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是在找工作,不如说是在找人生

    【一】  同学说,每一个找工作的人都是折翼的天使。在网申、笔试、面试、等待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然后继续西装革履奔赴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一】

  同学说,每一个找工作的人都是折翼的天使。在网申、笔试、面试、等待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然后继续西装革履奔赴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听到身边很牛的人也说笔试被虐或面试被刷了。这俺相信,因为找工作有时真的不是比拼实力,而是运气,对方寻找的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人,而是最适合的人。

  比如,某单位HR说,“咱公司那谁有对象了吗?挑简历的时候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啊!”

  所以,千万不要因为被刷就否定自己,只不过是不合适罢了!

  前段时间,跟风投了腾讯简历,参加了笔试。

  接到面试后俺没去,因为感觉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好心的HR打来了电话,让俺下午去,单独进行了面试。

  俺并没有迎合她,讲腾讯多么高大上俺多么希望到腾讯工作,而是讲了俺印象最深的一段经历和俺最近跟家人一次通话:乡镇基层实习的感悟和西点军校的校训。

  末了,HR问俺,“您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直接回答到。

  HR傻眼的表情望着俺,“俺们招人很谨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后来想,俺真的不是愣,只是觉得不是俺想要的工作罢了。就如同再好的姑娘您不喜欢就是动不了情,适合的那个姑娘不漂亮也能让您激情澎湃。

  与其说不是想要的工作,不如说是不想要的人生。

  工作是一碗饭,是求得生存,是个人头顶的方寸天空,而人生需要视野、需要格局,需要一种能够超脱个体自身头顶方寸天空的思维能力,推倒给予俺们安全感却实则将俺们禁锢的‘玻璃房’,找到俺们在这个社会中的位置,然后参与现实和历史的建构。

  任何日常琐事都有自己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俺们也许可以渐渐学会将眼界放宽,放远。

  这一切,只为最想要的人生,一种有着厚度的人生。

  【二】

  给舍友发微信“几天不见,在干嘛呢?”

  “在叔叔家看书呢,俺这两天反思俺之前找工作的状态过于急躁了”。

  中午和两个好友吃饭,全程话题依然是找工作,留北京还是去地方、去银行企业还是党政机关又或者是创业,这些曾经是别人家的选择瞬间成为了摆在俺们面前最现实的考量。

  这不,最近清华“男神”梁植在某档节目也谈了面临毕业后最大的纠结——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不料却惨遭同为清华校友的高晓松痛批没有名校生的风范,“您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

  高晓松到底是艺人,懂得怎么制造话题性,熟稔打造一档火爆节目应该具备的元素,如他自己所说“任何一个话题,俺们都可以聊到很有意思!”对梁植是批评更是鞭策,谁说过能经得起多大诋毁,就能担得起多少赞美,别忘了最后评委说了一句“山水有相逢”!

  俺倒欣赏梁植在面对评委翘着二郎腿痛批之时没有反驳,展现了自己的涵养和该有的分寸。

  一直以来,清华人最不擅长的就是反驳,因为他们不愿意把精力淹没在隔靴骚扰漫无边际的口水仗中;可是,清华人又最擅长于反驳,因为他们敢于直面问题在反思中用“行胜于言”的精神将责任与担当书写得掷地有声。

  曾经问在中科院工作的一位清华老学长:您认为,清华人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学长答“社会的多元性也让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多样化,但俺想清华人不管在哪行哪业,都拥有着家国情怀,内心深处必定都满含着对国家和民族深深的感情”。

  在入学教育时,史老师的一句话让俺深镂于心,那便是“一所伟大的大学能给人一种胸怀”。拥有胸怀让人获得高度,而后对未来把握会更清晰而精当,反观具体事物时也能锐眼灼灼。

  【三】

  34年前,发行量超过2万册的《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一封署名“潘晓”、充满青年人困惑的长信《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引发了一场持续半年多时间全国范围内的“潘晓讨论——人为什么要活着”,这个事件后来被称之为“整整一代中国青年的精神初恋”。

  34年后的青年,俺们依然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只不过时空变换。

  不同的是物质之声愈发鼎沸,红尘愈发璀璨,消费的浪潮把人压扁到了只顾眼前的苟且,耻于谈理想,羞于聊情怀,依靠潜规则出人头地,依靠花点银子开天辟地,便再有才华也是穷其一生只为披金挂印实现生命的世俗价值。一方面抱怨社会病态,一方面又削尖了脑袋蝇营狗苟,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成为“社会新中产阶级”。

  今年1月的时候,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读博的同学去北大拜访了钱理群先生。先生直言:8后、9后是与历史和未来都脱节的一代,和历史的脱节就是您们没经历过过去几十年的大变革,那种遍布全国和全球每个角落的大变革。和未来脱节,说的是您们当中的很多人,迫于生活生计和升学压力,只能专注于范围较窄的社会、经济事务,而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大融合的世界,和历史又有很大关联。

  钱理群先生想对年轻人说:这个社会静悄悄地存在变革。许多人是不满足于现状的,但由于体制问题,无能为力去改变大的环境、大的秩序。但可以从改变自己和周围的人做起,按照自己理想的方式生活。

  借用鲁迅的一句话说:“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这句话到现在都是掷地有声的,所谓“合理”,就是去调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利益和相互影响。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与其说是在找工作,不如说是在找人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558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日 上午12:10
下一篇 2020年9月2日 上午8:18

相关推荐

  • 俺是来做事的,不是来交朋友的

        小黄是一名管理培训生。第一个星期,小黄被分配到前台,同时分配到前台的还有另外一个管理培训生小李,她们都兢兢业业地工作。

    2020年9月6日
  • 快乐是职场另一种成功

        很多朋友和我探讨在职场里的意义,是金钱、职位还是资源?其实,这些都不是职场成功的“充分条件”。我觉得,快乐才是我们能走完、走好职场之路的最重要因素。

    2020年9月4日
  • 提着现实追梦

        表弟大学毕业后,找了几份工作都不满意,每次都是做不到一个星期就离了职,半年后,他干脆做了宅男,每天鼓捣电脑,从此不问工作的事,专心啃老。如有好心人介绍工作给他,他便拒绝道:我有个软件工程师的梦,我想专心考这个证,上班,会影响我的计划!

    2020年8月16日
  • 工作效率飙升的三大秘诀

      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在极力追寻提高效率的方法。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些提高学习、生活、工作效率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0年4月17日
  • 从员工到总监,您必须熟读熟记这8点

      初入职场,你看到别人升职加薪,羡慕之余是否也得反思一下,为什么幸运儿不是自己?职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风光表面背后必定要付出不同寻常的努力。改变自己,就离成功更近一步。

    2020年8月29日
  • 不成熟的人,才把苦劳挂在嘴边

        开公司从来不是做慈善,谁可怜就奖励谁;工作也不是秀场,谁表现的更卖力更努力就该受表扬。谁创造的价值大就奖励谁其实才是对员工最大的肯定;努力让自己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人,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小悦

    2020年7月23日
  • 职场励志:唯有埋头,乃能出头

      许多有抱负的人都忽略了积少才可以成多的道理,一心只想一鸣惊人,而不去做埋头耕耘的工作。等到忽然有一天,他看见比他开始晚的,比他天资差的,都已经有了可观的收获,他才惊觉到自己这片园地上还是一无所有。这他才明白,不是上天没有给他理想或志愿,而是他一心只等待丰收,可是忘了播种。

    2020年8月24日
  • 去华尔街擦皮鞋

        地处华尔街繁华地段的黑石集团是美国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这里聚集了世界一流的交易员,但也不乏擦鞋匠一类的“闲杂”人员。

    2020年9月5日
  • 职场成长:正确的“逼自己”一下

          “不逼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强大。”    这话颇流行,俺相信很多人在自己的历程中都有过逼自己一下的时候:小军,那次一周时间完成一篇英文论文…

    2020年10月5日
  • 关于求职和职场生存,一些不得不说的话

          关于求职和职场生存,一些不得不说的话。混职场的童鞋,看过来。    这几年看了数以万计的简历,今天又看了一天,现在还在看。有些话,不得不说。如果俺的这些话,能帮助更多人…

    2020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