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生的“七件事”

  比起中国,美国自由自主的大学生活着实让我们羡慕万分。但你知道吗?美国的的大学生并不仅仅把大学当成学习的地方,他们认为大学是进入社会前的练习场和体验场,是一个很好锻炼自己的场所。他们的大学生活究竟是怎么度过的呢?

  

  比起中国,美国自由自主的大学生活着实让俺们羡慕万分。但您知道吗?美国的的大学生并不仅仅把大学当成学习的地方,他们认为大学是进入社会前的练习场和体验场,是一个很好锻炼自己的场所。他们的大学生活究竟是怎么度过的呢?

  第一,创业从校园开始。

  在国内,很多名校明令禁止学生做小买卖,但在美国的大学校园,这一行为在校园内不仅不会被禁止,而且还会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从个人角度而言,美国大学生在校创业是他们实现自俺价值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他们从课堂走向商场的捷径之一;对学校和国家而言,则是保持学术和经济活力的重要环节。甚至有人说美国的经济发展,是由创业经济和创业规则带动的。保不齐哪位高手折腾出的网站会受到Google、雅虎的青睐,或者精心构思的可行性报告可能会获得风险投资——这一切都是“学以致用”最好的体现,就连赫赫有名的Google也同样是大学宿舍里诞生的买卖。

  第二,做些有挑战的事。

  并不是美国人天生具备冒险精神,他们大多从学生时代起就开始培养挑战意识,而不是在未做之前就给自己“下定义”,认为自己“肯定做不好”。用自己不擅长这、不擅长那来找借口躲避各种挑战,结果可能会减少遇到困难和承担风险的几率,但却在不知不觉中限制住了自身的发展,掩盖住了自己的潜能,甚至放弃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生机会。所以,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挑战一下曾经认为肯定做不到的事,说不定终有一天您会攀登到梦想的制高点。

  第三,参加校内体育运动。

  美国人在大学阶段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不单单为了锻炼身体,更是为了培养竞争才能和领袖素质,而竞争才能和领袖素质恰恰也是美国公司对所招聘人才的重要评判标准。比如一个大学运动队的队长到华尔街找工作,其优势绝对不可限量。多项调查表明,大学从事体育的人,毕业后比那些不沾体育的同学明显收入高,特别是企业总裁,大多从大学体育中获益甚大。

  第四,积极参加校园活动。

  在美国的大学,校园活动常常和功课一样重要。课外活动小组是培养未来领导人素质的实验室,与参与体育运动不同的是,除了能够锻炼领导能力,参与过程中还可以学会怎样理解、帮助别人,满足别人的需要,以及与人沟通的技巧,这些都是赢得企业青睐的条件,同时也是美国文化中所谓“领袖素质”的基础。据说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就曾积极参与大学社团活动,这对他担任总统起到了很大作用。

  第五,积累工作经验从打工开始。

  在中国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说法,“美国的孩子早独立”。在美国,大学生打工是普遍现象,很多人除了完成学业,都有一份或多份兼职工作。攒下来的钱可以用作学费或零花钱,更重要的是为将来的实习和就业提前“热身”。

  第六,把实习当作明天的饭碗。

  美国公司大多青睐经验丰富的应聘者,而一份全优成绩单的作用相当有限。因此实习机会为毕业生谋职创造了更多的可能。(www.lizhijuzi.cn)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大学生,对他们来说最理想的就是在倾心已久的公司实习,并在毕业后顺利转为正式员工。即使实习单位因种种原因无意招新人,在行业领先的大公司实习经验或者一份该公司主管的推荐信,相信依然能使同行业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眼前一亮。

  第七,从职业生涯中心寻求帮助。

  美国的众多大学中多在校内建立了职业生涯中心,以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的“命中率”。其形式基本可以分为开设职业生涯发展课和一对一的职业发展辅导——由受过专门培训的高年级同学给低年级的学生讲如何写简历、如何寻找工作机会、如何应对面试等,请杰出校友回校分享成功的经验,或通过专门的软件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职业兴趣测试。对于高年级学生,除了帮助他们修改简历外,还提供模拟面试练习机会,并且录下来让学生带回去好好看看自己“面试”时的表现。

  这样充实,对未来准备充分的大学“七件事”不仅能锻炼自己,更好的面对未来,而且一定能成为人生最美好的回忆,想成为精英的大学生可以参考。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美国大学生的“七件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172.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18日 上午4:52
下一篇 2020年4月18日 上午6:56

相关推荐

  • 考研的女孩

        昨天在车里听广播说新一年的考研大军开始备战了,大学生们排队十小时为了求得一个考研自习室的座位的新闻。我没参加过考研大军,也很少接触到考研的群体,但我想起两个人来,两个曾经跟我同租住在北大门口300元床铺位置的考研女孩。

    2020年4月13日
  • 俺为什么要上大学

        在大学生日益贬值、读书无用文凭无用论调高涨的今天,为什么还要上大学呢?我记得微信朋友圈里有人陈述过,理由一二三的列举了十多条,大概就是能锻炼沟通能力、能积累人脉、能学到知识、有一段美好的回忆等等。

    2020年4月2日
  • 大学,如果再给俺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

          随着最后一节课的结束,俺的大学生活也即将走道尽头。回顾走过来的四年大学生活,俺百感交集,深感愧疚,这四年时间里,俺没有给自己、给俺周围的人带来足够的快乐,但后悔已没用,…

    2020年5月19日
  • 在大学里首要任务是找友谊

        我觉得我这辈子做得最成功的事就是交了不少好朋友,而且和好朋友一起做成了新东方。所以我觉得,在大学期间,除了读书,最重要的就是交朋友。在我看来,在大学阶段最有可能交上一辈子的朋友。为什么?因为在这个阶段,同学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冲突,而且大家在一起这么多年,彼此知根知底,人品怎么样、个性怎么样、胸怀怎么样、才能怎么样,完全清楚。而踏入社会后情况就不同了:大家要么是同事关系,常会争权夺利;要么是上下级关系,难以平等相处;要么是作为商业伙伴的合作关系,相互有求又彼此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下,通常很难找到真正心灵相通或能在事业上互相帮助的朋友。

    2020年4月23日
  • 大学生就业:您的钱猪里有几枚硬币?

     
       钱猪,也叫扑满,是家家都有的存放零钱的容器。虽然几分几毛的零钱看上去不起眼,但在穷到极点的时候,扑满里的钱,也能够救急。1992年,我在加拿大第一次买房,买完之后成了“房奴”,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就靠打破一个钱猪,用里面的钢蹦支撑了一个多星期才活到今天。
        
      让我想起这个话题的,是一位叫吴梁的大学生。他大四,专业是应用化工,但同班三十几个同学,尚无人找到相关工作。他家在农村,父母为供他上学,把盖房子的钱都用掉了。吴梁成为家庭居有屋的希望的屋梁,挣钱,成为他最要命的人生使命。
      
      踏破铁鞋找工作,他找到一家与自己专业、经历、特长、兴趣毫不相关工作:做了一个推销炒股软件的电话推销员,没有底薪,只有看上去近在眼前、实际上远在天边的销售提成。
      
      当他遇到我,问我这份工作如何时,我觉得这是他最糟透的选择。假如工作经验是一种积蓄,他在股票方面的经验之积蓄等于零。  
      
      于是我问他还有哪些经验?
      
      他说:他作过学校团委副书记和学生会干部,但考公务员失败了。这点经验暂时用不上。
      
      他说他还做过奥运会志愿者,但这份经验,似乎无法和就业直接接轨。
      
      他是学应用化学的,学习成绩很好,但看不到任何相关就业机会。
      
      这是一个优秀的大学生,但显然,他的优秀,只是传统教育定义的优秀,而不是就业市场呼唤的优秀。
      
      面对一脸茫然的他,我问:“你还会什么?还做过什么?你在大学期间有过任何工作经验吗?”

    2020年6月22日
  • 大学生“人见人爱”的30条诀窍

     1、 学会并习惯于从小处发掘可能连别人自己都没察觉的长处并予以赞扬。当然,用恳切、真诚的话语。

    2020年6月24日
  • 一个北大人的成长足迹:未名湖是个海洋

          《未名湖是个海洋》    27年7月俺开始看北大数院的招生简章,上面赫然写着“每年有数十位学子赴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深造”。这是一句改变俺…

    2020年6月3日
  • 月薪过万应届生的10个忠告

          同样是应届生,有的人自己创业,有的人即使打工也是月薪过万,而更多的人则是在不断抱怨工作难找,竞争激烈。很多的凭着激情去做事,但一旦遇到困难,他们往往无法坚持下去。还有的…

    2020年5月25日
  • 考上北大的农村学子

        7月25日,云南会泽县的崔少扬收到了《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一如假期的每一天,他当时正在离家大概十里的工地上帮民工父母拌砂浆,接通知书前,还把手裹在汗衫里擦了好几遍。

    2020年4月8日
  • 应届生“战无不克”的求职真经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初出茅庐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想要轻而易举实现就业并不容易。近日,笔者针对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问题采访了部分人力资源工作者,总结出五点,只要应届毕业大学…

    2020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