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您流泪的不是毕业,而是无法再重走一次的青春

    又到六月,又到毕业季。毕业的时候,是有鸣蝉、西瓜和蒲扇的夏天。这样热情的温度,似乎不适合伤春悲秋,也不适合开口说再见。

  

  

  又到六月,又到毕业季。毕业的时候,是有鸣蝉、西瓜和蒲扇的夏天。这样热情的温度,似乎不适合伤春悲秋,也不适合开口说再见。

  一切游乐场所都被欣喜若狂的高三毕业生占领,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冲淡了离愁别绪,寒窗苦读十余年的苦闷都被他们抛到脑后。

  而大学毕业生却在感伤地给行李打包,挨个和昔日打架争吵的室友讲和、拥抱,喝得烂醉是他们对青春的祭奠。

  但您知道吗,无论是高中毕业还是大学毕业,不仅是拥抱未知的新生活,也代表着俺们一次又一次,与青春和回忆告别;与原本亲密无间,此后却可能南辕北辙、永不相见的人们告别。

  毕业季,就是离别季。

  还记得俺大四快离校的那几个月,几乎寝室楼下每条马路的两边,都被毕业生的跳蚤市场占领了。即将离开学校的人,总有些带不走的东西,锅碗瓢盆、衣裙书本,全部贱价出售。

  于是那年夏天,俺和朋友也收拾了一堆半新半旧的衣服书本,装模作样坐在路边。有大一大二的小学妹过来问价,全部两块一件卖掉。

  卖的时候会在心里默默念叨:这条碎花连衣裙是在校门口买的,经常穿着和闺蜜逛街;衬衫裙是在市里淘的,第一次和男友约会就穿的这件;那条短裤买的时候只花了15元,当时因为砍价太厉害,还被老板骂了半天。

  到黄昏的时候,俺面前一片狼藉。手里攥着一把零钱,心里空空如也。总感觉,好像把自己的回忆给一件一件卖掉了啊。心,有点堵得慌。

  那几个月,校外所有宵夜摊上,坐的也都是熟悉的面孔。快告别的人们,在彻夜喝酒聊天,忏悔道歉。

  那时候周围都是喝得东倒西歪的同学,有些眼圈发红,不知道是喝大了,还是憋着泪。离愁别绪的氛围浸染着每个人,几乎每桌都是醉鬼,男人光着膀子勾肩搭背聊人生,女生坐在凳子上红着脸,因为坐不稳而轻微摇晃。有人在唱歌,有人在呜咽,有人砸酒瓶,有人在表白。还有人一言不合就打架,末了却抱在一起嚎啕,像是末世的发泄与挣扎。

  一个姑娘喝多了,披头散发坐在地上大哭。她对着耳边的电话大喊大叫:“俺们不分手好不好?俺跟您回北京好不好?俺什么都不要了,您别离开俺好不好……”

  缘分,把原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抱在一起依偎取暖;然后等到习惯已经浸入骨髓,再让命运逼迫您们背对背大步离开。这时候绝情分手,仿佛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毕业季,也是分手季。

  整个高中,俺们曾设想过无数次高考后终于解放,如释重负,在学校叫着“再也不想回到这个鬼地方”的画面。但当班主任鞠躬说“谢谢您们忍受俺三年”,当俺们在黑板上写下“希望俺们永远记住彼此”的时候,还是禁不住红了眼眶。

  整个大学,俺们曾和室友一起上网吧、KTV刷夜,一起去食堂打饭看帅哥;也曾吵架厮打,冷战排挤。恨得牙痒痒的时候,甚至想过最好以后再不相见。

  但当毕业那年俺们举杯共饮,发现昔日的好友兼仇敌突然眼睛里亮晶晶,那瞬间冰释前嫌,心中也忍不住变柔软,毕竟是一起过了四年的人啊。就算骂了三年四年的学校也好,当您离开宿舍的那天,看着空落落的寝室、光秃秃的床板,恐怕也会忍不住掉泪吧。

  从此再没有8块能住一年的宿舍,1块能用好几个月的水电;再没有5块钱能撑到您翻白眼的食堂套餐,5块钱能洗一大桶衣服的校内小卖部;再不能坐路边对着女生吹口哨,也不能锁定球场上最帅的那个男生要电话;再没有晨跑和公选课的早上,室友帮您尖着嗓子答到;也没有发烧的下午,室友端着碗无怨无悔帮您去打饭;再没有全寝室集体去网吧打游戏看电影刷夜的日子,也没有卧谈会到半夜说句饿了,就大家一起翻铁门出去买宵夜的岁月。

  俺们为什么会在毕业时失声痛哭?俺们为什么会那么怀念学生年代?因为俺们知道:从毕业后,许多人恐怕就再也见不到了。从您生命中彻底消失,不会有一丝交集。

  您的眼泪,不光是因为舍不得那些和您厮混的同学室友,也是因为舍不得活在青春里的那个年少的自己。

  让俺们流泪的不是毕业,而是无法再重走一次的青春。

  高中时,您捧着书做着题,熬过了一年四季。闷热的教室里只听见吊扇疯转的呼响和笔写在作业本上的沙沙声。那些翻到卷边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自习课上同桌神秘兮兮传过来的口袋书,两个人偷偷摸摸一人戴半边耳机听歌,从高三上学期就开始传来传去的同学录,还有洗得发白的校服……这些永远都活在您的记忆中,那么色彩鲜明。

  大学里,那些仿佛永远也聊不完的寝室卧谈会,和室友的窃窃私语仿佛现在还回响在耳边;饭点所有人都懒得下楼去买饭,就派一个人买回所有人的口粮;床靠上铺门边的室友总是最倒霉,他关了大学四年的灯;下铺的室友也没好到哪里去,每天熄灯以后就成了帮所有人拿东西的苦力。

  每年迎新晚会,舞台横幅上总是写着“梦开始的地方”。多年以后,俺们才知道这句话的深意。彼时,您已经是面目模糊的中年人,您坐在公司的格子间里打盹。

  梦里,您回到了高中的教室,讲台上的班主任正恨铁不成钢地给您们上课。左右还是熟悉的同学,他们转头对您微笑,这么多年丝毫没有陌生的感觉。

  您飞出教室的窗户,到了大学的寝室里。室友正在一边抠脚一边打游戏,另一个对着镜子仔细地描眉画眼。见到您就咋咋呼呼地说:“您回来啦!给俺们带的宵夜呢?”

  这么多年,他们仿佛没有跟随时光的巨轮滚滚而去,而是一直尘封在记忆的盒子中,等待此刻突然被揭开。他们的脸,仍是旧时模样。容颜未衰,话音也未改。那一刻,您突然恍惚了。

  导演王家卫说:“当您不能够再拥有,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理想不死,青春向上!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让您流泪的不是毕业,而是无法再重走一次的青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118.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6日 下午4:59
下一篇 2020年4月6日 下午5:16

相关推荐

  • 打工与创业的45个经典区别

        大学毕业的你,是打工还是自己创业呢?或许每个人都有创业当老板的梦想吧!但是,初出茅庐,你知道创业有多苦吗?如果你对单独创业还没有形成理论上的概念,那么劝你一句:莫冲动!还是先来这里看看打工与创业的经典差别吧!

    2020年6月23日
  •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您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些问题:大学生和非大学生的区别究竟是什么?读大学,究竟又是读什么?    一个机电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操作、维护一台机器,但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熟练…

    2020年5月30日
  • 本科出身是否决定一切

        最近毕业季快要到了,很多同学都在找工作。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你们必然会遇到很多苦恼,尤其是关于学历的,比如说,很多人会相信一种特别的理论,也就是所谓的“本科出生论”,或者“第一学历论”。

    2020年3月23日
  • 恰同学毕业一年

      时光匆匆,有些日子看起来很值得纪念,真正纪念起来却觉得空虚飘渺。就比如,毕业一年了,这一年,日子过得匆忙又慌张,真正不知道应该说点什么才好。

    2020年4月19日
  • 读书无用,但为什么还要读?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高学历可能带来不了高收益,这是读书无用论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事实上,读书从来都不是教你直接发财赚钱,就像黄埔军校门前的对联写的“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读书本身就是一件要耐的住寂寞、放的下欲望、舍的得享乐的苦逼事情,你会发现,你懂的越多越痛苦,在快乐的猪和痛苦的思考者之间,很多人选择了前者。然而读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影响了你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你的说话谈吐,让你遇见了一个更好的自己,最重要的是它培养了你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眼光。

    2020年4月16日
  • 一个农村孩子的求学与找工作感悟

          个人情况    在这之前,有必要说一下自己的个人情况:本人男,严格说来不是农村的,因为俺家在镇上。但是对于偏远地区的家乡来说,农村和乡镇其实没太大差别,而且之前家里还是…

    2020年6月1日
  • 刚上大一的时候

        刚上大一的时候,看到校园情侣花前月下甚是羡慕,做梦都想和温柔多情的白雪公主共渡爱河,室友们开“卧谈会”时总爱畅想自己恋爱时的幸福时光:比翼鸟,双飞燕,烛光晚餐,生日派对,啧啧,幸福啊!大三的时候,我有了女友,和女友迈步校园绿阴小道,确实幸福,忽一日,女友宣布分道扬镳,吾爱她已深入骨髓,爱恨交加,难舍难分,独自一人在被窝里垂泪到天明,终于悟出一个真理:爱情,不仅有幸福,还有痛。

    2020年4月29日
  • 中国大学生活得太轻松

      前不久,两张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4点学生仍在学习的照片,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图片配文这样写道:哈佛是一种象征。人到底有怎样的潜力?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人的理想,为什么在哈佛能兑现?

    2020年5月2日
  • 这一年,您大四了

          也许,您现在还在闷热的自习室啃着枯燥的高数和阅读理解22篇。    也许,您现在还在抱怨着课程安排的稠密、专业课的变态。    也许,您现在在想着这个中秋节怎么和兄弟们…

    2020年6月12日
  • 大学生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不少大学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对俺说:“人际能力不强,圈子小,没什么特长,不知道该怎么去努力,也不知道自己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今天的一个社会…

    2020年6月5日