上被疯转的一篇文章《北上广打拼的游子,为何远离亲人,仍义无反顾》,很多人都表示有同感,我想大概都是离乡工作的人吧。

  

  

  今天看了微博上被疯转的一篇文章《北上广打拼的游子,为何远离亲人,仍义无反顾》,很多人都表示有同感,俺想大概都是离乡工作的人吧。

  俺也是离乡工作的人。但背井离乡的感触,俺似乎不是很深,兴许是因为俺离家近?兴许是俺的老婆也是从家乡来的?兴许俺在这座城市里生了儿子?兴许俺的爹妈现在也来到了这座城市?俺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反正,俺好像一直没觉出这种生活有多苦来。

  2年暑假快要结束的一天,俺扛着被子在东直门看见接俺的小范。俺印象中身上最多不超过2块钱。俺跟着他去太阳宫一所平房收拾东西,搬家。周围都是很破旧的房子,住着杂七杂八的人,俺和他把很少的一些家当搬上了一辆大发车,一路奔向了未来十几年一直没离开过的酒仙桥。

  俺们同住的房子是筒子楼,如果您到过酒仙桥,一定看到过那里的筒子楼,三层旧楼,一排一排的,分别冠以几街坊几街坊的,比如俺们住的,如果没记错的话好像就是四街坊。这两个地名都挺让俺有好感的,酒仙桥,听着就那么有灵气,四街坊,街里街坊的,大概住的也都是热情好客的好邻里。

  俺们住在一楼阴面的一间房里,同单元还住着三个三口之家,有一家是不常住的,四家公用一个厕所,俺们和另外一家合用一个厨房。房间原来是一对儿小夫妻住,俺和小范搬进去第一件事就是把两张合并在一起的单人床分开来一边一个,旁边有个斗桌,固定家具就是这些了,有点儿像宿舍但实际上比宿舍还不如。房租45,中途小范搬走了,后来房租又涨到5一个月,俺一个人住到23年。

  又要提到那个俺比较讨厌的老板了,俺听从了他关于“您把自己打理成什么样子就只能过那样的生活”的说法,换了附近一处小两居,房租一下从5涨到了16,好像当时最初三个月的房租还是王老师来京帮俺付的。是的,当时俺的工资只有3K多,根本存不下钱。租了两居之后,俺只能辞职,换了个挣钱稍微多一点儿的工作,并且把同住的一居又转租出去,心理和经济上才稍微平衡了些。

  本来是要说离乡工作生活的,这一开头就不由自主的掰开揉碎了说了,收回点儿来,多说心得,少说细节。

  5年的某一天早晨俺觉得应该买房了。那时候王老师已经来京一年。俺们在附近看了两处房子,订了一处,就开始还贷的日子。7年俺们搬进新房,后来一天先生就出世了。养孩子是费钱的事,这个不必多说。但即便如此,俺还是在1年底买了车。随后就到了现在。日子过得不紧不慢。

  以上简单把来京这十几年生活的大事罗列了下,主要想说明:可能大家的起点都差不多,生活的轨迹也不会有太大差距,当然,那些真正有本事创业发家的,比不了,咱就说咱一般上班打工养家的。

  俺不是个工作特别出色的人,甚至会有些不思进取,但依然可以在北京实现买房生子买车等一系列所谓的养家大事,可能俺是个没心没肺的主儿,因为俺几乎没觉的这有多大的压力,最显着的表现就是:不止是在最初的几年,包括成家之后所谓压力更大的这些年,俺依然没有过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感觉。

  是的,身边的朋友都知道俺爱记账,有一款记账软件,俺从4年成家记到了现在,这十年来每一笔开销,现在打开俺的电脑都能查到。这个近乎变态的行为,让诸多亲友觉得俺是个无比财迷的家伙,但实际上,俺几乎是拿这个软件当成游戏玩了,看着各种收支数字,跟开了个店似的,可有意思了。并且,记账只是让俺明白每一笔开销的去处,而根本没有对节流起到任何作用,该花的还是花。没意识到过日子有多省着。

  关于职业的事,俺真的没有太多可说的。谈不上出色,也一直没觉得受到多大的打击。十几年,俺真正想离开北京回家,只有两次。

  第一次是来京半年的时候。当时所在的第一家广告公司包了一份报纸版面,招俺来不是什么文案,就是给各大建材企业打电话拉广告。半年了,俺除了帮忙写了几篇软文稿之外,什么都没拉到,年底公司搬家,元旦前,老板给俺发完25块钱的当月工资之后,告诉俺不用跟着搬过去了。加上俺身上的1多,俺揣着这26块钱,直接坐车回家。在去火车站路上的公共汽车上,被人掏了包。一分钱没有了。逃票回到了天津,打车回家,让俺妈出来帮俺结车钱。

  那个年过得,没法提了,家里人还安慰说没事儿,不成就不去了。俺也完全不像半年前一投简历就被人聘用一样那么信心十足了,刚刚知道,找个工作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要感谢后来公司的主管,她在年前联系俺面试,被俺推脱,年后又联系俺,俺在一个大雪天重新回京,成为她的下属。那个公司虽然也没呆太长时间,但因为她的坚持,让俺有了再次赴京的机会和勇气。

  另外一次是3年底,所在公司发生了一些变故,当时的老板因病去世了。说“树倒猢狲散”一点儿也不为过,但真正让俺觉得是个打击的并不是因为没了工作,而是俺第一次真切的感到世事无常,原本有那么多那么多的计划和构想,一夜间人死灯灭,也第一次怀疑自己到底都在干什么,有没有意义,能不能有结果。俺想回家。这个想法俺和王老师说,她说还以为有机会也跟俺来北京呢。因为这个,俺决定在北京继续下去,半年后,她来北京,俺们结婚。再往后,生活基本就顺理成章了。

  谈起俺的朋友们,现在在北京的朋友,基本上除了同事就是网友了。想法也不是都那么一致的,即便在所谓的大城市,也有人愿意过所谓“公务员”之类的生活的。环境自然重要,但道路还是可以自己选择的。大部分感觉跟俺差不多,没什么大富大贵,也没什么衣食之忧,过着俺都还能理解或了解的生活。

  至于家乡的朋友,说实话,有一段时间,俺是挺羡慕他们的,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比俺挣得多,也比俺明白人情世故,每次回家聚会,看着他们各自安排着各种吃喝玩乐聚会项目,而被他们捧为见过世面的俺,基本就跟个傻逼似的,嘿嘿笑着听他们各种谈资的份儿。还是那句话,也许是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即便是在家乡,也还可以选择自己做点儿什么,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做做,俺羡慕他们都能在社会上立足了,而俺还差得远。

  补充点儿关于买房的事。

  有人说那时房价低所以没压力,这个俺不否认,俺要说的也不是您看俺买得起房您买不起,俺要说的是心态,与俺同期的人有人没房也有人买了别墅豪车,不同的生活方式,不是单靠压力二字就能划分的。如果俺那时没买房,现在也不会再买。俺自己基本上是个碌碌之辈,如果换到现在的环境,俺肯定是买不起房的人。但俺可以接受自己买不起房这个事实。俺不希望,也肯定不会让自己的生活过得紧紧巴巴,背着重重的房贷过日子。买房不代表成功,也并不一定就是家的必需品。所谓压力,都是自找。因买不起的东西饿死累死自己也是活该。

  啰里啰唆说了这么多,十四年的生活,肯定聊起来越聊越多,越聊越远。总结一下吧:

  1、这十几年的生活,让俺觉得,在北京,压力没有那么大。

  2、动摇似乎谁都有过,俺的动摇,并没有靠什么所谓远大的理想来坚定。决定离开或者留下,其实有时候就是随其自然,也许是乘胜追击,也许是知难而退,谈不上什么悲壮和勇敢的。

  3、能否安逸生活实际上还是个处世原则的问题,其实和是不是溜须拍马灰色收入混日子什么的并不是有着那么直接的关系,也不能把自己的社交无能一律归结为世浊自清。

  4、奋斗不是一件悲愤的事,生活更不应该是。

  5、以上大概是一个在北京没梦想的离乡者的看法,不一定具备普遍性,各过各的,不必来辩。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俺为什么不觉得背井离乡有那么牛逼和悲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564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13日 下午4:09
下一篇 2020年9月14日 上午12:16

相关推荐

  • 永远不要打探别人工资

        1  几个十分要好的同事吃完饭聊天,本来很开心。  突然有人问:“诶,你工资多少?”

    2020年8月7日
  • 心情不好时就来看看这篇文章

          一:学会沉默    有时候,您被人误解,您不想争辩,所以选择沈默。本来就不是所有的人都得了解您,因此您没必要对全世界喊话。却也有时候,您被最爱的人误解,您难过到不想争辩…

    2020年7月18日
  • 永远像职场新人一样去战斗

          当试用期的关口终于被您小心翼翼地度过了,您也该为它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除了办理成为正式员工的手续,如果心有余力,那么倒是可以做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mdas…

    2020年10月26日
  • 适合比努力更重要

        去年冬天,我在做一个关于旅游的项目,时间很紧,需要找个实习生。发布了消息之后,我收到了大量的来信。其中有一个女孩,讲述了自己在旅游方面的心得与经验,以及环游世界的经历。我觉得她的经历与客户的需求挺吻合的,除了没有办公室工作经验之外,其他方面都很不错。

    2020年8月24日
  • 第一份工作中的4个常见错误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2020年10月3日
  • 十个步骤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1、明确您的人生价值观    对于一些中高端的职业经理人自然不用说,他们已经具备相当多的职业经历,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而大学毕业生则需要想清楚自己未来的生活目标…

    2020年9月29日
  • 同学已经年薪百万,您还在抢两块钱的红包

        01  毕业十年后,我建议你去参加一次同学聚会。  因为一次偶然的聚会,不久前,我获悉了部分高中同学的现状。一个同学,得过白血病,然后又好了。一个同学,成为了售楼顾问,每天在群里发着二手房的信息。有个男同学,回到老家小镇开了一家小超市,艰难抚养着两个孩子。

    2020年4月15日
  • 致那些为房东打工的日子

        和一个朋友说,我北漂历程的第一个梦想,就是一个人住,这个梦想在来北京的第四年,终于实现了。

    2020年7月18日
  • 职场新人魔咒: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漫不经心的对待基层工作的最大的损失,就是将看似简单的事物性处理方式,分界成为长远发展的能力问题。    当时公司招了大批应届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的新新人类,平均年龄25岁。…

    2020年7月23日
  • 人在职场必看语录

          有一些东西,被俺称为日子毒药,像面试前突然被勾破的丝袜,浪漫晚餐时哽在喉咙里的硬牛肉,和男朋友同车时气味不好的出租司机,跳舞时突然脱落的扣子,进公司的早上就被老板训斥,…

    2020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