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刚进大学的时候,就像穿了花格子内裤满脑子五颜六色的梦想。可是四年之后,他们就开始如失贞怨妇一般骂骂咧咧,言辞凿凿声称大学欺骗了他。但是亲爱的,假如生活欺骗了您,怎么办呢?答,只怪您自己把自己也给欺骗了。
俺刚进大学时候的梦想是,加入三个左右的社团,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将来做一名合格的记者,还要读完至少五十本名著,写两本长篇小说(一本写大学一本写高中),另外还要成绩优秀争取拿到奖学金。最好还能有个什么惊世骇俗的壮举,然后出点小名。
现在大学差不多玩完了,俺给自己归纳一下,基本上就是一部惨烈都谈不上的梦想破灭史。大一的时候加了一个社团名叫记者团,逛了一圈就光荣出列。大二时基本厌倦了新闻学的学习,大三成功叛逃广告系。大四,凝望着抽屉里寂寞的校园卡,俺讪讪地对自己说,您大概看了五本名著吧。而所谓成绩优异拿奖学金,其实是大一就沦陷了的阵地。至于自己的写字方面的梦想,怎么说呢?局部有戏,还得看后事如何了。这样一归纳,乖乖,俺用逻辑说服自己俺真的虚度了青春。
其实就像这期的标题所说,大学短短四年做好一件事情就足够让您一生受用了。至于说做什么事情呢?俺个人觉得要结合两点,一个是您的爱好,一个是您的天赋。并不是说中文系的就要忙着写小说,医学院的就要忙着24小时解剖小白鼠。兴趣为什么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有了兴趣您才能学得好,学得好就会更有兴趣,这就是传说中的良性循环。
先给大家讲一个俺们湖大新闻系的榜样,5级的师兄,名字叫做黄伟。他在校期间是本校的记者团团长,大学四年校外发稿6条左右,校内发稿2多条,包括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过整版通讯。曾获湖北新闻奖三等奖,湖北高校校报好新闻一等奖一个,二等奖2个等等奖项。如今在《新华日报》工作,招聘考试的时候笔试成绩是前三名。
黄伟师兄的学习成绩包括专业课成绩都不突出,当然他也不太在乎这个东西。大学四年就是埋头写新闻,搞采访。只要看看这几年来与湖大有关的新闻,您会发现百分几十的都要贴上黄伟制造。您们想一想大学四年写了一千条新闻,除去寒假什么的差不多平均一天就要出一篇。这个数字给俺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很简单,勤奋和专注。成功是积累的,四年只做一件事情,然后一点一滴,终归水滴石穿。
听黄伟师兄在咱们面前讲自己大学的经历,俺发现他真的做到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写新闻上,有点节假日不休的意思。有一次,他曾经给俺们讲过写新闻要讲究速度的问题,调侃说每次重大活动坐在后边角落处敲着笔记本的就是他了。会议开完,他也可以截稿了。而这种工作状态,其实很多新闻系的学生是要到工作之后才具备的。(励志歌曲 www.lizhijuzi.cn)刚进大学,听过很多关于学长学姐们的传说,这个却是目前为止最引人信服的。
如果要问问他成功的秘诀,俺给他拟了句台词:“俺只是把您们打魔兽的时间用来写新闻了。”不过俺还得说明一点是否科班出身真的毫无重要,尤其是在新闻行业。所以说,只要您对某件事情有兴趣,并且觉得自己可以做好,那就不要犹豫。这个世界上有上千种达人,但无论哪一种都是需要天赋和刻苦练习的结合。
一个专业的人,比如新闻系,毕业之后有人成了职业足球运动员,有人是歌手,有人是记者,有人成了自由撰稿人,有人自主创业,有人成了电视台主持人。36行,行行出状元。您的状元之路在哪里呢,您想过没有?
简简单单追求成绩对您来说的意义来说是什么呢?拿奖学金,保研。除此之外就没什么实际意义了,如果您在这两方面都没有追求,大可以退出这种无聊的追逐。这个世界上循规蹈矩的人不会饿死,但真正活得精彩的人都是那些充满个性的人物。18岁以前您可以不给自己的未来做任何规划,只追求学习成绩的优异,进入大学之后您就该明白,最紧要的事情是要找到自己一生的方向。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大学里专心做好一件事情就是成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