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10年月薪7000元:没有见识的努力,都是瞎忙

  作者/阿秀  鑫哥是一家行业报的资深记者,在北京奋斗了10年,去年终于提了副处。

  

  作者/阿秀

  鑫哥是一家行业报的资深记者,在北京奋斗了1年,去年终于提了副处。

  前几天鑫哥约俺吃饭,刚坐下就说:俺准备辞职了。

  俺一点也不惊讶,鑫哥抱怨过无数次了:副处级月薪才7块,太tm穷了,而且在俺们这种事业单位,整天谨小慎微,心太累了。

  就是这次提副处,还有人写信举报,说鑫哥接受外企邀请出国采访,多待了四天才回国。

  其实那次多待的四天,完全是鑫哥自己出钱。快四十岁的鑫哥还没出过国,就趁机在国外玩了几天,食宿自费,花了近半个月的工资。心疼得不得了。

  俺知道鑫哥是真穷,尽管刚毕业房价便宜的时候,两边老人一起支援了首付,但房贷还是把鑫哥两口子压得喘不过气。

  这之前,鑫哥一家已经五年没回昆明老家过年了,原因竟然是机票太贵。今年还是跟俺借了一万块才回家过了个年。

  有一次喝完酒,鑫哥直抹眼泪:俺觉得自己挺不孝顺,也挺没出息的,加班加点的干了这么多年,一分钱给不了家里不说,还经常得跟爸妈要钱。

  俺给鑫哥分析,您并不是工作能力不强,更不是不努力,只不过在很多事情上走了弯路。

  1、见识太窄的人总是庆祝平庸

  前几天中信出版社送俺一本吴军老师新出的《见识》,这本书把见识这件事说透了。书里说:

  很多人之所以成不了大气候,不是因为能力不行、机会不够,而是因为见识太窄,导致目光短浅,对自己一点平庸的成绩自得自满,过早的选择了安逸的生活,停止了奔跑。

  鑫哥十年前进入这家行业报,这家报纸在业内的待遇和影响力都还可以。加上很快就拿到了北京户口,当时鑫哥可以说志得意满。

  但这十年,互联网发展风起云涌,报纸受到的冲击日甚一日,再加上国家对事业单位的福利管理,鑫哥5块的月薪一拿就是5年,直到评上高级职称,又升了副处,月薪才各涨了1块。

  按理说,传统媒体式微的信号很明显,体制内晋升道路又无比漫长,每上一级的调薪也微乎其微,鑫哥在选工作的时候竟然完全没考虑,只是觉得能在北京留下,拿个户口就很好了。

  而且这十年外面的世界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可鑫哥的技能和知识结构,跟十年前竟然没什么根本的变化。

  鑫哥一度觉得自己很牛逼,一来到报社就好几篇稿子上了头版头条,还是报社里拿产经新闻奖最年轻的记者。领导几次当众夸鑫哥:俺们很看好您。

  这些成绩对刚工作的人来说是不错,可是如果放到一个更长的时间尺度上,这些不值一提。

  鑫哥在被工资条一次次打脸之后,加上自己的同学都一路高歌猛进之后,才发现这个道理的。

  吴军老师也说,2年前自己的语音识别技术在国内还算不错,但是在一次国外的学术交流上,对比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麻省理工、卡耐基·梅隆大学的顶尖高手,才发现自己的那些东西根本不算什么。

  后来吴军干脆放弃了自己在国内的一切,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读博士,见识了许多世界级的计算机大师,和很多在国内根本接触不到的技术。

  吴军回忆那段经历时还感叹:如果没有那次学术会议,俺会一直觉得自己蛮不错,永远不会知道外面的天地有多大。

  见不到天地之大的人,总会觉得自己做得已经很不错了,可是跟真正的不错比起来,差得太远了。

  2、缺乏价值观支撑的勤奋不能持久

  真正的勤奋,都是需要价值观支撑的。

  这种价值观就在于,您是真正认可勤奋工作的意义,还是觉得勤奋是给别人看的。

  很多人都在演勤奋。

  这不是说那种那种没有战略、没有效率的勤奋,而是说很多人在表演,要么是展现给领导同事看,要么单纯是为了发个朋友圈,可是当真正被繁重的工作考验时,很多人就现了原形。

  有一次俺坐高铁去上海参加活动,遇到一位自称来自发改委某机构调研组的一位老先生。

  老先生跟俺聊了很多,聊到他们在江苏做的一个水利调研项目的时候,他说:

  只有真正的勤奋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那些假勤奋的人看起来很风光,其实最后达不到很高的高度。

  俺问,您觉得什么是真正的勤奋?

  老先生说,有的人真勤奋,他觉得一件事情交到他手上,千难万难也要完成;有的人假勤奋,他们工作的时候就是熬时间,跟领导汇报的时候张口闭口每天工作18小时,为的是让领导看到他们的苦劳。

  他还举了他们在江苏做水利调研的例子,这种调研可不是简单的开开会,随便写两个报告,而是真的要深入水渠大坝调查,而且要反复的开会研究、写报告。

  加上当时领导的工作作风很硬朗,大家每天都工作16小时以上。

  所有人在最开始,都跟领导表态自己要全力以赴,哪怕不睡觉都行。

  可是连续一星期以后,有的人开始磨时间,有的人开始跟领导报委屈,有的人开始屡屡出错。只有一小部分人还真正的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一如开始。

  能够做到“不厌其烦”的人,往往都是超人。

  这种人的勤奋才是真的勤奋,一个人的工作生涯不只短短三五年,而是三十年,甚至五十年。

  如果没有价值观支撑,只靠表演,是演不下去的,也是演不好的。

  3、找不到自己的人生节奏被一些表象的东西牵绊

  绝大多数人追求的都是比较表象的东西,比如高工资、户口,房子、车子。

  当然这些很重要,但是如果总是追求这些比较浅层次的东西,您也容易忽略真正重要的东西,打乱自己的人生节奏。

  那什么是人生节奏呢?

  就是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然后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不断地精进自己,而不是:

  看到别人买房买车了,您也要;

  看到别人娶妻生子了,您也要;

  看到别人年薪百万了,您也要;

  您要思考的不是别人做到了什么,所以您也要做到什么,而是要思考您原本需要什么。

  在这个过程里,俺们很容易分心,也很容易被物质的东西拉到现实当中来。

  但是您要明白,那些真正伟大的东西往往跟钱无关。

  这不是说钱不重要,而是说顺序不对:

  聚焦短期的利益得失,会让您忽略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这就是所谓的富人思来年,穷人思眼前。

  有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老板,今年融到了近3亿美金,安排俺做了一次采访。

  采访的时候他告诉俺一个故事,他的两个师兄毕业的时候技术实力都很强,但是A师兄为了高工资进了IBM,B师兄因为看中了雷军和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跟随雷军一起创立了小米。

  现在两个人的人生状态不言自明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很多人当初看重的东西,比如薪水,比如出国、津贴这些看似优厚的待遇,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

  所以,您要去找到您真正热爱并且擅长的东西,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而不要受到无关的东西的牵绊。

  不要再随波逐流,奔跑吧。

  本文作者:阿秀,插坐学院专栏作者,一个追求“句秀、骨秀、神秀”的文字梦想家,一个热爱码字的个人管理专家。个人公众号“进击的阿秀”(ID:zchxuexi),欢迎关注。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工作10年月薪7000元:没有见识的努力,都是瞎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565.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8日 上午7:22
下一篇 2020年4月8日 上午8:01

相关推荐

  • 把本职做到101分

        汪菲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银行当实习业务员。  汪菲的主要工作就是给客户存款或取款,手续并不复杂,即使没有大学学历,经过简单的培训,也能很快适应。

    2020年9月5日
  • 与领导的相处之道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个不太想打交道的领导。和颜悦色的领导只存在梦境里,即便真实的环境里有这样的,他也终究是领导,您不会老花眼到把他当做闺蜜的。怎么办为好呢?您发…

    2020年10月11日
  • 在为别人打工的同时为自己打工

      为别人打工,赚的是工资。为自己打工,赚的是成长。在为别人打工的同时为自己打工,那赚来的就相当于双倍工资,既有工资又有成长。

    2020年4月29日
  • 解读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对于现代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来说,无论是老员工,还是刚毕业的学生;无论是拥有高等学历,还是仅仅初中毕业,人人都期望事业成功。俗话说“上进之心,人皆有之&rdqu…

    2020年8月7日
  • 怨天尤人难翻身

        最近,我到一位厨师朋友的餐厅吃饭。当晚,餐厅的人不多,厨师朋友做完菜后,出来和我聊天。

    2020年8月14日
  • 跳槽谨防三大误区

           年后是跳槽高峰期,身边很多职业人都有跳槽的想法。现实情况是,有人跳了,越跳越好的有,越跳越差的却也不在少数。更有甚者,跳槽前是迷茫的,跳槽后更是迷茫,连再次改变的信心都没有了。当问及这些跳槽者跳槽原因时,大多称:不满意薪酬待遇、缺乏发展空间、缺乏工作兴趣、难以接受工作环境或企业文化以及人际关系有问题等原因,原以为跳槽可以解决问题,但是由于对职场的了解不足而缺乏慎重考虑,陷入了跳槽的误区,导致自己越跳越迷茫。

    2020年8月14日
  • 七年,您就可以活成想要的样子

      我到现在还记得,那年夏天的傍晚,我吃过饭之后,拉着克莱德先生,提着大包小包和小马扎,到门口的夜市上摆摊。

    2020年7月27日
  • 90后员工裸辞,写邮件和80后领导互喷,看70后如何做点评

        人物  小No:90后,互联网运营岗  刀把:80后,小No的直线领导

    2020年8月7日
  • 优秀人才是“跳”出来的

        对每一个职场新人而言,我们要思考的不是如何被动地被企业“挑”中,而是如何在职场中主动地“跳”出来。在职场中,“挑”与“跳”的区别在于:“挑”是用手,而这双手是别人的,主动权在别人;而“跳”则是用脚。这双脚是我们自己的,由我们自己主宰。这个时代,优秀的人才已不再是被“挑”出来的,而是“跳”出来的!

    2020年9月21日
  • 什么样的工作才是一份合适的工作?

          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好工作?对不同的人而言,答案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俺们几乎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即使俺们问怎样是一份合适的工作,也很难有个统一的答案,因为每个人对“…

    2020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