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揭露职场真相:所有的工作,其实您都不会喜欢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金三银四”招聘季,不少职场人在过完年后开始蠢蠢欲动,计划跳槽。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金三银四”招聘季,不少职场人在过完年后开始蠢蠢欲动,计划跳槽。

  尤其是这几天,有无数的粉丝和朋友跑来问俺,自己到底应不应该离职?

  和这些职场人聊完之后,俺发现有很多人离职的原因,都是不喜欢现在的工作。

  俺年轻时和他们的想法是一样的,总觉得做一份工作,首先要自己够喜欢,才会更有动力一直做下去。

  可是后来,俺才明白,用“喜不喜欢”来衡量工作,其实很不靠谱。

  1

  俺曾经面试过一个毕业4年左右的年轻小伙,4年的时间里他跳槽了6次,在上一家公司才待了2个月左右。

  俺询问他离职的原因,小伙很真诚的告诉俺:

  “俺不喜欢上一份工作,俺觉得很是无趣。”

  俺仔细翻阅他的简历,才发现6份工作之间也都毫无联系,从餐厅服务员,到文案策划再到销售。

  他解释道:

  “俺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所以想要多多尝试。”

  俺很理解他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的心情,但俺也必须也要抱着对公司负责的态度,将他拒之门外。

  首先,任何公司都不愿意留下一个频繁跳槽的人;

  其次,俺个人认为职场上最蠢的做法,就是用喜不喜欢来衡量工作。

  刚毕业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俺能够理解。

  可是都毕业4年了,当同龄人都在行业里做到中层的时候,您还在底层飘着,寻找喜欢的工作实在太不靠谱。

  如果一直找不到喜欢的,难道要一直跳下去吗?

  2

  这个小伙儿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还有些人呢,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是做着做着就不喜欢了。

  朋友吴月一直很喜欢写文章,从上一家公司跳槽后,找到了一份公众号编辑的工作。

  刚开始的时候兴致勃勃,可是还没有到一个月,就和俺吐槽说她不想干了。

  细问下来,不过是觉得太麻烦了,刚开始灵感很多,可是后来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愈加减少。

  有时候一篇文章憋一天也写不出来,除此之外她还要考虑排版,图文搭配等等,大批量的输出以及琐碎的细节,把吴月弄得焦头烂额。

  现在她觉得自己好像不那么喜欢这份工作了。

  吴月来找俺的时候,俺只对她说了一句话:所有的工作,其实您都不会喜欢。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任何事情一旦被重复、被考核,您都不会喜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常常让俺们误解,以为只要喜欢就能做好,其实并不。

  她是喜欢写文章,但文章是需要给用户看的,阅读量、用户体验都将影响着选题、风格等等。

  以前自己写文章是宣泄情绪,有灵感了才会去写。

  而现在被束缚、被禁锢,就算没有灵感了也需要硬找出灵感来写,又怎么能够坚持喜欢下去呢?

  3

  很多人喜欢某个职业,不一定是真正的喜欢,更多的是因为不了解。

  蔡康永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很难知道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

  您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俺觉得,用喜欢不喜欢来选择工作,对9%的人来讲,挺危险的。

  因为恐怕,您以为您喜欢的事情,您去做了以后会发现,您没那么喜欢。

  其实,找工作就和找男友是一样的。

  刚开始的时候您对一个男性有好感,产生喜欢的情愫,或许只是因为对方和一句话,一个动作,觉得他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人,是您最喜欢的人。

  和对方在一起久了之后才发现,原来他身上也有很多您不喜欢的地方。

  比如不爱干净,比如唠唠叨叨,这个时候您的心里就会有严重的落差感。

  您刚开始对他的喜欢,只预测了您们在一起的快乐幸福,这种喜欢却没有办法让您提前预知和他在一起的过程中将会遇到的挫折和挑战。

  您不可能靠着初识的荷尔蒙迸发就能够和一个人结婚生子相爱一辈子,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无缘无故的爱。

  白头到老的爱情需要您的付出。

  您必须要投入耐心,去忍受他的缺点,去投入时间,经营您们的感情,爱情带给您的幸福感,会让您愿意去投入。

  工作也是一样,“喜欢”只是一种初始感觉。

  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挑战会让您对它的喜欢,逐渐减少。

  而长久地去做一份工作,恰恰也需要您的投入,您需要静下心来去处理问题,去分析利弊。

  工作带给您的,不论是挣钱的快感,还是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抑或是名气带来的荣誉感,都会让您真正的爱上它。

  反之,如果您做这份工作的成就感,远远无法抵消挫败感的话,最爱可能会变成不爱,最喜欢也会变成不喜欢。

  自己越是投入,就会越喜欢,越喜欢,就会越投入。

  这是一个正向循环,但是开启这个循环的第一步就是先无条件投入,而不是还没有怎么投入就急着想要得到结果。

  4

  人生大多都是因为坚持而热爱,而不是因为热爱而坚持。

  今年年初黄渤成为了首个票房突破百亿的影帝。

  但一开始,黄渤喜欢的并不是演戏,而是唱歌。

  他说自己最疯狂的时候,一天都在练唱歌练跳舞。只要是休息放假的时候,他就能一天呆在屋里不出来,就是喜欢。

  后来想去和好的唱片公司签约,可是没人愿意捧他。

  最后他只能选择了放弃,回到青岛办工厂了,经历了不少波折,也没取得什么成绩。

  机缘巧合下,他跑去演了戏,虽然演戏没有唱歌让他那么喜欢,但他还是全身心的投入。

  越演戏越发现,表演给自己带来了一种兴奋感和满足感。

  这时候,他才慢慢觉得表演是他喜欢的一件事,好像这个事他能干而且能干得不差。

  日本实业家稻盛和夫在著作《干法》中说:

  要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

  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种几率,恐怕不足几千分之一、万分之一。

  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自己已有的工作,从这里开始。

  命运其实很爱和俺们开玩笑,有时候您喜欢做的事情,未必都能做好,可当您坚持去做一件事情之后,您会发现自己慢慢喜欢上了它。

  工作和爱情一样,动心很容易,坚持却很难,但人生的每一种选择,都将是您今后不可撤销的选项。

  没有人可以决定您生活的模样,除了您自己。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蔡康永揭露职场真相:所有的工作,其实您都不会喜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57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9日 上午11:01
下一篇 2020年4月9日 上午11:42

相关推荐

  • 职场需要充电的五个信号

        职场工作枯燥无味,时间久了白领会出现怠慢情绪,而这时也就表明你需要充电了!

    2020年8月19日
  • 路的旁边还是路

      大学毕业那年,赶上经济危机,本来就没有多少工作机会的城市,一时间更是“人才济济”。对于未来,我并没有多少奢望,只希望能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让自己独立起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

    2020年8月5日
  • 定好人生五年计划

    人生和奇妙,有时候成败很难说清,只能尽人力,听天命。关键是,不能糊里糊涂地过这一辈子,只要头脑清醒,全身心地投入,无论成败,此生无憾。

    2020年8月21日
  • 年轻人,您凭什么不加班

        你在未来某一天成功后,一定会感谢当年苦逼加班的自己。  我自己公司的加班文化是出了名的,我们上班时间是固定的,下班时间是不固定的;周六一定上班,周日选择性上班。

    2020年4月12日
  • 去华尔街擦皮鞋

        地处华尔街繁华地段的黑石集团是美国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这里聚集了世界一流的交易员,但也不乏擦鞋匠一类的“闲杂”人员。

    2020年9月5日
  • 朋友圈那个随便辞职的年轻人,后来活成了什么样?

        前些天,一个读者问我:  辞了职,现在后悔了,又回不去了,该怎么办?

    2020年4月10日
  • 一个协和医学博士自白:俺为什么没当医生

        17岁那年,出于对某种生活的模糊憧憬,我报考了中国最好的医学院。直到交志愿表的前一个月,我还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医学生。就在这时,朋友向我说起她看过的一个纪录片,说的是协和医院妇产科名医林巧稚,说她如何医术高超,做人一品,说那灰砖绿瓦的医学院如何着名,如何培养一流的医学生。几句话勾勒的图画,在一刹那击中了我的某根神经。因为17岁的我,一直希望自己能走一条不同于别人的路。我一边觉得这8年医学生活会充满艰辛,一边又觉得它将不同寻常、不落俗套。

    2020年9月11日
  • 职场最让您受益的9个小细节

          职场中不起眼的小细节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培养以下9个好习惯,不仅能让您在职场中获得更快的成长,而且对您的个人发展也是终生受益的。    细节决定成败的职场命题,最集中…

    2020年10月5日
  • 每天都是试用期

        两年前,我大学毕业后,经过一番辛苦求职,进入一家大公司试用。与我一起试用的还有个名叫叶萍的女孩儿。

    2020年8月21日
  • 磨刀石上的第一份工作

        对职场新人来说,再昂贵的职业套装也遮不住言谈举止中的青涩。而第一份工作,除了带来一时的新鲜感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之外,它更像是一块磨刀石,在反复磨砺中把我们打造成职场所需要的样子。

    2020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