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专心做好一件事情就是成功

    
  很多同学刚进大学的时候,就像穿了花格子内裤满脑子五颜六色的梦想。可是四年之后,他们就开始如失贞怨妇一般骂骂咧咧,言辞凿凿声称大学欺骗了他。但是亲爱的,假如生活欺骗了您,怎么办呢?答,只怪您自己把自己也给欺骗了。
  
  俺刚进大学时候的梦想是,加入三个左右的社团,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将来做一名合格的记者,还要读完至少五十本名著,写两本长篇小说(一本写大学一本写高中),另外还要成绩优秀争取拿到奖学金。最好还能有个什么惊世骇俗的壮举,然后出点小名。
  
  现在大学差不多玩完了,俺给自己归纳一下,基本上就是一部惨烈都谈不上的梦想破灭史。大一的时候加了一个社团名叫记者团,逛了一圈就光荣出列。大二时基本厌倦了新闻学的学习,大三成功叛逃广告系。大四,凝望着抽屉里寂寞的校园卡,俺讪讪地对自己说,您大概看了五本名著吧。而所谓成绩优异拿奖学金,其实是大一就沦陷了的阵地。至于自己的写字方面的梦想,怎么说呢?局部有戏,还得看后事如何了。这样一归纳,乖乖,俺用逻辑说服自己俺真的虚度了青春。
  
  其实就像这期的标题所说,大学短短四年做好一件事情就足够让您一生受用了。至于说做什么事情呢?俺个人觉得要结合两点,一个是您的爱好,一个是您的天赋。并不是说中文系的就要忙着写小说,医学院的就要忙着24小时解剖小白鼠。兴趣为什么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有了兴趣您才能学得好,学得好就会更有兴趣,这就是传说中的良性循环。
  
  先给大家讲一个俺们湖大新闻系的榜样,5级的师兄,名字叫做黄伟。他在校期间是本校的记者团团长,大学四年校外发稿6条左右,校内发稿2多条,包括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过整版通讯。曾获湖北新闻奖三等奖,湖北高校校报好新闻一等奖一个,二等奖2个等等奖项。如今在《新华日报》工作,招聘考试的时候笔试成绩是前三名。
  
  黄伟师兄的学习成绩包括专业课成绩都不突出,当然他也不太在乎这个东西。大学四年就是埋头写新闻,搞采访。只要看看这几年来与湖大有关的新闻,您会发现百分几十的都要贴上黄伟制造。您们想一想大学四年写了一千条新闻,除去寒假什么的差不多平均一天就要出一篇。这个数字给俺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很简单,勤奋和专注。成功是积累的,四年只做一件事情,然后一点一滴,终归水滴石穿。
  
  听黄伟师兄在咱们面前讲自己大学的经历,俺发现他真的做到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写新闻上,有点节假日不休的意思。有一次,他曾经给俺们讲过写新闻要讲究速度的问题,调侃说每次重大活动坐在后边角落处敲着笔记本的就是他了。会议开完,他也可以截稿了。而这种工作状态,其实很多新闻系的学生是要到工作之后才具备的。(励志歌曲  www.lizhijuzi.cn)刚进大学,听过很多关于学长学姐们的传说,这个却是目前为止最引人信服的。
  
  如果要问问他成功的秘诀,俺给他拟了句台词:“俺只是把您们打魔兽的时间用来写新闻了。”不过俺还得说明一点是否科班出身真的毫无重要,尤其是在新闻行业。所以说,只要您对某件事情有兴趣,并且觉得自己可以做好,那就不要犹豫。这个世界上有上千种达人,但无论哪一种都是需要天赋和刻苦练习的结合。
  
  一个专业的人,比如新闻系,毕业之后有人成了职业足球运动员,有人是歌手,有人是记者,有人成了自由撰稿人,有人自主创业,有人成了电视台主持人。36行,行行出状元。您的状元之路在哪里呢,您想过没有?
  
  简简单单追求成绩对您来说的意义来说是什么呢?拿奖学金,保研。除此之外就没什么实际意义了,如果您在这两方面都没有追求,大可以退出这种无聊的追逐。这个世界上循规蹈矩的人不会饿死,但真正活得精彩的人都是那些充满个性的人物。18岁以前您可以不给自己的未来做任何规划,只追求学习成绩的优异,进入大学之后您就该明白,最紧要的事情是要找到自己一生的方向。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大学里专心做好一件事情就是成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328.html

(0)
上一篇 2020年5月21日 上午9:23
下一篇 2020年5月21日 上午11:22

相关推荐

  • 给大学女生的忠告

          1、成功的是许三多。    入学后,您应该会震撼,原来身边有才华的人是这么多!但是妹妹,您记住,年轻的时候才华横溢是一句莫大的贬义词。俺不是要您做笨鸟—&m…

    2020年5月16日
  • 巴菲特给大学生的忠告

        关于你们走出校门后的前程,我在这里只想讲一分钟。你们在这里已经学了很多关于投资方面的知识,你们学会如何做好事情,你们有足够的IQ能做好,你们也有动力和精力来做好,否则你们就不会在这里了。你们中的许多人都将最终实现你们的理想。但是在智能和能量之外,还有更多的东西来决定你是否成功,我想谈谈那些东西。

    2020年6月21日
  • 毕业5年,为何您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最近几天,听到一个朋友准备离开工作5年的500强公司,我问他为何想要离开,他说自己在这个公司里就是一个小螺丝,根本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如果是刚毕业选择500强企业体验大公司的流程没有错,但是已经5年了,他说即使再工作5年也就是他老板的位置,如果只是熬时间才能坐上领导,那么时间浪费的太可惜。

    2020年3月28日
  • 写给大四学生的12个忠告

      突然就大四了,学分,毕设,实习,考研,求职,你的生活好像突然就被抛入另外一个轨道,虽然还叫着同样的名字,但每天都有一样声音在提醒你,马上,马上你就不是大学生了,你要走上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了,而你,似乎还没有为它做好准备,我们真的能适应社会吗?

    2020年5月5日
  • 怎样规划您的毕业后的人生

    我今年39岁了, 25岁研究生毕业,工作14年,回头看看,应该说走了不少的弯路,有一些经验和教训。现在开一个小公司,赚的钱刚够养家糊口的。看看这些刚毕业的学生,对前景也很迷茫,想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局限于理工科的学生,我对文科的不懂,身边的朋友也没有这一类型的。
      91年研究生毕业,那时出路就是1种留在北京的国营单位,搞一个北京户口,这是最好的选择。到后来的2~3年内,户口落听了,又分成4条出路
      1、上国内的大企业,如华为
      2、自己做公司,做产品开发;
      3、上外企,比如爱立信、诺基亚
      4、自己做公司,做买卖;
      5、移民加拿大
      我想,首先要看自己适合做什么?做技术还是做买卖。
      做技术,需要你对技术感兴趣。我掰着数了一遍,我们研究生班的30来号,实际上,适合做技术的,大概只有3、4个人,这几个人,1个现在还在华为,3个移民加拿大了,现在这4个人混的还可以,在华为的同学也移民加拿大了,他在华为呆了6年,在华为奖金工资加起来大概30万吧,还有华为的股票,再过几年,华为的股票一上市,也能值个100~200万。要是一毕业就去华为,那现在就绝对不是这个数字了。
      要是做技术,最好的就是上大公司,国内的大型企业,象华为中兴肯定是首选,能学到很多东西。华为虽然累,但是,年轻人不能怕累,要是到老了,还需要去打拼,那才是真的累啊。
      在外企,我想他们主要就是技术支持和销售,但是技术是学不到的,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我指的是象爱立信和诺基亚,真正的研发不会在中国做的,学到的也不如在华为多,其它的中兴我不是很了解,我想应该也不错啊。
      一个人都一技之长,有傍身之技,那是最好的,走到哪里,都能有一口饭吃,还吃的不错,这是传统的观点。
      任何技术都是要在某个行业去做应用,这个行业市场越大当然越好;要在一个领域之内,做深做精,成为绝对的专家,这是走技术道路的人的选择。不要跳来跳去,在中国,再小的行业你要做精深了,都可以产生很大的利润。
      研究生刚毕业的时候,做产品开发的有不少人,都是自己拍拍脑子,觉得这个产品有市场,就自己出来做。现在看来,我的这些同学,做产品开发的成功的没有一例,为什么?资源不足。
      1.资金,刚毕业的学生啊,就是没钱;没钱,也意味着你开发的东西都是小产品;而且只能哥几个自己上,研发、生产、销售都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自己来,没有积累,什么都是重新来过。
      2.人脉,任何一个行业,要想进去,需要有很深的人脉,否则,谁会用你的东西啊?谁敢用你的东西啊?
      我看到的,我这个班上开发产品的,自己还在坚持的,只剩下一个人了,说实在的,到现在,没有自己的汽车,也没有自己的房子,混的挺惨的。现在出国的不说了,在外企、在华为,至少都是几十万的年薪了,还有各种福利,就是是产品开发成功了,又能如何?也就是这样了,但是以前哪些年,都没有金钱的积累,等于白干。
      我身边的一个自动化系的研究生班的同学,能靠自己开发产品活得还可以的,也只有2个人。说明这条路不是那么好走的啊。
      其次就是上外企。我的2个同学,一个上了爱立信,一个先到爱立信后到诺基亚,都混的不错。到诺基亚的后来利用在诺基亚结识的人脉(就是哪些电信的头头脑脑),自己开了公司,也赚了不少的钱。
      外企最大的好处就是除了能学到比较规范的管理外,还能给你的职业生涯镀金。到了一个外企外,再到同行业的外企我想就很容易了。而且外企的收入高啊。
      自己做公司,做买卖,一开始有3~4个人走,但是真正发财的只有一个人,其他人后来上外企了。做买卖,还是要有一定的天赋,还有机遇。要有对金钱的赤裸裸的欲望,要有商业上的头脑。后来我们同学在一起谈,说,我们即使给自己这个机遇,也未必能做的好。何况当时那个同学看好的产品(做一个台湾产品的代理),我们大家都没有看好,说明,真理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到后来,同学们纷纷移民移民加拿大。
      移民加拿大对搞技术的人来说,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要尽早,练了几年的技术,就赶紧出去,大概是在1996年走了不到10个,现在都还可以,买了房子和车了。要是晚了,语言再学也难了,而且在国内都混的还可以了,也就没有必要出去了。
      我自己呢,先是在国营的研究所混了4年,后来到一家公司干了6年,2002年出来自己做公司,现在也就是混了一个温饱吧,算是有房有车,有点积蓄,但是不多,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回首这10来年,有一些经验和教训。
      1.要有一个职业生涯的规划。首先需要定位自己做什么合适,是做买卖还是做技术,一条路走到黑;当然,做了技术,后来改行也行;
      2.做技术,就是要做精做深,成为这个行业的这个技术的专家;最好就是去国内的大公司,才能全面学到东西,能够给你培训的机会;如果大公司进不去,先到小公司练技术,找机会再到大公司去镀金,学高深的技术。千万不要自己做产品,要做也是对这个行业熟悉了,再去做。
      3.积极争取机会。积极争取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比如,做技术,就需要多锻炼,多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水平。一门技术,只要有机会去学习,都能学的会;要是没有机会,天才也没有办法学到这个技术。柳传志就说,杨元庆就是“哭着喊着要进步”,实际上,就是争取自己的机会;当然,这种强烈的进步欲望,也是领导看重的地方。每一步都走在前面,积累10年,你就有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机会了。
      4.积累个人的信誉。从你的职业生涯的第一天,就要按照诚信的原则办事。要做到,当人们提起你的名字的时候,说,这哥们还不错,做事还行。
      5.注意利用资源。如果你有有钱的亲戚、成功的长辈或者朋友,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得到更加顺利的发展前景。
      6.注意财富的不断积累。人生要想得到自由,财富是很关键的。否则,永远仰人鼻息,永远看人脸色。人都是势利眼。今后的家庭、职业生涯,金钱的积累很重要,没有钱,永远不能开张自己的事业,得到更多的机会;财富要做到逐年积累,你才能家庭生活幸福。没有钱是不可能有幸福的家庭的。
      7.注意人脉的积累。最终,事业要靠在社会上的人脉的资源。要注意认识在你这个行业的人,结交他们,最终他们会成为你事业上的助力。
      8.寻求贵人相助。要找大老板来帮助你,得到大老板的赏识。想想看,大蛋糕,切一点就够了,小蛋糕,都给你也吃不饱啊。
      9.多听听成功的前辈和成功的朋友的意见。注意少听家里长辈的意见,尤其是都已经退休的长辈,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还停留在很久以前,而这个社会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呢。最重要的是,长辈有时候会强求你做一些事情,但是,最终的结果他们是不负责的。只有你才能对自己负责。

    2020年6月22日
  • 毕业生需知的四项择业就业法则

          大事干不来小事不愿干,眼高手低使毕业生遭遇就业尴尬。据中国经济景气检测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五成人认为大学毕业生谋职时眼高手低。目前,这种不良的求职心态很普遍,可能对毕业…

    2020年5月25日
  • 没上过985高校,但仍能过好这一生

        1.  2011年,我以高考分数超过一本线10分的分数,来到了离家上千公里的南方城市。我入学的学校在当地是一个二本学校,可是那时却在我们那个偏远落后的省份按照一本分数线招生。

    2020年3月27日
  • 大学军训小结

      第一次穿起绿军装,就觉得自己已成为一名军人,一名能够保卫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军人。然而经过一天教官的教导与训练,那军事化的训练,已使我们疲惫不堪,一心只想着怎样才能回到寝室,怎样才能早早脱下这绿军装,享受一顿浪漫而温馨的晚餐,如何才能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但这种种的幻想都在教官的教导声中化为乌有。

    2020年5月8日
  • 抱怨学校不好,您真的没有资格

      你没有上北大清华,是你自己考上的这所学校,更现实一点的,在这二三流大学,你得过一次第一名吗?

    2020年4月25日
  • 您的大三,推荐做的几件事

          文/Blue_Onion    放暑假半个月了,其实构思这篇文章真的很久了,但是一直没敢下笔。    为此特意看了看去年同一时间发表的《您的大二,推荐做的几件事》,还记…

    2020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