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小瞧一个刚进公司5年的年轻人

    能想象吗?90年的人如今27岁,85后的人都已经32岁,几年前面对这些人,你可能还不屑一顾甚至瞧不起,认为人家是楞头小子或者黄毛丫头呢!

  

  

  能想象吗?9年的人如今27岁,85后的人都已经32岁,几年前面对这些人,您可能还不屑一顾甚至瞧不起,认为人家是楞头小子或者黄毛丫头呢!

  如果现在您以为他们还处在公司的基层或是底层沉浮着,随波逐流,那就大错特错了。

  俺就见过这么几个年轻人,在公司5,6年成长后,摆脱了稚嫩和羞涩,正成为公司储备人才和冉冉升起的新星。

  俺发现这样的年轻人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善于抓住机会,自信和积极主动,懂得营销自己。

  1

  善于抓住机会

  年轻人新加入公司,有很多劣势,在人脉,业务等很多方面不熟不懂,好机会基本不会光顾自己。

  但是当他们对公司有了一定的了解,开始进入状态后,想要参与主流业务,得到领导认可的意愿大为增强。

  此时他们就会牢牢抓住每一次有利提升自俺的机会。

  阿婧就是这样一个女生,俺是后来听大家的描述,才拼凑起阿婧的整个故事。

  阿婧和7,8个应届大学毕业生同期通过校招进入公司。

  最初阿婧并没有直接进入公司位于繁华地带的总部,而是在郊区的一家合资厂的市场部。

  阿婧非常用心和努力,2~3年后就由业务助理转为市场专员。

  有一次市场部经理去总部向管理层汇报工作,带阿婧去旁听学习。

  阿婧早早到了总部,经理却因为路上堵车无法按时赶到,只好拜托阿婧代为汇报。

  阿婧临危受命,不慌不乱,虽然她之前知道自己只是来旁听,却将报告内容反复揣摩,早已烂熟于心,倒背如流。

  会上阿婧流畅而自信的表达得到了管理层的赞赏,就在要结束汇报时,经理终于赶到会场,两人做了最后的总结。经理在会后对阿婧的表现非常满意。

  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好好把握了这次机会,阿婧在管理层面前得到了曝光,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就在总部一个跨部门项目leader 的内部招聘中,经理大力推荐阿婧去这个岗位尝试,最后阿婧获得了那个职位。

  在总部工作期间,阿婧似乎更加如鱼得水,2年后被提拔为主管,后来又派往欧洲总部学习工作1年。

  阿婧总是能够抓住那些重要的节点和机会,因为平时足够用心和勤奋,所以机会一旦出现,就能牢牢抓住,绝不放走,最终成就了自己。

  2

  自信和积极主动

  公司中每天都能看到年轻的面孔,可是如果您仔细观察,有的人脸上自信阳光,有的焦虑不安,有的则灰头土脸。

  没错,他们都是加入公司5年左右的年轻人,他们不仅看上去气色和状态不同,在公司中的位置和前途也一样有天壤之别。

  阿明不到3岁,今年被部门经理提名为公司高潜力人才,成为培养对象,参与公司重大项目的推动和执行。

  部门2几个人,他是加入公司最晚,资历也是最浅的。经理之所以选阿明为高潜人才,看中的正是他的自信和积极主动。

  阿明对业务不是最熟的,但是他总能够帮大家琢磨出一套工具或模版,帮助大家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当领导布置任务,让大家给出解决方案时,阿明也总是想出来3,4种方案,并且将各种方案的优劣势仔细说明,以备领导和同事选择;

  当有些工作没有明确的分工或者“三不管”时,阿明都会主动承担,为领导分忧解难,毫无怨言。

  阿明最经常说的话就是:“多做点没关系,多做点俺就赚到了,俺不仅学了新东西,还长了见识和本事呢!”

  阿明这种主动和积极乐观的精神也感染了团队其他同事,他们觉得有阿明在,心里就踏实。

  领导更觉得阿明有胆识,有担当,有魄力,是未来提拔的对象和苗子,觉得这才是公司未来的希望。

  3

  懂得适时营销自己

  懂得营销自己是很多员工不擅长也不会的技巧,尤其对于刚入公司没几年的新人,更是觉得没有这份资格和自信展示自己。

  如果您这么想,那很有可能就在现有岗位继续默默无闻下去,径自享受岁月静好。

  当您正偏安一隅的时候,公司中却有另一种新人已经摩拳擦掌,准备登上舞台,他们非常善于在最合适的时候展示自己。

  橙子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俺第一次认识橙子就是在公司电梯间中。

  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如何和公司领导打招呼,更别说自俺介绍了。但是橙子很不一样,虽然当时电梯间只有俺们俩人,但是他一点不退怯,也不尴尬,非常大方的和俺say Hi。

  俺觉得他很不一样,就追问了一下:“您在哪个部门?”

  橙子自信满满地说:“木总,俺在技术部,是产品工程师,公司最近推出的新产品就是俺们team负责整体落地和推广的,俺是项目核心成员,您有空多给俺这个小师弟提提意见哦。”

  原来橙子是俺的小校友,他干脆利落的自俺介绍一下子就让俺记住了他,以至于几周后在公司过道中再次碰到橙子,俺都记得他的工作内容并上前询问项目进展。

  橙子还是双眼炯炯,神情自如地回答:“谢谢您对项目的关心,目前新产品已经上市,销量超过5万,俺们和市场部正在配合,准备下周的路演宣传!”

  橙子这两次和俺的短暂交流在一个领导如俺的眼中,绝对是成功的自俺营销。他不仅回答了俺是谁,还重点突出了自己的工作业绩,比那些仅仅寒暄式的打招呼不知效果要强多少倍。

  橙子对一个不熟的领导都懂得用最适当的方式展示自己,俺相信他也会赢得自己的直接和上级领导的认同和欣赏。而俺的确后来听说橙子的performance在他们部门是最好的,升职加薪指日可待。

  俺们能够遇到善于当伯乐的领导当然好,但是具备营销思维,主动展示和推荐自己,尤其在领导面前和重要的场合,就将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手里,进而赢得了机会。

  俺喜欢这样的员工。

  4

  千万不要小瞧ta

  新加入公司5年的年轻人,您可以轻视ta,因为ta的确可能仍是乳臭未干,唯唯诺诺。

  但是ta又极可能是一个善于抓住机会,自信和积极主动,懂得营销自己的年轻人,那您可千万不要小瞧ta,因为ta很可能做出您想都不敢想的事:

  在管理层面前谈笑风生,进入公司高级人才库,随随便便就让领导过目不忘。

  如果说哪天ta和您一起上演一出“昨日同事,今日老板”的戏码,那也一点都不稀奇。

  而您,做好准备他们当您的老板了吗?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千万别小瞧一个刚进公司5年的年轻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551.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5日 上午1:24
下一篇 2020年4月5日 上午2:28

相关推荐

  • 一眼看出谁是人物、人才、人手、人员、人渣

      1.【人物】就是心无杂念,全身心投入,用灵魂去思考、做事,为单位发展鞠躬尽瘁、自己立志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

    2020年8月2日
  • 这些职场经验可谓是秘籍了

      新员工是每个职场人士必经的阶段,它可能精彩,可能难熬。相信每一个经过职场初级阶段的人都深有体会。我们特地搜集整理了一些职场老鸟的经验之谈,来看一看吧!

    2020年7月21日
  • 金旭亮:一个普通IT人的十年回顾(下)

          下篇:实践人生    一、希特勒地堡与CIH病毒    1999年4月,俺来到北京参加研究生复试。复试完了之后就不回去了,俺拿着一张光盘,里面刻着俺用VB和Author…

    2020年10月24日
  • 工作两年,您最需要克服的是“职场拘谨”

        在一次又最近我对过往的职业经历做了一些反思,想起刚工作的那两年,我想用一个词形容,青涩?稚嫩?懵懂?最后,我想到“拘谨”这个词。

    2020年5月1日
  • 华为徐工的十二条忠告

            一、“从小事做起,学会吃亏,与他人合作”,这是研究生毕业前最后一堂课,电子电路的老师最后送给我们几句话,虽然我忘了这位老师的名字,但这几句话却至今铭记。在华为的工作实践,越发感受到这简单的几条的道理深刻。从小事做起不是一直满足于做小事,也不是夸夸其谈好高骛远。学会吃亏不是忍受吃亏,是不斤斤计较于一时一地的是非得失,是有勇气关键时候的放弃。
     
      二、“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很多的成功,来自于敢想,敢做,就象我第一次接到问题单,根本不懂,但敢去试,敢去解决,还真的解决了;就像我们做SPES,即使没人、没技术、没积累,还有CISCO等大公司也在做,我们也敢做,敢推行,不盲目崇拜或畏惧权威,也取得了成功。当然,这不只是盲目的胆大,心大还意味着积极地关注广大的外部世界,开阔宽容的心胸接受种种新鲜事物。

    2020年8月19日
  • 人往高处走也需谨慎做决定

          对职场人来说,跳槽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策略。“人往高处走”是古时的老话,自然没有什么错处。但是,看似这么一句轻轻巧巧的话,意味却十分深远。   …

    2020年7月29日
  • 工作时,10个方法让您的大脑保持活力

          微博运营的“道”与“术” 朱锫:视野决定高度 电影社会化营销— 《让子弹飞》的营销秘密 陈兴动:投行如何看待…

    2020年10月16日
  • 20岁没钱正常; 30岁没钱,可能家境不好;40岁没钱…

      人生:二十岁没钱,那很正常; 三十岁没钱,可能是没有好的家境,需要更大的努力;四十岁没钱,只能自己找原因。不想穷,就好好记住这篇文章! 无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做人,想成功,下面就是你必须要做到的:

    2020年8月8日
  • 职场成长:正确的“逼自己”一下

          “不逼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强大。”    这话颇流行,俺相信很多人在自己的历程中都有过逼自己一下的时候:小军,那次一周时间完成一篇英文论文…

    2020年10月5日
  • 有一天,俺放弃了光鲜的生活,也放弃了繁华的上海

        (一)  前段时间,网上开始流行起一些言论来,说逃离北上广,回到故乡,在大城市拼搏到底是为了什么。又立马很多人出来励志地说,在大城市有梦想,在小城市只有关系。

    2020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