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一个人最好的投资

  01  今年年初,我认识了一位来自英国的朋友叫Tom,他大学毕业2年,准备在北京工作一段时间再回国,托我帮他找个工作。

  

  1

  今年年初,俺认识了一位来自英国的朋友叫Tom,他大学毕业2年,准备在北京工作一段时间再回国,托俺帮他找个工作。

  一开始俺联系了一所知名幼儿园,每个上午和实验班的小朋友们做做游戏,唱唱歌,一个月收入两万。

  他听完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俺又给他联系了其他工作,翻译资料、外教口语、培训讲师,最后他挑了一个最难的——研发课程,工资和幼儿园差不多,而且还是全天坐班。

  之后的几个月里,俺就看着他背着电脑,开始和研发团队的小伙伴们东征西讨,有时还得加班到后半夜。前两天俺们几个聚会,大家都问他新工作干了一段时间了,感觉怎么样啊?

  他顶着黑眼圈说,很辛苦。因为他原本的专业是传媒,现在又和团队一起研究课程与方法论,他还为此报了个短期班学习中文,这几个月他学到的东西比他想象中多得多。

  接触了新领域,开拓了新事业,认识了新朋友。虽然累,但是他觉得赚翻了。

  可是您更辛苦啊,幼儿园的工作性价比多高,付出的少,工资还多。这不是人人都希望的好工作吗?

  Tom瞪着眼睛连连摇头,严肃地说:“您这个观点不对。性价比是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东西。这在消费层面上也许是优势,但工作是一个人最好的投资。在投资领域,付出多,收益才大,风险高,回报率也高。对于年轻人来说,让TA越变越强、越变越好的工作才是好工作。”

  是啊,除了富二代们,大多数人安身立命的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工作是一个人最好的投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531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7月20日 上午12:59
下一篇 2020年7月20日 上午5:03

相关推荐

  • 向失败者学习成功

        1994年,初入职场不久的她凭借着优秀的业绩和不俗的表现被破格提拔为格力公司经营部部长。当时,公司内部出现了大的危机,空调销售也面临着竞争“血战”,她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时。在这场大的竞争中,很多小的空调企业纷纷倒闭,她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没有经验的她决定向前辈去讨教学习,她的助手说:“我已经跟公司总部几位资深管理者联系好了,还有几家公司的负责人也愿意接受您的访问交流。”助手看着她,补充道,“他们都是非常出色的经营者。我们按日程逐一拜访就行了。”她沉思片刻,突然摆了摆手说:“我们暂时不要去拜访他们了,我有更好的安排。”

    2020年9月11日
  • 请选第一个老板,不要选第一份工作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2020年10月12日
  • 人往高处走也需谨慎做决定

          对职场人来说,跳槽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策略。“人往高处走”是古时的老话,自然没有什么错处。但是,看似这么一句轻轻巧巧的话,意味却十分深远。   …

    2020年7月29日
  • 第一份工作中的4个常见错误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2020年10月3日
  • 白领必须牢记18条办公室黄金法则

      每一个地方都有属于它的规律和规则,生活中有世代总结出的至理名言,工作中同样有着潜在的定律,只有知晓这些道理的人才能在职场上如鱼得水,越走越顺,而不懂变通一味瞎干的人注定是职场的牺牲品,永远也不会达到事业的高峰,职场18黄金定律你不得不知!

    2020年9月7日
  • 如果您正在讨厌工作,请好好阅读这篇文章

          如果您正在讨厌工作,讨厌上班,正在为工作与所学专业毫无相关而烦恼时,请好好阅读这篇文章,道理很简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常常会碰到一些觉得工作苦闷的人。特别是那…

    2020年10月14日
  • 工作5年,仍在公司最底层: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无效努力

        年末了,有人感慨,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好像都没什么收获:别人职位上升,他上升的只是血压;别人薪资增长,他增长的只是体重;别人脱单,他脱发。

    2020年3月23日
  • “职业理想”不等于高薪

          很多求职者被问到“职业理想”的时候,给出的答案是:月薪过万,或者进入全球5强企业。    俺们常认为,理想就是实现某些物质利益,比如钱、名誉或者…

    2020年9月30日
  • 那个比您成绩差的人,为什么比您先升职?

        1  刚入职时,公司组织所有新员工培训。人力资源部的分组很有意思,部门差异当然是分组的主要考虑因素,但还有一个现象被我们发现了——按照学校来划分。而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对号入座,画了一条天然的分界线。

    2020年4月18日
  • 北漂自述:俺到底为了什么活在这儿?

      大家从不同的地方来到北京,试图从1号线上找到一个入口,把自己嵌入这个城市,在这里安顿自己的人生。

    2020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