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励志文章:俺是北大穷学生

作者:马超   我常常回忆起我初入北大的情景。  
  
  1999年高考,我考了县里的文科状元,被北大中文系录取,我成为了母校建校六十年来第一位被北大录取的学生。1999年9月4日的早晨,日如薄纱,我和父亲在北京站下了火车,没有目的地顺着人群走出车站。父子俩坐着绿皮火车,挤了十六个小时,从一片天大地大的皖北平原,来到了这高楼大厦之中,疲惫到了极点,同时又对自己格格不入的装束感到很不安。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我上身穿着一件长袖的白色衬衣,上面沾满了灰尘,领口黑黑的一层;下面是一件褐色起毛的休闲裤,有些短,把人吊着;脚上是一双劣质的黄皮鞋。最让我放不下心的倒不是穿着如何,我所担心的是手中拎着的那个塑料行李箱箱子,那是我临出发前在集市上花四十五元买的,因质量不好,在离家不到十里路的距离,就完全裂开,我父亲不知从哪里弄来几段零碎的绳子把它紧紧捆住,里面的衣服从裂开的缝隙中拼命往外挤,我担心的就是它随时都有炸开的可能。

作者:马超

 

  俺常常回忆起俺初入北大的情景。  
  
  1999年高考,俺考了县里的文科状元,被北大中文系录取,俺成为了母校建校六十年来第一位被北大录取的学生。1999年9月4日的早晨,日如薄纱,俺和父亲在北京站下了火车,没有目的地顺着人群走出车站。父子俩坐着绿皮火车,挤了十六个小时,从一片天大地大的皖北平原,来到了这高楼大厦之中,疲惫到了极点,同时又对自己格格不入的装束感到很不安。俺记得很清楚,那天俺上身穿着一件长袖的白色衬衣,上面沾满了灰尘,领口黑黑的一层;下面是一件褐色起毛的休闲裤,有些短,把人吊着;脚上是一双劣质的黄皮鞋。最让俺放不下心的倒不是穿着如何,俺所担心的是手中拎着的那个塑料行李箱箱子,那是俺临出发前在集市上花四十五元买的,因质量不好,在离家不到十里路的距离,就完全裂开,俺父亲不知从哪里弄来几段零碎的绳子把它紧紧捆住,里面的衣服从裂开的缝隙中拼命往外挤,俺担心的就是它随时都有炸开的可能。

  来北京上学,是俺第一次坐火车,按理,第一次坐火车对那个年龄的人来说,是有些兴奋的,但实际情况却让俺一点也兴奋不起来。在合肥上火车之后,俺拿着自己的火车票,在拥挤的人群里找到俺的座位,发现座位上坐着一个孕妇。如何要回自己的座位,是俺开始第一次真正处理一个问题。俺怯生生地告诉那个孕妇那个座位是俺的。那孕妇却一句话也不说,像个小说家深沉地望着俺一番之后,开始像一个旅行家望着窗外。面对着哑然的局面,俺不知如何处理。俺想告诉她俺是北大的学生,俺想告诉她,这是俺第一次出门远行,可俺最终没有说出口。在那片拥挤的空间中,俺觉得那么不合时宜,最后俺离开了,挤到了另外一个车厢里去。

  就那样盲目的在人群里站着,十六个小时的时间里,俺连口水都没喝上。父亲比俺更惨,他和一个同去的亲戚被挤到餐车里,花钱买了个茶座,因为随时可能要换地方,他不得不扛着那个裂开的箱子在人群里挤来挤去。十六个小时俺几乎没有说话。俺在听着旁边的人说话,俺不知怎么插嘴,甚至说,俺根本没有想到去插嘴。俺就是那样地沉默着。这第一次火车旅行让俺到现在为止都害怕坐火车,就像小时候吃腻的食品,一遇到适宜的场景,便排山倒海一样从胃里涌出来。

  那时北大的文科生一年级的时候是要到昌平校区的,校车拉着俺们父子直接开到了昌平西郊偏僻的园区。经济上不允许父亲在学校逗留很长时间,父亲必须要当天赶回去。一下车,父子两人就赶紧忙着报到,买被褥,买生活用品。买完东西,父亲留下了回去的车费,把剩下的钱全给了俺,有三百多块钱。中午,父子俩在食堂吃了顿饭,觉得饭菜很贵,也没舍得要什么菜,那算是俺父亲来北京吃的第一顿饭了。下午,父亲要乘车去火车站。俺们父子俩站在园区的那片槐树林里等校车。等车的时候,父亲说您不要不舍得花钱,该买的东西买,该添置的添置,又说了一阵诸如照顾自己,不是在家里,不要想家之类的话。接着俺和父亲便陷入沉默。沉默了一段时间后,父亲慢慢地转过身去,望着那长满野草的球场,和球场远处的树林。俺看见他抬起手去擦自己的眼睛,过了半天,等他转过头来再看俺,俺发现他眼睛里依然残存着晶莹的泪滴。一阵悲伤的情绪从俺心中不可抑制地涌出,说来好笑,那时俺差点说出一句话:“爸,俺想跟您一起回去。”

  几年后,俺在《鲁豫有约》节目录制现场,重新回忆到这个父子分别的场景,还是忍不住辛酸落泪。俺知道当时俺父亲为何落泪,在所有的学生里俺显得那么弱小,穿的不像样,买的东西也都是最简单的。他走后,摆在俺面前的是一个茫茫未知的大学生活,而所有的生活费只是那微不足道的三百多元。

  后来俺堂兄写信给俺,说俺父亲是第二天下午赶到家的,那天正好是俺堂兄考上安徽农业大学摆酒请客的日子,包了一场露天电影,放映员反复提到俺们兄弟二人的名字。俺父亲风尘仆仆地赶到酒桌上,众人端起酒杯,等俺父亲说话。堂兄说,所有的人都用期盼的眼神看着父亲,他们都在等着父亲讲讲伟大首都北京,讲讲万里之外风光的俺。父亲还未开口,已经眼泪婆娑。他喝了杯酒,说了一句:“俺们家的孩子在那里是最穷的一个,让他在那里受罪了。”之后,泣不成声。

  父亲走后的一个多月,俺是靠着那三百多块钱过活的。

  吃的很简单,晚上的夜宵是晚饭时从食堂买的一个馒头,简单但过得有滋有味,俺像其他同学一样享受着自己的大学。每天早晨早早起来到操场上读英语,上下午上课,晚上看看杂书,有时也和别人打打乒乓球。没有课的下午,俺和球友们一起去踢球,踢得满身大汗,俺还记得新生杯上的第一个球是俺踢进去的,俺兴奋得满场狂奔。(励志句子 https://www.lizhijuzi.cn)为何能这么高兴,这么快乐,说句实话,俺思想上没有多么深刻,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看淡苦难,看淡贫穷,然后超越,风雨过后是彩虹之类的,俺是惯了。俺幸福地过着自己的大学生活,不是逃避,不去让人对自己的生活有怜惜之感,或者说俺对于这些富与贫,乐与苦根本一无所知,无知者无畏。身上只有三百多块钱,买书,买生活用品,吃饭,洗澡,穿衣,诸如种种花销,对此俺倒没有什么过于拘束之感,少一分如何,多一分又如何?有些时候,井底之蛙也是幸福的。

  不久,母亲写来一封信,错别字连篇,后来俺还拿此封信,对俺母亲说,真看不出,您还上过高中。母亲笑着说,那么多年了,能记得这么多字,已经不错了。母亲在那封信里说,她想跟着建筑队出去,给人家做饭,一个月有五六百块。那封信让俺十分难受和不安,俺赶紧写信给母亲,说您要真去了,俺就不上这学了。母亲身体不好,怎么可能做这种粗活呢?随后,俺坐车来到北大的本部燕园,在家教公司找了一份家教,每周六教三个小时,共一百块钱。这意味着俺每周有四百元的收入,俺赶紧写信给家里人说俺找到了兼职,生活不太紧张了。这份家教是俺大学里的第一份兼职,俺付出了很多。每周六一大早就要坐校车往燕园赶,再从燕园坐车去西直门,走一段路,到学生家上课,中午到,在附近吃点饭,上一下午的课。赶回校区的校车来不及,只能从西直门,坐27路,倒345,坐了345到昌平,再坐小公共到南口,从南口到校区是一段林荫路,俺从小公共下来之后,天基本上黑透了,俺要摸黑走四里路,两边全是果园庄稼地,路上只有俺一个人,每次看到校区门口的红灯笼,俺眼都有点模糊,那种疲惫后的熟悉让俺感到一阵阵强烈的温暖。俺现在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拿到一百块钱的补课费,是多么的高兴,在西直门复杂的立交桥上,俺找不到北,一半是因为实在复杂,找不到27路车站,一半是兴奋得只顾着走了。

  回到燕园后,俺有了自己第一份不错的工作,帮一家文化公司写畅销书。最悲惨的赶稿,是一周之内俺们三个人需要写十八万字。俺那一星期,除了上课,所有的时间都利用在写稿子上。那时不像现在,有电脑,一切都是手写,稿纸一沓一沓地写完,再一沓一沓地买。白天写不完,晚上搬个板凳在楼道里写,六天的时间,俺写了八万字,拿到了一笔一千八百块的预付金。这笔“巨款”让俺兴奋异常,那时手已酸痛得几乎拿不起筷子。慢慢地俺对这种坐在屋里不出去就可以忙活的兼职情有独钟。譬如几个同学帮人家写初中生阅读的稿子,时间太紧,忙不过来,找俺帮忙,俺一夜写了十二篇,篇篇通过。

  从那以后,俺退掉家教,开始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看书上,用在学习上,用在享受着俺的北大生活上。俺对于很多课程有浓厚的兴趣,上一门《东方文明史》的课,对楔形文字的起源感兴趣,北大图书馆查不到,俺跑到国家图书馆去查。后来写一篇论文,交给老师,老师评价很高。上白巍老师的《中国美术史》,俺特意跑到故宫去看画展,跑到军事博物馆里看中国油画展,查资料,写论文。是的,俺像北大其他学生一样,在学习,在努力,在收获,只是俺的方式跟别人方式不太一样。俺开始学着写一些自己想写的东西,大二时俺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俺努力学习,每次期末考试前一个月都不怎么睡,背诵,查资料,困了,咖啡粉直接倒在嘴里。早晨考试,买带冰的矿泉水让自己清醒。俺拿过奖学金,评过标兵,体育也获得了奖,也获得了北大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俺知道俺的努力没有白费。

  大三时,一位央视的编导来中文系男生宿舍找兼职,俺当时是班委里的人,给她介绍了几位同学。她不满意,让俺去试试。俺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去了,那天恰好遇到了22年北京那场恐怖的突如其来的大雪。俺下午六点从北大南门出发,坐车去北三环的静安庄,平时四十分钟的路,俺到晚上十二点半才赶到。整个马路上都是车,都是人。俺们是推着车往前走的,从人大一直推到了静安庄。那天夜晚的北京城是混乱而又有秩序的。等俺凌晨三点半从编导家里谈完出来的时候,马路上的车已经可以开动了。谈的不错,之后,俺开始在央视十套,四套几个栏目做文案的写作和策划,几位接触到的电视人对俺评价不错,收入也还可以。后来,俺对文案写作已经很熟悉了,干起活来也如鱼得水,俺决定退出来不干。这个决定大大出乎了编导的意料。她挽留俺,俺笑着说:俺还想做些别的。

  从大二下学期,俺不再向家里要钱;大三下学期,俺开始帮姐姐支付一部分的生活费和学费。在北大读研究生时,俺开始写剧本。妹妹去上大学,上的是第三批录取的本科,家里打电话来说学费很高。俺说没事,让她去吧,有俺呢!暑假俺送妹妹去上学,前后给她交了一万七千块,给了她留下三千块钱生活费,俺说当年俺是三百块开始俺的北大生活的,您比俺幸福多了。俺从长春回来的路上,妹妹给俺发来短信,她说:“哥哥,谢谢您,为俺做了这么多,俺会努力的。”俺给她回短信说:“哥这么做,是因为有条件才这么做的,俺只想让您好好享受您的大学,就像当年俺在北大读本科时那样。”

  是的,这就是北大的生活:它让俺感激,让俺留恋。这里不会因为贫穷而让您止步不前,俺的两位好朋友,家境很好。现在一个去美国读书,一个去新华社工作,再聚一起,依然笑声不断。俺们没有隔阂,俺们谈论的是快乐和幸福,也不会因为您困苦对您照顾有加,一切需要您自己去实践,一路走来,您会发现您所走的那些路,看去那么平坦,可每走一步,其实却是那么艰难:这里是北京,这里是北大,这里有无数的年轻人,这里有无数的脚步。他们来来往往,有过陌生和熟悉,有过泪水和笑脸,有过朋友和敌人,有过丑陋和美丽。但当您真的把其中一个脚印放到镜头前,放大,放成八寸,放成十二寸,放成毕业像一样大的二十寸。您从中发现的是基于您自己身上的一种坚韧和力量,更重要的是,从那个脚印里俺们欣然发现了自己那些悄悄遗忘的微笑和幸福。

站长推荐: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大学生励志文章:俺是北大穷学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451.html

(0)
上一篇 2020年6月16日 下午2:03
下一篇 2020年6月16日 下午3:52

相关推荐

  • 大学的最后一年有一门课程叫“人生”

          最后一节课,老师说要考试。“三道题目都很简单,”老师笑眯眯地说,“记得父母生日的同学请举手!”片刻,女生都齐刷刷地举起了…

    2020年5月24日
  • 中国大学生活得太轻松

      前不久,两张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4点学生仍在学习的照片,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图片配文这样写道:哈佛是一种象征。人到底有怎样的潜力?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人的理想,为什么在哈佛能兑现?

    2020年5月2日
  • 虽然俺是三本,但俺不自暴自弃且拼命奋斗不服输

        一年一景,永生铭记。去年金秋时节,带着懵懂的我从高考失利的阴影中涤出,一丝丝的不甘,伴着对自己的怀疑,和众多学子一样,涌入了三拱门,那个曾经无数在梦中企盼的大学生活开始了。只是,我所身处的,是一个处于尴尬地位的独立学院,亦是社会眼中的“三本”。

    2020年4月22日
  • 中国大学生毕业前必做18件事

            一、 给自己的大学做一个合理的规划。进入大一就应该把大学期间要达到的目标列出一个详细表,付诸行动,按照时间表一个个去实现它,而不是在不知不觉就让时间悄悄溜走。
      二、 充分利用校园图书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将是你人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翱翔在免费的知识海洋里。有针对性地涉猎一些书本的知识对拓展个人视野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 精心收藏大学生活里的风景。在这个大学校园,在这个你生活了四年的城市,一定有很多值得珍藏的回忆。这是你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把一些有纪念意义的风景和片段都拍摄下来,这将成为你终身享用一笔精神财富,因为走出社会后你会发现,自己依然还会时常想起大学生活,想起那些难忘的时光,这些定格在照片上的隽永回忆将是你精神世界里永恒的寄托。
      四、 积极参加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各种社团和社会实践,这样既能够让自己学习到课堂以外的知识,丰富了整个大学生活,还可以结识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五、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有位名人曾说:不逃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美的。必要的时候你是否也可以尝试一下逃课带给你的小刺激。不要以为规规矩矩每一节课都呆在教室里认真听讲就能做个好学生,一些非专业课程或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必要时候可以选择放弃的,用节余下来的时间做更重要的事情。
      六、 组织同学做一次短途旅行。用心体味集体出游带来的快乐与温暖。等走出了社会你会发现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时间利用旅游去好好地放松一下自己。集体出游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而且跟同学、朋友一起游玩,能够尽情享受青春的欢乐,集体的温暖,学会在旅途中照顾同伴、关爱他人,在愉快的游玩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七、 寻找一次打工的机会,体验打工辛劳与收获。找一份能够锻炼自己的业余职业,但不要仅仅为了钱而随便去做那些没有太多意义的工作。挣点外快绝不是打工的主要目的,最主要是通过工作,提前了解社会,还可以勉励自己的学习,同时这也是求职时工作经验的体现。
      八、 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如果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或者自己擅长的领域就大胆地去尝试,不一定要按着父母的所期待的那样生活,未来要自己去把握。
      九、 勇于探索新事物。只要有机会就要勇于去尝试,因为你不可能在大学里就完全了解了自己,就完全知道自己以后适合做什么,而要通过不断的尝试抓住那些可能的机会,不断地学习、成长。
      十、 大胆尝试一下创业的艰辛与快乐。开网店,哪怕是摆地摊也可以,不仅成本低,还可以锻炼自己经营和控制等诸多方面的能力。
      十一、 参加励志和健康类课程辅导。适当地参加一些类似于心理学类、成功励志等课程的辅导或讲座,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这在你走出社会后面对严峻的竞争压力时显得非常重要。
      十二、 学会客观地认识与评价自我。不要盲目地与别人攀比,要善于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准位置,切忌片面地以一些外在的东西来定义成功,切忌妄自菲薄、盲目崇拜。
      十三、 实用技能的提升与充电。牢牢掌握一门自己喜欢的专业、技能课程,具备一定的通用基础知识,如英语、计算机等。专业是帮助你未来职业发展的根本,而英语和计算机则是这个时代下必备的两种能力。
      十四、 用真心真情真意轰轰烈烈地爱一次。通过与异性朋友的交往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对了解自己的性格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能够与一个志同道合的恋人结伴前行,共同度过大学生活、甚至未来的人生这将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十五、 积极参加校园捐助活动。毕业在即,不要把书籍或者衣物当废品随便处理了,花几块钱把它们捐到贫困山区,也算是做到了物资的充分利用。
      十六、 精心准备班级毕业晚会。非特殊原因,一定要参加并精心准备班级统一组织的毕业聚会。跟相聚了四年的老师和同学有一个美好的道别,为大学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否则它将有可能成为你一生的遗憾。
      十七、 告别自卑心理,开创自信人生。别以为那些重点大学、名牌大学有多么了不起,只有等真正就业的那天才知道谁能最终赢得社会的青睐。
      十八、 走出象牙塔,迎接新挑战。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到了大三、大四一定要主动出击,走出校门,利用各种社会活动建立自己的人脉,去找工作,而不是等着工作来敲门,天上不会掉馅饼。
     
     

    2020年6月19日
  • 让您流泪的不是毕业,而是无法再重走一次的青春

        又到六月,又到毕业季。毕业的时候,是有鸣蝉、西瓜和蒲扇的夏天。这样热情的温度,似乎不适合伤春悲秋,也不适合开口说再见。

    2020年4月6日
  • 什么样的大学生最受欢迎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普遍现象,归根结底是需求方与供求方也就是社会需要的与学校培养的不相吻合。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问题,就要从源头抓起从制度上做出改变,围绕社会需求改变现有的教育的制度生产出社会需要的大学生。那到底什么样的大学生才是社会需要的呢?笔者总结了十五条这里面也包含了大学生工作中的注意点以及职场中获得提升的秘诀。

    2020年5月4日
  • 给正在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的忠告

    看到毕业生找工作凄凄惶惶,很悲哀。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好,是教育体制的问题,但也是连年扩招的恶果。俺尤其想提醒各位找工作的同学注意以下几点。 1、人是为事业而活,不是为工作而活。人一生…

    2020年6月8日
  • 生命是一个不断慢热积累的持久过程

          和爽吃完饭之后在大街上转悠,11点半回到寝室,精神就开始非常亢奋,一直折腾到凌晨5点才睡。不知道为什么脑子里面就是这半年来找工作的各种经历。俺发觉俺想说的真的好多好多,…

    2020年5月26日
  • 郑大5名保安考研成功,现实版屌丝逆袭

      郑州大学5名保安集体考研成功,太励志了!其中保安王强强更是4年之内,完成专科、本科、研究生3连跳,真是神勇啊!

    2020年4月28日
  • 中国大学生放松的4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4年

          中国大学生放松的4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4年,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4年。    到了哈佛,您才知道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都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哈佛是一种象…

    2020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