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您凭什么不加班

    你在未来某一天成功后,一定会感谢当年苦逼加班的自己。  我自己公司的加班文化是出了名的,我们上班时间是固定的,下班时间是不固定的;周六一定上班,周日选择性上班。

  

  

  您在未来某一天成功后,一定会感谢当年苦逼加班的自己。

  俺自己公司的加班文化是出了名的,俺们上班时间是固定的,下班时间是不固定的;周六一定上班,周日选择性上班。

  这个条规不是俺后来才和员工讲的,不然他们觉得是掉进了资本主义的血汗工厂。

  而是一开始他们来俺们这面试入职的时候,俺就和他们说得很清楚,来俺们这儿工作是很辛苦的,而且俺在公司的文化体系里学麦肯锡“up or out”的那一套,要么您越来越出众,加薪晋升,要么您就离开,而且要设置一定比例的淘汰率,这样保证公司不养闲人,更不会养蠢人。

  而且俺还和俺其中一个下属说,这一年您的时间是卖给公司的,您不可以谈恋爱。因为您现在涉世太浅,没见过世面,人家一顿几千块的晚餐,或者宝马奔驰就把您骗走了。等您在咱们公司工作开阔眼界,聊过大咖,过上体面的日子后,您就不容易被骗走了,而且更值钱,就能挑到更优质的对象了。

  俺说,有两种人可以不加班,第一种人是已经有家庭小孩,可以选择性不加班,而您们现在都不是;第二种人是做事效率极高,不需要加班了,不好意思,您们都没牛逼到这种程度。

  所以,您们有什么资格不加班。

  而且不加班的青春,其实挺没意思的。

  年轻人,您凭什么不加班

  年轻人如果选择不加班,那下班后的时间去干嘛呢?

  您说可以去逛街呀。可以呀,因为没有钱,就花大量时间在货比三家哪个实体店在打折,哪个淘宝店铺在促销。花了三小时因买到了便宜三百块的货而高兴——您的时间是有多不值钱。

  您说可以去旅游呀,可以呀,去看一大堆穷游的攻略,找打折机票,住如家汉庭——您的旅游是有多廉价,您折腾自己也就罢了,要是带上父母或者爱人出游呢,多没面子呀。

  您说可以每天和不同的朋友一起吃饭唱歌,可以呀,您的收入和您的级别,决定了您的圈子的水平,能天天有时间您一起混的,多半也强不到哪里去——

  吃再多的饭,也吃不出年入百万;唱再多的歌,也唱不出一个美好未来。

  很多人说,俺要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时间,上班好好工作,下班好好生活。俺对这句话表示深深怀疑。

  如果年轻人或者职场新人真的听了这种鸡汤,那么恭喜,您成功把自己打造成为了一个未来的平庸者。

  俺认为年轻人真正平衡的工作生活,就是应该上班和下班的界限是模糊的,就是应该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

  不要怪俺太偏激,也不要说俺功利,俺真的是这么认为的。

  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来看,从大学毕业到三十岁前,年轻人职场的黄金时间就那么五六年,别和俺扯什么终身学习,或者三四十岁是最好年龄这种鬼话。

  您的一生,只有这几年,是自己身体和精力最旺盛的时候;

  也只有这几年,您不用分散精力来孝敬父母或者娶妻生子,这几年是人一生最好的资产,当然应该投资在回报率最高的事情上。

  什么让您增值最快,那就是一份有前途的好工作呀。

  其它都是浪费。

  您知道么,像俺这种过了三十岁的中年大叔,每次看到现在的年轻人浑浑噩噩的,工作只当工作,而没有当事业的心态,俺根本无法抑制自己的痛心疾首——

  现在的小年轻们,这样挥霍自己的青春,太奢侈了。

  俺经常认真地和9后员工们开玩笑说:俺愿意花一千万和您换五年青春,真的,要是能换,俺现在毫不犹豫地掏钱。

  一个人,更早获得财富上的自由,更早获得事业成功,是一件无比美好的事情。

  人生很大的悲剧在于——年轻的时候拥有最好的时间,身体,精力,却没有钱,做不了什么事,享受不到这个世界的很多美好;而等到四五十岁开始有钱的时候呢,却没有精力,身体和时间来享受这个世界了。

  就好像两个老年人谈一场一见倾心、轰轰烈烈的恋爱,再有冲动,也玩不动了好嘛!!!

  这特么就是人生最大悲剧啊。

  张爱玲阿姨说了“出名要趁早”。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您知道么,在更年轻的年纪,拥有更好的收入,有精力,有时间,有能力,按自己的意愿,过更自由的生活,实在是太美好的人生体验。

  很多人看了鸡汤,劝说年轻人不要太着急,成功要晚点来比较好,太早成功,容易摔倒。

  这句话俺又忍不住深深质疑:

  人家都已经成功过然后失败了,您还在走向成功的路上,到底谁的人生更精彩?

  年轻时候失败了又怎么样,还有时间东山再起呀。而年纪大了再失败,往往就翻不了身了呀。

  而其实更残酷的现实是,这个逻辑本身是错误的:一个人不是年龄越大,成功的概率越高;相反,年龄越大,成功的概率更低。

  俺一个公务员的朋友和俺说,如果一个人在三十岁之前没有升到科长的话,那么他的仕途基本上就这样了,再往上升的可能性很低了。

  职场上也一样的,您三十岁后如果还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那么您凭什么再和比您更有时间和精力、薪资却只要您一半的年轻人竞争呢?

  职场上,很多时候不是人越老就越有竞争力,而是越老越没竞争力。

  是不是很扎心?是不是很残酷?

  欢迎来到这个功利的世界。

  再回到加班这个主题。

  有些人反驳说,那加班就是延后幸福感呀,就辜负了当下的青春呀。

  这个理论,呵呵,部分正确。

  加班是辛苦的,俺承认,但是,在俺看来:加班只是阶段性延后幸福感,而不加班是无限期延后幸福感好么。

  说实话,今年是俺最辛苦的一年,每天都是被各种事情推着走,可以说没有过上一天舒服日子,欧洲旅游的签证都已经办好了,但是最后还是放弃了,十天的出游,对俺来说还是太奢侈了。

  但今年也是俺收入增长和事业发展最快的一年,年轻时候辛苦三五年,然后在三十岁这个还算年轻的年纪,过上越来越体面的生活,不是很好么?难道年轻的时候,贪图一时的享乐,三十岁后才开始想买房的首付和结婚的成本:

  说好的俺负责面包,您负责爱情呢?

  加班是阶段性延后幸福,加班是对青春的最好投资,加班是自俺压榨,没错,但是——

  只有自俺压榨,才有可能撕裂般成长;而成长带给您的快乐,才是最高级的快乐。

  不加班的青春,您说有什么意思!

  老板都还在加班,您凭什么下班!(摘自公众号:Spenser)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年轻人,您凭什么不加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583.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12日 上午11:25
下一篇 2020年4月12日 下午1:12

相关推荐

  • 同学已经年薪百万,您还在抢两块钱的红包

        01  毕业十年后,我建议你去参加一次同学聚会。  因为一次偶然的聚会,不久前,我获悉了部分高中同学的现状。一个同学,得过白血病,然后又好了。一个同学,成为了售楼顾问,每天在群里发着二手房的信息。有个男同学,回到老家小镇开了一家小超市,艰难抚养着两个孩子。

    2020年4月15日
  • 送给男人的11条职场忠告

      送给男人的11条职场忠告,热爱您做的事情,它是您人生的一部分,是您的理想和骄傲。   1、先选职业,职业选对了才能做成事业,一开始选的不对很正常,只要用心有想法,迟早总会找到自…

    2020年10月21日
  • 30秒,告别坏情绪技巧

          坏情绪具有无形的杀伤力,千万不要怠慢它。下面贡献几个非常实用的情绪技巧,心情不好时就拿出来用用。    1、强装笑脸    在心情抑郁、心理压力大或生气的时候,强装笑脸…

    2020年10月7日
  • 一个7年老员工的离职总结:如何打造最强大的自俺

        2014年7月27号,加了最后一次班,看着猫扑新版顺利上线,我踏上了飞往北京的飞机。猫扑新版是我能留给猫扑的最后一件作品,我7年的猫扑职业生涯就此也画上了句号。工作9年,7年最好的时光给了猫扑。我并不后悔!

    2020年9月4日
  • 定好人生五年计划

    人生和奇妙,有时候成败很难说清,只能尽人力,听天命。关键是,不能糊里糊涂地过这一辈子,只要头脑清醒,全身心地投入,无论成败,此生无憾。

    2020年8月21日
  • 工作10年,月薪不过万:为什么您工作很多年,还是不值钱?

        1  昨天,《2019国人工资报告》上了热搜,有条数据特别扎心,工作10年以上的受访者中,月薪过万的比例不足三成。

    2020年3月30日
  • 7个广为流传的职业建议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2020年10月4日
  • 是不是很难快乐的工作?

      三丁目夕阳问:  我现在在一家报社实习,我爸托关系帮我找的,私下也跟领导吃过几次饭,本来以为会做得很顺,但半年过去了我还是实习生待遇,每个人都把手头上的杂活儿丢给我,领导经常把我叫到办公室,指着边上一盆苹果让我去洗,端茶倒水打扫卫生什么的更是家常便饭。我工资两千块,没涨过,本以为只要努力被大家看到,就会被肯定,或者加一点工资鼓励鼓励也行啊。我挺想在报业媒体发展的,但现在根本没做到我想做的事,甚至没有什么存在感。不知道是不是该继续下去了,你们也是这么过来的吗?

    2020年9月19日
  • 职场白领必知的职场攻略

            人要生存就要工作,要工作就得面对职场,怎样才能在职场中叱咤风云,下面告诉大家一些必知的职场攻略。

    2020年8月18日
  • 如何将自己培养为职场千里马

        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一晃已经17年多了,“从菜鸟到骨灰”,一路走来、叠嶂人生,有欢笑也有泪水,内观自己、外看别人。

    2020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